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慈师开示:开启心灵如意宝藏(一)
 
{返回 慈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76
慈师开示:开启心灵如意宝藏(一)——兼答德豫居士
  这是师父今年3月应邀为放光寺出家在家四众弟子所作的关于“开启心灵如意宝藏”的专题讲演,其中就学佛如何明白发心,如何把握当下,如何提高学佛质量,如何认识净土法门及其清净传承等问题作了明晰的开示,在此供养给大家,同时回答德豫居士关于“如何认识当下”的请法。
  最后,当您读到这些激荡人心启迪人智慧的文字时,别忘了感谢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的信行居士、后期编辑校对的昌印居士,再次感谢他们付出辛勤劳动...
  开启心灵如意宝藏
  (一)
  慈法法师讲于2006年3月20日
  我们的心灵就是一个法界。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触动着法界,但我们却很少去了知它。开启心灵如意宝藏,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是从光明、喜悦和感激心智中自然坦露的一个愿望。心灵,实不属于任何人;如意,实不属于任何人;宝藏,亦实不属于任何人,只是说谁来开启罢了。故所谓开启,并不是我们真能从内在生起个什么,或从外在得到个什么,这实际是一个关于“本具”的话题,这个话题十分清净平实。佛法就是用来开启我们心灵本具之如意宝藏的,这个如意宝一旦打开,是无尽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本具的开启,是十分难遇难得的机遇,希望我们大家能真正尊重这个机遇。此尊重,不是他人需要,而实在是我们自身法界之缘起,实应该尊重;这个尊重,不是来自于外面,也不是来自于内在,就看我们如何取用这个如意宝了。
  心、心智与心识
  凡夫有情,不用心智,就会用心识,智识二法是凡圣之别。例如,当我们念释迦牟尼佛时,通过佛陀所证不共法则的慈悲加佑,会显示出无尽藏,我们会体会到清净平等的心智在放光;而一旦开始分别执着,心识就生出来了。
  智识一心,不管用智,还是用识,都离不开这个心,实际就是我们所称之如意宝。用智,它是如意的;用识,它也是如意的,故说心灵如意宝是本具、无须造作的,而众生有情所谓的苦,其实是无端造作的妄执结果!
  这个心,会生出凡圣,因为心是本具的,所以不是说谁是凡、谁是圣,而是看我们各自从心中取用什么。所谓圣,有四大类:佛、菩萨、独觉、声闻;所谓凡,包括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四生九有之类。四圣取用的是觉,各有所悟,称为觉悟者;三界中取用的是迷,各有所执,称为迷执者。不论是觉是迷,都没有离开心,也就是说没有离开“如意宝”。
  这个心,生十法界,不管在凡在圣,如意宝须臾未离。若识得于此,即认取此点,我们就是佛教徒了,如意宝就容易启开了。无须认为自己必须改变什么后才能学佛,而可以就现缘开始学佛了。何以故?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
  人往往羡慕圣者,而实在是不知自己的本位优势。对于这个本位优势,宗下人讲的比较亲切:就路还家。我们不需要改变什么,但知凡、圣都没有离开如意的心智,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本位上就路还家了,从而离开无端造作之苦。
  认为要把自己改变成什么样后才能学佛,这样偏离了本具的心,如意丢失于当下,实在可惜!佛教之所以展现在世间,许多人之所以把自己的生命,把社会上种种生活娱乐都舍弃了,就是为了一个目的:真正地了解我们的人生,或者说了解生命,了解这个世间。若要了解,真是离不开这个“心”。但许许多多的学佛人,就是在这儿走错了路,我们称为缘起不清净、不真实了,在迷执、分别、偏执、污染的状态下去找一个缘起,结果不得自心、不明自心、失心修法。
  主动把握当下
  如意心宝从来没动摇过、没染污过、没减损过,在佛不增,在凡不减,这正是如意宝之安乐守护所具足的实质内容。是将其开启,还是将其蒙蔽?这就是一个学佛者觉与迷的问题了,而无论是觉或迷,都离不开当下一念。
  很多人虽在谈论交流佛法,但往往主动放弃了“当下”这个权利,去寻找自己假设的一个未来的、更好的发心、机遇或缘起,所谓“江南江北觅菩提”,这山望着那山高,结果带来许多困惑的延续。
  现在学佛人中,有两种困惑很突出。一种是对未来期盼的困惑。很多念佛人说,因为现在还没达到什么状态,所以我不能往生,所以他不能往生,所以我们不能成就等等。一种是对过去宿缘的困惑。有人说,善知识宿世善根成熟,闻佛法即得契入,而善根不成熟的人宿缘不具啊,于是就推导出两种心态:要么过分高举自心,感觉自己比别人强,比别人善根好、因缘好;要么就是卑劣自己,认为别人宿缘深厚、福德深厚,法缘深厚,而自己不行,得慢慢来啊!
