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庙堂音乐的活化石
 
{返回 佛教与音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25

庙堂音乐的活化石

  智化寺音乐属汉传佛教寺院音乐,又称庙堂音乐,是我国现存古老音乐之一。 
  智化寺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初为“家庙”,后赐额“智化禅寺”。寺中,参禅念佛者称为禅僧,演奏佛乐者名艺僧。如今艺僧师徒相传已至第26代,智化寺音乐在管乐和法器的演奏技巧与方法上,五百四十多年来仍然保存了历史的原貌。
  智化寺音乐第26代传人演奏的曲目主要来源于《音乐腔谱》。此谱是智化寺第l5代传人永乾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49年)沙写的。这是一本工尺谱。谱中记谱符号、点板方式与民间不尽相同。而智化寺这种记谱方法恰与宋代字谱相同。其中点板符号”同唐代工尺谱一样。可见,智化寺的《音乐腔谱》虽为清代僧人抄写,但留有唐宋音乐字谱的痕迹。谱中曲牌来源不一,丰富多采。有与唐代教坊曲同名的《望江南》、《千秋岁》等,有与元曲相似的《山荆子》、《点绛唇》等。其中最多的是为宗教活动服务的曲牌,如《三宝赞》、《金字经》、《五声佛》等。
  智化寺音乐的曲牌分为只曲和套曲两种。单独演奏的曲牌叫“只曲”,若干首曲牌联缀演奏的名“套曲”。白天礼拜《华严宝仟》时用的套曲为《中堂曲》;晚上施放《瑜伽焰口》时用的套曲名《料峭曲》。套曲结构模式有所谓序、身、尾之分。如《料峭曲》的序曲为《好事近》,以《千秋岁》、《醉天平》、《滚绣球》为“身”曲,以《四季》为“尾”曲。这表明所谓套曲是由若干首曲牌按照序、身、尾的曲式排列组成,其中转宫换调都有一定规律。
  智化寺的音乐乐制,在办法会、作佛事时,一般由九位僧人诵经、礼仟、敲击法器,分别吹奏管二支,笙二串,笛二支,云锣两架,大鼓一面,饶、钹各一副,档子一面,镊子(小钹)一副。在管乐中,管为九孔(前七后二),笙有十七簧。根据北宋陈场《乐书》的记载,九孔管、十七簧笙为唐宋旧制。演奏时,管子处于领奏地位,要求忠实于原谱,以奏出神韵为佳,笙应富于节奏感;笛的演奏应自由活泼地穿插于旋律之中。各种乐器的演奏者,既相互照应又各自发挥所长,既避免单调齐奏又不得有乱章法!以此体现智化寺音乐的独特风格。
  智化寺音乐的宫调有四调,艺僧们称为“正、背、皆、月”,即正调、背调、皆止调、月调。其中“皆止调”,据考证,就是唐代已被讹变为“歇指调”的“褐石调”。“月调”就是唐代“越调”的“越”字之讹。至于“背调”很可能就是唐乐中的“背四调”。可见智化寺音乐四调中有三个调名是与隋唐音乐相同的。
  智化寺音乐在乐谱、乐器、乐调、曲牌以及演奏技巧和方法上,都保留有唐宋燕乐甚至上溯到更远年代的一些乐制。正由于智化寺音乐在教授方法、演奏技巧方面,坚持师徒相承,口传心授,不许随意变易的神圣性和特殊性,所以时至今日依旧保持佛教音乐特有的远、虚、淡、静的意境。(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佛教艺术》 


{返回 佛教与音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民间佛乐与道场音乐
下一篇:唐代佛曲
 中国佛教音乐漫谈(田青)
 民间佛乐与道场音乐
 梵呗之声
 论声明与修行的关系--佛教音乐之道
 唐代佛曲
 河北柏林禅寺《瑜伽焰口》音乐考察(崔晓娜)
 佛乐的种类与形式
 佛乐茶座--佛教音乐对话(田青教授、凌海成居士)
 庙堂音乐的活化石
 佛乐是众生的良药(孙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六祖坛经》的凈土思想——略论西方凈土的方位(释成峰)[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我正在学佛,很想皈依。但听说皈依要受五戒,我恐怕还做不到其中的一两项,是否不皈依就不是佛弟子?[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提纲和思考题之二 第二章 明成佛之所依[栏目:宽见法师]
 三论宗破收四料(理净)[栏目:三论宗文集]
 第二次研究会[栏目:太虚法师]
 三十二种不共事业[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三五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不肯断恶,永远求不到功德[栏目: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上师瑜伽(六)[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成功在当下!真正的成功![栏目:寂静法师·福慧灯]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