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藏传净土法 第二课
 
{返回 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604
第二课

 思考题

1.你怎样理解三殊胜包括往生净土四因的道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怎样行持?

2.应怎样理解五百比丘因听文殊菩萨讲空性法而堕落的公案与无有敬信则不应说法的道理?

3.要使闻法方式如理如法,我们应如何调整内心?为什么?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继续宣讲《藏传净土法》。

全文分二:一、闻法方式;二、所讲之法。

在还没有正式宣讲论体之前,我顺便补充说明一些内容。前面讲打扫经堂有非常大的功德,但相比之下,提供经堂的功德更为殊胜。关于提供经堂的功德,佛陀在《广戒经》[1]中有描述,大家可以参阅;其他经论也讲,这是转生梵天四因之一。现在有些道友把房子提供给大家作学习佛法之用,我认为这非常好。其实,不管你买房子花了多少钱,只要大家能在里面听一堂课,哪怕只有很少的人在一起学习,其功德也远远超过房屋本身的价值,因为提供学习环境的功德非常大。人生短暂,如果这些有漏的财产没有得以合理使用,那就丧失了它的价值。

1991年我盖了现在住的木头房子,当时我想,盖房子的钱来自十方信众,最好在使用之前能在里面讲一堂课;本来那时有讲法的经堂,但我还是特意在里面讲了一堂麦彭仁波切的《入智者门论》。虽然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它的功德,但钱财确实来之不易,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尽力将施主的血汗钱用在闻思修行佛法上。有些道友离开学院已经一两年了,但房子一直空着,我总觉得这非常可惜,最好能把自己的房子提供给道友作安身之用,或作辅导,否则毫无意义。

前一段时间,为建学院大经堂提供部分资金的施主前来学院看经堂,他见到庄严的经堂后说:“这辈子能和大经堂结上缘是我的福报,钱就是要用在僧众的闻思修行上,这样才有实在的意义,否则即使自己买一幢别墅或住在豪华的宾馆里面,这也没有真正的价值。”我觉得他的话言之有理,应该说是智者的语言。

因此,我非常希望菩提学会的道友,能给大家提供学习的环境,因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同时,如果有人愿意发心,也可以给道友买一些水果和饮料,毕竟欲界众生对这些东西还是有一定的贪执。在课间休息时,如果大家能吃一点水果、喝一点水,可能大家的心情会很快乐。当然,在上课时千万不要吃东西,转经轮和念珠也不能拿,这在前面已经讲了。

有些佛友的条件非常不错,但很吝啬,不愿意把自己的房子提供给大家使用。可能,这是不懂这样做所具有的功德的原因导致的。大家一定要明白,讲经说法在一切善法中功德至上,对讲经说法提供方便同时就具足福慧二种资粮,即闻思修行是智慧资粮,布施财物是福德资粮。可见,这样做对自他的今世来世都有非常大的利益。因此,大家一定要尽己所能为大家提供闻思修行的顺缘,这非常有意义。上师如意宝住世时,也经常为大家宣讲建造经堂与供养经堂所具有的殊胜功德。所以大家应该合理使用有漏的财产,以让自他都能获得无漏的圣财,可以说这就是智者的选择。

下面正式宣讲论体。

在学习任何一部论典之时,发心和行为都很重要。当然,它们的次第与种类都有许多,比如发心,它有愿行等次第以及显宗广大意乐之发心与密宗甚深清净之发心等分类,行为也有所取和所舍等。但此次宣讲往生极乐世界的四因[2],则必须结合三殊胜:最初发心重要、中间积资重要、最后发愿重要来宣讲。因为,欲往生极乐世界者,最初都应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发无上菩提心,中间还要广积福慧二种资粮,最后为使功德辗转增上,还应以《极乐愿文》、《普贤行愿品》等愿文来摄持发愿。其实,往生四因都可以包括在这三者当中,因为明观福田也可以这三者来无余含摄。

甲一(闻法方式)分二:一、总说;二、分说。

乙一、总说:

对于刚开始闻法的人来说,了知闻法方式极其重要。当然这也必须建立在深深了知闻法的重要性,和听闻佛法的机会极为难得之上。下面首先宣讲闻法的重要性。

可能很多佛友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很长时间没有听闻佛法时,自己的行为就会慢慢变得不如法;如果经常听受善知识的开示,或经常看佛经,那行为就会逐渐善妙起来。不仅仅是人,旁生也有这样的情况。在《付法藏经》中,就记载了这样一则公案:华氏国王有一头白象,若人犯罪就让它踩死犯人,后来象棚被火烧毁,于是国王将其转移到寺庙附近。白象在听到寺院中的比丘念诵《法句经》偈“为善生天,为恶入渊”之后,心便柔和慈悲起来,把罪人送到它的面前,它也不再踩死他们。国王知道此事后,召集群臣商量应该怎么办。一位智臣说:“这一定是大象听闻佛法所致,将它转移到屠宰场附近就好了。”国王依言将大象转移,大象见到屠杀的场面后,恶心更加炽盛,残害也更为凶残。由此可知,听闻佛法至关重要。