  这两种困惑,皆产生于当下,但因为我们被蒙蔽在对过去和未来或高举或卑劣的感知中,放弃了当下了知并抉择的权利,所以,开启心灵的机会也就丢失于当下!这个权利或机会,没有任何人能给予我们,也没有任何人能夺走,只有我们自己来运用它,所以说佛法是十分公正的。
  凡夫有情迷失在当下,而诸佛如来、一切智者就觉悟于当下。开启心灵如意宝藏的真正机遇,的的确确在当下,就在石火电光的这一刹那,这是十分珍贵的机遇,我们怎么来识得它、把握它、运用它呢?在佛教中一般称为悟、明,这两个字其实是很平白的一个事情:一旦了解这个“当下”的机遇,我们就有所悟;要是认为未来怎么样、过去怎么样,那就丢失了悟机。实际上,开启也就是个悟机罢了,是明白自心的机会,也是证悟的机会。这样的机会遇一旦现前,我们就可以从现缘中的每一个当下来延续它,我们就会变得主动、简单、明快而彻底。
  把握当下的角度:关于佛性、秉性、习性
  我们每个人都有三性:佛性、秉性与习性。佛性,又称本心、自性;秉性,即宿缘、宿习,是业流延续相之表达,例如对某事物喜欢或不喜欢之表现;习性,是现世所养成的习惯,例如对某事物适应或不适应之表现。
  现在学佛人,多从习性、秉性下手,这样难免有好恶之说,一旦好恶就有对待。而从本性,或说佛性角度,来揭示我们的当下,就显得清净平白,彻底究竟,就没有情绪化。
  所以说动机或发心是主导。当心被习性和秉性主导时,我们所学的,不管是大乘法、声闻法,一切善法都变成习性秉性的依附品了,结果仍是继续流转之因。如果我们的动机,真正是为了开显本具的如意宝藏,那就能使一切世间法亦变成依附佛法而表现出来的种种善巧,能促生无尽的功德。
  把握当下的基础:树立正见
  如何运用自己当下的心念,如何识得正见延续的机制呢?
