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乘佛法心要·小乘·苦圣谛
 
{返回 创古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540

苦圣谛 
 

  苦圣谛是全然理解痛苦。大家显然都觉察到痛苦的存在,而且当饥饿、寒冷或疾病的觉受产生时,他们也认知到其中的痛苦。但是,苦圣谛包括对一切痛苦的觉知,因为它涵盖了痛苦的自性和本质。它包括对潜在及显著的痛苦的认识:显著的痛苦是立即的痛楚或目前的困境;潜在的痛苦则比较难了解,因为它开始的时候是快乐,但是基于它的本性,这种快乐无法永远持续,而且必定会改变。由于快乐必定会转变为痛苦,潜在的痛苦可以说是无常的快乐。例如,当我随着最尊贵的Gmb一起去不丹时,不丹国王邀请我们去皇宫。不丹的皇宫非常华丽,国王的内殿也是美仑美奂;仆人很多,他们的态度也都十分尊敬及顺从。可是,我们发现纵使他拥有如此多美好的事物,国王本人的内心却有很多痛苦。国王说Gmb的来临让他大感安心,他强调由于他遭遇到的各种困难,Gmb的访问对他深具意义。我们往往认为某种情况会带来难以想像的快乐,但事实上那种情况含有极大的烦恼。当我们想到那些确实很幸运的众生——天神或非常富裕及健康的人——时,他们拥有的似乎尽是快乐,我们很难理解这种现况的根及本质其实是痛苦,因为现况必定会改变。
  什么是快乐?由于它的究竟本质,快乐往往意味着往后的痛苦。没有任何世俗的快乐会持续很久。世俗的快乐包括变迁的因素,也就是俱生的痛苦。因为这个理由,苦圣谛所指的的痛苦的觉知,不只是立即的痛苦,还包函各种潜在的痛苦。佛陀开示苦圣谛,因为世俗的一切事物都是痛苦的一种形式。
  假如一个人不自觉自己在受苦,他永远都不会有铲除这种痛苦的动机,因此他会继续受苦;当他觉察到自己在受苦时,他可以设法克服这个痛苦。就较微妙的痛苦来说,如果一个人很快乐,但觉知这种快乐本身含有痛苦的种子,他就比较不会依恋这种快乐。那时候他会想到:“噢!这似乎是快乐,但是它含有俱生的痛苦。”然后,他就会想要脱离它。苦圣谛的要义就是对痛苦的觉知。一旦我们对痛苦的本质有很清楚的认识之后,我们就可以真正开始避免痛苦。当然,每个人都想要避免痛苦并脱离痛苦,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对痛苦的本质有绝对清楚的认识。
  当我们觉知日复一日的存在的本质是痛苦时,我们不须要认为这种痛苦是永远的,并因而感到很痛苦。痛苦不会永久持续下去,因为佛陀来过这个世界,给予佛法的开示,并清楚地说明痛苦到底是什么。他也教导我们终结痛苦的方法,并阐述超越痛苦的解脱境界。我们不但不须要一昧地忍受痛苦,事实上,我们还可以得到快乐。修持佛陀的法教,纵使无法让我们立即脱离痛苦,我们依然可以因此逐渐地清除痛苦,最后达到解脱。在完全解脱痛苦之前,这个事实本身就足以让我们快乐。藉由佛法的修持,我们既可以获得相对层次的快乐,也可以随着智慧的开展及解脱的到来而获得究竟的快乐。
  苦圣谛阐明痛苦的遍在。一旦知道痛苦是什么之后,我们必定会将之铲除。但是我们要铲除的并不是痛苦本身,而是痛苦的原因(苦因)。一旦我们净除了苦因之后,苦果自然就随着消失了。这就是为什么在铲除痛苦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四谛中的第二谛,也就是阐明苦因的集圣谛。


 

 


{返回 创古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乘佛法心要·小乘·集圣谛
下一篇:三乘佛法心要·小乘·四圣谛
 月灯·万法无实性·第八章 无所有起
 转心四思惟·第二项修行的警醒:无常 摘要
 冈波巴四法 1
 转心四思惟·第一项修行的警醒:珍贵人身 珍贵人身
 三乘佛法心要·金刚乘·本尊禅修
 月灯·序
 创古仁波切访谈录(陆和)
 三乘佛法心要·金刚乘·直观自心
 三乘佛法心要·小乘·自我与转世
 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十讲·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安乐集》讲记 第七十三集[栏目:安乐集讲记]
 大家愿意猜猜吗?[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无量寿经 第二十一课[栏目:无量寿经广释]
 为什么不可以贪睡?[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吉祥之词[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59 要正确认识什么是美[栏目:本性法师]
 施食饿鬼道众生的缘由[栏目:海涛法师]
 何谓重戒轻戒?[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藏传净土法 第六十九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08-011四摄法详解[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