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华严禅行法--《禅修前行》第七集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11

海云继梦和上讲经

华严禅行法----《禅修前行》第七集

今天我们来看第二部分,这个禅的意义。后面这些部分,第二跟第三部分,是我们的重点给各位作参考,有这么些资料。我今天早上翻了一下那个智者大师四禅波罗蜜。他是比较详细啦。那么大一个部头啊,它主要讲的还是们这个内容而已。他只是讲的比较详细啦,比较具体的那个实修部分。那我们这个地方,因为不在这里下太多的功夫,只是让各位了解一下在学佛跟修行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要有的一个完整的认识。现在在整个的修学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杂讯,偏差的资讯很多。后来的人所加入的知识太多了,那么它干扰了我们对佛陀的认识。

当年佛陀到底是要教我们什么东西?那么经过几千年来啊,大家在那边转来转去。他补充,我补充,你补充,补充到最后,然后再吵一架。佛法剩下来是你的、我的,他的而不是佛陀的,那这样的话,出入就很大了,所以我们要把这部分在跟各位再谈一下,譬如说禅这个字,在印度人的基本定义,他是叫功德丛林。一切功德从禅这个地方产生,那么禅修,意思就是叫我们修这一切功德,你要先赶快修。结果来到中国就变了,中国人对禅的定义,他不这样讲。他反而是讲菩提涅槃,妙明真心。禅那个东西就是一个很高贵的东西。因为怎么高贵不会讲,所以叫禅。就是这个样子。那么大家就在这禅上面,一直缠着不放。结果禅是什么呢也没办法搞清楚。像基本定义来讲,菩提涅槃、妙明真心。这是什么东西啊,你大概会说就是菩提涅槃,就是妙明真心。那是什么,你就只有那八个字。那八个字是什么你也不知道。那这样的话,这个定义,只能够说你接受了他的语言表达方式。他是什么东西你根本不知道。那禅这个东西对你来讲实质上是没有意义的。

那么从印度本身来定义,他不是这样定义的。他说功德丛林,那么功德丛林是一切功德所出生的地方。它怎么来的呢?静虑思维修。从这个地方来。那至少有个方向,他是个做法。这样做那么就会产生功德那就对了。虽然那个东西他没有办法表达出来。但是他告诉你他是一个方法。那么我们从这个地方就可以看到。到其他地方去,也一样产生这样的变化。那么现在南传佛教啊号称是原始佛教啊。最接近佛陀时代的那种教法。我们看来看去啊,他确实是比中国比较接近佛陀的思想。但是他也变了他也不是佛陀的。他已经经过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加以改造过了。已经不是原来的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他们那一群人所修学的这个东西。那区别就就很大。

我们现在要跟各位谈是印度人基本的认知。不是南传所讲的,也不是北传所讲的。那么我们来看看印度人心理所谓的禅,到底是什么。这个三十六页上面,我把它整理出来,大家看一下啊。禅之一词在印度原指色界天之天人的心地定法。换句话说啊,色界天的这些天人,他的心性是什么样子那个状况叫做禅。我们是欲界的人,欲界人的心性是什么状况你知道吗?这一点你弄不清楚你就没办法修啦,我们这里的人啊,斗争、对立、嫉妒。看到你好我眼睛就红啦。看到你不好啊我心里就高兴,虽然嘴巴会讲,哎呀!不幸啊,在努力啊,不要紧啊。不信你看看当他成功的时候你眼睛就红了。为什么不是我成功是他成功?尤其是同学是师兄弟的时候这种情况更明显。为什么因为你们的距离太近,会造成那一种互相排挤的现象。那这个就是我们欲界尤其是五浊恶世的人。他特别严重的地方。欲界的人它有两大特色,第一个身体,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多欲望。心理,那意根啊多妄想。这个就是欲界众生,他心地的定法,就是这个调调。所以我们告诉各位欲望少一点,妄想少一点。越少,那你在欲界里面的层次就越高。

