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的真宗旨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11

佛教的真宗旨

  ──二十三年八月在庐山大林寺暑期公开演讲会致词──

  今天是大林寺公开佛教演讲会之期,虽然本寺每年暑期,照例总有几次公开演讲会,不过今天却又含有一种特殊的意味,这是与以往不同的。一则、欢迎马秀芳将军佛学与救国,二则、又有德国柏林大学教授博尔士满莅会演讲,都是难得的!向来讲讲佛学,总难免一般人的误会,说佛学是消极的。佛法处处要人铲除“贪”、“嗔”、“痴”、“慢”等种种恶习,固可说是消极;至于好的美德,则皆须积极建成,岂能以消极概之?又有多数人以为佛法出印度而印度亡,中国如果弘扬佛法,将亦不免为印度第二。须知印度之佛教衰亡已久,在唐时婆罗门教复兴,过三四百年后,沦为回教民族统治,又数百年乃亡于英;故印度之亡,与佛教无关,而反证之印度的兴盛时代,正是佛教最昌明的时候;可见佛法决不是亡国的毒剂,并且是谋公众之利益,求人生之解放的无上良药!常言“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二语,真可包括佛教大旨!盖佛教出发的动机在慈悲;佛教施展的手段在方便。佛教所谓慈悲,并非“煦煦为仁”;方便也并非“孓孓为义”。凡是违反慈悲之心的动机,则汰而去之,适合慈悲之心的法门,则方便行之。大乘菩萨职在救人济世,保国安民,遇著妨碍保国安民救人济世的,则在政治、军事、教育、文化各方面,以慈悲的心肠,而施方便的手段,以切实降伏制止调治之,能牺牲个己的利益,而谋大众的安乐;这都是从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中流露出来的功德。所以佛教并不是遍于个人修养的;求世界的和平,树人生的公谊,亦皆属分内之事。总之、佛教的真宗旨,在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性海中,泛溢出来的种种救世济人、保国安民之方便法门的实施;能本此旨践行的,在佛教中就是菩萨。菩萨并非泥塑木雕的偶像,菩萨是真正觉悟的哲人,要能济世保民的才是真菩萨。马将军秀芳对于佛教有真认识,能实行菩萨道,举世咸钦!今天欢迎马将军,就是欢迎活的菩萨,愿大家听活菩萨演讲后,都要发心做菩萨!(心月记)

  (见海刊十五卷八期)

  (附注)本文从“庐山大林暑期公开演讲会会纪”中节出。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建设现代中国和中国佛教的途径
下一篇:由诸行无常求合理的进步
 唯识观大纲
 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再略评
 佛乘宗要论(应用的佛法)
 大林寺募修佛殿法堂序
 佛教与素食
 佛法悟入渐次
 国俗观
 五台精舍序
 答黄子理问(二则)
 复陈维东居士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泛论佛陀及中论缘起理事观与逻辑理事观[栏目:李志夫教授]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六[栏目:增一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拿正知正念的利剑斩断恶念[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心在慈悲中重生[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鬼道众生的故事-中国篇 序言[栏目:鬼道众生的故事-中国篇]
 杂阿含经卷第三(七一)[栏目:杂阿含经]
 三、赴藏学法[栏目:能海大师传]
 骄傲的风筝[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见解增上的标志[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一八 差摩[栏目:长老尼之譬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