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净土法要(第一卷)
净上白毫观修法
第一章 释「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义
在佛教经论里处处呈露出智慧的光辉,处於学处的佛弟子是应依据佛陀从果证上演示的教法去修习,方能逐步沿著正确的方向而悟证佛道。
佛曾在《观无量寿经》里面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便是我们学修佛法,尤其是在观想的修持法上的两条最根本的原则,把握这两条原则,在修学时才不致落於偏邪,亦才能够迅速获得三昧的成就。
我们知道,心与佛是佛教里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同时也是贯穿学修整个过程的核心问题。一切众生都有心,而此心又是本具佛性的,那么,怎样的学修才能成佛?所成的佛又有那些不同层次?这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两条原则所要阐释的内容。
一、「是心』的内在含义
「是心」指的是现前一念即妄即真之心,一切修持活动都离不开「是心」的作用。因此,「是心」既有众生界的种种烦恼,而又具诸佛心的清净圆觉之性,修行也就是「是心」从迷转悟,从妄显真的一大过程。
《观无量寿经》中云: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诸佛正循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心想也就是第六意识的缘虑功能,即日用现前的思惟分别。因为初修法的人不认识真心,所以,想下手做工夫也只能依第六意识开始。著相轻的人可以直接从第六识的体性上去观照,而著相重的人则须观想佛国净土的清净相,从而转化对染相 的执著,逐步证人三昧。
由此可知,无论是直观识心而见本性佛,或托他佛净土以显本性佛,却都离不 开「是心」的转化之功。不过一个是观於相的属想心,一个观於性的属寂心,最後 是异途同归,都达到悟证三昧,成就佛道的结果。所以在三观上虽有从相、性、圆 照不二的三种不同,而立观的内在基点都是「是心」的功能。
二、如何「作佛」
在「是心」的这一基点上,又如何去「作佛」呢?「作」是依於本性的德能而生起的修行之道,「佛」即全修是性的觉心本态,有因地与果位的差异。
「作」也即是我们修持时的观想或观照,在通过观想或观照的一步步深入,则修德也就逐步开显,所以在修行者的心中就有不同层次的境界与悟证。兹从「作」的角度将境界分为业识与真心的两个层次:
㈠、净心能感他方应佛
修行人通过观想,心地逐渐清净,烦恼杂念也已伏止,此时便能招感他方果地佛垂示应化身来入心中,加持慈照。因为诸佛的法身本来没有色相,由於众生修持所达到的清净心地,在业识未完全断尽之前,於是就依这业识的缘影功能力,熏於果佛的法身智海,所以在心中便呈现了果佛的殊胜的应化身,以及净土庄严的色相,或者有各种法音与异香等的感应事迹。
㈡、三昧能成自己果佛
修行者通过观照,深证念佛三昧,顿断业识流注,烦惑消除,心地开明,此时自他一体,相即无相,便由妄心之境而证入真心妙用,所以在三昧力上自己也最终圆成果地佛的一切功德妙用。
以上两个层次是「作」的境界:
第一层是在观想中,以清净心而感「作」他佛来应,是未证三昧以前的现象。
第二层是在观照心中,以清净心而悟「作」自佛开显,是证得念佛三昧後的真实境界。
由这两层的境界可以明白,果佛是从修证而圆成,并非说众生有了佛性就自然会成佛。所以学佛者应是即「是心」而努力去「作佛」,「全性而成修」,方能由观想而证菩提。
二、何谓「是佛』
「作佛」是从「全性成修」的一边而言,而「是佛」则从「全修成性」的角度而论。这「是心」怎样才算是「是佛」呢?
「是佛」虽也站在业识与真心所现所证的两个层次上来立论,但它更重在说明一切功行境界上所出现的感应与实证,都是不离心的,也即是说当下「是心」的。这一目的无非是打破修行者对於现境与证境产生相对分别之心,从而融入不即不离的中道正悟之中。
「是佛」的两层境界如下:
(一):心即应佛
前面「作佛」的第一层次,说到佛的法身本来无相,由於众生业识清净心招感的缘故,而有应身佛的现前之境。那么,心与佛、有与无,都完全是不同的对立面。此时,修行人要在「是佛」的一面去消泯这相对立的隔碍见解,应明确悟解现前观想之心,当下全体即是应化之佛身,除此之外,更无他方的应化之佛身。於是在观想之中,不取不舍、安然不动,就能於观想中直证念佛三昧了。所以心佛不二、一体无殊的原则,便是「是心」即是应佛的「是佛一义」。
(二):心即果佛
前面「作佛」第二层次,是说修行者通过观照而证三昧,而这不免会产生三昧是由於观照而得成就,同样就有了修与证、心与佛的相对立的法执,对深达实相便就有里碍。因此,应悟知众生之心本具果觉心一切功德妙用,成佛不是靠修行的因缘,三昧正受是众生本然的状态,於是在三昧而不执三昧,於观照而不落观照的痕迹,一心无寄,湛然清净,慧光普照。於此无执明净心中,即有一尊如来跏趺安坐,无来无去,非自非他,正在此时,当下即是果佛,何必等待当来之世而成佛?如仍存修证之觉,等待之念,则於佛道必又退转了。
以上两层境界的应佛与果佛,都是当下「是心」的,而这「是心」的当下,没有相对的执著,不落於修证的痕迹,在修证心中,本来全体「是佛」的,所以全部修德全都融入性德而消泯执著,超然无住、无为,这即是「全修成性」之义。
四、「作」与「是」的三观义
以天台宗的三观义去观照「作」与「是」的两番意境,更显得观法的完备与殊胜。
㈠、「作」的空观义
正在观想时,了知能观之心与所观之法,都了不可得,不生情见、分别等的计著之念,在观相分明的同时,又即一念不生,无我无法。当於观境上忽起一念时,立即用空来破除扫荡,或轻念一声「断」来转而化空,使心境双泯,入於空寂。
㈡、「作」的假观义
假观即是观想佛国净土的妙德,从而转移一切世俗的杂念与幻觉。因此,要使观想之心明显地住在妙境上专一不移,了了分明,相应不离,净照相续,必须是心与境合一之後,才能转凡成圣,开显本觉。
㈢、「作」的中观义
在「空」与「假」二边作观时,因为一是扫荡,一是建立,往往会一边倒,产生偏颇的心理——偏於「空」观则易入昏沈无记,偏於「假」者又会生起乱想烦恼,所以都是功行中的用心之道,未能证入三昧。此时应用「中观」来消泯住空住假的偏颇心理,既不破亦不立,一心融绝二边的痕迹,湛然不动,自然无为,则了了分明之际,正是一念不生之时,即观离观,即法无法;由无分别的正智妙观之力,刹那之间直入念佛三昧,深达无生之体!
总而言之,「作」中有「是」,「是」中有「作」,从因至果,从果至因,一一都体现了三观的妙义。因此,从「全是而作」的角度来看,三谛既是破又是立;从「全作而是」的角度来说,三谛即不是破亦不是立。如在一切观修之中,自始至终符合於中观的无为直觉的照用来适当地进行「破」或「止」,才是一切修法过程中的关键要妙。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两条原则——观修原则,其意义极为深远,是一切观修行持的准绳,如果能深入理解「作」与「是」的内在真义,然後依此去一心一意地进行修习佛法,则必能得到事半功倍,速证三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