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三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30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三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

  听闻佛法,怎样听闻才比较容易有收获、入心?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听闻”这个名词,我们常常会说到,也常常会听到。在论典当中对听闻也有要求——“希于遍知,专注属耳,意善敬住,以一切心,思惟听闻”,“于自安住,如病想者”。“希于遍知,专注属耳”就是获得智慧、大智慧、正遍知,非常的专注;“意善敬住”,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心,善于恭敬安住在法义上,以整个的心思惟听闻,以一切心思惟听闻;对自己来讲,“如病想者”,犹如我们得了大病,到医院里请名医为我们看——医生告诉某某人得了什么病、什么原因引起的、现在要吃什么药、今后还要注意些什么问题、旁边的人,朋友、家人应该如何护理,医生讲完了之后,我们病人、照顾的人都会记得清清楚楚,不会忘记。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是以一切心来思惟听闻。

  我们学佛法不容易以一切心来思惟听闻,现前一念心是飘乎不定的,不能自己作意:我要去“意善敬住”,思想上没有这样的准备、要求、作意,说我听了佛法以后不能忘记,要受持、执持、信受奉行……没有这样的前行准备。例如我们好多同修今天从城里到这里来共修一样,目的是要来参加共修,有开车的、有坐车的。有的一早自己开车过来,或者坐了好几个小时的车来到寺院里,但是自己在路上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车怎么开过来的,回忆不起来、印象不深。也就是这一两个小时自己怎么过来的,自己的心念是一个什么变化过程,不清楚。因为你只是想我到了这个庙就可以。还有些人来的时候可能会想,今天家里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安排好、没有处理好、现在还没有交代妥当,要打电话回去交代。还有些人会思考过去的事情、昨天的事情、前几天的事情,一直在思考,然后不知不觉车也就到了庙里。

  上面所说的意思,就是同样一个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心,这些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作用。打坐也好、坐禅也好,首先要面对“觉”跟“观”,或者说“寻”跟“伺”,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粗的分别心和细的分别心。粗的分别心、细的分别心,对我们打坐、用功、听闻、专注会有很大的妨碍。粗的分别就是看到比较具体的、有形象的、比较明显的境界起分别。比如我们从佛堂到云水堂,走出去看到旁边很多树木、很多花草、很多飞禽等等,还会遇到人、听到声音,这些都是比较粗的分别;细的分别呢?走到路上我们就会关心这个砖头好不好、什么颜色,路什么时候修的、路好走不好走等等,甚至会非常注意外境的变化、寺院的变化,发生的不同事情,都非常的敏感。这就是我们凡夫心的不同,要么粗分别、要么细分别,而有些是粗分别和细分别都有。

  我们打坐的时候尤其明显——你坐在这里,自己想的事情、自己的心念,相对来讲就比较分明,不会那么混浊。当然另外一种人、很散乱的人,他坐在这里,坐得久了就会昏沉、晕头转向,瞌睡来了,他的念头就模糊了。这种昏沉掉举都是人心念上面的问题、随烦恼,都是烦恼,都是心态的毛病。粗分别细分别也是影响我们入禅入定的障碍,所以说不定法,不定法也就是它有可能是善的,也有可能是恶的,看你怎么去分别,也可能是无记的。

  那么恶作和后悔,对人的用功专注影响依然很大。比方说,你过去一件事情没有处理妥当,这种心会一直持续下去、一直放不下。比如,有人来出家、或者来山上当义工,有些人刚好家里某个人不同意,父亲不同意、母亲不同意,他不敢对他们讲,怕有障碍。本来这是一个境界,但是他天天在担心、天天在等流,业增长广大,就变成很大的问题,最后对自己家里人很不好,自己又不愿意回去,就是不知道怎么办好。总之回去不对不回去也不对,不知道怎么做才好。那就要好好到佛菩萨面前忏悔,忏除前愆,把过去做错的忏除干净,把它忘记掉、忏干净。就犹如一件衣服很脏了,拿去洗,用漂白粉漂白,再看不出这个痕迹,这样才叫做洗干净了。

