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书简节录
 
{返回 徐恒志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78

书简节录

一、 略述佛法大旨

二、 切磋念佛法门

三、 探讨修证要领

四、 有关无相密乘

五、 试释种种疑难

六、 交流学教体会

一、 略述佛法大旨

学佛要领只是息妄想。仁者目前第一要着是先收摄妄想,不使纷驰。今既要办公,又要学诗、学气功、学书画、学佛法,如此头绪纷繁,杂念纷飞,不病已是大幸。佛在临涅槃时曾开示: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孟子亦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放出去的心)而已矣。人有鸡犬放则求之,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从而知古今圣贤安身立命功夫,无有不从戒定慧三方面下手者,故学佛实为一切学问之根本。惜世上一般学佛者,不知从根本上下手,往往只是求福报、求长寿、求神通、求奇门遁甲……在佛法看来,甚可怜悯,因不明本觉心性,不知真如实相,始终徘徊门外,虚耗时间和精力。《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又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说得如此斩钉截铁,而学佛者往往仍追求有相有为之法,迷茫不悟,岂不可惜。

(答安康杜居士)

仁者说:佛法大旨总在"以佛知见,破凡夫知见",此言甚当。凡夫知见,即是种种妄想分别和执着,佛的知见即是智慧觉性。但不必在觉性上去求,只要做息妄心功夫,妄心一息,息即菩提。《圆觉经》所谓:"诸幻灭尽非幻不灭。"关键在于实践实证。根据仁者根性,目前似宜从"观心"下手,因返观自心,才能启发觉性。观心是根本法门。不观自心,不识自己本来面目,学法很难得到真实受用,愿共勉之。
(答安徽邓金祥居士)

人生在世,多被无始以来的妄想、业习所纠缠,以致流浪生死,"八苦"交煎,不得解脱。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是实话。我们既学佛法,首先应按照佛的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来净化三业、净化心灵,远离贪着和污染。一切法门,种种方便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是息妄心显真如。真性既显,便知一切事物,一切境界,无不是缘生性空,过而不留,接而不染,逐步自能获得解脱和自在。至于修法,由于各人根性、环境、兴味等等各有不同,下手方便亦很难一致。或思生死苦,念佛求生,横超三界;或先修有相观法,逐渐归入无相,然后知当相即道,即事而真,性相不二,理事相即。
又法门无量,息妄则一,果能一门深入,自可由一门会入普门,故不必到处趋求。明师、大德虽应亲近,但与我之烦恼何涉!妄从心起,还从心灭。大德、善知识只能指点方便,不能代我消业。只要勤修戒定智慧,自能洗除种种心垢。
(答保定胡居士)

欣闻令兄深信唯此一事为实,真令人生无量法喜!但所谓"此事"果是何事乎?凡夫始终茫然,二乘为之惊退,如果离开"此事"而谈修行,皆是魔业。《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云:"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故小乘说"三法印",大乘即以实相为印。宗旨既定,乃可修各自当机之法,以悟证之。因此或禅或净,或密或教,乃至无量法门,都一时的善巧方便。如果执以为实,则成鲁愚;如果弃而不修,又成狂妄,如何才能恰到好处?(亻*炎)虚大师有偈云:"取之不得,舍之不当,不取不舍,乃吉乃昌",确是甘苦之语。
(答上海李老居士)

学佛的宗旨,在息妄显真,转迷为觉,得定开慧,明心见性,了生脱死。有人说学佛好比画龙点睛,此言颇当,所谓点睛者,即是认识本来,明悟自性也。因为心性不明,势必心外取法,盲修瞎炼。至于禅宗六祖开示惠明"不思善,不思恶……"之语,惠明言下大悟,何等直捷痛快!仁者认为这里是否还有一个"不公开的别传话语,点明心要?"实则此时既一念不生,了无别物,又灵知不昧,不同木石,请问这不是自性又是什么?!何须更有密意?!故六祖说:"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总之此事须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方有少分相应。
(答吉林四平李居士)

二、切磋念佛妙法

欣知贤伉俪精修净业,行解并进,念佛时能做到"精神焕发,没有疲意",自觉"心与道合,心与佛合"如此不断用功,必能妄想日消,智慧日朗,亲证念佛三昧,深为敬仰!
佛说无量法门,大都是仗自力断惑证真,称为竖出生死。唯有持名念佛法门仗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他力加持,加上自己信愿内熏,感应道交,便能不断惑业,横出三界,普令含识,同出生死,畅佛本怀,故此法门称为"教内别传"。《大乘无量寿经》上说:"彼无量亿诸菩萨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门,尊重听闻,不生违背。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又说:"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我们生死凡夫,得闻如此微妙法门,福德因缘真是不可思议!
您们来信说:"念佛到境空心寂时,如拨乌云,见到睛空,无智亦无得。"但须体会到虽无智无得,却了了分明。所以彻悟禅师说:"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须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观。一念中止观具足。"又说:"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能如是者,净业必无不成。如此成者,皆是上品。"深愿贤伉俪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答宁波徐珊珊居土)

函悉。知仁者对持名念佛法门,有甚深因缘。在各种法门中,唯此一法三根普被。下根人只要信愿真切,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舍此报身,可带业生于极乐的凡圣同居土。一生之后,见佛闻法,永不退转。中根人念到事一心不乱,触境逢缘,心不动摇,便同断见思惑的阿罗汉,可生于极乐的方便有余土。上根人念到理一心不乱,心佛一如,能所双忘,便相当于破无明、见法性的法身大士,就能生到极乐的实报庄严土,也分证常寂光土。可见净土法门,可浅可深,确为径中之径。同时应知执持名号,杂念不生,而正念了了分明时,正是无上深妙之禅,故禅净也本来不曾分家。
至于各大德的开示,由于因缘、立场、愿力各有不同,故所说可能有异,但是以佛法为方便,息妄显真,得定开慧,明白心性,了脱生死,则无不相同。如果您能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必将亲得佛法的无边利益。
(答成都樊莉居士)

弟忆灵峰蕅益大师所著《宗论》中有云:"予初志宗乘,苦参力究者数年,虽不敢起增上慢,自谓到家,而下手功夫得力,便谓净土可以不生。迨一病濒死,平日得力处,分毫用不着,方乃一意西归,然犹不舍本参,拟附有禅有净之科。至见博山后,稔知末代群病,索性弃禅修净……炽然合秽取净,与不取舍,原非异辙,较西来祖意,岂不更直捷耶。"可见净土法门,非大彻悟人不能全提,而钝根凡流亦无少欠,确是三根普被之教内别传,知仁者有志于此,谨录呈以供参考。
(答上海李老居士)

持名念佛法门可分为事持和理持。印光大师云:"事持佛名,久久可通入理性。"这说明一般念佛,必先从事持下手。正象《阿弥陀经疏钞》处说:"着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意思是说:但能念念接续,无有间断,便已能伏妄,即使得少分清净,亦可进入末品。如果此人夙有灵根,顿明谛理,也可进入上中二品,所以说:"不虚入品之功。"又说:"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如果行人口口谈空,步步行有,便会受三途流转之祸。事持力极功纯,便可了知能念心外,别无所念之佛;所念佛外,别无能念之心,能所不二,心佛一如,便进入理持境界了。这时即禅即净,非禅非净,也可名为念实相佛。
(答辽宁曲居士)

