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遣虚存实唯识观之特胜义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3

遣虚存实唯识观之特胜义

太虚

  论卷七云:‘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唯言、但遮愚夫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等’。此即五重唯识观中第一重遣虚存实观;而唯识观之最胜点,即在乎此。以本祗要此第一重唯遣虚妄识,存真实之唯识观;后之四重,只是为钝根人展转离过以入真耳。若利根人,只此一观,一了百了,直至究竟;以遣虚则妄无不尽,存实则真无不圆故。作此观者无他,只于无论何事何物,观为唯是五位诸法之一聚识,除此别无一件实有之物而已!作此观时,妄执我法遣无不尽,而无百论等落空之弊,其殊胜一。真如相性显无不周,而无起信等堕儱侗之弊,其殊胜二。但观明现前事物本来如是之实相──譬如饮茶,只是五位诸法之一聚识,别无所饮之茶,只是五位百法之一聚识,别无能饮之人;譬如听讲,只是五位诸法之一聚识,别无听者,只是五位诸法之一聚识,别无讲者──而无观佛境观上地等悬想他界之弊,其殊胜三。即观明本分,而于余界余地一切分无不通达,若自若他、若染若净、若生若佛、若圣若凡、若因若果、若身若器等,莫不是五位诸法之一聚识故,而无拘局一隅之弊,其殊胜四。故作此观,但明此理,无论何人皆可作之,无论何处皆可作之。他药虽妙,每可由药生病,独此一药,增益、损减之执,烦恼、所知之障,病无不治,更无从药生病之虞,故为独一无二大妙观门!诸有智者,应勤修习!(见海刊五卷五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唯识观大纲
下一篇:唯识之净土
 欢送日本佛教访华团致词
 佛教世俗谛的人生观之一
 楞伽义记序
 法华经讲演录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佛教不食肉之真理
 云南漫谈
 读伦理学原理感言
 从佛教能否存在谈到轮回
 佛法之真价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功德庄严品第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121-129经 暴流等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37[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听”禅[栏目:明海法师]
 持念佛号的寓意(和锦棠)[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七十九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原始佛教指导悟道的方法--以《杂阿含经》所见实例为主 (温金柯)[栏目:原始佛教理论]
 佛陀教育二十一世纪的使命[栏目:净空法师]
 喜乐的曼达拉 前行(一)[栏目:喜乐的曼达拉]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五)修行之前必须掌握修行要领[栏目:圣者言教]
 每日六问[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