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在家信徒的处世原则(圣严法师)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05

在家信徒的处世原则

圣严法师  

    作为在家的佛弟子,除了五戒之外,对于子女,应当善尽抚养的教育之责;子女对于父母应该孝顺忠实,不得浪费父母的财物,父母年老或虚弱之时,应尽援助和敬养之责。
    学生对于老师要致礼敬,并且深深体念老师的教诲;老师对学生当以恳切之心,将自己的技能和学问,尽量地传授,并给予爱护。
    丈夫应爱他的妻子,尊敬妻子,并且对妻忠贞,适时给予适当的衣服和装饰;妻子应善为维持家庭生计,亲切地接待来访的亲友,对丈夫要贤淑而有贞操,照顾丈夫的财产,热心而勤勉地作一个家庭的主妇。
    对于亲友和同伴要以平等的态度相待,要经常表示亲切和郑重;要为对方的利益设想,予以公平的方式分配共有的财物;不可掉于轻率;当其必要之时或于危难之际,应给予保护;遇到不幸,更应把他视作自己的忠实伙伴。
    主人对于属下,勿使负起超过其体力或能力的工作,不要勉强他们,应该多为他们的幸福设想而给予照顾,应给予适当的食物和费用;他们有了疾病,要加以照料;要许可他们有充分的休息。
    属下对于主人,当尽力为之服务,以愉快的心情,担负起所做的工作,尽量做到能使主人满意的程度;不要批评主人,更不可咒骂主人。
    作为一个在家的佛教信徒,对于出家的比丘和比丘尼们的身、口、意三业,要以非常友善的态度来接近,欢迎他们到自已的家中乞化,并且供给他们用以维持身体的必需品。
    这段教训,出于“阿含部”的《善生经》。由此可见,佛陀的宗教即是人间的宗教。

摘自《佛教入门》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唐代中原著名高僧 一行和尚(李豫川)
下一篇:如水(林清玄)
 全面地认识汉传佛教(甘芳草)
 《大智度论》略译初探(周伯戡)
 咏月诗中的禅意(王早娟)
 因果为儒释圣教之根本说(印光法师)
 净化生命基因(证严)
 清静心灵的天籁梵音(冯小兰)
 少欲知足 美满人生(李豫川)
 放下 放下 放下(许丽蕙)
 无忧便是佛(蒋谱成)
 老父辞世感怀(无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跨越时空的因果对现世有什么意义?如何起到断恶行善的警示?[栏目: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电视可看可不看[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生老病死都是福[栏目:索达吉堪布]
 第六章 唯识宗基本教义 第三节 种子说[栏目:中国唯识宗通史]
 十种疑情发不起[栏目:明一法师]
 享受修行之3:修行是在享受挑战巅峰[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如何劝家人吃素[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心的体态[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空灵一梦解禅机[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红尘苦海 有爱共渡——“上海慈慧公益基金会”成立致辞[栏目:索达吉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