  忏悔也是一样——如果你内心当中的这些影像去不掉,就说明没有忏悔干净。这个前愆,过去的、做错事的这些种子一直还在留在我们心里,对我们还是会有很大的障碍,也就是没有真心实意下功夫去忏悔。举例来讲,比如两个好朋友很要好,忽然有一天产生了误会,可能误会很深,你不知道怎么办。但是有一天你跟他解释说,某一天、什么事情、什么原因、怎么回事,对方理解了,这个心结就消掉,因为对方已经理解你的意思了,你也看得出来对方理解我的意思,也就没有问题了。我们造了业、做了错事,我们对佛菩萨启白、对佛菩萨忏悔,佛菩萨不会误会,肯定不会误会,佛菩萨有大智慧、大慈悲。是我们自己没有忏悔好,所以才忏悔不掉,是我们没有真正很认真去忏悔。这些对我们的心和意识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我们学佛法的人,照道理应该要让善法增长广大。为什么要念佛、念法、念僧?就是要把这些善业天天放在心里,不能把麻烦的事情、头疼的事情天天放在心里,不然你天天都头疼。不要说很多,一个事情放在心里你都难过得要死,假如某个人、某一件事想不开,你心里就会有很大的负担、佛法就学不进去,更不要说很多了。这些都是我们修行过程当中会遇到、碰到,并且必须要去对治的问题,不去对治、不去想办法,这些关卡就会过不去。为什么要听闻佛法来对治呢?因为必须靠一个更强和善的力量来对治我们内心这些散乱、掉举和分别心。我们忏悔,还要防止、悔防。我们如果没有预防、没有防止,它就会再发生,这些业的习气也是在等流。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忏悔干净,一方面还要懂得如何来防护自己的心、如何来根据佛法戒律行持,这是很重要的。

  有些居士到庙里来喜欢烧香,有些人更是喜欢烧头香,现在很多庙都很流行。大家半夜就来、还不到十二点就来,佛哪里会说你第一个烧香他就特别高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佛没有分别心。一年到头只有第一个烧香的人佛保佑、以后的人佛不保佑、或者保佑的少一点,这纯粹都是我们人的一种分别心。该怎么来认识烧头香的问题?有一次在一个地方,一个记者问我,他说你怎么看的?这个观念本身都是一种误导。我说,人人都能够烧头香、天天都能够烧头香,一年当中你第一次去烧香就是烧头香、一天当中你第一个人去烧香就是烧头香,你天天都可以烧头香,人人都能烧头香——只要你内心当中真正有香,心香一柱。如果你内心当中没有香,你烧一把,对菩萨不好、对人也不好。有的香质量都很差、很呛鼻子,我们人都受不了,你说菩萨、鬼神……?鬼神吃的都是香气,我们是段食——这肯定就会有麻烦了,来了就会跑。

  但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思呢?总是希望说:我要比别人好一点,最好的要给自己……这是一种分别心。不知不觉的,不信佛的人有这种心理、信佛的人也有这种心理。这种分别心就是一个问题、一个毛病,这种观念就成问题。例如有些人喜欢朝山,四大名山、各种祖庭,各个宗派的祖庭、各个祖师的道场,他觉得这才有加持力。他要加持什么呢?他要加持平安、吉祥、健康、事业顺利发达、许愿,也就是他内心当中对现世许多的所求,他觉得这些名山、这些圣地所供奉的菩萨才比较灵、能够满愿,所以就到那里去求,然后许了一个愿,事情办成了,以后再怎么来感谢菩萨——这样的人有很多。这其实都是我们凡人的一种心态。因为佛菩萨无处不在,如果我们以一种烦恼的心、染污的心去求菩萨,菩萨会怎么看待我们呢?菩萨肯定会看你这个人很可怜。如果你的业很重的话,愿还满不了。但是我们这样的一种状况却很流行。又有些人他觉得要到哪个庙去打普佛、放焰口、放蒙山、做佛事、打斋、放生、做法会、做水陆……等等,会比较灵验,那么他就去找,找这样一些庙。那这些庙也逐步逐步变成做佛事,注重这些仪轨、注重这些场面为主。无论刚才说到的烧香也好、许愿也好、做佛事也好,所有这些所追求的都是现世的一些安乐,现世的一些事情,它跟佛法的本意是了不相干的。