  所谓见,就是所依之发心。树立正见是修法的根,是指导我们把握当下、延续生命的根。在学佛八正道中,首要一个就是正见,而我们前面讲的所有的“当下心”,所有的“开启”,所有的“不迷失”,都是为了树立正见的一个表述、一个回归、一个认取。
  我们说十法界各个有情,就其所知分,即现量来说,都是知见。比如,一只鹰有一只鹰的知见,一条狗有一条狗的知见,一个僧人有僧人的知见,一个孩子有孩子的知见,但从究竟觉说,五智具足是佛陀的知见,是正知见。五智,包括大圆满镜智、法界体性智、妙观察智、平等智和成所作智,前四智是俱生智,即生来具足,无需造作;成所作智是后天修德,例如不空成就是释迦佛所示现的应化身,这是后天之修德智。
  所谓“转识成智”的转,实际就是切换角度:我们换一个角度,就产生智了,换另一个角度,就成识了。好比我们一执着,第七识出来了,平等智就换成了执着之识;又如第六识的分别,我们一转换,就成了妙观察智,因为本来是俱生的,但表现出智与识的异,称为“同体异用”,这实际也是为了交流、除疑惑而强说的。所以说,正见是我们动机畅明的过程。动机一旦畅明,正见就会确立。
  有了正见,就会有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然后正念会现前。正见与正念之间有一定距离,不过这也是人为设立。正念,是生起即为利益世间,生起即为纯净,生起即无有差别,生起即是本源所在。而正见,则可分为七个进趣:
  第一、 颠倒
  凡夫知见为颠倒知见。颠倒知见细分无量无边,四生九有之类莫不在倒见之中,无一能出离。断,是一种强执,即执空,这样的人多肆无忌惮;常见也是一种强执,即执有,对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以为常,固执事情一定如此。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就是为我们讲正见,说本心本来清净、本来具足,这个“本来具足”表现在诸法因缘上,遮止断常二见;又说无常、无我、寂静涅槃,讲无自性性,驳倒断常二见。让我们先了解颠倒,然后进趣正见。
  第二、 困惑
  断常二见拨开后,我们已经隐约感到这个对待的心可能是错了,但是不是真错了?因为我们还不清晰断常二见与无自性性正见之间的差别,所以还不能抉择,就会产生困惑。
  第三、 非量
  因为困惑,就会否定自己,产生非量。
  第四、   比量
  因为不愿意困惑,就开始对比,来观察正见与所谓颠倒见的差异。观察时,往往产生徘徊,不能马上确定哪个是正见,哪个是颠倒见,一时不能抉择,这个叫比量。
  第五、 现量
  通过比量不断对比,逐渐成熟后,心智开始抉择,即产生择法的现量。这时候,我们可以观察自己对正见是在什么样的机遇下、怎样来延续的?现量的安住为延续。
  第六、 证量
  对现量最终的抉择,或说无可动摇的抉择,一般称为证量。这时我们真正了解了无自性性,无常无我、苦空之真实,是诸佛清净见地修持之不可思议之证实,是我们本源清净之所现,以此来印契自心,真正在此抉择。
  第七、 圣量。
  抉择成就了就称为圣量。
  所以,进趣关于当下应该用怎样的心智?应该怎样来延续?我们往往就是由颠倒的困惑逐渐产生对比,然后通过对比的细微观察,产生一定现量的安住,现量的安住给我们带来了证实法则的抉择,乃至真正随顺亲证了佛陀所证实的量。
  在净土教言中,则是直接取用了圣量,依果地觉为因地心,是以圆觉心观察世间之渐次,即以圆满见于次第。这是净土法门一个特殊的、标志性的教言,即果地教言,在藏传佛教中运用的比较多,在汉地的如来藏性教或过去的唐密等东密教言中也有用。这是很难宣化的一个法则。
  若依证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乱来修持进趣一个法则,这是渐次教,要以正见的进趣次第为方便,以次第进趣次第。这两个法则实际不相违背,可以互用。在渐次进趣法则中,因为是现前的延续,相对缓冲一些,可以不断去感知、思维,孜孜不倦、著而不舍的人一样可以得到安乐,但如果中间出现问题,经常掉板,所谓被见思二惑困住,就不得安心了。如果运用“以果地觉为因地心”,那就需要于每个当下抉择!这个抉择也十分干净,运用成熟后,用果地觉来看因地法则就会有俯视的感觉,非常清晰。这是两种用心方法,所谓因地、果地,实际都是名字,是为了设一个交流方便,正如世尊讲“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复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净土法门之修持