欣知仁者能以随息念佛法门持之以恒,实很难得。此法既可调息,又可调心,心身两利。根据愚之体会,上座念佛时,如能两手结"法界定印",用金刚念,两耳唯听一句圣号的无声之声,不理一切。如此易从有念入无念,转乱心为佛心。念至淡泊虚明,便与实相相应。
又人人有此四大幻身,病痛势所难免。当病痛时,首先要作空华观,想我此身父母精血和合,生灭代谢,如幻如化,缘生性空,本不可得;若知诸法无我,谁受苦者?同时,以至诚心念阿弥陀佛圣号。应知念佛即是念心,念心即是念佛,心佛一如,能所不二。果能心无所着,气血便得调和,病苦自可减轻。忆昔弘一大师有偈两首,录助法喜:
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求,是谓痴狂。
一句弥陀,阿伽陀药,舍而不服,是谓大错!
(答保定胡居士)

黄念祖老居士所说:"信愿具足,再加行持,三者具备,必生净土。"正是如此。故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二句成为净宗之要领与铁案,无可改易。至于所示莲池大师之说,主要着重于"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因弥陀不离自性,净土唯是自心,若能如此体会,则一句弥陀,心佛不二,理事交彻,无念而念,念而无念,生则沉着安闲,殁则迳登上品矣。
(答宁波徐珊珊居土)

令友已修净土十多年。求生净土很好,不必改变。但是否调整一下修法:(1)把一句弥陀圣号当作无上密咒念,(2)早晚静坐各念一小时,用金刚念(唇动不出大声),( 3)手结法界定印,意则一心只顾到持名,不作观想。如此修法与修六字大明咒无相密法没有两样。念佛人并非不可修其他法门,但它以念佛为主,其他为助,主助分明。如修净土的人也常念《心经》,《心经》是般若法门。修法总以简要为主,如念佛得力,则可一门深入,不必更换。
蕅益大师曾开导念佛人:"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这段开示十分精要。希能转告令友。
(答芜湖潘居土)

古德确有昼夜念弥陀十万声者,如此速度已很快,约每秒钟1.5-2句。此种追顶念法,一般以念四字洪名为宜。正如长者所说:如此"妄念不易插入",久久纯熟,便可从有念入无念,由事持达理持,无相、无住之清净心态便相继现前,不难现证念佛三昧矣。
(答内蒙古王永光老居士)

法门无量,但门门皆是般若,法法都可融通,惟学者根性不同,故方便设施有异。仁者所谓"以持名念佛一法,圆摄诸宗,融通世法,"乌乎不可!但念佛时必须一门深入,至我心、佛心相契相入时,自然由一门会入普门而圆美;否则间断、夹杂,不免影响实效。中上根性人,也可先参本来,及有发明,再于顺逆境界中刻苦磨练,打扫夙习;特别要在障碍中忍得过,这是练心的要法。然后不离觉照,至诚持佛名号,并广行众善,回向净土,逐步圆满自性功德。此所谓"有禅(谓彻悟本来)有净土(谓信愿求生),犹如戴角虎"也。
(答北京陈居士)

禅净二门方便不同,下手修持时,决不能兼收并蓄,脚踏两船,而应一门深入,穷以岁月,否则势必二法俱败,一事无成。故从来祖师大德之提倡双修者,亦必参禅明心,先悟根本,洞彻源底,然后复修念佛法门扫荡而圆净之。当参禅到根尘迥脱时,而灵光独耀,终不断灭;念佛到念而无念时,虽洪名历历,终不粘着,可见从空门入者,真空不空;从有门入者妙有不有,空有本非二法,禅净实未分家。既非二法,何须融通;既未分家,何言聚合,寂照正是念佛,念佛不离寂照。故知学佛大事一人有一人之机,一时有一时之法,若有定法即非佛法。从根本处来说,有法终非究竟,无为岂即涅槃?
(答上海李老居土)

长者于修净要妙,提出"全身靠倒,勿忘勿助"八字,非笃实用功者不能道。盖勿忘,即无念而念;勿助,即念而无念。如此念去,自然空有圆融,理事交彻;既念念不落空,又不劳作道理会,分别既息,正智现前。故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至于念佛方法:由心起--口出--耳入--还心。这似适宜于初机念佛之人,实际上不必人人套用这一循环公式。因如此做法,反易分心,难得一心。"行起则解绝",只要蓦直念去,自然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正由全理成事,全事即理故。所以幽溪大师《净土生无生论》说:"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我今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又耳听实即心听,若心不在焉则听而不闻,故《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说:"反闻闻自性",即由耳根入门,而直观自心也。正如您老所说:念佛时"只守住意根,则其余诸根就随之皆摄了。"譬如君王正坐,则百官臣伏,一念单提,六根都摄,即来书所谓"不必分张,共凝一处"也。
(答内亲古王永光老居士)

来函敬悉。仁者出家三年,修密学戒,明春将返五台山尼众学院学律,并有志安居阅藏,知见正确,愿力宏深,实非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种善根!闻五台如瑞法师领导的念佛、学戒道场,清净如法,甚为难得。仁者除"以戒为师"外,如生死心切,把一句万德洪名善巧地安住于杂乱心中,久久自能进入"一心不乱。"至此,自知一句弥陀即是实相,即是法界全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贵信真愿切,并要一门深入,必能转化惑业,彻证光寿无量之自性。
(客五台山静戒师)

与仁者通信累年,可谓无话不谈,今知仍苦闷彷徨,未入正修,不胜惋惜!其病在于用心太杂,未能专一深入。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在于会通诸法,利益群生,岂可于自修中如开杂货铺,样样俱有,而件件不精?为今之计,实宜于净宗随息念佛,全身靠倒。因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一句圣号提起,则一切烦恼妄想,便立即转化。一念相应则一念是佛,念念相应则念念是佛。正如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圆顿直捷,无可比拟,一句弥陀,正是实相,事虽简易,理实幽深!彻悟禅师说:"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偈云:"万古是非浑短梦,一句弥陀作大舟。"愿与仁者。互相策勉。
(答保定胡居士)

三、探讨修证要领

见性是学佛的重要关键,根本不明,必盲修瞎练,难除烦惑,唐丧光阴。仁者学有渊源,得天独厚,故前函以见性相共勉。至于见之之法,亦无一定,凡能适应自己之修持与根性,由是而能得定开慧、明悟本性者,皆妙法也。故"无有定法,如来可说。"(《金刚经》)。世有诤论胜劣,或执指为月,非真能明自性者也。
(答北京陈居士)

明心见性后,应着重以慧照力扫荡多生习染,似无须再修有相法;即使从无相三昧中,起用修有相诸法,自能知"当相即道,即事而真,"其目的仍不外破烦惑而显法身,入于理事无碍,真俗不二之中道。
(答北京陈居士)

修法至能所双忘,刹那间前后际断,此时出现的淡泊虚明,正是自性显露的端倪,但因定慧力弱,故转瞬即逝,随着修持的增进,逐步自能常处于寂照不二的境地中。但切勿祈求见光见佛,因有相皆妄,不宜执着。
(答河南李智俊居士)

凡修心功夫得力,第八识中翻出习气益多,此即内魔;内心散乱,处理不当,也可引起外魔,故以净心空念为主。知一切本不可得,而方便调伏,则心空境寂,诸魔齐退。《楞严经》所说五十种明魔,莫非是种种妄想以为其本。故经说:"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故不必惊怖、顾虑。
(答保定胡居士)

来信所说学佛体会,显然很有进步,理解来自实证,十分难得!一切佛法莫非除凡夫妄想执着之病,愈病药废,恢复本来真如佛性,才知一切诸法虽缘生性空,但都不离自性而有,色空不二,性相一如。只要触境应事,不粘不滞,无住生心,都是自心的妙用。仁者所说:"寂而不断,了了分明;照而不动,一无所得"。能实证此境,正与自性相应。又真如之法,无时间相,无空间相,但诸法和合,虽性空而缘起;有相皆妄,虽缘起而性空。相由性造,性由相显,故说幻则一切皆幻,说真则一切皆真,毕竟真妄皆不可得,而不可得处,却"无尽藏"也。仁者所说,多是正论。祈善自护持之。
(答南通钱居土)