这个高啊,没有办法跟你讲有多高。他就把它划分成七层。七层的上面我们叫六欲天。那其实是指我们人间欲望比较少的部分。欲望最多嫉妒心最强好斗争的,那就是最下面第七层的部分,这个部分越少,他就往上爬。他划分成六个阶段啊,他名字叫天啊。那个天来到我们中国那个也真的叫天啊。我们的天跟人家的天的意义就不一样。他只是水平的划分而已。一个人他有欲望他有妄想。那么按照欲望跟妄想的种类跟层次。来划分七个阶段。最下一层阶段,就是脚踩地上,就是最基层的。然后呢上面呢,越来越少,越来越少这样划分。那你来看啊,就变成天上还有天。。。一共有六层天,叫做六欲天,其实印度人的脑筋跟你不一样。他就像我们看书一样。他就在一张纸上把它画成七个阶段。欲望最重,妄想最多的就是最下面一层。然后上面六个层次就这样而已。那我们把它一变,变成空中楼阁上面那个天。那真是天啊。他只是层次的不同。你要了解啊。欲界有这种情况,色界也有这种情况。但是他的情况跟你不一样。所以我们说,色界天的天人的心地定法就叫做禅。那我们叫做妄想,叫做欲望,不一样哦。有没有?你看他基本定义,那我们在修学的人,首先就是要把欲望跟妄想给除掉。所以就要修禅啊,修禅就是不要有欲望不要有妄想。这是最起码的条件。

也因为这样子,所以他们的定义就叫做功德丛林。假如你带着很多的欲望,很多的妄想。那你要修什么?你这样修下来一定变魔。牛魔王的魔。为什么,以为你太多欲望太多妄想。那么现代人大概不会变成牛魔王。会变成科学怪人。科学怪人也是在修行,对不对?他用心专注一个地方啊,发明那个奇奇怪怪的东西啊。他没有利益众生。你可能也是要说,他也不是要害人。他只不小心就把毛毛虫变成那么大。他一爬过去,楼房都被压倒,要不然酷斯拉怎么来的?这个就是指那种状况,他有欲望有妄想。这就是欲界的特色,你必须把这些欲望跟妄想给除掉。要怎么除呢?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有欲界天进入到色界天。色界天呢,他们的说法叫做禅。就是这样。那你修禅学禅,你知道在学什么吗?你要把这一点给弄清楚。禅在欲中的人。因发心修行而证得的。叫做修得。我们是欲界中的人,那你要禅,是要修才能得的。你不要在那边妄想说,你一坐就入禅定了。那这样的话,假如你是色界中的人啊。那么因生在色界中而自然有之,故谓之生得。你是生而得的。而欲界中的人因思维而修得,故名思维修。你透过思维,注意哦。

学禅不是枯坐而已,他叫思维修,它叫静虑。我们讲到正行你就知道,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现在你我都是欲界天的人。欲界天中的人能够进到这佛堂里来啊,告诉各位你都是欲界天的人。因为你的欲望有比别人少一点。妄想也比别人少一点。你可能四天王天,比土地公高一级。也可能忉利天,也可能夜摩天。我们这里就有一个夜摩天的,晚上都不睡觉的,黏黏爬的(狗在看门)拼命在为大家服务的。现在大概在睡觉了,有没有?这夜摩天的人就可以不要睡觉了。那到了兜率天的话,就知足,欲望就很少很少了。第一个他是欲望少,那化乐天的人啊,那妄想又减少了,因为妄想很少,所以他很高兴。那他化自在天的人妄想更少了,这个时候的妄想跟欲望接近没有,接近于零,不等于零,是这个样子。那么到色界以后就不一样,就是欲望跟妄想是等于零了。那就进入另外一种状况,你要了解这种状况。那么要修禅,是修得的,我们是修得。修得怎么修的呢?