当然,生活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如果我们能经常住在寺院中,或安住在较好的环境里,并常听高僧大德讲经说法,那在不知不觉中心就会调柔,在行持善法方面也会有很大的力量。如果经常接触恶友,住的环境也极其恶劣,甚至还经常看见杀生的场面,那心就会渐渐恶劣起来;若常跟杀人的人接触,可能最后杀人也不害怕,甚至还会觉得杀人很好玩。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层出不穷。以前我就认识一位非常善良的人,但因他的福报不够,被分配到一个不太好的单位,后来就变成了坏人。学院当中,有些人刚来的时候眼露凶光,但渐渐血腥味就没有了,眼中也开始流露慈悲的光芒,其实这就是所谓的佛法的加持。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一定要在善知识面前听闻佛法呢?我们可以这样回答:正因为佛法非常深细,所以一定要听闻;不要说一般人,即使智者也应听闻,否则很难通达。《华严经》云:“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意谓:没有灯则不可能见到暗室中的如意宝,同样,佛法无人说,即使智者也不可能通达。不说佛法,世间的知识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老师教,想自学电脑也很困难。因此,大家皆应精进依师闻法。

如果我们能安住在善知识身边长期闻法,法义就有融入自心的可能。《菩萨藏》云:“有情由何转,二因即二缘,随顺他者声,如理观内缘。”其意是说:众生随着什么而转变呢?当然是内外二种因缘。所谓的外缘或外因,就是指我们所随顺的对象,也即他人所宣说的教言;所谓的内缘或内因,则指自己专注听闻并思维所闻之义。如果心能专注于善知识的教言,内心自然会变得良善;若心专注于恶人的言论,内心就会变得恶劣。凡夫人的心没有自主的能力,它一直随着内外因缘而转,所以大家一定要创造一个好的因缘,也即长期依师闻法。

以上从不同侧面宣讲了听闻佛法的重要性,下面宣讲听闻佛法的机会极其难得。

佛法的确难闻,如果转生到三恶趣或边鄙之地,那在很多劫中,连一瞬间想听受正法的心念也不会生起,更何况说真正闻法修法呢?意思是说,这样的机会绝对不可能有。三恶趣的众生就不用讲了,就是在佛法不兴盛的地方,有些人活了七八十岁,但连听闻一天佛法的机会也没有,甚至有人连阿弥陀佛的名号也没有听说过。他们每天都是浑浑噩噩,除了造罪之外,一辈子根本没有做过任何有意义的事情,临死时也只有双手空空而前往漫漫中阴长道。这多可怜!

佛法难闻,尤其以信心、恭敬心和欢喜心来听闻佛法更为难得。很多人表面上参加这个法会、那个法会,或者经常依止新来的上师听法,但都是以无记的心态,或者说以看热闹或其他不清净的心来听受的,这样的人相当多。而真正认为佛法像如意宝那样难得,我能听到这样的佛法非常荣幸,以这样的心态来闻法的人可谓少之又少。佛陀在《宝积经》中云:“呜呼以信心闻法,如此百劫亦难得。”佛陀很感慨地说,无数众生都在不断地造作恶业,真正能以信心来听闻佛法,这在百劫当中也很难遇到。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认为:佛法很容易得到,听不听都无所谓。《佛说甘露经》中亦云:“难得人身,难遇佛法,难生信心,难证菩提。”意思是说,如意宝般的人身很难得到,佛法也很难值遇,遇到佛法后生起真正的信心也很困难,最后证得菩提也极为难得。正因为如此,大家一定要珍惜听闻佛法的机会,更应以信心、恭敬心和欢喜心来闻受。即使我们没来得及思维法义,或没有机会实地修持,但只要能以这样的三心来听受,也具有极大的意义。不说别的,在末法时代,能圆满一部法的传承,心里也值得数数欢喜。