您为维持长远生活,拟创办小型企业,这与修道并不妨碍。从佛法说,只要大愿不退,修持不停,并处处以人事和业务作为磨练,随缘应付,过而不留,练个无住无着的功夫;举心动念,视作由体起用,用后归体,依然心如虚空,如此便可做到佛法、世法两不误。所以《法华经》说:"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六祖惠能大师亦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古德亦有"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的开示。祈仁者于境缘上打磨,功夫将更为得力。
(答安徽邓金祥居士)

一切佛法,莫非方便,如人有病,非药不治,病愈则药废,药只用于一时;又如以指标月,既不能离指而见月,亦不可执指以为月,不执不离,斯乃得之。至于功夫是否进步,可自己在触境逢缘时考验之,如果前后对比,能遇境不粘,无挂无碍,正是学佛得力处。粘与不粘实是凡圣界线,希仁者返躬自问,便可冷暖自知。
(答杭州彭常年居士)

参禅是离心、意、识参,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时,回光返照,拈取本来,非从根尘识起修,与观世音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方便不同;但离妄想分别,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照见那个了了见闻觉知而无住无着的,则无不相同。所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
(答杭州彭常年居士)

来信所说:"出现短暂的无念境界",不是病态,正是趋向正定的开始。但此无念现象,不必着意去求,求则成妄,只老实依法修持,(不管修什么法)一旦诸妄消落,无念、无相、无住的本体自然现前。所以古人说:"不用求真,但须息妄。"
(答吉林李智明居士)

见性之人,虽湛寂虚融,而仍了了不昧;虽能所两忘,而却妙用恒沙,岂如有人所说"不知东南西北,不能料理生活"之理?这仍是识神用事,以推理代实证。在日常生活中,只是随缘应付,不住不着,无滞无碍。仁者所说:"如痴如呆,倒亦照样生活。"岂非体用齐彰,空有不二吗?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可借以参证。
(答河南李智俊居士)

近闻仁者习气种子翻动剧烈,这是大好事,说明第八识中含藏的多劫杂染种子被功夫逼急而纷纷显现,正是进步之时,切勿怀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正是指此。惟有不惊、不怖、不畏、不取、不舍,一面修法,一面忏悔,自能逐步业消智朗,寂照现前。
(答河南李智俊居土)

仁者精进行持,埋头前闯,彻见"本来真光,时时现前",自是不久到家之消息。但承当此事大须仔细,差以毫厘,失之千里。如当行人精进修定,第六意识暂伏不起,而七、八两识仍恒行不灭,这时所现的一段灵明,乃是第八阿赖耶识之见分。必须连此灵明亦不执,黄檗禅师所谓"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古德倡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正是指此。《楞严》亦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又《金刚经》说:"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仁者默契之。
(答河南齐志明居士)

由于仁者真实用功,第八识中含藏的无始以来习气种子被工夫逼迫翻腾而出,这是必经的过程。按照憨山大师的开示,这时"决不可被它笼罩,决不可随它调弄,决不可当作实事。""当用大勇猛力、大精进力、大忍耐力"、"如金刚宝剑,魔佛皆挥。"并说:"过此一番,便得无量轻安、无量自在……但又不可生欢喜心,以防欢喜魔附心。"故希您沉着应付,自能逐步化去,平安无事。《四十二章经》云:"夫为道者,如一人与万人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答辽宁曲居士)

知您因与习气斗争而有病,这须善巧方便加以调伏。当各种境界现前时,切莫与之作对,要不取亦不舍,因都是缘生性空的。一切随缘应付而不失觉照,幻力若尽,本体自现。《圆觉经》所谓:"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答辽宁曲居士)

开悟见性在程度上有大小深浅之别,古人所谓大悟一十八,小悟无数次。我们具缚凡夫多生多劫以来在迷妄生灭中度过,今修学佛法一旦"桶底脱落",才知生灭之中,有个不生灭的。此不生灭心,空而灵,虚而明,初显时认识不透,必多次体会,才由生而熟,如他乡遇故知,十分亲切。
(答桂林宋居士)

关于定慧问题,定是体,慧是用,实际上是定慧不二,体用一如。如明镜无尘是体,能照万物是用,二而一也。镜前放花则花现,放灯则灯现,此即随缘起用;虽能照用而不粘不染。真性也如此,虽应诸境,而无染无着,解脱自在。
(答河南李智俊居土)

手书敬悉。所询各点略陈愚见如下,未知当否:
一、仁者说:"有妄念时好观,无妄念时难观,"当知无妄念时,虚明自照,正是般若放光。此时虽不起分别,而能微妙观察一切事物,这正是妙观察智的初步功能,与第六识的分别计度不同。此重在实证,非思量分别所能解了。
二、仁者说;"心安住于空性,不起第二念。"如此岂不成为断灭?六祖说:"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又说:"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故拙赋《观心诗》有云:"却喜心君招抚后,纷纷流寇作良民。"
三、所说:"无有分别即是上,没有观。"应知无分别时,不是木石一般,当下空空寂寂(止),而又了了分明(观),寂照同时,止观双融。于此若不证知,不得名为见性。
四、一般说来,由于凡夫心乱,故先修止,由寂定本体起用观照,故次修观,功夫纯熟,便止观双运,定慧等持。但学人根性不一,法亦无定,如学禅、参话头,是以极强的慧力照顾参究;圆教行人修观心法门,下手时回光返照现前心念,不取不舍,当下寂然,这些都是由观入止,以慧助定,再由定发慧,最后定慧交资,寂照现前。
(答辽宁曲居士)

关于"知觉"问题,最需搞清。众生皆具佛性,但无明、妄想所障,业识用事,成妄知妄觉。学人只要依任何一种佛法,专精修持,自可逐步证入"寂然不动,而了了觉知,非同木石"的境界。功夫到此便能于念而无念,于相而离相,如明镜照物形来不拒,影去不留,入不思议境界。又能所两忘,无粘无着是果,定慧双运,历境锻炼是因,否则要想解脱自在、无滞无碍终不可得。
(客安徽邓金祥居士)

来书敬悉。奉复如下:
一、真空(体)和妙有(用)是同时存在。真空即是妙有,妙有即是真空,不一不异。譬如明镜照物时,即空即有、即体即用、即寂即照。普照禅师《修心诀》所说:"亦无相貌,言之不可及"是说真空;又说"原来不空,明明不昧",是说妙有。"妙有"不执着、不污染;"妄有"触境便滞,处处粘染,此即圣贤与凡夫不同处。
二、《坛经》说:"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是为大错,"这是说压制念头、不会起用之过。六祖指出,"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这种无念境界,也可说是"正念",修至定慧圆明时,自然体用如如了。
三、观心时提起正念,返照幢幢往来的生灭心,不随逐、不执着、不排遣,知妄心本空,何须着意于取舍,总是不理。如小儿久哭无味,自然停哭。观心一法,正如伐木断根。经云:"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因此佛法的根本在心,行法的根本在观。
四、观心与参禅下手方便,有所不同,但开正知见、悟本心性则一。六祖对惠明说:"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故观心、参禅又都不离返照。仁者果能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正是本体现前。
(答保定胡居士)

