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四节 中国现代佛教的导师太虚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31
第四节 中国现代佛教的导师太虚
 
在太平天国之乱以后,使得已经荒废的中国佛教,迎向新时代的人物,出有敬安、圆瑛、道阶、印光等的领袖,特别是太虚,他是复兴佛教的伟大导师,东奔西走,足迹所至,几遍全国,尽瘁于僧侣教育的革新,并将中国佛教的教团,在新社会中,面目一新。
 
太虚(西元一八八九─一九四七年)是浙江省崇德县人,出家于宁波的普陀山。早年受了康有为、谭嗣同、孙逸仙、章炳麟等的新思想影响,蓄志改革佛教。民国四年(西元一九一五年),首先着了《整理僧伽制度论》,期使长久以来,处于惰性状态,濒临灭亡危机的中国佛教,转而发挥救世之大用;僧团是人天师范,其改造的要求,却已落在时代之后,作为僧团改造的基础者,便得从事于适应新时代的僧教育之改善。
 
根据太虚的构想,计画设立世界佛学苑,以南京的佛国寺(后为毗卢寺)为总园,置世界佛学苑图书馆于武昌佛学院,汉藏教理院设于重庆的缙云寺,净土苑置于庐山的大林寺,禅观林则设于奉化的雪窦寺。他也真的努力于此一伟大事业的实现,故以武昌佛学院附设图书馆的各种藏经之收藏为初步工作,藏了很多的佛书,成了中国唯一最完备的佛教图书馆。这所武昌佛学院,是在民国十一年(西元一九二二年),由武汉三镇的居士们资助而设立,太虚则是它的创办人。太虚的门弟子中,例如英方、谈玄、法尊、法舫、大醒、墨禅、芝峰、寄尘、苇舫等人,也都是出身于武昌佛学院。如今,这些人才的一部分,仍留在中国大陆。
 
在太虚等人领导下的中国佛教,正在逐渐迈向复兴之途的时候,不幸得很,竟然爆发了抗日战争,太虚历年苦心的结晶,遂被炮火所毁,太虚等重要的僧人,相率避难于重庆,以及其他的后方各地,复兴佛教的圣业,亦因此半途受挫。抗战八年之后,胜利还乡,太虚回到南京,巡锡于上海及宁波等地,但因罹病,并且听到共军南下的消息,故于民国三十六年(西元一九四七年)三月,寂于上海的玉佛寺。他的著述,已被集为共计六十四册的《太虚大师全书》出版流通。在作为太虚活动中心的《海潮音》杂志上,可以看到太虚的光辉,但却终其一生,未能见到中国佛教的复兴,乃是相当悲痛的事。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五节 佛书的刊行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三节 佛教界的组织化与僧教育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四节 云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二节 净土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二节 语录及公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六节 鸠摩罗什..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一章 序说 第三节 佛教传播的路线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七节 杨仁山
 中国佛教史概说 参考文献
 附录 越南佛教史略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三节 胡族的佛..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一节 禅宗的开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观呼吸与观四界 三、辨识色法的理论 10-3-6 陆、心清净的剎那定[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 解题[栏目:佛书解题]
 1881 华严经金师子章注(唐 法藏撰.宋 承迁注)[栏目:09 注述讲记]
 浮生若梦[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弟子学佛已经三、四年了,为什么诵楞严咒心烦意乱?[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The Vipassana Retreat: The Precepts - 5 & 8[栏目:The Vipassana Retreat]
 唯有菩提心才能从根本上断除恶业的相续(索达吉堪布)[栏目:忏悔业障]
 中阴经[栏目:参考]
 自家水祛百病 Your Saliva Can Cure Sickness[栏目:初步参禅的方法 Basic of Chan]
 佛识慧集 <六十>秘密神咒[栏目:佛识慧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