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提纲和思考题之二 第二章 明成佛之所依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23

《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提纲和思考题之二

宽见师父授课
弟子※※整理(课堂笔记)

第二章 明成佛之所依 

成佛所依人身宝

一切众生皆悉具足如来藏,但只有人身才最利于修行。所谓“人身宝”是成佛的所依,是指具有暇、满两种条件和三种信心的人身而言的。

 一、八无暇

(一)地狱道的众生。其经常都在极苦中,根本没有机会去学佛。

(二)饿鬼道的众生。其心时常在焦灼的状态中,没有机会去学佛。

(三)畜生道的众生。其非常愚钝,所以也没有机会学佛。

这三趣众生都没有羞耻心,如果心识中没有惭愧的本能(就不能分别善恶,所以是)不能够修学佛法的。

(四)生长寿天者。其投生于色界之无想天中的天人(deva)。他们没有意识,也没有任何心识的活动,因此失去了修习佛法的能力。但这也可以指欲界天中的天人而言。因为比之于人道,欲界天的寿命还是很长的。其实一切天人(deva)都可以说是无暇的,因为他们贪耽于现世的欲乐,也就失去勤修善法的机会了。

  (五)在人道中,但生于蛮族(的社会)中,就很难遇到善良的导师。

(六)生于邪见(的社会)中,就不能见到达成解脱及善趣之道。

(七)不遇佛陀降世,就无人解释何者是应为,何者是不应为的道理。

(八)生而痴呆就不能分别善恶之法。

二、十圆满

1、五种自圆满:

(1)要具备或为男相或为女相具足这样一个与大众相同的人身。

(2)生在一个能够依止善良(的佛法)导师之国土中。

(3)非生而痴呆暗哑者。

(4)于佛陀所宣说之一切善法之根本——戒律,具有信心。

(5)此生没有五种重大的恶业(或五无间业)。

2、五种他圆满:

(1)生于佛陀降世之时,

(2)(不仅佛陀降世),还要佛陀慈悲为众生宣说法要才行。

(3)(若佛法已灭也不能学佛,所以还要)正逢佛法住世之时,

(4)要依止那些住持佛法之人,

(5)要对其他众生能够产生慈悲之心。

三、“人身宝”极为难得和具有重大利益

既具足“有暇”又具足“圆满”的人身才叫做“人身宝”。以盲龟钻木孔比喻人身的难得。 

暇满的人身能往生善趣和达成解脱。人也有上中下三种之不同。

下士人是指那些能够不堕恶道获人天身者。

中士人是指那些能够自己解脱轮回,获得寂灭之乐者。

上士人是指那些为了众生的义利而争取佛果的人。

因为暇满的人身能够成就各种善业,超越生死大海和成就圆满佛法,所以远胜天龙鬼神各类众生。这样希有之宝又极易坏灭,死亡之缘实在太多,所以应该把它当做是自己的奴仆,支使他去作各种善行。

但这又必需先具有信心才行,因为如果没有信心,善法是不会增长的。

四、三种信心

1、深切的信心。

2、向往的信心。

3、清净的信心。

4、三种信心的标准:

(1)欲乐不能动。

(2)凶恶不能动。

(3)恐惧不能动。

(4)愚迷不能动。

能够不为这四种违缘而丧失信心的人才算是真信士和善法器,必能得到无量的利益,堪能发起最殊胜的大人之心。如果具有信心,诸佛薄伽梵就会来至其人之前为说法要。具有如是条件的人,才是堪能修持无上菩提之法器。
  

思考题: 

6、为什么说人生有若干痛苦是非常有益的?

7、具备八无暇、十圆满、三种信心即是人身宝,我们如实地一一观察自己,是否具足?缺少哪一样?你今后要在哪一方面努力?(已具备莫丢失,未具备使具备)

8、思维“人身宝”的大利益,以及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难得易坏的人身?

9、把三种信心自我对照一下,以确定自己将来的努力方向。

10、如何才是一个圆满的人身宝——“成佛之所依”?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提纲和思考题之三 第三章 明善知识
下一篇:《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提纲和思考题之一 第一章 明成佛之因
 学佛次第入门 第二章 佛教缘起及历史 第六节 完备的体系与组织 —— ..
 修行的诀窍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五 10 不偷盗的利益之常怀布施的念头 ..
 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
 要求自己就不是强求
 认识修行的过程——宽见法师与弟子交流录
 各有因缘莫羡人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五 2 不偷盗的利益之资财盈积
 不敬父母施何僧
 正确看待病苦——感恩病苦,使你看到一个清净的世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梁王武帝 炫示功德 Emperor Wu of Liang Boasts of His Own Me..[栏目:达摩祖师西来意 The Intention of Coming from the West]
 谁是外道[栏目:明日的佛教]
 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一)净观乃密宗之关要[栏目:圣者言教]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一期 第三天 起心动念皆为是非[栏目:智谕法师]
 兴道相师(第七篇)——二○○九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心如莲华 洁净淡雅[栏目:慧语禅心]
 弟子序[栏目:自然的代价]
 美满婚姻生活 12、结语[栏目:美满婚姻生活]
 唯识简介 十四[栏目:唯识简介]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七、《六祖坛经》眉注[栏目:徐恒志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