因为思维而得,所以叫思维修。所以禅的翻译又叫做静虑。那你就知道为什么这样翻译了。那以后我们透过正行来跟各位讲是怎么修。你就知道为什么。要不然这名字,给你觉得禅就坐在那里不动。不动为什么又要叫做静虑。又要叫做思维修。有没有?跟你想象的是完全不一样哦,所以告诉各位你进入这个道场修学,你必须把外面的杂讯、错误的观念统统放下。这个地方的指导是有依据的,是有出处的。不是你想、我想、自己想一想就乱讲了。那不一样,禅既然是色界人的心地定法,他的心地的特色就是这样。在这个色界天的人不会有欲望。但是他那个福报,修这个福报,福报尽了以后,他还会轮回的。我们中国小说说,有个天女在天上犯了天条,不知道哪一条,反正这都讲不出是第几条,就打落人间来受惩罚。那我告诉你,这个天上的天人会犯天条的,绝对不会是色界天的人。他最高最高,是到忉利天,欲界的忉利天。四天王天的比较多。所以你可以看到。阿修罗修罗兵起跟释提桓因作战,那也只是到忉利天而已,他不会上夜摩天去,所以你所看到所有天界的一切状况,那几乎都是忉利天以下的状况。

也就是说,忉利天以下,欲望妄想都还是很多。甚至于嗔心贪欲都还很重。那么要真的达到几乎不会有的,几乎啦,不是说趋向于零。那就要兜率天以上,兜率天以上,你慢慢的去了解。像这个部分呢,其他的经典讲得很详细。我们这里不跟各位讲那么多。因为现在再重新跟你解释这些,你无法体会印度人的思维模式。我们在这里要再跟各位讲,那要浪费很多很多的时间。因为他讲的都是心性的问题。因为禅是色界人的这种心地定法,所以色戒人的心体就是寂静。他很宁静,因为没有欲望,也不起妄想。你注意这一点。所以他的心体本身是寂静的。寂静的境界是就体而言,在这个境中,无欲无忧,无愁无诤,无得无失。写这么多是很罗嗦。应该来讲,是无欲无妄想就可以了。主要是这二个,我多写几个是给你做对照,但为心一境性之如如境。这个心一境性,各位还没有修学,你只能背啊,心一境性是什么你知道吗?各位注意看小孩子,小孩子还不会讲话。大概三四个月,眼睛会开始看东西的时候。晚上你带他出去看霓红灯,然后他看到霓虹灯,你把他抱转个方向,他那个头会盯着那个灯,你虽然转过去,她头就转过来,他始终会盯着那个灯看,有没有?这么专注的状况就做心一境性。小孩子看一个灯光就这个样子。现在各位在禅修的过程中,都最后就会到心一境性的地步,那你要是不到那个地步啊,那不算!不算!它是一种化境,那个境界是化境。是幻境,是虚幻的。因为是虚幻,所以才叫做色界天。它有相有形啊,但是无欲无想,你要了解这个部分。

然于欲界中修禅乃为出离三界之牢缚。故不能只停留在色界中。但是也不是叫你从色界再往上爬,爬到无色界去。那也不一定,你要再这样修也可以,因为那是禅修的功夫而已。我们在讲正行时候,在哪个地方禅修可以开出所谓的旁门左道,你知道吗?什么叫旁门左道,就是修到这个地方就好了。你应该要进入里面修了,结果你就从哪里去了,所以叫左道。旁门。从旁边的们在开出去,你可以再深入,弄那么一堆,你可以有神通变化,但是跟了生死无关,所以叫旁门左道。我们右边的叫正确,左边的叫不正确的。是指这个意思。这是第二段告诉我们的,你大概知道修禅的方向是什么。第三段,因此在中国禅宗的含义里,就不再是属于色界中的禅而已。中国人在讲的禅不是指色界的这个禅,印度人讲的禅是色界的这个禅,那我们中国人讲的禅是从这个地方再包含出离三界的部分。所以他说,不再是属于色界中的禅而已。在出离系缚的前提之下,禅宗的所谓禅,其体所指,乃是菩提涅槃,妙明真心之谓。虽云寂静之体,但是仍有审虑之功。他还有审虑的作用。他体是寂静没有错,但是他有审虑的作用。

