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怎样发心修行 5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65
怎样发心修行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5/5)
( 8月14日 下)
 
【要点导读】:
◎ 如何才是上上发心,下下行持?
◎ 参访善知识的诀窍在哪里?
◎ 经论怎样才算学活了?
 
五、依师参学先具相·人法殊胜起定解
1、求法参学依师教·莫著世染唯具相
【如理认识】:
[宗]:我们在未成佛道以前,都是需要靠善知识的一种帮助。
——所以善财童子为什么五十三参。五十三参,他不是乱参的。
——也就是说,下一个善知识是经过前一个善知识的印可,如果没有这一点的话,你肯定昏了头,这是绝对的。
——比如,今天他参某某善知识,某某善知识说,“我就懂哪些,哪些,哪些,我就是懂些这些,没有了,你再去找谁吧。”
——那么你再去找谁啦,而不是说我在这里学完了,那我自己随便再去找,它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师父强调]
 
【反思自省】:
——为什么?我们天天这样乱跑,你能够找得出来哪个真?哪个假?
——这样子的话,就是说,你第一个善知识,第一个老师所告诉你的佛法,本来你就没学好,还没学到手,你还不知道什么味道,然后,我们自己在外面再去瞎跑,怎么能够找得到善知识呢?怎么能够求得到佛法?
——根本我们自己在认识上面就非常成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具足这样子的一些条件,即便说有善知识在我们的眼前,他也不会告诉你,因为你这个程度不够。
[喻]:很简单的,就在大学里面,一个老师、一个学生,你这个学生的水平、程度够了,那么你这个很高量的、指导的导师才会跟你讲,你不够的话,你讲出来大家也听不懂,讲出来也就没有意义,这是肯定的事情。那我们在一个学校当中,我们要能够听得到,我们要能够理解得了,这本身是需要条件的,需要资粮的,才是有办法。
 
【破斥邪见】:
——所以我们对善知识的这种的理解,不要很简单地认为说,我只要对善知识比较客气一点,多讲一些好话,送一些好吃的东西,送两件衣服,再磕磕头,这些都是世俗的客套,都是些表面的文章,表面一些功夫。
——善知识如果这么好骗的话,就不叫做善知识,是不是?那都很清楚怎么回事,你不可能(骗)的,你骗不了。
——有时候也是随喜大家而已,不是那么一回事,随顺众生,你喜欢听什么就跟你讲,你不喜欢就不跟你讲。
 
2、依师学法破邪执·法法相通次第修
【如理认识】:
——所以我们在学习佛法,学习这个道次第,必须得要有定解,没有定解就有非常大的麻烦。
——没有定解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既无法又无人。
[宗]:善知识他就是人的一个代表,三宝的一个代表,我们要破我执、破法执,他就是靠这个来破除,这个邪执才有办法去掉。
——所有这些《广论》里面的教授都是非常清楚和明了,我们绝对不能把它当成一个教科书一样,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一课学完了,最后一课学完了,我们结业了,毕业了。
[宗]:这个法法都是相通的,它每一个法类都是能够互相融贯的,都是浑然一体的,都是一味的。
——只是我们学的时候就要这么一点一点去学,所有它都是融通的。
 
【师父教诫】:
[宗]: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都是内心的一个境界的写照和体现。
——所以我们要用心去学,要用心去体会和领纳,然后来造作同三宝,师法友清净和合增上的业因。
 
『附录"思考题』:
1.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是如何参访善知识的呢?
2.我们找不到善知识的问题主要出在哪里?
3.为何要对道次第发定解?人法的殊胜体现在哪里?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所缘境与所知障 1
下一篇:怎样发心修行 4
 华严札记(二十一)
 生命整体性的意义 6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四讲 下篇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八讲 上篇
 佛教是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二、无限生命无常观·识心修心智慧生
 认识人生之三 5
 修心——把自己安立在何种世界?
 佛光普照众生心 3
 孝敬——在佛门里实践皈依的内涵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1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排九节佛风的重要性[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开放心灵而非开放行为[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六章 中国佛教涅槃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第二节 汉、魏、晋时代的涅槃思想[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欧阳竟无“唯识体用”观疏解[栏目:陈坚教授]
 阿含解脱道次第概论[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受持五戒[栏目:明法尊者]
 六处法门[栏目:杂阿含经选集]
 法苑谈丛 第一章 寺院殿堂佛像释名(一)三门殿[栏目:法苑谈丛]
 20.这一切[栏目:专题经文选译]
 普贤行愿品 AVATAMSAKA SUTRA, chapter 40 Translated by t..[栏目:英文佛典]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