夙根深厚之人,经多世用功而渐进于道,但往往因习染未清,未免仍被调弄,甚至因失照而退转,实甚可惜!我们学佛同修,惟有明因识果,净化三业,在在处处不离觉照,刻苦用功,奋发向上,或念佛念咒,清除积垢,用功不懈,则烦恼、业识皆转成大光明宝藏。至于种种境界现前,以不取不舍为宜,《楞严经》所谓"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如能在日常生活中,寂然不动而应用无穷,久久纯熟,便不难起大机大用。
(答上海倪居士)

来信所述近来修证境界:"用而空寂,念而不住",这确是仁者今后一个时期的修持和努力方向。主要是要求彻悟本来,从见道入修道,以所悟的见地,打扫无始业识、习气,包括种种见、思烦恼,勿受五欲、六尘的污染、粘着,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的。至于宗门修证,必先使参究,以开道眼,古德所谓"但贵子眼正,不说子行履。"大事既明,更须精严操履,刮垢磨光,使垢尽明现。禅宗破三关的情况,大致是:破初关,妄想脱落,契悟心源;破重关,绵密"保"护,长养圣胎;破牢关,放"任"而为,无所不是。所以悟后"保任"功夫,自有深浅层次。
(答安徽邓金祥居士)

仁者谓妄想心和觉照心是一个东西,不错。譬如波浪和水,都是湿性,原是一体。但妄想心处处牵挂、系缚、痛苦;觉照心处处解脱、自在、逍遥。学佛人若能离一切相,心无住着,便是菩提妙心。您现在把妄想心贴在呼吸上,这是修定初步妙法,故佛教导散乱心多的众生用数息观;亦可至心念佛名号。心息相依,或心声相依,妄念自清。
(答河北王亚雄居士)

您一心办道,努力向前,十分难得!所说:"非空非有,一丝不挂,一尘不染,说什么都是多余"、"知本来无缚何求解脱"、"如释重负,心无系缚"等等,都是正论。正如六祖所说:"汝等心是佛,更莫狐疑!"又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六祖所传是顿教法门,"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只要常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性现前。当见性时,所见的是性,能见的亦是性,古德所谓"见即是性",故知能所不二。体用一如,及至归家稳坐,始知本来如是,何须庸人自扰。但也少不了走一段冤枉路,否则理虽如是,事不相应。古人在事未明,如丧考妣,大事已明,仍如丧考妣,正是做除习气功夫也。
(答河南白智生居士)

仁者应知一切佛法都是对症下药,善巧方便化度众生。如专一深入,功夫纯熟,自能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打成一片。这在净宗叫"一心不乱",在禅宗叫"灵光独耀"。故修法本不拘一定形式,但初心学人都宜从静坐下手,易于得力。有人说您"胡乱打坐要神经错乱",这是指不明修法,或修丹田气功、大小周天这类,不明心性状态,错乱用心或著相而求者说。仁者用功有年,当不至发生这类偏差。又说您有"宿冤纠缠",当知更是着境迷心,不知返观自性。我们具缚凡夫,谁无宿冤!其实所谓宿冤即无始以来所作业障,故要念佛、礼拜、发愿、忏悔,上求下化,冤亲普利,若能业识消落,净心现前,自知业障本空,宿冤可忏,不至怖畏惊疑,自陷苦恼。
(曾保定胡居士)

仁者于"能所双忘而又灵明常知"时,得个入处,很好!元音老人所以不肯仁者,正防仁者以"认知"为自性,而成认贼为子。《楞严经》所谓"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古德所以不肯轻易许人者,大都缘此。六祖亦说:"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令仁者果悟"起心动念,皆自性之神机妙用,体用不二,"便知粘着则是业识,无住便成神通。当"一切无所得,惟灵明洞彻,朗然独存",此非自性,尚是何物?!但不能随着言语、文字转。宗门行人破参以后,于一切时、一切处不忘"觉照",在各种境界上打磨、勘验。仁者但寂寂惺惺,于心无事,于事无心,则无住而生心,生心而无住矣。黄檗禅师说:"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答河南傅运海居士)

函悉。您在明白因果不虚的基础上,发心以"悲智转业力",很是敬佩!《普贤行愿品》说:"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来信所说:"这个空空无一物,又不断灭,了了明明,不是你的佛性,又是什么?!"说得简明痛快。希望后之学直指见性法门者,能从您这句话中,得个入处,直趋无门之门;结合行愿,上求下化,成就菩提。
(答安徽邓金祥居士)

正如来书所说,以前仁者是落在"求有所得"上,近来几经钳锤,而"一贫如洗";如真能到"贫无立锥之地"则更妙。千余年来《心经》大喊"无智亦无得",而领悟者不多,大都是着相住境,故修道者多,悟道者少。学佛法不经大死,不得大活;绝后再苏,则大机大用起矣。
(答上海倪居士)

拜读手教,知仁者弱冠以前,便读《坛经》,而立之年,便于《楞严》有所悟入,足见般若内熏,所来有自,不胜仰止!所说"志在般若,行在净土",与后学"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的自修宗旨,若合符契。
承示社会上对修持法门,多有诤议,此似未达士如来说法之深旨。世尊悲智双运,以"四悉檀"为众生说法,八万四千法门,随机而施,破其所执,无有定法。正如以不同之指,标实相之月,既不能离指见月,亦不可执指为月。今之持门户之见,语论胜劣者,似皆未达根本,执指为月之类也。窃念佛法以菩提为正因,以大悲为根本,以方便为究竟,所谓禅、净、密者,实际上是即禅、即净、即密,非禅、非净、非密,盖门门不离自性,法法皆是般若。禅之灵光独耀,净之一心不乱,密之当相即道,毕竟又有何别!虽下手方便不同,但归元终究无二,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摸象之言,幸垂赐正。
(答杭州俞中元居士)

学佛宜行解相应。读经主要是懂些教理,但真能搞懂教理,还要从实践中来。譬如观心得明自心,念佛渐入一心,再看经研教,便了了如数家珍,否则总觉隔靴搔痒。仁者目前可适当选读几种主要经论,进行阅读,但不要随着经文转,仍宜以老实修持,加强定慧力,明自本性为主。
(答广西张志兴居土)

我们凡夫,无始以来,无业不造。《普贤行愿品》说:"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今仗佛法逐步消除、转化无始业识过程中,自有一番奋发砥砺之过程,所谓:"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因此必须发菩提心,立坚固愿;不作诸恶,力行众善,净化三业,洗除心垢;"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时时凛觉,不取诸相,诸境现前,不取不舍。如能依法修持,久久功夫纯熟,自得根尘脱落,定慧圆明。经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本具佛性,自然呈露。
(答深圳李俊居士)

一切众生无不具有圆觉妙性,与佛不二,只以多生业识障碍,不得解脱,随所作之业,受不同之报。今仁者有缘得闻佛法,知自性本具无量功德,知一切有为之法,无不如梦幻泡影。若能严防诸邪,力行众善,发菩提心,自利利人,了达我空,离相无住,自然福慧日增;即使命苦福薄之人,亦可转而成为多善根福德因缘。因命由业造,业随心转。认真学佛可以出生死、成佛道,何况世间小小境界。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愿与仁者共勉之。
(答河北刘建才居士)

仁者夙具灵根,故能直下从观照下手,以便契悟自性,少走弯路,十分敬佩!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即仁者所谓"以幻象为实有,随妄念而流转",忘却了本来不生不灭之常住真心。惟有回光返照,才能深入体会:"凡所有相(指有形和无形的一切现象),皆是虚妄"。因而不取不舍,自然归于空寂;然后由真空显妙有,逐步证入空有不二的本地风光。
(答芜湖潘居士)