假如你修到就是那个如如不动,心都不会动,像一块石头。那你差不多了,那个叫顽空,那个叫野狐禅。野狐禅,狐狸有没有,狐狸坐在那里就望着月亮,动也不动,一坐就五百年,那个叫野狐禅,或叫枯木禅。枯木啊,木头死掉了,在那个地方。你不要看哪,我们后面那里种了一棵树,种到树死掉,真会种!我们才说要传戒而已,他又活起来了,你不知道哦,枯木都可以逢春呢,他已经死掉了,没有错是死掉了,说我们道场要传戒了,他很高兴,又活过来了,但是你要修枯木禅的那就麻烦了,一枯下去,就活不过来了,再怎么传戒也没用了。所以修禅的人你要注意,他体是寂静没有错,但他有作用。不能够没有作用,这个我们要跟你讲清楚。寂静者,止息一切欲界杂思妄念。你在修学的时候,就要开始要带有这个部分存在,他是就他的本体来讲,他没有杂思,没有妄念。没有妄想,没有欲望所以叫做寂静。审虑者,慧观明思法界一切万缘生灭之法。就是你还有这个作用。

所以我们不会学的人,常常讲,师父不是说,怎么怎么嘛?那叫执一废一,执着在一边,废弃另外一边,我们那天跟这些行政人员讲,你们来这里帮忙道场,那么领行政的工作。可是呢,有这么好的缘听经行法,你还是要参加。就很高兴,现在只要一讲经,他就坐下来。有工作要你做,师父说要讲经的时候,就要听经,以后人家打电话进来就叫他打到外太空去,打到阿弥陀佛那边去就好了。你要知道,有这些事要做,那我们要尽量去配合,它两方面同时要有,那你要去拿捏得好,要去分配得好。不是说全部这边,或全部那边,不是这个样子。在这当中要如何衔接,那才有意义。你做这个就是做这个,做那个就是做那个,这个不是。它在这一法中,禅修的这一法,两者可以并进。本体寂静没有错,但是它有审虑之功。它可以起这个作用,所以我们不要以偏概全。先把这个部分,跟各位提出来。今行者欲求无上正觉,必经禅修一途。虽云方便有多门,门门之体不离禅,故云禅修而出生一切行法,一切行法总云修禅之谓。你不管修什么,统统叫做修禅啦。尤其我们在正行的时候,跟各位讲你要修到正行的时候,那个止法转过观法最起码要到这里。你就算不入初禅定,那个止法也要完成,那已经给你很偷懒了。人家应该是讲,那个60分算及格、你修到止法那只能够算40分啦。40分照讲要死当啦,就给你补考啦,活当而已。你连续补考两次,那也算给你过去了。就是说,下学期成绩就不能这么差,再这么差,就把你当掉。要这种夹带过关的方式,还勉强可以啦。但是这个不是很好的修法。真正的修法,你最好是修到初禅定,也就是数随止观还净把它完成。二禅三禅,那你说这个我不喜欢用功,那倒也无所谓。但是呢,你如果初禅没有得到,那么一个修道人要有一点道气,那最起码也要有止法的基础,止法才到一半而已。60分来讲它只有30分而已,我们加几分给你,算40好啦。

