[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名家与方丈对话 科学与佛教智慧对撞(牛绍强、蒋砚青)
 
{返回 佛教与科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95

名家与方丈对话 科学与佛教智慧对撞
牛绍强 蒋砚青
天府早报 
 
  2005年10月,应邀来到成都参加“中国·成都佛教文化展”开幕式的朱清时院士,与著名书法家刘正成一道,做客文殊院,与文殊院方丈宗性大和尚对话。夜晚的文殊院显得格外肃穆和宁静,东方丈室内灯火通明,语音朗朗。三人就“佛教文化与艺术,佛教文化与和谐”主题展开交流,近3个小时的畅谈,三人旁征博引,让人感受科学、艺术与佛教文化的智慧对撞。

  诚信 佛教文化有积极作用

  “现代社会需要诚信,诚信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朱清时一开讲就直入主题,他讲了个故事。贞观年间,唐太宗曾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将牢中的270多个死刑犯放回家,跟他们约定过完年后再回京城受刑,结果年后,那些死刑犯们都准时回到牢中报到。问其原因,死囚说,放我们回家团年是功德无量,我们怎能背信弃义?太宗感念他们能守信诺,放了这批犯人,并大赦天下。

  “这个故事是说明在中国古代,佛教文化对社会诚信的影响是很大的。”朱清时又谈到了8月发生在福州的公共汽车爆炸案:“据说当事人是一个癌症晚期患者,他把自己的不幸发泄到那些无辜群众身上。这也说明当今社会很需要诚信,我认为现代人需要佛教文化,佛教文化对社会和谐,人们的诚信,是有积极作用的。”朱清时还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谈到佛教文化:“佛教文化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也非常大,这方面,刘先生有发言权。”

  佛教文化展会感染市民

  刘正成接过话头,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谈起,当时的大师都纷纷以宗教题材作画、雕塑,而在中国,中国画的空灵,书法的超逸,都从佛教文化中吸取了营养,北朝时期“北方书仙”安道一,唐代名僧怀素,近代的弘一法师等高僧,均和世俗的大师享有同等的地位。

  他还表示:“这次大慈寺的展览很有意义,我相信这次佛教文化展一定会在市民中产生良好的影响。我看到了一些大师和高僧的作品,既能欣赏到作品的艺术美,又能体验到宗教的思想美。”

  佛教文化教人生活的智慧

  倾听了朱清时的见解后,宗性方丈连连赞叹朱清时对佛教文化的了解“非常深入”。针对朱清时对诚信的见解,宗性方丈很有感触:“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人们的调节功能很脆弱。我常常在想,怎样让古老的传统佛教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贯通,怎样让人们从传统的佛教文化中吸取营养,让人们获得道德的提升,精神的疏放,佛教文化其实可以让人合理地生活,教给人生活的智慧。我认为,佛教文化是有生命力的,可以感化世人。”

  人物介绍:

  现年59岁的朱清时是地道成都人,早年毕业于成都七中,是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起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在川院士50多人,他是惟一一位真正从成都走出的院士;而刘正成先生是著名书法家、史论家、北大客座教授,也曾在成都生活工作。
 
 


{返回 佛教与科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用现代的观点看佛教(彼得·德拉·桑蒂那博士)
下一篇:浅谈量子力学与华严法界观的相似性(张家森、赵凤新)
 浅析科学家信仰宗教的原因(尚九玉)
 佛教与科学(杨振宁)
 宗教超越科学(罗候罗法师)
 《黑客帝国》的宗教启示(蒋劲松)
 浅谈量子力学与华严法界观的相似性(张家森、赵凤新)
 物理说法(梁乃崇)
 科学家潜心学佛: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访谈录
 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尤智表)
 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方立天)
 从佛法看生命的本质(陈家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关于法宝的问答[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二.普通真言藏品第四白话注解[栏目:药师山·紫雲居士]
 念佛四十八法 46) 病中持名 Buddha Recitation in Times of Illn..[栏目:念佛四十八法 A Guide to Pure Land Practice]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三十六)[栏目:佛说无量寿经讲记·智圆法师]
 68 金刚经持验录(许添诚)[栏目:05 感应录]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四章 苦圣谛[栏目:性空法师(Ven. Dhammadipa)]
 250.问曰:应以五众因缘有如来,若无五众,则无如来?[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前行讲记 第一百七十七讲 普贤上师言教-皈依-皈依之分类-清净信[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0一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我们看到悦意的对境、享用饮食时,想要供养上师三宝,是否有特定的咒语?[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