  八万四千法,皆是为了正见的树立,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净土之正见是相对好触摸到的。
  对净土法门的认识,我们可分为两个法则:一是以果为因,即称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一是以因为因。两个法则,实际是两种发心,即正见的抉择问题。以因为因的修持,产生了五个次第,即资粮、加行、见道、修证和息用。而以果为因,不这样修持,是以无为为根本,无为即息用,也就是说果地觉直接发起现前之大用,这是十分难以听闻的!在藏传佛教,听闻和宣化这样的教言,需要有深厚的资粮和见道的善巧,而在我们汉地净土法门中,直接就宣化畅明了。
  作为一个念佛人,该怎样来修持呢?关键在于我们现前的动机,又称为发心、愿望或正见。
  如果选择以因为因法则,是渐教修持,即说“我是个凡夫,我要达到一心不乱,要常行善法,持戒精进……”这是以因为因而成就菩提的一种修法,乃至舍报往生阿弥陀佛国土,若生化土、报土、法性土都是可以的,但在资粮、加行、见道、修证、息用五个次第中,若从因来修持,就要有广大延续的时间,一般称三大阿僧祗劫的修持,此生了生死是不得的。
  净土一法,就佛的愿望来说,是顿出横断。在藏传佛教中,彻却、脱嘎二法用的是顿出横断。而汉地净土教言中,依释迦佛所述《无量寿经》来看,也纯粹是用顿出与横断法。这是不是在高抬净土呢?实在不必高抬。佛在经典中讲净土是大海,一切法为河流,皆归此海之中。《宝积经如来寿量品》中讲,诸佛如来会就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就是无量寿如来会,而一切诸佛世尊为无量寿,因此实际上愿往生彼国,就是愿意如来会,愿一生成就菩提。
  因此,净土一法,我们依止的是阿弥陀佛的果地教言、果地回施,现前以无为息用发起清净的缘起,于清净平等觉中延续业相,而逾越了资粮、加行、见道、修证四次第。依佛愿力,无疑无虑,这是依他法则中产生的善巧,直接息用了我执与法执,但显愿力善巧,直指果地!这是不可思议的!
  因地觉,就是认为有众生可度;果地觉,就是认为已度尽众生,如《金刚经》中说,我令无量众生入无余涅槃而实无众生得度者。这两种见,若顿出若渐出,若横断若竖断,没有对错,取用有异而已。取用,就是我们当下,现前心智的抉择、动机、愿望或发心,正见就是动机畅明的过程,动机畅明了,正见就会现前,动机问题一旦解决了,修持问题也就变得方便了。
  把握当下须依清净传承
  我们怎么认识当下呢?怎么认清自己的动机呢?怎么认取“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呢?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的疑虑心大?为什么我们汉地佛教培养出这么多骄慢邪见的人?这实际都是关于“第四心”的抉择问题,也即清净传承的问题。
  净土法门之传承是最清晰的一个传承。为什么说“最”清晰?因为阿弥陀佛是今现在佛,即住世之佛,于此过十万亿佛土,在极乐国土中现在说法,坐于七宝光明堂中,大光普照、圆摄普化十方法界,其国土又称“无量光佛刹”,这标志什么呢?即最清晰的一个传承,所以释迦佛,乃至十方诸佛,不假方便了,直接把一切众生交付给阿弥陀佛——欲使十方众生往生彼国,一生成佛。
  “往生”一词,有时很让人“头痛”。一笑话说,有位法师问大家:“我有一个方法能让大家马上往生,愿意往生的人站出来。”结果没有人站出来,因为在大家的概念里,往生就是死亡,这是一个普遍的误区。在阿弥陀佛这个最清晰的传承中,往生即是:若闻阿弥陀佛的名号,若知彼国,知阿弥陀佛殊胜愿望,愿生彼国,此人必得成佛。这里实际彰显了自性传承之清净、彻底。传承不是多么高妙的事情,最主要是看是否清净,是否彻底?清净传承,令彻见本源,彻见自心,彻见自性,彻见诸佛所证果德。