在了知听闻佛法极为重要、也极为难得之后,我们还应了知闻法的方式。对刚开始闻法或不懂闻法规矩的人来说,了知闻法规矩极为重要,否则就会像印度大德单巴桑吉所说那样:“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恶趣因。”其原因是,佛法是极严厉的对境,能如法而行,则可依之获得解脱;不如法而行,则会依之堕入恶趣。所以,大家一定要杜绝不如法的行为,而如理行持一切佛法。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以希求世间八法之心贩卖佛法,有人对佛法生邪见,有人诽谤佛法,有人与同行道友经常闹矛盾……如果以这样不清净的心行来听闻、受持佛法,那决定是恶趣之因。如果我们能对佛法生起正信,并如理闻思修行,那就会获得佛菩萨的果位。这就像如法服用药物则会治愈疾患,错用错服则会导致生命危险一样。

于是有人这样想:既然如此,那还是不听法的好。其实,这种想法并不正确。虽然不如法的听闻能让我们堕入恶趣,但仍应听闻佛法。《宝积经》就有这样一则公案:文殊菩萨跟善住意天子谈论甚深的无生空性法门时,五百比丘听后就生起了邪见,最后他们都因此而堕入地狱。舍利子见后对文殊菩萨说:你不应该宣说这么甚深的佛法,因为这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过失,你看很多比丘听闻此法后,全都堕入了地狱。文殊菩萨回答说:虽然他们暂时堕落,但很快的时间当中就会获得解脱。如未听闻这样甚深的法门,他们的解脱将遥遥无期。当时佛陀赞叹文殊菩萨说:以有我见的心态在恒河沙劫中供养恒河沙数诸佛,也不如对空性法门生邪见解脱快。当然,这并不是劝我们对空性法门生邪见,而是说:以有我见长期供佛或做其他善事,虽然有很大的功德,但这并不能让我们很快获得解脱;而对空性法门生邪见,虽然暂时会堕入恶趣,但因空性法门极为殊胜的缘故,以此结缘之力很快就能获得解脱。

前两天有些道友对我说:某某上师的传法方式极为严格,我是听法好呢,还是不听法好?因为我并不能完全如理如法地做到。我说可能还是听法好一点。还有人问我:学密宗和空性法很危险,我不学好不好?不学肯定不好,即使你学后生邪见舍弃,轮回也有终结的机会;如果我们没有与之结上缘,则永远不可能得到解脱。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大家一定要清楚。

紧接着讲,倘若我们能够懂得闻法方式,那么正法的如意宝藏就已开启,获取大者就能得到大的利益,获取小者则可获得小的利益。其实,正法就像如意宝藏一样。如意宝藏当中,一切财富应有尽有,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人的福报并不相同,福报大者就能获得大的利益,福报小者则可获得小的利益。同样的道理,虽然大家都能按闻法方式如理如法地听法,但人的根机和信心并不相同,所以依靠同一个《藏传净土法》,不同的人则会有不同收益。虽然你的信心不一定很足,或者说见解不一定很高,但只要能如理如法地听闻,都能获得相应的利益;这就像如意宝藏已经开启,不同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收获一样。

既然如此,那什么样的闻法方式才算如法呢?虽然外在的行为很重要,但至为关键的还是我们的心。寂天菩萨云:“应先观自心,安稳如理行。”意思是说,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应反复观察自己的心,看它到底是善、不善还是无记。若是不善,则应马上制止;若是无记,则应转为善妙;若是善,则应继续保持。这样之后,我们才能安稳如理行。以前,堪布尼登在传任何一个法之前都要念一遍这个教言,以此要求弟子认真观察自心,并能安稳如理而行。

为什么要这样观察呢?因为世尊曾说:“诸法之前意先行,意者迅速意为主。”大家都知道,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内心都要进行周密细致的策划。比如修经堂,在还没有开工之前,内心的建筑物就已矗立起来了;又比如谋杀,这之前内心已有长期酝酿。确实,心乃万法的前行,它起主导作用。不说别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吵架、打架,也完全是心在支配,如果心中没有烦恼,也就没有所谓的打架与吵架了。可见心乃万法之根,它能操纵一切善行与恶行,或者说一切善不善业的作者就是心。所以世尊再再告诫,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心。

以听法而言,其功德是大是小,或者说是功德还是过失,这完全由心来决定。因此,在由想听法的念头支使,进而坐在听法行列当中的时候,一定要向内反观自心:我是以什么样的发心来听法的?如果是恶心和无记心,则必须排除;如果是善心,则应护持。

每个人听法的目的都不尽相同,有些是为了方丈的地位而听法,有些是为了法师的学位而听法,有些为了名声,有些为了发财……一个居士给我说,他不愿出家,他想当居士法师,这是以当居士法师的目的而听法。学院中,有些藏族喇嘛也来听我讲法,可能部分人的目的就是:想在学会汉语之后,能到各地去灌顶传法,那时就能拥有轿车、别墅……这是为财色名利而听法。汉地有些居士听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解脱,而是为了跟很多佛友结缘,到时候做买卖能多一些方便,这是为钱财而听法。有些人对法和上师毫无信心,只是以好奇心或娱乐心来听法,甚至还有以挑毛病的心来听法的,这样非常不好。