  当然也有些人,他觉得到庙里来应该去听法师讲经、听开示,但有时候却不容易找到。为什么不容易找到呢?现在交通、资迅这么发达,怎么不容易找到?可以打听、也可以问,就能够找到。原因在哪里呢?就是你有空去听的时候,可能没有地方讲、没有人弘法,而弘法的时候你却没有空去听,对不上号。而有时候,你想要听的这位法师他不讲,对讲的人你却好象觉得这个法师讲的不怎么样,不愿意听……总之会有很多障碍。你总是觉得应该某某大法师给我讲、或者某某大法师出来弘法,那我就愿意去听——这些想法都是很不切合实际的,这样只会造成我们听不到佛法的原因。

  佛、菩萨一直在说法。智者大师看到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说法——“俨然未散”,就是有那种功夫,自然而然我们就能够听得到对自己根基的佛法。如果我们不具有这种资粮、不具有这种条件,我们就听不到。我们怎样在现有的时空因缘下能够学到佛法,把握佛法的精神,理会、领会究竟佛法怎样同自己的生命相结合,如何以自己的生命来实践佛法?我们可以看别人怎么做、我们也跟着怎么做,别人怎么修、我们也跟着怎么修,在我们周围总是有比我们学得好修得好的同参道友,比我们学得好修得好的同参道友就足以作为我们的助伴。别人能够很安静地学,我们自己为什么安不了心?意念不能“善意敬住”,这就说明是我们的问题了。

  我们每天念经、思考,我们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去总结?比如说我们念一卷经,念完了以后,我们会认为这几句话讲的很好,这几句经文觉得特别地优美、特别有内涵。如果我们一卷经念下来,每次能够有两条三条的启示、两个三个的心得、两个三个的问题,把它记下来,日久月长都会很了不得。但是我们更多的情况下,这卷经念完了也就下课了,这堂课完了我们也就去做别的事情,不容易说在我们共修的课上自己究竟得到了什么、有哪些方面受到启发、有哪些方面的感想、有哪些方面的心得,或者我们在听的过程当中自己存在什么问题、自己理解不了,或者自己做不到、或者我们没有听懂。我们常常会反过来,说这个法师讲的听不懂、这个法师讲的把握不住要领,或者说跟经论上面对不上号……等等。就是我们非常容易去观察对方的问题、说法师的问题、同行道友的问题、经论的问题,我们会去分别这部经这部论会有什么问题、这样学下去修下去会有什么问题、别人这么修下去会有什么问题、这个法师这么用功下去会有什么问题……我们不容易去想我们学下去会有什么问题、我自己有什么问题……就是常常我们替别人去担心。本来修行是自修自得,每一个人都修自己的。这样的话怎么会相应呢?不会相应、也不可能会相应。因为我们本身就不是以这样一种心态来面对佛法,不是以这样一种心态来面对佛菩萨,这些我们都是需要去调整、需要去对治的。

  中国的禅宗——达摩来中国以后开始建立——提倡坐禅,形成了祖师禅。有祖师禅也有如来禅。我们常常听到过去讲“如来禅好参,祖师关难过”,一关一关难过。为什么难过呢?因为它没有章法、没有固定的套路。而如来禅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怎么做都非常清楚,告诉我们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怎么回事。祖师禅,每一个祖师有一套风格,五家七宗,各个流派,差异都非常大。祖师禅它所要面对的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人的心性的问题——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们人的心是有分别的,心的本性是没有分别的,心的体性是没有分别的。要让我们看到自己内心的体性、看到我们的本性、见到我们的自性,是从有分别当中进入到无分别的一个境界。所以它不是渐次的,不是一步一步来,它一下子让你分别不起来,不思善不思恶,不知道怎么想,想不清楚,最好就不想,不想突然间就大悟了。