手书已收。所说学习体会,理解正确,十分难得!总的来说,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一念妄动,流而忘返,以致长劫流转,受无量苦。现学佛法,就是循流溯源,返妄归真,恢复自己本有佛性,正如仁者所说:"将已颠倒的知见,重新颠倒过来。"理虽如此,更要由解起行,由行而悟,由悟而证,不断以般若(无分别智)观照,或念佛、念咒,二六时中念起即觉,觉之即空;虽然,心空不动,但灵明遍照,了了不昧,于一切境、一切事,照样应付,照样处理,但心不粘滞,洒脱自在。在方法上,特别要常常与自己习气奋斗,常常与自己逆,在有障碍中忍得过,就能较快清除积垢,这正是宗下的保任和牧牛功夫。果能诸妄消落。自然心宝常现。
(答安徽邓金祥居士)

示悉。仁者所说翻种子境界,是修练中必有之现象,翻动愈烈,去泥愈多。此种翻动今后将继续发生,但会翻一次少一次,翻至彻底清净时,自然证入不动。昔年王骧陆师曾开示一偈,现录呈作法供养。偈曰:
欲修最上乘,尘劳为资粮;
冤家一起到,庄严此道场!
(答宁波李老居土)

来函所说的"解悟",也可简称曰"悟",所说的"证悟"也可简称曰"证"。修心方法,不外由修而悟,悟后正修,由修而证,这是通常修证层次。但也无有定法,顿悟、顿修、顿证的最上乘境界,并非绝无其人。这里所谓"正修",是在悟本心、开圆解、顿悟同佛之后。悟后必经苦修,否则习染难除。所谓:"顿悟虽同佛,多生习气深,风停波尚涌,理现念犹侵。"
(答北京陈居士)

仁者深入经藏,慎思明辨,不胜敬仰!然必先行起解绝,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时,彻悟自性之"大千经卷",然后借文字般若以印心,则弥善矣。否则分别名相,入海算沙,不免徒自辛劳。至于研究求解,宜另立一个时间表。又见性境界大有深浅。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多是悟的境界,悟后还有一个"如丧考妣"在。至于别教初地菩萨破一分无明,显一分法性,是大乘见道位,则是证的境界,能随缘于百佛世界,现十法界身,自利利他,大喜遍身,故名欢喜地。(相当于圆教初住位)虽境界悬殊,但证必由悟,仁者切勿执此自囿,不敢见性。
(答北京陈居士)

读仁者书,每觉默契,正如自己人道家里事,十分亲切。来示谓读祖师语录,不辨味,不咀嚼,可谓得其诀窍。因宗下诸书,如以指标月,别有所契,若执指以为月,随着言语文字转,或竟死于句下,岂不冤枉!大抵公案语句或互相勘验,察其落处;或启发疑情,逼令见性,如果穿凿附会,作道理会,则千里万里矣。即如马祖有病,院主问回:"近日尊候如何?"祖曰:"日面佛,月面佛。"僧问洞山:"如何是佛?"洞曰:"麻三斤";僧问云门:"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答曰:"糊饼"。凡此种种又如何作道理会耶?
(答上海李老居土)

四、有关无相密乘

手书敬悉。凡修无相密法心中心到一定阶段,有定慧功效,得明眼人点拨,自己又勤于体究,很易悟入本性。凡修满千座而未契入本来的,则坐也可,不坐也可,只要在各种境界上观照锻炼,常常与自己逆,越不易化除的越要化除,便能进功。
又上座修法时,有时寂定,有时昏沉或掉举,只要手结印不散,口持咒不停,意则一心只顾到持咒,自能逐步入于无相、无念。这时虽空寂无念,而虚明不昧,这是什么?如能直下承当,不难悟性。随着功夫进步,以后可常常体认而默契之。
(答西安光升师)

心中心法是无相密,修时只要依法修持,不取诸相,不著二边,不取中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必惊疑,也不必怖畏,埋头前闯,任运而进,自然到达彼岸。见光见佛,都是幻相,切勿执着。应知不依无着妙心,而能究竟成就者,无有是处。
(答西安光升师)

来书谓坐中"难调微细烦恼",这是功夫所显现。一般凡夫粗重烦恼尚不易察觉,何况微细烦恼,多生习染必有消磨之过程。大体说来,凡夫是迷而不觉,菩萨是觉而不常,佛是常觉不迷。只要大愿摄持,坚毅奋发,终必有成。若习气力大,自力不能降伏,则可念佛念咒,求菩萨加持自能逐步化于无形。
(答西安光升师)

仁者阅王骧陆师的《乙亥讲演录》,深有启发,实很难得;近闻上海倪老居士对此书也有相见恨晚之感。按王骤陆师浙江海盐人,由净入密,由密悟禅。三十年代起,在天津、上海等处创办"印心精舍",灌顶授法,大悲利生,其平生示人,是以般若为宗,以总持为法,以净土为归。所说皆一乘了义之教,乃自性三昧所流露。弟二十余岁时,向其求教,蒙师开示从直观本体入手,观之数年,得个入处。抗战胜利后,又随之学"心密",并以尘劳为资粮,借境练心。虽自愧障深慧浅,功行未逮,然每念佛恩、师恩及众生之疾苦,不觉泫然欲泪也!
(答上海李老居士)

关于心中心法的修证要领,在拙作《怎样实践佛法?》的"修密"一节里,己作了扼要说明,主要是以三密加持之力,不取一切相,使妄念随起随扫随空,扫至无可再扫,自然证入三昧。然后由体起用,打扫习气。化一分习气,显一分本智;消一分污染,得一分自在。若能定慧互资,自得寂光现前。此种修证境界,全在自己埋头苦干,潜修密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必衡量别人修证意境,古人所谓"依他作解,塞自悟门。"心中心法的证入,最后完全与禅相通,也即是《金刚经》所说的境界。至此方知一切佛法无非方便,"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答九江东林师)

仁者欲修学密法,可一心修习六字大明咒无相密法。此法简单易学,可依照法本,手结大莲华印契;口用金刚念法(唇动而不出声,自己听见。)持六字大明陀罗尼;意则一切不管,只顾到持咒,不取诸相,这便是三密加持法。每日修一座,每座一小时,修满一百座为一期,当有奇效;专精用功,修满千日,自可得定开慧。坐时两足或单趺、或双趺均可,不能结跏趺坐的人,也可两足交叉平坐。
又六字大明咒是观世音菩萨微妙本心,又名大悲心咒,凡持诵的人可治病、消灾、去障、得定、开慧、通佛法、明心地,了未来生死,种无量福田;也能助往生西方之愿,与观音大士结无上胜缘。《大乘庄严宝王经》专明此咒功德,便可参究。
(答桂林廖彩兰居土)

修此法后,由于心定、神宁、气旺,体力可逐步增强,但夙世杂染种子,很易被迫翻腾而出,这本是好事,但如果认识不清,便会被习气调弄,陷入苦闷,而枉用功夫。但亦不必顾虑,只要依法虔诚修持,一心持咒,即使有较强习气现前,也可立即转化;因业力虽强,心力更强,专精持诵,无不消融。治贪欲亦如此,《四十二章经》说:"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说明除淫以治心、治思想为重。("思"和"想"即五阴中的行阴和想阴。)"非色、非行"即观一切色、一切行,如梦幻泡影,不以为实。再加持咒、念佛和常观男女根身之恶臭不净,淫意便可转化。
(答吉林四平李居士)

