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止观乃内外道所共,而菩萨於六度,应修学之止观,为何种止观?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48
  【第二 O O则】
  问:止观乃内外道所共,而菩萨於六度,应修学之止观,为何种止观?
  答:止摄於定度,观摄於慧度,然不说一切止皆摄於定度,一切观皆摄於慧度。固止观乃内外道所共。菩萨所修之止观,特别是指大乘不共功德之止观。应从下士道起,直至已受持菩提心之後,而修菩萨行中之止观,故系大乘不共止观。否则,一切外道所修之止观,皆摄於菩萨行中之禅定度,及胜空观。故虽真实菩提心不能生起,至低限度,应具相似菩提心而修止观,始为合量。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止』经教,已有与佛密意相合之经庄严论...何以宗喀巴大师尚须造论?
下一篇:菩萨万行,皆可以六度、四摄摄之...试略言由此而经道位概况。
 由修下士共道法门,心初生起之量为何种?於如是法门,虽作闻思修,未入其要..
 有说七支(供养等)乃未证空性前,初业有情所作,是否合理?
 修他爱执有何障碍?应如何破除此障?
 修时摄加行、正行、完结行三段,在此三段中,有应注意之点(可例推其余法门..
 修菩提心法,下座后应如何修?
 对於下士共道及中士共道之加行与正行,应如何理解?
 宗咯巴大师说:“彼等所引现之如烟雾相...”试言其要。
 本宗应成派认识补特伽罗之不共特法(不共余宗),及他宗之认识?
 智意於身心如何生起之法?
 爱执自我有何过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关于佛教在社会主义时期作用问题的探讨[栏目:高振农教授]
 His Struggle For Enlightenment[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寒假参学记[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四四、成佛希望[栏目:慈航法师]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三[栏目:学诚法师]
 弟子规另解 第十八课[栏目:弟子规另解]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五十三卷(1/2)[栏目:大智度论阅读笔记·学诚法师]
 最好的临终关怀 最好的止痛剂[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73 欢喜海洋[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八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