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五十三卷(1/2)
 
{返回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84

(10月8日  上)

 

大智度論釋無生品第二十六(卷五十三) 

【经】尔时,慧命舍利弗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观诸法,何等是菩萨?何等是般若波罗蜜?何等是观?”须菩提语舍利弗:“汝所问何等是菩萨,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发大心,以是故名为菩萨。亦知一切法,一切种相,是中亦不著;知色相不著,乃至知十八不共法亦不著。”舍利弗问须菩提:“何等为一切法相?”须菩提言:“若以名字因缘和合等知诸法,是色、是声、香、味、触、法,是内、是外,是有为法、是无为法,以是名字相语言知诸法,是名知诸法相。如舍利弗所问,何等是般若波罗蜜,远离故名般若波罗蜜。何等法远离?远离众、界、入,远离檀波罗蜜乃至禅波罗蜜,远离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以是故,远离名般若波罗蜜。
  复次,远离四念处,乃至远离十八不共法,远离一切智,以是因缘故,远离名般若波罗蜜。如舍利弗所问何等是观,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观色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空非不空,非相非无相,非作非无作,非寂灭非不寂灭,非离非不离,受、想、行、识亦如是。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三昧门,一切陀罗尼门,乃至一切种智,观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空非不空,非相非无相,非作非无作,非寂灭非不寂灭,非离非不离。舍利弗!是名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观诸法。”

  【论】问曰:所谓菩萨义,般若波罗蜜义,诸观义,上已问,今何以更问?

    答曰:先已答大树喻,非一斫可断,是事难故更问。
  复次,是般若波罗蜜,有无量义,如昙无竭品中说:般若波罗蜜,如大海水无量,如须弥山种种严饰。是故问。又此问虽同,答义种种异。
  复次,诸佛断法爱,不立经书,亦不庄严言语,但为拯济众生,随应度者说。如大清凉美池,无量众生前后来饮,各饱而去,听者亦如是。佛先说菩萨、般若及观,前来者得解悟而去,后来者未闻,是故重问。

    菩提者,菩提有三种:有阿罗汉菩提,有辟支佛菩提,有佛菩提。无学智慧清净无垢故,名为菩提。菩萨虽有大智慧,诸烦恼习未尽故,不名菩提。此中但说一种,所谓佛菩提也。萨埵,秦言众生;是众生为无上道故,发心修行。
  复次,萨埵名大心,是人发大心求无上菩提而未得,以是故名为菩提萨埵。佛已得是菩提,不名为菩提萨埵,大心满足故。菩萨余义,如先广说。
  复次,佛此中自说因缘,是人为佛道故修行,知一切诸法相亦不著。诸法相者,可以知诸法门,是色、是声等。略说菩萨义:先知诸法各各相,如地坚相,然后知毕竟空相,于是二种智慧中亦不著,但欲度众生故。菩萨得如是智慧,一切别相法中皆得远离。如色中离色,离色即是自相空;远离者是空之别名。菩萨得般若波罗蜜,于一切法心皆远离。所以者何?见一切诸法罪过故。阿罗蜜,秦言远离。波罗蜜,秦言度彼岸。此二音相近,义相会,故以阿罗蜜释波罗蜜。远离何等法?所谓众、界、入,乃至一切智。以远离是诸法故,名般若波罗蜜。如禅波罗蜜能调伏人心,般若波罗蜜能令人远离诸法。观者,不观诸法常无常等,如先说。
  【经】舍利弗问须菩提:“何因缘故,色不生,是非色?受、想、行、识不生,是非识。乃至一切种智不生,是非一切种智?”须菩提言:“色、色相空,色空中无色无生,以是因缘故,色不生,是非色;受、想、行、识、识相空,识空中无识无生;以是因缘故,受、想、行、识不生,是非受、想、行、识。”

  【论】问曰:上品竟,便应问不生,何以此中方问?

    答曰:三种大法易解,利益多众生故先问。何因缘故,色不生为非色,乃至一切种智不生为非一切种智?须菩提答:色是空,色中无色相。行者以是无生智慧,令色无生。若能得是无生,心作是念,今即得色实相;是故说色无生为非色,色性常自无生,非今智慧力故使无生。如有人破色令空,犹存本色想。譬如除厕作舍,今虽无厕,犹有不净想;若能知厕本无,幻化所作,则无厕想。行者如是,若能知色从本已来初自无生者,则不复存色想;(用心稍有不同,结果就有很大差异)  是故言色无生为非色,乃至一切种智亦如是。


  问曰:汝先自说无生即是无二,今何以更问?

    答曰:义虽一,所入观门异。上言破因中先有果,若无果,是生法一异等。是生若初生,若后生,破如是等生,名无生。今破眼色、有无等诸二故,是名不二。行者或先入无生观门,后入不二;或先入不二,后入无生观。义虽一,行者分别。破色二故言不二,破色生故言无生。上说无生因缘,谓自相空;今说不二因缘,所谓不合、不散,一相、所谓无相等。义虽同一空,上自相空,此是散空。色入无二法数者,行者观色不生不灭相,是时分别色,今变为无生,是故说色无生即是不二。何以故?色破散即是无生。如先分别诸法时,离色不得更有生,今色破散即是无生,不得更有无生。以是故,色即是入无二法数。是二阿罗汉于佛前共论竟,须菩提白佛而更说是义,欲使佛证知故。