     这个后面,这些都是名称给各位作参考,这个总说的部分。我们这里,你看38页---从修法中看禅定的名称大约有七。这个地方,按照很多资料来看,我们应该把它分成九,而不是分成七。分成九,叫作九住心。它这个都是梵名,这个梵文。印度的名字把它翻成中文。什么叫等引,等持,等至,静虑,心一境性止,现法乐住等等。我敢肯定,你再怎么看,你都看不懂。再怎么解释,你都解释不懂。这个可以这样讲,在整个禅修的修学过程中,你的心境可以把它划分十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我们禅坐,坐下来的时候,你对自己的心是一片茫然。这个时候我说,你用牧牛图来看最清楚。就是我要找牛,牛在哪里,牛跑掉了,只是说我要找牛。爸爸说去找牛,牛在哪里,去找,你不知道到哪里去找,牛跑掉了。这个时候刚坐下来大概就是那种状况。你有心要找牛,但是叫你出门呢,糟糕,牛不知道在哪里。不知道向左转,还是向右转,还是在哪里,这个就是一个问题。那么很多人在这里茫然,就始终说,我不知道怎么修。其实很简单,你就走出去就对了。要找牛,牛在哪里,你不管,你出去找。你不要老是站在门口说牛在哪里。你要去找牛,我们大家一起来找牛。怎么少了这头牛,不是那一头,是你这一头。你不要去找别人的牛。别人的牛与你无关,你要把你的牛找出来,那么这个是第一个状况。第二个状况,就是你去找,找了老半天以后,我看到了,你不是看到牛,你是看到牛蹄,见迹,见到牛的脚印,牛的脚印在这里。大概在这个地方,我不要再跑到那里去了。这叫见迹,见到牛的足迹。看到了,就是看到你心的痕迹。所以我在跟各位讲的时候,你要静坐的时候,要先看你的呼吸状况。你自己的呼吸状况都看不清楚,影子都没有。牛迹,牛的脚印你要先看到,那你才知道,牛在哪里,是不是这样。

 现在找牛,第二个阶段先看到是这种状况,你的呼吸状况。息入息出的状况大概看到了,然后你就会朝那个方向再进一步。我真的看到牛了,为什么,那牛尾巴在摇,这是看到牛尾巴,影子看到了。

      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时候看到就赶快要把牛整个拖出来,那把这个绳子绑上去。这个时候呢你要拉它,它不来。你就拼命的啦,牛站在那里,牧童拉不动啦。各位有没有拉过牛,拉拉拉拉,很用力拉它就不动。有时候,它头往那边转的时候我们还被它拉过去。拼命拉,它就是不动,好吧,用力一拉,它头转过来,你就翻了好几个筋斗下去了。这个时候叫做驾驭,你开始要驾驭,要调服这头牛,它就不听话,你又老是拉一拉,被它拉走了。大家坐下来开始数息,数一数呢,怎么又跑掉了。结果要去找,现在发现要把那个跑掉的心要找回来。结果连那个心也被跑掉的心给拖走了。有这种情况,这个是驾驭的。这个时候是第四个阶段。