  所谓自性,就是一切众生本源心地所拥有的动力,或愿望。净土法门中用一个名词来表达——本愿。因为自性周遍,诸佛亲证,众生不知,而阿弥陀佛的誓愿力,彻彰了自性之法,也就是说这个本愿由弥陀所完成,众生所拥有,正如释迦佛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故“开诸众生,悟入佛之知见”,这是一切诸佛如来出兴于世的唯一传承,并由历代祖师所传,决定抉择,不会令众生卑劣,也不会令众生高慢,清净平等。《无量寿经》讲清净平等觉性,就是讲传承。
  因此,净土法门之传承,就是以阿弥陀佛果地觉彰显一切众生自性清净之法则。过去很多大善知识成就后,闻到净土法门,心就砰砰的,为什么?——突然得见自性,本性抉择,无疑无虑,其动机全体现前,一切造作一时停止。再生起的造作就是习气了,此时再修正这些造作,则产生大方便,得清净善巧。
  说“第四心”,也是强安的。因为金刚经讲“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都不可得,第四心怎么会出来呢?肯定也是不可得的。但“不可得”令众生不可依从,凡夫总要抓个东西,需要有法则指导,所以佛持清净教言传承令众生依法认识自心。佛怎么教导就怎么做,如此而得的心,我们就称作“第四心”,即三心不可得而得的心。三心不可得,实际是袒露自心性,即法无自性性,法无自性性表现在不可得处。因三心都是被污染的心,用污染心学佛,不是清净传承,故不能成就无上菩提。而我们守护教法、依教奉行,如许多经典中说“欢喜奉行”,就是第四心了。
  我们现在人往往丢失在这一处,自己胡乱想,用污染心去修持,结果把法污染了,把未来因缘也污染了。若是对一个法则的传承不认取的时候,我们就会不敢修持、或不爱乐、不能深入实践。历代善知识,实际就是把这个本源处,清晰、无遮盖地表述出来了,令我们看到本源所在,令我们放心。释迦佛在《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经》中提示的都是这一个话题,即:我们如何来回归到阿弥陀佛的教言之中,来依止阿弥陀佛的誓愿回归到彼国、成就无上菩提。这里,彼国就是第四心,其愿望就是第四心,其不可思议的圆满究竟觉就是第四心,认取此处,我们就得到了阿弥陀佛的传承,就可以称其“本师阿弥陀佛”了。
  很多人向往藏传佛教的灌顶说,其实就是种子,也就是第四心的一个提示。又如藏传佛教中的本尊法中有自心观,先观种子字,种子字出来放大光明,然后出现本尊之相普照大千,就是用这个种子字来作第四心,代表佛陀等无有异,令我们生起一个所缘境,来消融一切执着。
  净土清净传承之眼目
  经、论、祖师是传承的眼。经,是根本,佛之遗教,是不能动摇的;论,是祖师菩萨对法则的清晰剖析,以利于我们取用;祖师,来自于经论二法,并有与之相应的证量,得到了清净心智的本源,依此才能使法一代一代传播下来。
  净土法门之清净传承,由阿弥陀佛传给释迦佛,然后到龙树菩萨、天亲菩萨、菩提留支,之后传到中国,经远公大师直到近代印光大师,一代一代,传承的是清净、平等、自性真实,是佛的亲证觉圆满,是要我们如实念佛随顺,念佛观想,念佛得度。所依经论,说三经一论也好,五经一论也好,都没有混乱这个传承。
  净土传承,中国历代祖师面对面传播的很少,都是去世后大家公认的。比如我们称印光大德为十三祖,是不可思议大势至再来,何以故?因印光大师是如此抉择的,一生专念阿弥陀佛,显现无边光之身,普照一切有缘,令其一生成办菩提心智。
  净土五经一论,要剖析五经,一论必熟,否则五经无处下手,这里没有丝毫含糊,历代净土人都如是交流。往生论,天亲菩萨所造,名《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偈有96句,480字,虽是翻译的,但其文字至善至美,不可增一字,亦不能减一字,故说“优婆提舍”,即如世尊之论述。
  如果对“一论”有了了解,净土就十分简单、透彻了。往生论主要通过五念门修法,也是出入五次第的运用,来讲亦因亦果。五种念门表达了我们最初的缘起——为生彼国意。下手处即是“意”,即是正知见,把眼耳鼻舌身放在一边了,把第八识也放在一边了,而把第六识提出来,让我们用第七识直接审观第六识。
