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应如何理解一切经教互不相违之理?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53
  【第九则】
  问:应如何理解一切经教互不相违之理?
  答:“互”字义,为助伴之义,有水乳相融,非成水火。既然如是,如显教遮贪嗔痴,密法乃以贪嗔痴为用,岂不相违?又如下士道,得人天果即以为足,中士道以出离生死为足,上士以菩萨为足,初观似有相违。颇公作妙喻来理解互不相违之理说:“如人患病,医投以凉药,戒忌温补剂。初剂除其热病,乃投以补药,又戒生冷物。同一患者,同一药治者,其所不同者,病症与方便。凉热虽不同,去病义则一。三士道也是这样,下士道如生重病,思暂减轻,中士道如思除去病根,上士道思此痛苦,解除此病之方便,不唯自身病愈,并愿治愈他有情。此心量力,大小之不同,非佛说有相违也。”就随机来说,有时以显为主,则以密为支分。例推密教,也是这样,如修生起次第为主,则以显之菩提为其支分;如修圆满次第为主,则以生起次第为其支分。又如欲得显教究竟,须依于密,欲求密法圆满,须依于显。佛语皆为利益有情,无论细微罪恶、功德,佛皆为说断证方法,以此皆应学,皆应成就。佛语中有一分要者,不要者,无有是处。所谓“四方大道”,喻如掷骰,随掷何处,见其形同,喻如置桌,随置何处,见其平稳。此喻自依止上师起,至密乘双运位止,所有各种法门修习,皆见其同,皆能安置平稳也。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云何依止善知识为入道之根本?
下一篇:于菩提道次第道之数目及次第,应如何生起决定?
 抉择法无我无为法,无自性之修法,其概要为如何?
 云何为成观之量(即真正中观之量)?
 应布施之十种对境?
 吾人于三恶趣,常存如隔岸观火之心,其故安在?应如何谛思使此心入道?..
 慈心生起之量?
 对於我执及无我义,应成、自续两派之差别?
 何故念恩修法,当於生母之恩,数数思修?
 忍之差别?
 云何依止善知识为入道之根本?
 胜义谛差别应如何了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二十六讲[栏目:金刚精要引导文讲记]
 伤逝(释法云)[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十一届:第一次普茶[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金刚经注解》二十五[栏目:涤华禅师]
 河神受戒[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打坐中两指之间似有电流?[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相应133经 韦拉哈迦尼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第五 沙门出家相应[栏目:六处篇]
 智彗的花串[栏目:圣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