      然后经过这个阶段后,那个牛好像驯服了。被你拉了拉了以后呢,终于跟着你要回家了。然后回到家,这个一条路,慢慢的调服它。你拉得动,它会跟着你走的时候。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当过牧童,当牛要跟着我走,一次,两次要跟着我走以后,我就会想到,要爬到牛身上去坐了。坐在牛背上,怎么爬上去,不知道。那要爬得上去,才叫牧童。爬不上去不叫牧童,那叫随童。这个叫驾驭,驾驭到能够调服以后,你要把牛牵回家。那这个时候呢,这个时候叫做得牛。然后回到家里呢,就会忘牛存人,把它绑在牛棚子里面就忘牛,存人,人存着。你开始做你的事,人牛会两忘。这个就一步一步的境界。大概它这个地方讲的七个阶段是讲这个部分。那我们在修学的时候,也一样,这个是中国古代的禅师们,教我们做的一个方法。那我们现在在训练,要按照这个方法,来形容自己的心境,也可以。你不按照这个方法,来形容你自己的心境,也可以。譬如说,我们刚开始这个的心,像那个球一样,第一阶段的心,像打棒球。砰,一打,它跑掉了,球跑掉了,你找不到球了。这个第一个阶段的状况。第二个阶段呢,那就有点像打回力球一样,打过去,你抽得回来抽不回来呢,你开始要做这种训练。那个球要能够控制,可是你会发现,我这个球一 丢 出去,就像保龄球一样,它会歪一边。杆子也打不倒,只有自己的球倒到水沟里面去。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阶段,你这个心会有点像回力球,打出去,会拉的回来,可是接不住。这个心跑掉了,拉回来,拉回来,拉回来就开始打妄想。那么到第四个阶段,你会拉得回来,你接住再打,接住再打。这个就比较调顺了,但是呢,一打这个球都跑很远,再跑回来。就第四个阶段,到第五个阶段呢,就有点像像运篮球,它一直在你的掌握中,砰、砰、砰,距离就拉近了。你可以用这种方法去看你的心,你调御你的心,是怎么调的。这个是从你心理控制的状况来看的。那么直接从这里看,我们这样讲,它只讲到一部分而已,它没有讲到全部。你的息,你的身,你的心,三个部分是一体的。它现在是就心的部分来讲,你的息跟身,还是配合在里面的。这个我们通常用讲的,用语言讲的,你体会不到。所以才跟各位讲说,你一定要参加共修,你不要光是坐在自己的家里,坐到最后,你会跟那个佛祖一样,你被人家把你供在那里,那个你就变枯木禅,一定要出来参加共修。所以跟各位讲,为什么修行一定要缘念道场,要缘念善知识。法门你是没有问题,你会缘念法门一直修,但是,你那个叫死修,台湾话比较像,讲成国语就不太像,那个叫修死的,不会活用,死守在某一个地方。所以你一定要跟善知识、跟同修共修。然后看看,我的这种状况对不对,你才看得出来,不然一定会偏差。这个是三缘念当中,也附带跟各位讲的一个原因。

下面它是分别,禅有三种,一种是世间禅,一种是出世间禅,一种是世出世间禅。那么这里叫作,出世间的上上禅。这些名字,后面我们都有定义,这里不一个一个跟各位讲了,那给各位作参考就好。这个禅修的各种名相,我们简单的跟各位讲一下。这个第四十页,禅那,心定一境而观察、慎思、审别、思虑之谓。这个我们就这样子讲,这个观察、慎思、审别、思虑,这个部分,都必须在实际禅修当中,那你才会体会得到。你要注意,我从正行上面,跟各位分二部分来讲,一个叫技术面,技术是很简单的,技术,不是算一、二、三、四,因为这个两个技术(计数),我们都用到了,一个计数是计算1234的数目,叫计数。一个是。。。。 技术啦,那个技术,是从技术层面来看的。那一个呢,是从工程面来看的,从技术面来看,就是数息。你先看到呼吸的状况,然后就这个状况一个循环算1,第二个循环算2,第三个循环算3,这是第一个阶段数法的时候,是这样计数的。这个时候,不是只有这样子。它的工程面,是在作什么呢?就是所谓观察、慎思、审别、思虑。像各位又要坐香,禅坐叫坐香。然后要跑香,跑香就是起来跑步。这个坐香,叫作静。在静的时候,你的呼吸状况是什么样,你要弄的很清楚,你要注意喔,注意鼻息,只是技术面而已。对于息入息出,你要看得很清楚,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跑香的时候是动的,动的呼吸状况,是什么状况,你要很清楚。大概从这个传统佛教的立场来讲,它是这样讲。静坐的时候,那个呼吸,叫长呼吸。在跑香的时候,因为你在运动,所以叫短呼吸。那用我们的话来讲,坐禅,就是坐香跟跑香,是一个动,一个静。那么静态的呼吸,跟动态的,这二个呼吸,有什么不同。这个第一个阶段,数法的时候,那你要去观照得很清楚。那么去看这呼吸长短、动静之间,呼吸变化,对身体的影响的部分,就是整个数、随、止三法在修行的。这个就是观察、慎思、审别、思虑。禅修,不是不动坐在那里就好了,呼吸,所有呼吸的一切相,种种相,都要弄得很清楚。呼吸的因,呼吸怎么来的,呼吸的果,呼吸以后产生什么效果,要把它弄得很清楚。各位你会觉得,这没来听都没事,一听了,都有事。这个师父所讲的,都和人家不一样。我到别的地方去坐,都这样坐下去就好了,他就叫我不要想,什么都不要想。我告诉你,什么都不要想就不对,六祖惠能大师,他了不起就在这里,空心静坐,百不思维,是名邪道。邪道,不对的。他也不是叫你乱想,妄想、思维、推理,不是。就只有这么一个,息入的时候,你的感觉怎样,息出的时候,你的感觉怎样,你要有那种感觉。没感觉,你的肺部像个空气箱一样,以前人家打铁店那个凤鼓,你的肺部跟风鼓一样,那看那个有什么用。不是,真正作用是在这个地方。这个审虑的地方,观察的地方,才是你要成就的。要不然哪个人,事业失败了,或者昨天被倒了二千万,他现在坐在哪里也一样,你知道吗,脑筋一片空白,要哭也哭不出来,三代累积,一代清光。从爷爷开始到爸爸到我这一代,三代认真积蓄,总共存了二千万,但是为了投资某某,结果现在变成金光党的股东。那个时候你看看,他坐在那里,那跟你的数息差不多啦。差不多啦,脑筋一片空白,那个不叫禅。

