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我与自性,乃无明耽着之境,是所应断。此于依道断,依理断二者中属何种?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79
【第二四六则】
问:我与自性,乃无明耽着之境,是所应断。此于依道断,依理断二者中属何种?
答:属依理断。依理断又分“名言理断”、“胜义理断”。此属胜义理断。如执有补特伽罗,若依量成,如说我曾眼见,此属名言理断;如执有补特伽罗谛实者,此属胜义理断,如执补特伽罗为常,即以世间名言(亦知无常),亦可破除,此属依名言理断。凡属理断,皆属“无遮”(藏语嚜嘎)。无明所执之实有(我自性)本来无有,故依胜义理断,而属“无遮”(若彼真有,则非以理所能尽断)。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问谛实(我或自性)若有,如何能断?若无则何须断(自性既无,将以何为所断)?
下一篇:
本宗说:染污无明为流转生死根本,指俱生我执,非分别我执。试明其义。
三种加行依止法,应如何理解?
抉择不相应行法非自性成立,其概要为如何?
关於二种教授,云何“七因果摄自他换,自他换不摄七因果”?
云何各派于应破之量,所许不同?不易合量(或太狭,或太过),试言其概。..
有说:『初业有情以律仪戒为首要...』是否应理?
止观乃内外道所共,而菩萨於六度,应修学之止观,为何种止观?
云何愚痴无明遍一切烦恼?
回向与发愿有何差别?何为善回向与不善回向?
云何为唯名假立之业果?
应如何明自他相换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三部 僧团之父 马哈咖沙巴 第五章 马哈咖沙巴与佛陀的关系
[栏目:佛陀的圣弟子传]
乘本愿船 登涅槃岸
[栏目:慧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