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04-050忍辱的智慧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22

忍辱的智慧—一          海涛  辑

1.一个人要累积福德的最好方式,就是实践爱与慈悲。

2.对治瞋心的解药就是安忍。

3.所有外在的挑战都是对一个人性格的考验,用来测试我们修炼的耐力与包容力精进到何种程度。

4.修炼安忍,并不是孤绝于众人之外独自修行可得的,安忍所含藏的特质必须在与人群中互动焠炼而来。

5.只有当一个人能控制自己的愤怒时,才算真正修得忍辱。

6.忍辱不是被动的顺服,而是正面迎向挑战的积极态度。

7.如果我们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苦难,那么即使遭逢巨变之痛,我们仍能在其中找到正面的意义。

8.我们要更进一步去关心那些伤害我们的人和我们的敌人,因为他们给我们机会去修炼安忍。

9.若我不主动结怨伤害别人,那么会来伤害我的人也就很少。

10.忌妒心的强度会随着成功的到来而水涨船高。

11.产生快乐的因缘偶尔才发生,但造成痛苦的因素却极其多,如果我们不具备容忍力,那生命将会变得悲惨不堪。

12.每个人内心那种不满足感和不对劲的感觉,正是我们产生愤怒和瞋恨的根源,我们应该避免这种不快与不满足感的生起。

13.无论愤怒何时生起,我们要做的只是去认知它。

14.在与别人和解之前,应该先以慈悲的甘露滋养自己,慈悲来自于了解,了解对方也正在受苦。

15.所谓好的修行人,不是指心中没有愤怒、痛苦的人,而是懂得如何在愤怒、痛苦生起时,立刻照顾它们的人。

16.聪明才智与满腹经纶都无法帮助你改变习气;只有透过觉知、智慧观照与转化的修持,才能真正地帮助你。

17.觉知自己的习气,念念分明地观照它,并成功地转化它。

18.我们要学习如何处理自己的痛苦,才不会让它四处扩散。

19.真正的智慧与慈悲来自接触真实的苦痛,这样的佛法是适切而有效的,能对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
   
忍辱的智慧—二          海涛  辑

1.安忍心可以使人产生爱和慈悲的能力。

2.当我们修行安忍时,就是在进行一场对抗瞋恨和愤怒的战争。

3.对治贪欲,真正的解毒剂乃是满足之心。若人拥有强烈的满足感,无论实质上他是否得到这样东西,都还是觉得心满意足。

4.谦卑心是指一个人虽有能力报复,但却决定不这么做。

5.让自己随顺改变态度,才能真正拥有喜悦的泉源。

6.服务所意味的不只是自己享受幸福,还要去帮助其他有情众生得到更多幸福。

7.面对那些心怀恶意而想要不利于我的人们,我无法对他们生起悲心,但我也不因此而生瞋恨心。

8.一个人应该把痛苦当作耳边风,因为一个人痛苦的程度,有很大一部分在于他如何回应痛苦的情况。

9.我们往往把日常生活里的一些芝麻小事看得太认真,而在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严重问题时,反倒是轻忽了事。

10.人的本性总是先归咎他人、只想找一个借口搪塞责任,这种倾向往往让我们只归因于某项因素,试图为自己卸责。

11.对讥毁起而反击之人才是真正的输家。

12.情感不见得就是负面的东西,情感可分为破坏性和建设性两种,我们应当努力的是消灭破坏性的情感。

13.若一个人面对伤害时,心中不起瞋恨,反而修习安忍心,那么虽会暂时感受不适或伤害,但这份短暂苦痛却能使自己免于往后更大的灾难。

14.心中不受忌妒垢染的人,就会是个活得更快乐,并且乐于与人群相处的人。

15.只有当你除去心中的伤害之后,才能真正有益于他人。

16.回归自我是为了看清楚发生的事情,而禅修正是要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保持清醒意识。

17.正念并非用来打击愤怒与绝望,而是要觉知愤怒与绝望的存在。一旦我们能觉知自己的愤怒,就可以用正念与慈悲拥抱它。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04-049忍辱的修行
下一篇:04-051修行法要
 04-007打开满足之门
 04-057慈悲的哲学
 04-119跨越生与死的门槛
 04-061慈悲的语言
 04-071掌握人生的钥匙
 04-060慈悲的实践
 04-120觉悟的思维
 04-076慈悲护生情
 04-122法然和尚法语摘要
 04-126修行者的财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竺摩法师法语录[栏目:竺摩法师]
 宋版编年解题目录序[栏目:太虚法师]
 参禅路头见闻录 第四章 认识路头、识别真妄及善调身心的方法[栏目:智光法师]
 论如皋广福寺产权有感[栏目:太虚法师]
 施食可以一天三餐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中玄中要[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试论有为无为两缘起说的会通[栏目:唐仲容居士]
 用功、修行与生命[栏目:仁焕法师]
 话头与疑情(虚云禅师)[栏目:禅宗文集]
 大乘佛法对五欲的态度[栏目:黄国达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