禅在这里怎么修,你要注意去看看,我们先跟各位讲,你先把这种观念建立起来,你不要把外面错误的观念带进来。这里要你入禅定,要你证解脱,跟外面的那种情况不一样,所以不要把杂讯带到这里来。禅乃色界天人所属之心德,与欲界的散乱、妄想、烦恼、占有之心有别,色界跟欲界的这种心德,不一样。故禅那之体,乃为寂静,而亦具有审虑之作用,若欲界人修此禅那,则死后必生于色界四禅天之中,四禅之天中,就是你修到禅定了,你修到初禅的,就升初禅天,修到二禅的,就升二禅天,修到四禅的,就升四禅天,这样。那你要是再加无漏智心的话,那就出三界去了。佛子,依此发无漏智而修之,你进入禅定以后,发无漏智来修。故欲成就大菩提,必先脱离此欲界生而得的散心妄念,才有可能。所以你首先要脱离欲界的这一种妄念跟欲望,然后得四禅天的任何一禅都可以,然后,从这个基础上,去发无漏智,这个才是出离之妙道。各位要了解这个关键,不要一直想说,我们要出三界,为什么要入禅定,为什么要升到四禅天去。那不是要你升四禅天,你要先有禅定的基础,没有禅定的基础,你怎么修都难。我们在这个地方,会给你这二个法,一个按照这个次第来的,那么一个呢,就是我们北传佛教的那种禅修的方法。两个基础,一个为经,一个为纬。经纬交织,让你去自己得成就。

这个地方讲,一心考物为禅,此为色界天之心德,一境静念为定,此为无色界之心德,这二个不一样。在一心考物,为什么叫一心考物呢,因为你从鼻息的训练当中,你会起观,观,它会产生化境。化境产生的时候,那就是你所谓考物的地方。因为有化境,所以有形相,所以色界天的人,有形有相。无色界的人,连色都没了,连形相都没有了。所以他叫一境静念,在那个境界中,想当中,它不起作用,他有想。色界呢,是有相,那个无色界呢,无相,但是有想,所以它还有心念存在,所以这个都是这个部分的不同,各位还没有到达这种境界,你是体会不到,你只能够从文字上去区别而已。心德是那实际存在的状况。欲界众生多烦恼,散心妄念,故缺禅定的心德。此四禅四定,为世间法、佛法、外道、凡夫、圣人之所共通,这个四禅八定,是通外道法的。佛、菩萨、阿罗汉等所证的无漏定,为出世间法,非为三界内所属之心体所具有。这个地方告诉我们,这无漏定是出世间法,它的心体,跟三界内的心体不一样,你要知道,你要学什么,要先把这个弄清楚。我们所学的跟这个不一样,可是你要在这个基础上。