修心中心法知已在百座以上,执着既较前减少,意境自与前不同,但定力毕竟不足,故遇事仍难放下,宜坚持修法。修法虽是事修,实也不异理观。非定不足以启慧,非慧不足以空境,老实行持,打好基础,不要放手过早,日后自有受用之时。
(答河南李智俊居士)

欣知仁者已有因缘修学无相心密,此法直证心田,破尽诸相,明心见性。希根据环境和时间,善巧方便地安排修持。先苦修六印圆满,再进修至一百座,初步打扫尘垢,勒止不羁之马,逐步自能增强定慧力。然后知世间一切一切,莫非因缘所生,缘生性空,处处观照,时时自在,便能亲得佛法利益。
(答河南李智俊居土)

一切佛法,皆是善巧方便,正象以黄叶止小儿之啼。修"心密"至多坐一千座者:
1、此法直入无相门,一千座后,定力必然增强,此时若得善知识点拨,不难开悟见性。见性后,重点放在历境除习上,故不一定再修。
2、修千座而未能悟性,则再修亦无用,以未能明体而起用也。
3、修千座悟见本来后,仍每日修一座,并无不好。因(1)助其常摄在定,如杀敌后,仍经常磨刀;(2)修法时三密相应,三业清净,能"恒住净戒一切功德。"(3)修法时气血流行,有助于强身。但如果贪着于法,不肯放弃,便成法执。《金刚经》说:"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谓"法"是指有为法,"非法"是指无为法,两无所着,使证中道,真入无相之门矣。
(答河南齐志明居士)

仁者所学"六字大明咒修法"是无相密法,故不必观想本尊,亦不须另行着意返观自心,因持咒时全咒即心,全心即咒,心咒不二故,一心持咒即寓有观照自性的作用。若另外着意于"返观",则心便不能专一;修时注意于"安详"也如此,故自谓有"念咒不那么真切"的感觉。修法总以一门深入为主,久则打成一片。
(答陕西贾琪成居士)

仁者悟性超群,夙植甚深。知近以修六字大明咒为方便法门,很好!持至能所双忘时,回光返照,看是什么?此事非文字言语所能及,一落言诠,即非究竟,请于非思量处,讨个消息;果能根尘脱落,则历历孤明,一真独露,寂光真境,时得现前。
(答无锡妙悟居士)

知仁者从修六字大明咒,逐渐返照观心,而进入无相空境,这是正修,因"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进入无相空境时,如能返照此湛寂而灵知的是什么?不难明自本心,见自本性。仁者学《金刚经》、《六祖坛经》都处处点示此境,贵在于日用中自我体会、自我认识、自我默契。
(答天津法智居土)

仁者欲以六字大明咒的念诵,作为积累往生资粮,临终也以诵咒当作佛号求往生,并无不可。六字大明咒功德,说不能尽,在《大乘庄严宝王经》上有详细说明。红教祖师诺那大师曾说:"诵六字大明咒,三世业障悉得清净,了脱生死,究竟成就,且能断无明、开智慧,消灾延寿……欲生何佛土,均如愿成就。"故只要时时发愿,以此持咒功德,回向极乐,必能往生。仁者可把一句咒,当作一句圣号念;亦可把一句阿弥 陀佛圣号,当作无上密咒念。
(答上海唐鸿生居士)

我们修心的主要目的是息妄念、去执着,但因多生贪着、污染,非一时可清,故人人都须经历一个翻腾、清扫过程;特别修心中心密法,功夫加深,习气被迫翻出的力量也愈大,翻到一定阶段,定慧力逐步增长,无始习染便逐步松动、转化。遇到世间之事,也不是不想,唯应以智慧照察,事来便应,事去便空,不留滞、不粘着。如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答保定刘居士)

五、试释种种疑难

近世学人喜谈"性命双修",实际上是一味追求精、气、神的锻炼,以"气"为宝,舍本逐末,不知明心见性为何事,很是可惜!佛法认为"观息是世间禅定的初门,不要说未臻妙境,即使修至色界、无色界的四禅八定,仍未能出离三界生死。必须如二乘人从"观色"下手,修"九想"、"八背舍"等,才能渐出分段生死。若从"观心"入门,便易与真如三昧相应,能出分段、变易两种生死。道祖老聃虽主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但又提醒大家:"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因四大本空,五蕴无我,气功只是一时的方便利生,虽有超乎常识的特异功能,然终非究竟。学佛同仁当以"三法印"、"实相印"印证诸法,才不至本末倒置。
(答宁波李老居士)

读手书,恍如对面。仁者才华横溢,故能博览群籍,涉猎诸艺,惜乎未明心性要义和修养根本,以致所学愈广,心志愈纷,既荒废专业,复遭亲友之垢谇,使自己处于彷徨歧途、无所适从之境,至可扼腕!但仁者须知"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逆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老子亦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从古圣贤豪杰、志士仁人,无不从逆境中锻炼成长者,希仁者切勿自馁,当奋发图强,日新又新,必能有所成就。
(答安康杜居士)
仁者问及学佛与现实生活会否发生矛盾?回答是简单的:学佛的人照样学习、工作,照样穿衣吃饭,不过就在人事上、生活上时时处处加上一个觉照,觉得快,转得快,热恼顿时可化为清凉。所以六祖惠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但初学的人往往不易觉、不易转,或明知妄想本空,却无力把持,每每随境流浪,这是力量和功夫问题。如果能于一切法不取也不舍,只是绵绵密密照顾这一句佛号,日久功深,自能念念之间转化烦恼妄想,获得轻安与宁喜。而且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顺逆因缘,都是我们学习佛 法、磨炼习气的机会,这样岂不是"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离世法而证佛法"吗?
(答成都樊莉居士)

来信所说您过去在山上寺庙里所出现的境界,很可能是您夙世所修定境的反映。但对一切境界切 不要去执着、回想、喜爱它,应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要老老实实修持,做到如您所说:"一句阿弥陀佛绵绵密密在心头",并化除我执,放开心量,常常与自己脾气奋斗,终有离苦得乐、亲得受用的一日。
(答成都樊莉居土)

知仁者发愿持往生咒三十万遍,念满后拟一心以执持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为主,兼以持咒。仁者愿在 西方,如此做法,颇为适当。因执持名号为往生正因,经有明文。但我辈凡夫惑业深厚,往往道力不胜业 力,今仗陀罗尼总持之力以转化之,使业消智朗,障尽福崇。过去参禅大德,于夙种翻腾,无力把握时,亦每密持神咒度过难关,可见佛法皆是对治方便,实无定法可说。
又仁者谓:"念满三十万遍,先消除业障"。能下扎实功夫,固然大有功德,但最主要的必先彻了业障本空,原不可得。故永嘉真觉大师《证道歌》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如不从根本上彻了,误认为确有业障可消,执业障为实有,则用功多而得效少,应知业障如幻,今持咒功夫,莫非转化其如幻的力量而已。
(答平湖许常觉居士)

知仁者过去曾奉命拆除寺房,已作深刻仟悔甚好,今后可不必再牵挂了,一则仁者原无有意拆毁三宝房所的动机;二者罪性本空,心灭则罪忘也。偈曰:"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忘,心灭罪忘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答杭州彭居土)

生死根本是无明,所以"十二因缘"从无明开始。无明缘行,即起惑造业而入胎。此无明即是妄想生灭心,也即贪爱痴迷心,总是迷惑不觉,心随境转,藉淫欲因缘而生死相续,所以《楞严经》说:"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总之,贪嗔痴三毒皆生死之根株也。
(答吉林四平李居士)