  禅宗在中国,五祖以前以《楞伽经》印心,五祖以后以《金刚经》印心,近代虚云老和尚等等又注重《楞严经》。这次到台湾去,中台禅寺很注重《楞严经》。《楞严经》前半部份谈到明心见性,后半部份谈到悟后起修,就是悟了以后怎么修。《楞伽经》、《金刚经》、《楞严经》,从古至今,是禅宗很重要的三部经典。当然可以再加一部六祖慧能大师的坛经——《六祖坛经》。这三部经很有意思,《楞伽经》是法相宗所依据的经典,《六经十一论》里面的一部经;《金刚经》是法性宗性宗空宗所依据的经典;《楞严经》是真常唯心系所依据的经典。也就是根据近代很多大师,他们对佛法的一种归类、分宗判教,主要就是三大系,相宗、性宗、真常唯心。

  中国禅宗的禅师能够把这些都与禅法结合起来,也能够悟到《金刚经》跟禅宗有关系,《楞伽经》跟禅宗有关系,《楞严经》跟禅宗有关系。我们如果不是跟着善知识跟着禅师去坐禅的话,我们拿着《金刚经》《楞伽经》能不能坐禅、能不能开悟?肯定是悟不了,没有办法悟。这就是说我们读经文同理解经文背后的涵义是不同的、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拿经文来念诵,但真正要达到那种境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离四句绝百非、超相绝踪的境界,肯定达不到,没有办法入门。

  过去在禅堂里面打禅七,原来比较早期的,都是在跑香。跑着跑着,忽然间香板一打,就让你停下,然后禅师、主七的和尚就讲开示。他还不是坐在那里讲,不是像我们这样坐在那里讲,在过去都是让你跑跑跑……忽然间让你的心停止,然后再给你讲,所以就比较容易入心。禅堂跑香,刚开始很慢,然后越跑越快、越跑越快,跑到最后你一直在那里跑,如果跑在后面会有很多人催着,是会相撞的,所以就必须得跑,和跑步一样。忽然间你不跑了停在那里,但你不能动,然后他就跟你讲、讲讲讲……这就要有很深的一种功夫,才有办法来启发我们人的心性。

  很多禅师,他都明白应该怎么来用功——他告诉我们要去离相、离一切相,就是要把我们内心当中的种种的心相去掉。我们现在学道次第,内心当中要建立种种的法相,禅宗刚好要把它全部去掉——所以他不会看经、也不会念佛,不会看书,也不会打妄想,就是把所有的相全部帮你破掉。这两个是不同的下手处,到底我们要离相比较好,或是来建立这些佛法的形相比较好?如果你要建立,建不好就是着相了,就会认为,这句就是佛法,其他的不是佛法;如果你离相,离不好最后就变成断灭空,甚至着魔都是有可能的。

  因为离相,所以禅宗能够悟道;因为要离相,所以禅宗能悟到“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尽是法身”。看到所有的鸟语花香都是佛法,都是念佛念法念僧——这种境界就不是我们一般凡夫心的境界,就是他看到所有的无情也是在说法,不仅仅说我们看到文字在说法。文字、一本书,它是无情,它本身是一本纸张订在一起的,就是文字能够说明佛法、山河大地草木丛林也能够说明佛法,就看我们能不能悟得出来。如果我们悟不出来,我们一样还是看不懂。一本佛经,我们拿给从来没有看过的人、或者不信佛的人,他就没办法看懂它的意思,字面的意思要理解都理解不了。

  前几年我在广化寺讲课的时候,有一个朋友来找我,问我一些佛法的问题。刚好我在那里讲课,他跟我说你讲课我要跟着你去听,我说你去听的话肯定会听不懂,他说不可能,我是教授。刚好我在那里讲的是《俱舍论》,讲完了下来,他说,你今天的课白讲了,我都听不懂,你那些学生也听不懂。我说我们的学生听得懂,他说不可能。所以,因为不同的名言体系,他忽然插进去听一节课怎么有办法听懂?肯定听不懂。必须要很多的、相当的基础。

