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986

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六祖坛经》:怀让禅师往参六祖惠能,祖勘问怀让所见,让答云:“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祖印可曰:“即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此二句话,道尽佛法纲宗。夫吾人一念心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不变即是生佛同禀不受污染的体,所谓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者也。心性之体虽然不变,却有随缘之用,随悟净缘,则现佛法界,随迷染缘则成九法界。既有十界之差别,则任运有从性起修,返染还净的修证之事,所以说“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是约性德说,修证即不无,是约修德说。由于心外无法,是从性起修,全修德即是性德,所以能所不二,性修不二,能悟乎此理,故为诸佛法身所护念,以同体故也。

台宗六即佛之义,亦可为“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二语下个注脚。即而常六,就是修证位次分明,不能躐等,即“修证即不无”义。六而常即,就是说,阶位虽然有六,其体是不二的。即字。荆溪大师云:“体不二义。”既然惟具佛性无有修证之理即佛,与五住究尽,二死永亡之究竟即佛其体不二,岂非是“污染即不得”之明证耶!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或有或无话授记
下一篇:永嘉禅师“一宿觉”辩
 无上醍醐,纯圆独妙。--简述《法华经》五重玄义
 一句阿弥陀佛,成佛有余。
 《唯识三十颂》浅释
 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略释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生佛互摄,感应道交。
 心具十界,一念三千浅释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净土或问浅说
 法华经品题略解—见宝塔品第十一
 《大乘百法明门论》浅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五(之四)[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相应5经 已年老经[栏目:相应部 16.迦叶相应]
 让生命更有意义[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求生西方,最后是否连佛号也是多余?[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皈依问答(四十四):导师佛宝获得的究竟圆满的自利利他的功德包含哪些方面?[栏目:益西彭措·皈依问答录]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九五七)[栏目:杂阿含经]
 《楞伽经大纲》节录[栏目:慧律法师]
 谒虚云大师[栏目:蒋维乔居士]
 六祖坛经的祖本及其演变略探[栏目:林崇安教授]
 佛说阿弥陀经图解 - 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栏目:佛说阿弥陀经图解]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