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一节 法社‧义邑‧僧祇户‧佛图户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48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一节 法社‧义邑‧僧祇户‧佛图户
 
佛教在南北两朝的活动情况,有些不同。江南的佛教,因庐山慧远的白莲社,遂由贵族社会高蹈的思想议论,而发展为义学,此为形成法社的特色。法社的社友,要遵守社诫,也就是法社节度的制定,必须持戒和修道。从慧远的〈法社节度序〉、〈外寺僧制度序〉、〈比丘尼节度序〉的撰作,可知当时除了白莲社,尚有类似的法社存在。此时的山林佛教,也有了发达的迹象,那是另一面重于修道的方外佛教。
 
然由于北方五胡的国王,欢迎佛教中的神异方术,信仰热烈,国王大臣以迄一般民众,风行建塔寺、造佛像,因此而有义邑在民间产生。所谓义邑,是由众多的在家人为邑子,僧人为邑师,指导邑子而成佛教的团体,这样的结合,可由许多造像的铭文等处见到。数十百位邑子,在化主邑师的劝导下,建造释迦、弥陀、弥勒、观音等像,将此功德为求各自的父母、妻子、自己以及家族的现世利益和来世的愿望,这种佛像的开光法会,称为邑会。从僧传中也可见到,当时弥陀信仰者,可举的有法旷、慧度、僧显、慧宗、昙鉴、慧通等,也有愿生兜率的倾向而发展成为弥勒信仰,例如道安及其门人为始,又有僧辅、智俨、道法等。又由于观音信仰之利益的普遍,故有念观音而使病愈之杯度、祈求航海安全之法纯、念观音而得妙音之帛法桥等。这样的佛教,其特色大约是在浸透于一般社会的信仰。
 
另有作为北朝佛教的特色者,即是僧祇户及佛图户的流行。由于北魏昙曜于西元四七六年,向孝文帝奏请而创立的僧祇户,而将新成为北魏领土的山东地方平齐郡的郡户,所应纳于国库的税收,改纳于僧曹,由僧曹管理,施舍给穷困者,以及维持官设的佛寺和造寺、法会等的事业费,特别是在饥馑灾荒之际,用作赈济。又有佛图户,是将犯了重刑的犯人,以及官之奴婢,移入佛寺管理,服清扫环境及寺田之耕作等杂役,同时接受佛教的感化教育。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二节 佛寺及僧尼数字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八节 庐山的慧远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八节 巩县‧天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四..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四节 云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三节 天台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三节 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五节 末法思想..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一节 华严宗的..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五节 道教的功过格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七节 涅槃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四节 辽代的佛教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慧能禅师的改革[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欲识佛住处(圣一)[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学修问答(汇集四)[栏目:达真堪布]
 禅林风雨 28.立十众弟子,建万人僧团[栏目:果煜法师]
 义贼救人,後行大运[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身体有病痛时可以打坐吗?[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正见——一双看见光明的眼睛[栏目:济群法师]
 谒虚云大师[栏目:蒋维乔居士]
 智仙神尼与隋文帝[栏目:舍利瑞应篇]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