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灵的学问
 
{返回 觉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36

心灵的学问

    心,梵文名“质多”,意为集起。即各种心识功能所集合而成的心灵结构。是心(阿赖耶)、意(末那)、识(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识)三者的集合体。

   人,对自己的心灵,智者不花本钱去消费,愚者花了极大的代价去浪费。消费的人用心灵去认识世界,体悟人生,改善命运,解放心灵,解脱生死。浪费的人,追逐红尘,沉迷物欲,拒绝感知心灵,挣扎于命运的泥淖,至死不知心为何物?至死不悟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荣格(C.G.Jung)有一句名言:“不恢复某种宗教的人生观,个人就不能恢复健康。”荣格把他的心理学原理,不是称为一种心理的治疗方法,而是称为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这和佛学正相一致。佛教可以医治人生的一切痛苦,疗救自己,所以佛陀称为大医王。然而,佛教讲开发心灵,实际上正是一种自我教育,这才是*轮常转的真实义。荣格说他的分析心理学是为大众福祉服务的,比荣格早了2500年的佛陀就以他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缘起来为众生认识心灵、认识自我生命服务了。


{返回 觉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行也叫修心
下一篇:最大的不幸是社会道德市场化
 彻悟人生 第二十七个故事
 彻悟人生 第三十二个故事
 唤醒和谐自觉 提升心灵素质——和谐,人间佛教的当代实践课题
 心灵的学问
 彻悟人生 第十二个故事
 识才爱才 大人榜样——缅怀真禅长老的福德慧德
 家有万金不富
 佛教《大藏经》散论
 彻悟人生 第十四个故事
 佛教之道 正信之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与西游记文化的民族性[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饭桌千秋[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以戒为师,在家居士如何去做,磨炼心识、化性。[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关于打坐方法上师瑜伽的修法简轨[栏目:丹真绒布仁波切]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四[栏目:增一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第六章 第二节 从《大佛顶首楞严经》谈起[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进入“观”的前提条件[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二下 七 不弄坏小鸟的家[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居士传二十九[栏目:居士传]
 初果 第二部分:初果与初果之后(即入流者、须陀洹)(美国 坦尼沙罗尊者)[栏目:[南传]其它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