  佛法也一样,这种境界比名言本身所要表现的涵义更高。因为文字是一个文字相,文字里面所说明的道理,道理里面所包含的内涵和境界,要通过文字本身来理解道理,从道理本身再契合这种法的一种境界,这样我们内心才会有收获。我们常常讲烦恼、智慧,烦恼究竟对我们有多大的妨碍,对我们有多大的障碍、影响,有多大的坏处?我们也能知道烦恼造业、受苦、轮回、流转,但我们怎样来把自己内心的这些烦恼给它归类、分类、给它贴上标签——这是什么烦恼,那是什么烦恼……就很重要。犹如我们库房里的东西,那么多东西可以一包一包给打包打好、贴上标签,你要找就很好找。物质的东西很好归类,精神的东西就不好归类,烦恼就不好归类。因为你自己心都乱了,怎么归类?就搞不清楚。

  只有你清楚的时候才有办法归类。正念分明的时候、智慧具足的时候,才有办法了知烦恼。我们起烦恼的时候,内心的这种见解和心相本身就是烦恼——有时一个烦恼起来,有时候可能两个三个烦恼同时起来——烦恼起来的时候,自己是认不清楚说我们自己在起烦恼,这种心态就是一个烦恼的心态。我们一个人,从早到晚、一年到头,很少时候会认为说我们的心态是有问题的,我们大部分的时间会认为我们的心态是正常的,甚至我们学佛,我们的心态比别人要好,不会认为有问题,会认为比别人好。而本来是要作病想,“于自安住如病想者”,本来我们修行就是要认清我们烦恼的特点、烦恼的相状。如果我们一作意说,我一定要比别人好,这样怎么能够认识到烦恼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本身我们这种心态已经就是成问题的一种心态。

  所以我们学了佛法,就是要认清烦恼的一些特点,然后来对治。对治,当然也可以用禅宗的办法:“离相”——不让它起烦恼,不去管它,烦恼到底怎么表现?只要不让它起、不让它起心动念,什么烦恼就都不起了。但如果起来了怎么办?要吃什么药?双管齐下,正面的、反面的、积极的、消极的办法都能够要。有时候你认为,现在这个烦恼起来了,我要再拿一个法来对治,结果对治不好更烦恼。“多嗔众生慈悲观”——本来你嗔心大,我们说要修慈悲心、去帮助别人,“好言相劝柔软语”,本身你这样去修去做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很难的一件事情。脾气暴燥要一下变成非常调柔,本身就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就是很难过的事情。你坚持一两天,坚持不下去了,觉得这个很难修,或者更烦恼,弄不好还会引发更大的嗔心。你说我修了慈悲心、对人对事修了慈悲心,修得不灵验、修不好,别人感受不到你的慈悲心——这是常常会发生的,而这种嗔心还会再增长。

  我们念经、打坐、做功德、闻法……为什么要回向?就是将自己所得到的功德,回向、布施、分享给所有的众生、亲友、怨家、冤亲债主、法界众生,让大家都能够消除业障,离苦得乐,与无量无边的众生结缘。这种心要慢慢慢慢去培养,自然而然我们心心念念利益众生的念头、念力就会越来越广。不能老是想,我现在听了一句佛法是别人没听说过的,或者说,我今天有一个什么心得,别人理解不了、别人理解不到,好像很神秘一样、好像觉得我们比别人要高出一筹一样,这就不是一种回转归向法界众生的一种心态。其实我们所得的、所拥有的好的东西、好的部分应该愿意让大家都能够得到,让我们所有的善愿、善行、善举、善法不断增长广大,应该愿意布施回向给所有的众生。自然而然时间长了,我们对其他众生就不会有怨有仇、不会发嗔心,就是自然而然的,因为这是从大的方面来着眼、来着手、来用心。我们不愿意别人、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众生受苦,我们希望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得到快乐,我们不愿意跟所有的众生结怨、跟所有的众生有违缘,我们都是要忏悔的。

