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题辞
 
{返回 谛闲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78

题辞

弘法刊题辞

实际理地。不受一尘。固在乎明心见性。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必资于文字语言。此古今之通例也。然则古之人。道感而形化。又曷尝贵于语言文字哉。曰。甚不获已而有言也。言或偶尔遗忘。又甚不获已而记之简策。有且惧不能行之于远。于是乃有周刊月刊旬刊之出现于世。其言之也。欲击蒙于当时。其传之也。将泽物于后世。今之青年宏法者。为道之殷。为何如哉。此闲对于当代诸刊之言。不能无感也。或谓灵明中居。一物不可留。况言语文字。纷秽庞杂。足以碍冲虚。而窒真如。达磨氏西来。持楞伽以印心。夫楞伽佛之金口所宣也。君子尚谓其堕于枝蔓。况后世师弟子策励之言乎。曰。不然也。人之根性不同。而垂接之机亦异。其上焉者。一见之顷。尘情自消殒。奚假区区文字为哉。而下焉者。虽朝夕谆谆诲之。味犹嚼蜡。苟欲绝文字。令其豁然自悟。是犹采藻于山巅。求萝于海底。终不可得也。今之去古。远矣。现前当代诸刊。或现大身。或现小身。或谈妙法。或谈粗法。皆非可以凡情测度。若以其窒真如而碍冲虚。一切斥去。闲不识其可乎否乎。然取鱼者必资筌。搏兔者当用。兔鱼既获。而无事于筌。吾心源既澄。识浪自息。复何文字之云乎。闲之区区。又不能无感于后之人也。今本寺主讲宝静法师亦有弘法刊之举。请辞于予。呜呼。其汲汲而图此。夫岂得而已之者哉。闲虽不文。因不辞而书诸首简。以告夫学佛者劝。

晨钟特刊题词

旷观日月之光照四洲兮。谁不沐其恩而蒙其明。维佛法之普及堪与比并兮。垂三千载愈故而愈新。论修持至无方便兮。念六字为一生了办之真经。众生依根识而揽境风兮。起惑业而造三途之苦因。孰知五蕴衣中有无价宝珠兮。怀之作丐而不认至亲。非恁么人当别资一路兮。乃于中途不免要栖息化城。学四念处慧以息境风兮。用正勤如意先发其通神。以五根蹑足上升虚空兮。则五力直透而驾于七觉之乘。游八正之长安大道兮。即可径登三脱清凉之亭。彼外道邪流所不能窥此门径兮。是我佛教中发足之初程。悲劫运莫急于今日兮。愿众生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我乏广长舌以发赞叹兮。聊于华岳上添得一尘。

题发刊词

妙道虚玄。绝无二三果级。至真湛寂。卓超一实形容。运无缘慈而应物。随有感机而施权。理绝言诠。必假文言。始能以明其旨。体非观照。务藉修观。方得以成其宗。且定乱分途。而动静之源。由来不二。智愚异路。而明暗之本。原是一如。迷者舍静以求动。智者背暗以从明。述而不作。说而无声。耳闻难会。眼见知音。此刊现身说法。亦如是而已矣。

西林居士十二龄时学画经教诸图题辞

三世诸佛。历代祖师。为大地众生出苦之增上缘。六道含灵。胎卵湿化。为十方如来成道之增上缘。所谓诸佛是众生心内之佛。众生是诸佛心内之生。佛心生心。互互摄。千灯一室。可以喻知。是见离心之外。无片事可得也。如是则知一切文字。可以与三藏十二部同观。一切图画。可以与三世如来像同观。以其皆从不思议中流出。表显不思议心之影响耳。丙辰夏。予维扬罢讲。道经古吴。驻锡灵鹫。居士陆西林公。携来童稚时所绘画一帙。予一见欣然。叹未曾有。夫妙龄之心。即所谓不思议心也。诸佛同证此不思议。得成无上正知觉。含之以为三德秘藏。吐之以为万行庄严。持之以为利生事业。今观是图。出于自然智无师智。天然作用。大有来由。所以公生平留心竺典。耆年力行愈坚。古稀时受菩萨戒。孳孳以净土为归。梵网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公所以荷担如来。密助圣化者懋矣。公宜珍之。以为千古镇家之券。将来或为三德秘藏。或为万行庄严。或为利生事业。无何不可。后之玩斯图者。肯作三世如来像会。功德不可思议。予固不赘云。

尤养和居士书华严经题辞

大方广佛华严经者。统一真法界之灵文也。圆该万有。唯是一心。觌体全真。融通交摄。是为诸佛极证之果海。亦即众生本有之心源也。然法界势含四重。重重无尽。因果缘起六位。位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行布于圆融。差别非离平等。平等其差别。初则举法界而全成因果。万德万行昭然。后乃融因果而混同法界。一毫一尘廓尔。虽四重六位有殊。隐显开合无定。而原始要终。究不离乎一真法界。故曰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是以一心万法。卷舒自由。三际十方。纵横无碍。十世古今互现。无边剎海交罗。犹帝网之千珠。光含众影。类天池之一滴。味具百川。故界标华藏。具见染净之融通。而佛号毗卢。直示应真之不二。五周四分之金文。澜翻于口海。六相十玄之妙旨。星灿于义天。可谓教启无上圆宗。法穷甚深理趣者矣。兹有古吴孝子尤养和居士。遵母遗命。净三业。历三年。敬书全经。特将毗庐果海。性德圆融无碍广大自在。微妙庄严。以示众生日用。现证平等心地法门。以报其亲。如引细流而归于海。可谓善于返本而报本者也。世之大孝能有过于此者乎。敬题之。以为书经者劝。

