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应如何理解一切经教互不相违之理?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77
  【第九则】
  问:应如何理解一切经教互不相违之理?
  答:“互”字义,为助伴之义,有水乳相融,非成水火。既然如是,如显教遮贪嗔痴,密法乃以贪嗔痴为用,岂不相违?又如下士道,得人天果即以为足,中士道以出离生死为足,上士以菩萨为足,初观似有相违。颇公作妙喻来理解互不相违之理说:“如人患病,医投以凉药,戒忌温补剂。初剂除其热病,乃投以补药,又戒生冷物。同一患者,同一药治者,其所不同者,病症与方便。凉热虽不同,去病义则一。三士道也是这样,下士道如生重病,思暂减轻,中士道如思除去病根,上士道思此痛苦,解除此病之方便,不唯自身病愈,并愿治愈他有情。此心量力,大小之不同,非佛说有相违也。”就随机来说,有时以显为主,则以密为支分。例推密教,也是这样,如修生起次第为主,则以显之菩提为其支分;如修圆满次第为主,则以生起次第为其支分。又如欲得显教究竟,须依于密,欲求密法圆满,须依于显。佛语皆为利益有情,无论细微罪恶、功德,佛皆为说断证方法,以此皆应学,皆应成就。佛语中有一分要者,不要者,无有是处。所谓“四方大道”,喻如掷骰,随掷何处,见其形同,喻如置桌,随置何处,见其平稳。此喻自依止上师起,至密乘双运位止,所有各种法门修习,皆见其同,皆能安置平稳也。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云何依止善知识为入道之根本?
下一篇:于菩提道次第道之数目及次第,应如何生起决定?
 何谓正念、正知,及其差别?
 依何方便现无倒如幻?依师教授应如何了解此中[现空双合]之理趣?..
 有说地狱境,为各各有情,由自业力变现虚妄境界,是否应理?
 何得谓世俗菩提心,及胜义菩提心?
 法之深浅,关系于学法之人,此一上师教授,应如何理解?
 吾人每以百数之中,自有一二乃金刚大持所化现者,凡所遇诸师,宁即金刚大持..
 应如何明我所无自性?
 既知难得,得已且具大义之暇满人身,今既获得,应如何作取舍?
 於身心如何生起待戒之法?
 何以宗喀巴大师论著,为诸大德赞为空前论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学常见辞汇 (七画~九画)[栏目:基础佛理]
 放念佛机好处多[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