噶当派的喀喇共穹格西说:“贪图地位而讲法,以竞争心而求学,欲得智名傲慢者,岂入正法当思也!”如果上师宣说佛法的目的是贪图地位,弟子求学的目的是为了竞争,有些还欲得智者美名,那这样的傲慢者又怎能趣入正法,于此大家都应深深思维。如果我们的目标不正确,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的话,那听闻佛法就没有真实的意义。本来解脱是向上的,但有些人偏偏向下而行,虽然他们也已来到求解脱的行列当中,但解脱却将遥遥无期。如果是不信因果的人,可能在未达目的之前,他会一直装模作样地坐在听法的行列当中;如果是相信因果或真正希求解脱的人,那在这样发心的前提下,他就不会前去听法。

所以,大家在做任何善法之前,一定要观察自己的心,看自己的发心到底正不正。以前我们学习《开启修心门扉》时,很多人的收获都很大,因为它让我们深深认识到,确实需要看破世间的出离心,否则坐在听法的行列中也没多大的意义。作为凡夫人,永远不生恶念也不太可能,但根本的目标已经搞错了的话,那就没有实在的意义。如果总体上为了获得解脱,只是偶尔生一些烦恼,这也很容易忏悔;否则就应了“正法非但无利益,依其反而堕恶趣”的古语。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某人对上师和正法不但没有恭敬心,反而还生邪见,甚至产生敌对的心态,那在这种人面前就不能宣说正法。我听说,有人在法师讲经时瞪着眼睛说:你这样讲干什么……这是故意造罪,非常可怕,也非常可怜!如果他有能力,可能还会将法师打一顿。虽然佛陀慈爱一切众生,但佛陀也要求不能给这种没有恭敬心的人传法,作为上师自然应该随顺佛陀的教言。有些人还有“得不得法都一样”的心态,对这样的人也不能传授佛法。那天我对一个人说:“某某上师很了不起,他的发愿力极为广大,你应该到他那里去听法。”但那个人说:“我得法也可以,不得法也可以。”如果是这种态度,说法者就不能给他传法。

如果向没有恭敬心的人宣说佛法,则会丧失佛法的价值,因为即使向这种人宣讲了佛法,他们也不可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印光大师说:“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华智仁波切也说:“如果自己具有上等的信心与恭敬心,那么所得到的上师三宝的悲悯与加持也是上等的;倘若具有中等的信心与恭敬心,那所得到的悲悯与加持也是中等的;假如仅仅具备下等的信心与恭敬心,就只能获得少许的加持与悲悯;如果根本没有信心和恭敬心,那绝对不能得到上师三宝的悲悯与加持。”虽然上师三宝没有执著,但要得到他们的加持与悲悯,那就必须具备信心与恭敬心,这就是一种无欺的缘起规律。其实,这就像清澈的水中能清晰显现月影,而浑浊的水中则不可能现出月影一样。所以大家一定要反观自己,并尽量使自己真正具有恭敬之心。

谚语亦云:“若不恭敬者,不解说佛法,若不熟悉者,不能说忠言。”在世间,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那就是对素不相识或不熟悉的人,绝对不能讲忠言密语,否则别人可能会认为你精神有问题。同样,在佛法中恭敬心非常重要,没有恭敬心,就不能为他宣说佛法。以前,很多上师都通过观察弟子的恭敬心,来判断他所得法益或加持的多与少。总之,佛法的加持唯依恭敬心才能获得,而无恭敬心的人,显然即是断绝法缘者,因为任何时候想用佛法来滋润他的心田都不太可能。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两点:

第一、不能泯灭正法的价值。如果碰到一个人,就随随便便给他灌顶传法,也不管他有没有信心,只要有一点供养就行,那就非常不合理,可以说这就是贩卖正法。

第二、所讲之法应当对众生有利。具体讲,讲法者一定要具备讲法的资格,听法者也必须要有恭敬心,否则双方都不能得到讲闻的真实利益。当然,这里主要指闻法者必须要有恭敬心,否则对自己不一定有利。正如从天上降下时雨的时候,人类会非常快乐,但在业感颠倒显现的饿鬼面前,雨水却变成了难以下咽的脓血。同样的道理,对某些众生来讲,佛法的确是甘露,可以说它就是解除生老病死痛苦的灵丹妙药;但对毫无信心的邪见者来说,暂时也不可能让他们得到利益,所以对这样的人,最多在他们的耳边念一些咒语就可以了。

