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2/30跨年度八关斋戒纽涅法会开示
真理有两种,世俗的真理与究竟的真理。我们活在世俗的真理中,因此有生必然有死,有合就会有分,这种现象称为轮回。然而此轮回的现象并非真实,因为轮回没有开始,却有终尽的一刻。当轮回结束的时候,彼时的境界,就称为涅槃,这即是究竟,也就是胜义。胜义是无可超越的真理,也是我们修行所要追求的目标,当世俗存在的时候,诸佛菩萨善巧的化现绝对的真理-极乐世界的国度,成为我们在轮回之中所要追求的目标,未达到这超然、绝妙的境界之前,其间的努力就称为修行。
修行所依是心,其方便是依佛法。但人类不相信修行,却相信令自己痛苦的轮回。八关斋戒虽然只有一天一夜,但是在这一日夜中,我们却可以颠覆轮回的假相,因为我们的心可以安住在身语意绝妙的胜义真理之上。在绝对真理之上,我们是自由的、喜悦的,如晴空无云般的自在,充满着睿智;在绝对真理之下,我们却要透过斋戒,令身语意清净,不断的努力。
何谓清净的身语意?斋戒需要禁语,禁语有什么作用?象征的是什么?禁语寂静,令自己的语安住在寂静之中,这才是语的本来面目。语的清净本质是离语、离一切的言语,离一切言语的本质就是绝对的真理寂相。在八关斋戒之中禁语,可以提升自己的灵性,不需要讲话,也不需要听他人讲话,天地之间自然流露绝伦的天赖之音,山林自然充满微妙的声音,故说斋戒禁语是一种静穆的绝对之美。
世上的言语虽然那么多,但是没有任何一种言语可以媲美禁语的美。如果我们的心是打开的、是自由自在的,言语就不再只是从声带发出,我们的手指头会讲话,但它不是手语;我们的眼神会说话;甚至于我们每一颗细胞都能够发出共鸣,因为净土是不需要透过世间言语的传递而互动。既然净土是我们来世所欲化身的地方,那么我们就应当在这五浊恶世,学习如何不说话而能传达己意,故说禁语的美是在心灵的升华。
斋戒当依止山林、兰若、殿堂、佛成道处、成就者闭关之所、洞穴、树下等处所,这些是行八关斋戒,令身体安住的殿堂。当身住于殿堂,以清净来观照世界,世界即是当下的净土。心舍离尘埃、世俗分别,如是便是证得无上般若。
斋戒期间,过午不食、禁食、禁饮,即使连妄想、享受大餐的妄念都必须严加禁止。处于捱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沈沦在捱饿之中而不能自拔。诸位善男子、善女人,捱饿的时候,试着找出对境,令自己的身心一时分离。譬如在捱饿的时候,专注观照十方诸佛菩萨,特别是每一尊佛的三十二种好相,逐一观想,不要肤浅的想要忘记时间,企图令自己昏沈而忘却饥饿。
人类一向被自已的欲望所支配,斋戒即是重新拆穿欲望谎言的最佳时刻。我们一直相信身心是一体的,但身心只是一时和合的。藉由三宝的加被、自己的信念,安住在庄严的殿堂之中,有
上师、本尊、空行、护法的护持,相信自己几餐不吃是饿不死的,以如此的信念来对抗欲望。一旦能够如实观照十方诸佛三十二好相,在心灵上即刻获得三十二种绝妙好味,更胜人间任何佳肴。
修行是桥梁,是通往彼岸的方便。修行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时的方便,一旦了解自性即菩提,惊鸿一瞥见到心,那么修行的方便即可抛弃。对学人来说,我们世俗的生活是随着欲望载浮载沈,因此必须依戒律约束我们的身语意,凭规律的生活来减缓对欲望的依赖,进而转心向道,令自己的心不再受制于贪嗔痴。因此修行一开始是一种折磨,甚至比失恋还痛苦。失恋的痛苦可以选择不要,可以寻求新的对象来替代,但是修行的痛苦,无法寻求替代,除非放弃原有的信仰,皈依上师。初期的苦熬过来了,修行本身虽然不是目的,只是过程,但这个过程却可以享受那种超越世俗的美,那是金钱、物质、感官所无法体验的。
诸位坐在三宝的殿堂,无论你是不是功德主,既然你具足这种福报可以坐在这里,那就应当将自己视为佛、菩萨的眷属,听闻上师所说即是佛语、谆谆教诲即是法语。若听闻者坐在这里,只是为了忙着自己的心绪、忙着想自己的事、忙着念仪轨、忙着忏悔、忙着持咒,这是人行邪道,因为一心不能二用。当你坐在这里,手上拿着念珠,以为自己在精进,拨弄着念珠默念真言,耳闻上师所说,对上师来说是一种污蔑;对自己来说是一种邪行,因为你会充耳不闻。由于业力的关系,一心谛听尚且容易生出障碍,误解上师本义,何况是一心多用,这种现象是一种堕落,更是一种涣散。如是者,虽然身受八关斋戒,但也仅仅只是为了享受饥饿之苦,别有目的而已,与佛法背道而驰。这种邪恶的喜悦,并非真正的法喜。
最后以一偈令诸位善加思惟:
作狮子吼,吓死昏沈;剎那魂飞,菩提俱现。识得便是。
专注!参!
(沐恩弟子噶玛戒德祥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