知识分子学佛,往往对"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西方极乐"等问题,抱怀疑态度,只信其理,不信其事,实际上理即事、事即理,本来不二。愚认为要彻底明白这些道理,必先彻底明白、悟证空寂圆明的觉性--真如、实相、本来面目等,则上列问题,乃至广大佛法,自然迎刃而解,谛信不疑。
(答安康杜居士)

承询"明心后当以何为归?"心本不可得,即归于不可得处,此在明彻后自知。未明彻前仍需借法修练,以便增强打扫习气之定慧力。习气打扫至如何程度,即悟证自心至如何程度。及其至,则灵明不昧,了了常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本自不生,今亦无灭,十方佛上,随愿往生,无生而生,生即无生。
(答河南李智俊居土)

凡在专精修法、参究阶段,不宜广读大部经典,得定开慧后,则取以印证,至此三藏十二部莫非自心注脚,否则难免被名相、义理分别卜度所转,对修法无益。现阶段,一般禅宗语录等亦宜以少阅为宜,古德所谓"依他作解,塞自悟门。"
(答河南李智俊居士)

关于功课安排问题,由于各人根性、环境、时间、习染等等不同,原无定法。总的说来,功课不宜安排太繁太多,太繁多则不宜持久。总宜适当安排,主次分明,或一门深入,全身靠倒。凡修证层次愈高的,修法往往亦愈简。如修净土的最后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禅观明心的,最后在行住坐卧中,简要地用一个"照"字。一法若通,则法法皆通。
(答吉林刘慧真居士)

近世学佛的人,往往不明真理,着相而求,随境而转,故着魔发狂,迷惑入邪的人不少。希仁者多接近有正知正见的人,端正身心,深信因果,不取诸相,一心念佛,于一切法不惊、不怖、不畏、不贪、不着、不动,自然逢凶化吉,诸邪尽退。同时,也要回向,愿一切魔邪冤魂同发无上菩提之心,使尽除烦恼,同得解脱,因他们亦都是流浪业海的苦恼众生,应相与为善,共趋觉道。
(答吉林四平李居士)

外道功夫亦可获得神通,但不能证得第六漏尽通,故不究竟。凡悟道而明自心的人,由于多生习染未除,故神通虽未开发,但根本已明,大事已彻,只要悟后正修,步步落实,成佛作祖,尚且有分,何况些小神通,故古人把神通认作圣末边事。永嘉大师说:"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
又气功大都以打通气脉,调和气血、却病延年为主,通过吐纳引导,虽能调动人体潜能,但总是生灭变化的色身边事,与见性悟道是两码事。凡能体认自性的才叫悟,("悟"字是"心"(忄)字和"吾"字合并,意指能识吾心的叫做"悟"。)您说:有人认为学佛顶不住中层气功,这都是不明根本,信口雌黄。
(吉林四平李居土)

不论修何种法门,在用功严密、真妄交攻时,有时身上往往会发生颤动,或脑部也会有爆炸般的震动现象,心理方面有时也会影现种种幻境。这些现象可因各人心身情况而有不同,都出于自然。其原因大都是由于静极而定之后,由心理上的变化,引起生理上的反应,有时也是业习逐步消除的一种现象,并无神秘奇特可说。只要不求不着,自能任运进功。
(答河南李智俊居士)

来信所说的大仙、巫婆等人,切不可亲近,此辈人自心未明,着相取境,入于迷信颠倒,以盲引盲,随而信之,无有不苦上加苦者。当知学佛以无念、无相、无住为要领。般若诸经、《六祖坛经》等都阐述此旨。仁者目前种种苦恼,都是心念不空之故。《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便可"度一切苦厄"。有人自称是菩萨转世等等,切勿轻信,徒增烦恼与系缚。从来真真圣贤、大德,无不汰虚务实,谦虚谨慎,戒德严净,淡于名利,决不自我标榜,甘作增上慢人。
(答保定胡居士)

做佛事,种善根,固是好事,但无钱亦不必勉强。一切吉祥福乐,都不离本人心地,心地狂乱,求佛何益!根据因果道理,各人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命运。但"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故宜知命、安命之外,更要"立命"。立命之法,重在不作诸恶,力行众喜,居心仁厚,冤亲等视,难忍能忍,难行能行;更要学佛法,明心地,离相无住,寂而常照,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悲智双运,自他普利。如此行愿,诸佛菩萨必将冥中加被而护念之焉。
(答保定胡居士)

学佛的人必须自他兼利,修净土法门求生西方,亦要发度生之愿。学大乘佛法都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但我们目前以自度为主,度人是以后的事,如破烂之舟,岂能济多人于彼岸?至于随 分随力劝化、引导他人,并无不可,这又当别论。
(答保定胡居士)

仁者夙根深厚,不论在家、出家,如能继续认真修学,成就必大。佛有四众弟子,出家修行,能离欲清净,减少俗缘,住持正法,自比在家为好。但在家学佛磨练的机会较多,在消除多生业障,转化无始积垢上,要比出家为有利,故宋大慧宗杲禅师曾说:"在家修行比出家得力且二十倍"。同时,必须了解,所谓出家,主要指出生死之家、烦恼之家。佛世时的维摩诘居士,就是一位在家的大菩萨,"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维摩诘所说经》)马祖禅师的弟子庞居士,全家都是成就者,但并无一人出家;傅大士也是以居士身,修天台宗一心三观,位至等觉菩萨。此外,历代居士获大成就或念佛往生者,不可胜数。总之,各人因缘、条件不同,总宜善自筹量。《优婆塞戒经》上说:"出家之人,发菩提心,此不为难,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是乃名为不可思议。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答辽宁常林居士)

在上座修法时,往往易于发病,此有二种情况:一是旧病翻出。如平时感受风寒湿热,坐中气血阻 滞,引起关节疼痛。入定后,气脉流畅,,便能不痛。中医所谓"通则不痛"也。二是用功不得法,如座上用力过猛,求进心太切,或用意念硬使身体不动,此皆如石压草,草还滋生。但能心不执着,循序渐进,不久可恢复正常。
人体的作用范围有生物场,能在各部位辐射出各种电磁波,尤以指尖和脑部最多。这是一种本有潜能,气功家通过气功来加以发掘,故有意念制动、意念开锁等等。现在科学家已证实意念的物质性。但应知佛法以开悟见性、成就菩提为最高层次,"但复本来性,更无一法新",以免迷失修证航向。
(答河南白智生居士)

佛家所说之"中道",即指佛性,因其非空非有,不落两边。儒家讲"中庸",并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其所说实亦是指性体(明德),但两者境界不同,所谓"未发"者,可能是较粗的"喜怒哀乐",亦未必能因而"悟性",故两者虽同源,而有深浅之不同,乃至老子的"无为",可能是佛教所说"非想非非想"的境界,因六、七两识虽伏,(非想)而八识命根未转,(非非想)故仍落生死,况儒家乎!愚见未必有当,仅供参考。
又仁者问"无住生心"的心,应按在哪里?答曰:按在"不可得处",若真心有所得,岂不又有所住而成生灭妄心?故二祖慧可"觅心了不可得"便绍祖位。果能人人悟心不可得,便得离相无住的真心了。
(答湖南吕泽慈居士)

居家学佛,家务必须乐于承担。如《普贤行愿品》所说,对一切众生要"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在家与家人共,宜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之"四摄"法而摄取之;并发同体大悲心,教以正道。若能因果分明,难忍能忍,难行能行,自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答保定胡居士)