  如果我们常常去串习这样一些概念,我们就可以少花功夫说我要怎么来对治嗔心、怎么来对治慢心、怎么来对治怀疑……要对治怀疑、对治慢心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怀疑,不是说对所有人说的话都怀疑,是对有些人说的话怀疑、有些人说的话不怀疑,那到底有没有怀疑?信心也是一样——是对有些人说话有信心、对有些人说话没有信心,那到底有没有信心?就都分不清楚了。慢心也是一样——有时候觉得我们会比谁高,有时候觉得我们会比谁差。要把我们所有的心变成佛菩萨的一种平等心,就很不容易了,就必须要有这种和光同尘的一种心理,要有一种回向法界众生的一种心理。

  “和光同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幼稚园的小朋友要学佛法,又如七十岁、八十岁的老人要学佛法,我们都能够给他讲、都有耐心给他讲、都能够很欢喜给他讲,并且对方也能够接受——就是小孩子能够听得懂、大人能够听得懂、老人也能够听得懂,也能够喜欢学。那么小朋友、青年人、壮年人、老年人,不同人的精神境界、人的思想、人的阅历、人的心性差别是非常大的,你必须调换成一种跟他一样的心境才能够让他听得懂。假如我们以一个大人、以一个圣人的一个标准,一个佛法的语言对小朋友去讲佛法,他能够听得懂吗?他不可能听得懂。成年人的话他都听不懂,他都理解不了,他怎么能够接受佛菩萨圣者的这些语言的、逻辑的概念?所以我们如何来将语言进行转化,就需要功夫了。同样如此,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如何来观察一个人的根基究竟是怎样一个程度,然后我们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对方才能够接受,这都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太注重语言名言的话,又恰恰容易忽略了佛法的意境——因为讲佛法的目的是要让对方产生信心、对佛法有好感、相信佛法。那么要让对方对佛法有好感、产生信心,首先要对说话的这个人要有好感、要有信心,我们就要考虑到跟对方讲佛法,要与对方如何相处的问题,而不是说,我给你讲佛法就比你高一等——那怎么能相处?不可能的。我们怎么去弘法?肯定弘不了法。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说法、我们闻法要去考虑的问题。假如你说我不着相、我们只要注重佛法就可以——当然对我们自己来讲可以这么讲,我们不着相——但是对初学的人、对外在的人,他就会很重视了。

  比如说,从你穿衣服来讲,你说我的衣服穿的不整齐、穿得很脏,跟你没关系。衣服穿在你身上,当然你说有没有关系——也有关系,什么关系?对方看到了难受。又比如你在一个房间里,别人卫生搞得干干净净,你不搞卫生,别人看着也会难受。这些都是有关联的,你不能说这个东西是我的,我愿意怎么弄就怎么弄,实际上都是有关系的。这就是说,我们要去体会别人的心。所以我们凡夫修功德,就不知道回向,不知道回向就是因为我执非常坚固,做了好事想占为已有,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害怕我的这些好事回向后好像就变成不是自己的了,而这个是不会的。这就如同我们点了一把蜡烛一样,再多的蜡烛来承接这个光明,这把蜡烛的光明也不会减少,它只会不断地增长广大。

  所以我们修行、修心都是这么去修,慢慢慢慢去培养,忏除自己的业障,忏除各种的违缘,增长我们的信心,把握佛法的实际的内涵。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四
下一篇: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二
 在宗教界加强教风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
 直心是道场
 感悟人生 第六讲 如何分享同行善友的功德与经验 三、心上用功得解脱..
 信仰佛陀 跟随佛陀―佛诞日传授三皈五戒上的开示
 法华漫话系列:成佛快慢谈
 感悟人生 第一讲 感悟人生 一、人生何去何从
 学佛为什么要代人着想
 在变化中承担责任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一讲
 中国佛学院成立五十周年访谈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丰德城成就甚深微妙法[栏目:传喜法师]
 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金刚心语[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鹤壁妙悟居士[栏目:大音希声]
 黑白二鼠[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缘起·无自性·空[栏目:其它法师]
 道业与事业[栏目:仁焕法师]
 大爱是对整个人类群体有好处 大爱是对整个人类群体有好处[栏目:雪漠]
 境明,千里皆明[栏目:林清玄居士]
 向婚外情说不[栏目:法鼓钟声]
 散乱心念佛可以往生吗?[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