你从欲界,直接要横出很难,因为你障碍太多,所以我们通常都先到色界,从色界修出去,这样才快。问题是色界天的人,有很多人就跟各位一样,你会遇到很多劝他学佛,他不愿学的人一样,因为他没有学佛的因。色界的人也一样,他不是人不好,因为他根本,本来就修外道法,他没有发无漏智,就像你现在跟家人、跟不、朋友讲佛法一样,智慧一斤值多少钱,觉悟,觉悟。。又不会使我赚钱,那我为什么要学。那你跟那种人,那就叫做没戏唱。同样的,色界。我们能够进入色界,要横出三界,那是很快很快,那你不进入色界,不可能,你去注意看看。念佛人常讲,他横出三界,我告诉你,他没到一心不乱,就是没办法横出去。所以叫作横竖一摆,他横不出去。要到一心不乱,它本身就是禅定,问题是,我们透过正式的科班训练,你要达到禅定很快,你不经过科班训练,你用压抑的种种方法,要达到一心不乱,那会很辛苦。我们再看下面,欲得禅,必离欲界的散乱跟烦恼,欲得定,必断色界的烦恼及色界的牢笼。欲得无漏诸定,必绝无色界之烦恼。这个是次第讲,那不一定如此啦,像无漏定,不一定要绝无色界,当然这样总说,从无色界的烦恼断的话,那色界跟欲界的烦恼也都断了,这个本身也对,可是我们要得无漏定,你只要离开欲界的这种散乱烦恼,就可以从这里横出了。那就不一定要到无色界以后,再修无漏定。所以这个它有个次第、有圆融,我们叫作行布圆融。

再下面,此中禅在最初,禅是这种状况当中的第一个。一个禅,一个定,一个无漏定,它分这三个部分,所以说禅在最初,不论通称、总称,简称都叫禅。就是说,这三个部分,统统叫禅就对了。禅不惟诸定之根本,更为发天眼、天耳等通力,也依此禅。且禅有审虑之用,故观念、真理,也必依于禅,是故禅为修道之要津也。是故所谓禅者,澄静心念,曰世间禅。扫除心念,绝诸妄想,清净作用,用而无失,即曰出世间禅也。差别在这里喔,我只要没有烦恼就好了,那进入这个色界,就没问题,但是要把心念,统统扫除掉,使它的清净发挥作用,用而无失,那就是出世间禅。我们今天就跟各位讲到这个地方。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华严禅行法--《禅修前行》第八集
下一篇:华严禅行法--《禅修前行》第六集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十五集
 就从这里入法界 地藏菩萨行法 捌 无上正等正觉——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
 华严禅行法--《禅修正行》第八集
 耳根圆通章 第六集
 华严金狮子章讲记 七 文字只是垫脚石
 耳根圆通章 第二十六集
 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只有那么一件事情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四集 (2011年元月)
 华严禅行法--《禅修前行》第十集
 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一、放下吧!进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妙道[栏目:宣化上人]
 扶养母者[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交命念佛[栏目:圣旭法师]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讲记[栏目:三皈五戒]
 佛教教育的社会意义与未来(刘元春)[栏目:佛教与教育]
 梦中梦因果问答 45 我妹妹很会运动,这是来自过去世或今世的原因?...[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虚空普入一切而无边际[栏目:慧光法师]
 千生万死[栏目:不急不急·星云大师]
 学步拾零(惟虔)[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华严五教止观>讲义》释“华严三昧门”之七[栏目:华梵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