来信说:应如何看待目前"正法陵夷,邪见充斥"的现象。其实这些现象不仅现时存在,将来任何时候都可能存在。这是因为整个世界科学日益进步,而人心却日益烦乱,根性日趋暗钝之故。但佛法包含着宇宙人生的真理,其所说因果相续、缘起性空以及"三法印"、"实相印"等,都是不可移易,万古常新的。故佛法虽有兴衰代谢,但终究会有大心佛子,开正法眼,护持慧命的。
(答郑州吴居土)

仁者所说现象与本体的关系问题,这是因迷悟而有不同看法。"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一般人不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总是被现象所迷,而随境流转。若能透过现象,见到本质--明悟本性,便知万法不离自性,现象与本质不二,即体、即相、即用,故《楞严经》说:色身、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又说: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故知色空不二,性相一如,相由性造,性由相显。相由性造故,色即是空;性由相显故,空即是色。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也。
(答南京吕建福居士)

六 交流学教体会

《大乘起信论》梁译:"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与唐译:"若有众生能观一切妄念无 相,则为证得如来智慧。"两译虽都是归向"无念"、"无相",但愚见依之修持,下手时微有不同:后者"观 一切妄念无相",是从假入空观,是从看念、观妄上下手,知妄心本空,归入不生不灭;前者"观无念",则是中道第一义观,观"一切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体无分别。"(《大乘止观法门》)正如宗下的直指心源,寂照现前,故更为直捷。若论"止",这"观无念",便是息二边分别止,分别既息,则空有圆融,性相一如矣。
(答上海李老居士)

来书谓于观心法门,一门深入,数十年来亲得受用,此实根性使然也。弟体会观心一法,实为修行之根本法门。《大乘心地观经》说:"若能修习深妙观,惑业苦果无由起,唯观实相真性如,能所俱忘离诸见。"灵峰蕅益大师在《教观纲宗》里,开宗明义提出:"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台宗以四观释"化法"四教:如来对藏教根性人,使修"析空观";对通教根性人使修"体空观";对别教根性人使修"次第三观";对圆教根性人使修"一心三观"。当修一心三观时,行起解绝,唯回光直照此湛寂圆明之心,更直照去,则即空、即假、即中,圆融三观一时现前,不劳次第安排,所谓举一即三,言三即一;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故名为不思议妙观。果能如此,便与诸佛菩萨、诸大祖师一鼻孔出气矣。
(答上海李老居士)

修心之悟、证二者,确不能含混。"悟"者彻见本来也,而积习未除,必历缘锻炼,逐步证入自性;而除业习又有伏和断之不同。若以台宗"六即判位言之,大体上修至圆解大开(即悟境)仍属"名字"位(名字即佛);进修观行,圆伏见思、无明,即入外凡位(观行即佛);进而断除见思惑,入内凡位,了分段生死,这是圆教七信位;到十信位时,已断了尘沙惑(相似即佛);然后分破无明,分证法性,直到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而成妙觉(分证和究竟即佛)。来信说:"初关所悟,仅相似于佛,尚不足降伏一切烦恼。"此就宗下行人破参见性、顿悟同佛而说。若就教相而论,则"相似即佛"是已断了见思惑和尘沙惑,唯未破无明而已。
(答北京陈居士)

长者手书谓:"关于真心之义,余疑未释。"谨述所知,就正有道。荷泽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此就事证而言也。如《圆觉经》云:"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又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皆是指"证知",而非"解知"、"了知"、"识知"也。此"知"乃由体起用,寂照同时,空有齐资,妙用恒沙,故四"众妙之门"。盖真如无知而无不知。如知讷禅师《真心直说》云:"妄心对境有知而知,于顺逆境起贪嗔心。若真心者无知而知,平怀圆照,故异于草木;不生憎爱,故异于妄心。"并引《肇论》云:"夫圣心者……非有,故知而无知;非无,故无知而知。"此正如长者所说:"此一'知'字,恐非常情所言能缘之知,"信然。正如大圆镜垢尽明现,照用斯备;群像虽现,而体无粘着,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即体即用,法尔如是。又真心不涉先后、能所、真妄、迷悟等等二元对待诸法,无去无来,非空非有,而能"善分别。"如《维摩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前句说用,后句说体,体用不二,色空相即。此即印光大师所谓"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不可得而思议也"。摸象之言,敬乞教正。
(答上海某老居士)

手教谓:"意识无罪,必不可灭,"此"灭"字确实欠妥,意识岂可灭耶?当云"转",转八识成四智也。在唯识学中,意识属第三能变,力用特殊,与五十一个善恶心所都相应。《摄论》云:"唯意识是能遍计,有分别故。"由虚妄分别而起惑造业,流转六趣。故《八识规矩颂》颂第六意识云:"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由于意识造作身口等业,既能引起未来世的总报,又能成满未来世的别报。昔谛闲老法师讲《大乘止观》时云:"吾人现前一念随境攀缘分别之意识,用以修止观,便有功能;用以缘妄境,便成种种罪过。"可见意识不但是罪魁,也是功首。如能转变,便成妙观察智,能观察诸法性相,圆满光明,通照大千。
(答上海某老居土)

  承示"佛性即一切法不可得之性,"并广引经论以证之,自是正知正见,不胜钦仰!此乃就空谛、真谛言之。然真空必具妙有,诸法宛然,空有不二。如明镜当台,胡汉斯现;虽森罗万象,而了不可得,所谓实相无相而无不相。台宗因之以圆融三谛,统摄一切,所谓"举一即三,非前后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始终心要》)但大乘经论在诠圆融三谛中,随机施教,各有侧重,或侧重言性,或侧重言相,或侧重言空,实则非可隔历,性之自尔。若偏言真空,即成藏、通二教。三乘所修之法虽有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之不同,但同证偏真,只入化城,得空便止,不能深观,因此但见于空,不见不空。若是利根三乘,不但见空,并见不空,趋入中道,就能接入别、圆二教中。愚观大乘经论,皆空有并举,二谛融通,言真空外,亦阐妙有。如《法华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楞严经》云:"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是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涅槃经》则说常、乐、我、净为涅槃四德。又世人多以般若部属空宗,实则仍不离圆融三谛。如《金刚经》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尤妙者,五千八百多字之《金刚经》内,竟找不到一个"空"字(除"虚空"之"空"字外)实寓深意。《三千有门颂》说:"真空不空非但空,圆中圆满非但中"。从知毕竟空中炽然有,不可得处无尽藏也。
(答上海某老居士)

"缘起"说明一切事物待缘而起,这是佛教的重要学说之一。简单地说,缘起可分四种:"业感缘起",是小乘教所常说;"阿赖耶缘起"是大乘始教;"真如缘起"为大乘终教;"法界缘起"则是圆教。所说之法有深浅之不同,但实互相关连。"业感缘起"所说三世因果,惑业苦三道展转相生,是"阿赖耶缘起"之"种现互熏"所造成;而"阿赖耶缘起"乃第八识之真妄和合所成,不离开"真如缘起";"法界缘起"更谓法界一切诸法,互相融通,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归一法,法界即是一大缘起。所以四种缘起不即不离。仁者所说"并无本质差别",即是"不离"之义;但所诠内容,毕竟不同,是"不即"义也。
(答五台山静戒师)


{返回 徐恒志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幻斋诗存
下一篇:佛教常识问答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五、记我与黄念祖老居士的一段校经因缘..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三、徐恒志老居士谈心中心与祖师之采访录..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旨试释..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5、念佛与止观..
 《优婆塞戒经·学习笔记》序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八、《楞严八十分义》序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9、书信答疑..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九、徐恒志老人对部分居士的开示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七、《六祖坛经》眉注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一、修心诀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方生方死,跟随万物规律[栏目:弘一法师·赠你的七部人生禅卷]
 申论--义解之本质[栏目:惠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