  第一念门礼拜门,何以礼拜呢?“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不是说身体礼拜,最主要是生起往生彼国意。这是因门,种下了种子,礼拜磕头供养,一切都是为了往生彼国意,这个意的建立就是正见的建立。正见建立了,下面才说第二念门。
  由于在果门,即五成就门中讲:愿生彼国,即生彼国。这是因果同时的法则,剥通了所谓的渐次心智。所以,在第二念门赞叹门中,“口业赞叹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依彼光明如是修持。”何以故?愿生即得生,即见阿弥陀佛清净光明,普照十方,以心智相应,作为称念。
  往生论对我的启示很大。遇到往生论之前,我依藕益大师的“持戒念佛”法则进行实践,感觉到身心安泰,对佛陀三宝的感激无以言表。持戒念佛有个前提:持戒清净,念佛相应。用此方法很容易得到寂灭安乐,因为持戒是以无漏为体,是无漏之守护,持戒过程中基本摒弃了自己的愿望,自己的造作,而依平白心、无造作心念佛,就生起了乐。这个乐是难以言表的感激,我们称为无我喜悦,或无漏喜悦。很多人很烦恼,为什么呢?造作的心、业、缘不相应故,如果心中寂灭,还有什么烦恼可言?在持戒念佛过程中,可以产生很大的自利安稳的抉择,但因与外界不发生关系,过分之后,往往不具利生方便,更不具广大。而学习往生一论后,彻底剖析了因果二法,即因地修法与果地修法,这时就对净土法门,于其广大性、方便性上,对二法生起了抉择,心智就彻底松开了。此时再读世尊初转*经中所说“眼、识、智、悟、光皆苦”,了无挂碍!有人说他有证悟,有人说他有智慧,有人说他有见识,有人说他眼界很开阔,有人说他已证得光相善巧了,在这里,只能说“皆苦” !就是说,虽然你有持戒念佛,自受用很好,若染守护执着,亦是苦!自利安乐亦不可得!在此彻底审观了一切法之苦源,即执着之苦源,从而得到一个不共的安乐,即感觉到了广大、方便,这种安乐的确是不可思议的。
  因此,不管之前再有所悟,比如突然觉悟到大地山河,一切万事万物,自性光明,时刻坦露,这个地方是很大的喜悦,不可言表的喜悦。但读了世尊的初转*经,了解到一切皆苦后,这个喜悦也归于平淡了。
  这个阶段,一说“平凡”两字,就极为安乐。这是学佛的一个过程,一旦在这个因缘中产生平凡的感知后,心智就不再迷失了,于八正道的次第中(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正智),正念现前了,再没有迷失的机会了。
  这就是往生论给我的一个告慰。信顺、平凡下来了,然后开始接触南传及藏传很多法,但不是那种认为以前学的法不行、不圆满、没达到什么法则利益而学这些法,只是感到这是爱乐佛法,守护佛法的一个延续罢了,是很平凡的一个事情。再看别人的污辱、诋毁、赞叹,或如实或不如实,知道皆是有情现缘所表,实在与自性不相干,不管它怎么表现,现缘所受用,也就是对方的受用,可取或不取。所以在此沉沦不可得,成就菩提不可得。不是故意说不可得,是不可得的信心建立了;也不是要造作一个不可得,是它自然生起来了。
  依尊重与感恩心清净守护传承
  净土一论由天亲菩萨所造。后人评判天亲菩萨是十住位菩萨,为什么这一论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加持呢?为什么这一论能启开一个法门的法系呢?为什么整个法系的教言都维系在这个地方呢?十住位菩萨,我们称为贤位菩萨,即断伏二法中的伏烦恼者;圣位菩萨,是入地菩萨,即断烦恼者。贤位菩萨只是伏住烦恼了,怎么能畅明诸佛心智呢?关于净土的论很多,为什么中国净土法门中唯依这个论作为根本教典呢?我们如果对此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就很难契入净土一法。
  在汉地,我们缺少对祖师的顶戴、对大菩萨们的悲心的顶戴。在尊重不够的时候,我们就会用分别心来观察这个论,结果丢失了清净心,丢失法的依止,没有尊重心,不负责任,只是畅快自己的心识,于是就产生了一个个无有传承力的造作法则!这是我们汉传佛教一大弊病。净土法门在中国传播的时候,一人一套,好象讲的都很好:你要理一心、事一心,功夫要成片,你要达到什么样的三昧,才能往生……如果没有依从怎么来证三昧?