因此,道友们在弘扬佛法时一定要慎重。虽然观察众生的因缘和根机,对凡夫来讲有一定的困难,但也要尽量观察。如果某地的人对佛法有恭敬心,缘分也比较不错,那就应该给他们传法;如果他们对正法与传法者毫无恭敬心,甚至还生邪见,可能有人还有毁坏正法的恶心,那就不应强行传授。

对于闻法者来讲,大家一定要认真观察自己的心,如果相续中不但没有信心和恭敬心,反而还经常产生恶念,那就要特别注意。虽然凡夫人难免不对正法生邪见或不起信心,但自己一定要励力忏悔,并应至诚祈祷上师三宝。其实,我们的心就像孩童一样,只要有善巧方便,转变起来还是很容易。孩子虽然调皮,但有耐心的老师和家长,还是可以通过种种方法来教育他,比如有时鞭打,有时给一些好吃的,有时讲一些教言,这样之后,他就会逐渐变得听话。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心有时生这个恶念,有时生那个恶念,但只要坚持不懈地通过佛法来调整,它就可以趋入正道。历史上,很多高僧大德都是这样,起初他们的心也不调柔、行为也不如法,但依靠善知识和正法的加持,以及自己的努力,最后也成为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者。

无论如何,对无比珍贵的佛法,我们一字一句也不能浪费。因为,现在仍存留在人间的佛法,都是佛陀以无量苦行成就的。当然,这一切都是佛陀利益众生的大悲等流。《华严经》云:“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既然如此,我们怎能在对众生没有利益的前提下,就将佛陀在因地通过无数次布施头目脑髓等苦行才成就的佛法,就轻而易举在他人面前传讲呢?所以,对传承上师传下来的非常珍贵的佛法,我们一定要爱如至宝。如果有人对佛法有恭敬心,那我们就可以毫无保留地传给他,否则就不能随便传授。如果仅仅关心供养的财产,或想利用他人帮助自己出名,然后就传讲最深的法的话,那就太不负责任了。当然,只要我们能随学佛陀,即以胜过珍爱自己生命之心来珍爱佛法,那就一定能得到佛法的实益。

本来证法和教法是法身,但有些人对此毫无信心,那这样的话,恐怕释迦牟尼佛的色身亲自来到你面前也没有用。因为世尊曾说:“不敬我教法,见我有何益。”一般来讲,佛陀度化众生的方式是:自己宣讲佛法,弟子依之修行,以此则能获得解脱,当然这也是佛陀三转*轮的原因所在。所以,当看到《般若经》等法宝时,一定要当作真佛来想,并且还应经常恭敬顶礼,这样佛陀的加持就会融入我们的心。其实,听到了佛法也就见到了佛陀,但有些人却偏偏对正法和上师生不起恭敬心,那怎能为他宣讲佛法?

不但佛陀是依传讲佛法的方式来让有缘众生趣入解脱道,而且一切善知识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一定要以百倍的信心和恭敬心来听闻上师所传讲的佛法,在听闻后还应按照教言作如理如法的修持,这样之后,佛法不可思议的加持才能融入我们的相续,那时我们就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好,今天讲到这里!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1] 《广戒经》云:“所谓实福者,有大果、大利、大威严、广大义,若善男子、善女人,是行、是坐、是卧、其善根恒时增长。何人建造经堂,乃为七种实福之首。”


[2]往生净土四因:明观福田、发菩提心、积资净障、发清净愿。




{返回 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藏传净土法 第一课
下一篇:藏传净土法 第三课
 藏传净土法 第三十五课
 藏传净土法 第十七课
 藏传净土法 第八十九课
 藏传净土法 第三十九课
 藏传净土法 第十五课
 藏传净土法 第三十课
 藏传净土法 第二十七课
 藏传净土法 第四十二课
 藏传净土法 第七十课
 藏传净土法 第八十八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十七、何谓开悟?[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六)如何由世间施导入出世间布施行的修学次第[栏目:大寂尼师]
 Recognizing the Dhamma A Study Guide[栏目:Thanissaro Bhikkhu]
 转道[栏目: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五八○)[栏目:杂阿含经]
 因病多年靠领取社会保障金过日子,会不会有“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的果报?[栏目:因果轮回·净空法师问答]
 德行与戒行[栏目:首愚法师]
 谁欠谁[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略述佛教的死刑观[栏目:温金柯博士]
 玄奘大师的弟子[栏目:玄奘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