    须菩提!若一切法不生相,何以故须陀洹为断三结故修道?斯陀含为薄淫恚痴故修道?阿那含为断五下分结故修道?阿罗汉为断五上分结故修道?辟支佛为辟支佛法故修道?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作难行,为众生受种种苦?何以故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佛转*轮?须菩提语舍利弗:“我不欲令无生法有所得。我亦不欲令无生法中得须陀洹、须陀洹果,乃至不欲令无生法中得阿罗汉、阿罗汉果,辟支佛、辟支佛道。我亦不欲令无生法中菩萨作难行,为众生受种种苦。菩萨亦不以难行心行道,何以故?舍利弗!生难心、苦心,不能利益无量阿僧祇众生。舍利弗!今菩萨怜愍众生,于众生如父母兄弟想,如儿子及己身想;如是能利益无量阿僧祇众生,是用无所得故。所以者何?菩萨摩诃萨应生如是心:如我一切处、一切种、不可得,内外法亦如是。若生如是想,则无难心、苦心。何以故?是菩萨于一切种、一切处,一切法不受故。舍利弗!我亦不欲令无生法中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欲令无生中转*轮,亦不欲令以无生法得道。”

  【论】论者言:无生观有二种:一者、柔顺忍观;二者、无生忍观。前说无生是柔顺忍观,不毕竟净;渐习柔顺观,得无生忍,则毕竟净。
  问曰:菩萨未尽结,未得佛道,智慧未纯净,云何言毕竟清净?

    答曰:是菩萨得无生忍时,灭诸烦恼,得菩萨道,入菩萨位,虽有烦恼气,坐道场时乃尽,无所妨故毕竟净。
  复次,毕竟清净者,于柔顺道毕竟清净,非为佛道。以众生空、法空故,从见色无生毕竟净,乃至佛及佛法无生毕竟清净。须菩提种种因缘说诸法相,决定无生,因此事舍利弗作是难:贤圣中最小者须陀洹、须陀洹法,最大者佛、佛法。若尔者,圣人无大无小,圣法亦无优劣,亦无六道别异:此略难;后问断三结修道者,为广难。

 
  问曰:云何是五种菩提?

    答曰:一者、柔顺忍;二者、无生忍及三种菩提;于三菩提中,过二而住第三菩提。

    复有五菩提:

    一者、名发心菩提,于无量生死中发心,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为菩提,此因中说果;

    二者、名伏心菩提,折诸烦恼,降伏其心,行诸波罗蜜;

    三者、名明心菩提,观三世诸法本末总相、别相,分别筹量,得诸法实相,毕竟清净,所谓般若波罗蜜相;

    四者、名出到菩提,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著般若波罗蜜,灭一切烦恼,见一切十方诸佛,得无生法忍,出三界,到萨婆若;

    五者、名无上菩提,坐道场断烦恼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等五菩提义,余诸贤圣断结义,如先说。


  问曰:声闻道广说断结义,何以不说辟支佛行?菩萨有种种行?

    答曰:辟支佛于声闻,无复异道,但福德利根,小深入诸法实相为异。菩萨道虽有种种众行,但难行、苦行为希有事,众生见已欢喜,言菩萨为我等作此行。余行虽深妙,人所不知,不能感物,故不说。
  复次,如舍利弗难意,若诸法都是无生空寂者,一切众生皆著乐,菩萨何以故独受苦行?
  复次,诸佛常乐远离寂灭,断法爱,决定知诸法不转不还,何故与众生转*轮?须菩提于佛前说无生法,佛不诃折,得快心乐说无难力故,答舍利弗:我亦都不欲令无生法中有六种圣人,除菩萨故言六,及六道别异。何以故?以得无生法证故,谓为圣法,圣人有差别,于无生法中都无所有。
  复次,于无生法中有二种失:粗失者,杀盗等罪故,有三恶道;细失者,用著心布施、持戒等福故,有三善道。若菩萨生难心、苦心,则不能度一切众生。如世间小事,心难以为苦,犹尚不成,何况成佛道?成因缘者,所谓大慈大悲心,于众生如父母、儿子、己身想。何以故?父母、儿子、己身,自然生爱,非推而生爱也。菩萨善修大悲心故,于一切众生乃至怨仇,同意爱念。是大悲果报利益之具,都无所惜,持内外所有,尽与众生。此中说不惜因缘,所谓一切处、一切种、一切法不可得故。若行者初入佛法,用众生空,知诸法无我;今用法空,知诸法亦空。以此大悲心及诸法空二因缘故,能不惜内外所有,利益众生,不起难行想、苦行想,一心精进欢喜。如人为自身及为父母、妻子,勤身修业,不以为苦;若为他作,则无欢心。苦行、难行,如后品本生因缘,变化现受畜生形中说。一切诸法毕竟空,不可思议相故,一切法还而不转故,不名为转,但为破虚妄颠倒故,名为转*轮。


{返回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五十二卷
下一篇: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五十三卷(2/2)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六十一卷(2/4)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八卷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十五卷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二十五卷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四十九卷(1/3)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五十一卷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五十五卷(3/4)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三十一卷(3/3)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三十卷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十七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自我的观点[栏目:清心小语]
 从事教育也是修行 Teaching in the Schools is Also Cultivati..[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序[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神通[栏目:张慈田文集]
 香河老人的生命境界[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知罪愆逆子回头成孝儿[栏目: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现在是佛法末期,所印刷的经典,可靠性能有大?[栏目:成刚法师·修学问答]
 九乘修行次第略说[栏目: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
 供水[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汉藏教理院与佛教文物展览会[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