  我听过许多善知识讲净土法门,我感到我们要依世尊所说的经,依善知识所传的论,再来审观自己的心智生起的刹那与它们相应不相应?抉择之后,再去讲净土、修净土、运用净土、交流净土,这样就有一个善缘,或说净缘,否则大家就会相互侵害、相互挤压,就会说这是正法、那是邪法。其实只要是念佛人,不管怎么念,都不可思议,对于是不是净缘?是不是善缘?是不是清净的传承因缘,这个地方参差不齐。如果我们依经依论来审视自己现前的心念与之是否契合了,然后再来修证佛法,修证净土,就是传承清净,就有依有据了,而很难表述于某个人、某个派系、某个说法。历代净土祖师、善知识,对这个依据从来不混乱,虽然有的是证后的依据,有的是悟前的依据,有的是顺教的依据,有的是自己在法则上抉择的依据,但是都没有离开经论二法。
  经、论、祖师是传承的眼,希望在这个眼目中,我们大家能够看得清楚,通过学习实践,使我们的心智真正调柔了、清净了、简单了,具足悲智了。烦恼薄少,是衡量法则相应不相应的标准,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烦恼逐渐薄少,慈悲心逐渐升起,身心就调柔了,这是必然的结果。我们说调柔,不是说强大起来,这样就不贡高也不下劣,所谓平等也好,清净也好,这样的心智就会照耀世间。
  清净地守护传承,这比任何都重要。如果我们有传承,谈论佛法的时候就是调柔的、清净的、除对方疑惑的。若把这个传承真正守护起来,即使是个愚者,生死也侵害不了我们了。否则,犹如善星比丘,随释迦佛学了22年,会讲三藏十二部,仍是身堕地狱,就是因为丢失了自己的信愿,没有传承感恩清净的法则,成了佛法中的贼,偷了一大堆佛法,去创立自己的轮回王国,无法得到究竟解脱!我们现前学佛的人一定要注意这个地方!若从初发心不注意,后面延续的业果就十分有问题了!
  社会上在为衣食、为名利、为攀比奔波,而我们有环境、机遇,远离名利的侵害,远离衣食的逼迫来学佛,真正来剖析自己的心理,解决自己的疑虑,成就无上菩提,实在是很难得的。今天,乘着大家清净的愿望,给大家做了一点供养与提示,希望我们在佛法中洗涤自己的心垢,消融自己的烦恼,生起慈悲,爱乐佛法、守护道场、广利有情!

{返回 慈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开启心灵如意宝藏(二)
下一篇:慈法法师开示:般舟三昧行持五法
 依《十住毗婆沙论》——谈念佛与般舟三昧修持(3)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戒行具足品第七
 缘起——弥陀给我们一个果地觉的缘起
 圆觉本起章讲记
 佛法的守护与择取
 学佛应如何面对障缘
 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十二、走出自我蒙蔽使生命充满光明温暖与生机..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贤护分现前三昧中十法八法品第十三
 行者学习般舟心得记要:径行念佛一昼夜自述
 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五、成佛后的无尽妙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佛问答 第一七卷[栏目:学佛问答·净空法师解答]
 五百罗汉 315、议洗肠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每天出离一点点[栏目:灵山居士]
 借宿人生[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立雪亭[栏目:少林故事]
 一 正念观身 练习6 对身体的动作了了分明[栏目:修习正念的二十个练习]
 金刚经梵汉对照本[栏目:开仁法师]
 忍让不是吃亏,而是无穷的乐趣[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I Know, but I Dont Know: Contemplation of Death[栏目:Ajahn Brahmavamso]
 李娜——我不是出家,我是回家[栏目:名人说佛·名人佛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