蒋鲁材先生寿诗唱和集题辞

读诗四首。具见行藏。根深则果茂。源远必流长。证自觉之圣智。入本住之山场。步步而到坭澈底。剪剪而破的穿杨。诵金刚而顿忘世相。证般若而免见阎王。浴沧溟而已具诸河之水。一粒而备闻众气之香。犹利天之杂林。靡作差殊之见。类须弥山之南面。纯舒金色之光。

功德林常斋会题词

我佛教人。断惑证真。梵网首戒。先断杀生。好生恶死。物类同情。杀之可怕。放之则忻。以人食畜。畜死为人。冤冤报应。因果非轻。不作杀孽。可免灾临。近世杀劫。闻之神惊。诸有智者。事理通明。上崇佛旨。下体生心。集会提倡。普劝亲邻。交际酬酢。概绝荤腥。持斋吃素。保体养身。既断肉食。免害生灵。少杀一命。多放一生。植福行善。物我同仁。况是未来诸佛。过去二亲。我当合掌赞叹。劝君勉力遵行。

海潮音十周纪念题辞

闲以宏法沪上。自夏历八月初八日动身。至十一月二十九旋归。阅百余日之久。江苏泰县居士林海潮音编辑社不之知。为该刊十周纪念。函来观宗索余文。返寺。日即晚。库房执事人送来函件一大堆。若循序答复。非经旬不克了事。越三日。展读至该社函。适有客至。余随手与之阅。读毕。客曰。吾闻达摩西来。以不立文字为宗。盖欲扫空诸相。直究本心。而趋真实觉地者也。而名山宿德。何莫非达摩之子孙。为之徒者。因其说法。往往编以成书。名曰语录。及至近代以来。曰周刊。曰月刊。曰旬刊。曰特刊。种种诸说。奚啻百端。无乃与不立文字之旨。相违戾乎。余应之曰。子之问。乃非是之谓也。夫起衰救弊。各随其时。吾佛世尊。为三界大师。住世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至双林潜辉已后。诸弟子结集大小乘经。为修多罗藏。至繁且多也。复虑后之人溺于见解。而反为心累。故以正法眼藏。付嘱摩诃迦叶。拈华微笑之间。将甚深微妙之法。含摄无余。此亦化导之一法门耳。非真谓鹿野苑至跋提河。所言皆当摈弃之也。不然。如来自兜率下生。何不即以单传直指示人。顾乃谆嘱劝诱而弗置之耶。去圣既遥。后学缠绕名义。而不之脱。诚为如来之所虑者。达摩出而救之。乃取迦叶微笑之旨。辄以示人。盖亦有所甚而不得已焉。近代新出诸刊。其所唱酬之士。以文字三昧。游智慧海。此乘时利见。亦扶衰救弊之至意也。海潮音出刊将十周。获其益者甚多。至去年。几乎不可相续。承今该社编辑居士。出而起之。绳绳不断。诚堪称法王之忠臣。慈父之孝子矣。是以老朽欣然奉作。不敢以不文辞。

题为宽禅人血书妙经

玉毫未举。金刃未开。尽大地是一部妙法莲华经。圆陀陀。光烁烁。俨若血淋淋地。人能于斯见得澈底。谓世尊出世之本怀已畅可也。谓世尊本不曾开口亦可也。是杀人刀。是活人剑。略露锋铓。龙腾豹变。如是刺血。如是书经。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可谓言言得髓。滴滴归源。奚止书无所书。刺无能刺而已哉。如或未然。必见我为能刺。经为所书。闻赞而喜。闻谤而瞋。以生灭心。起我慢幢。不特心迷妙法。直是血污莲华。且又深负这一躯百劫千生难得之人身。为可惜矣。宽禅人。尔其勉之。

题江易园居士所著阳复斋诗偈集辞

圆人授法。无法不圆。诗人作偈颂。无偈颂不诗。乃夙慧天然。非作意使之尔也。鄞县前知事晖午江公。将易园居士所著之阳复斋诗偈集稿。托海上黄涵之居士。转寄示余。余阅之。喜曰。是所证悟者之言也。以有分别心。说无分别法。以有言之事。显离言之道。以可思议之念佛法门。证不可思议之唯心净土。导引文人。同趋极乐。其意尽善。用心甚苦也。且集稿之文辞高爽。句义绝尘。语语皆从大慈悲心中流出。如葫芦之落水。转转有面。类水银之堕地。颗颗皆圆。体广用深。事明理澈。启迪人心。有裨世道者。夫岂小哉。以之而刊印流行。公诸同好者。未始非利生之法施欤。凡读是集者。幸无以之作世谛文字观。庶不负易园居士之苦心吐胆语也。有志生净土者。毋忽。欲重宣密意。而说偈言。佛法虽至珍。执之反为障。我有大法王。不居文字藏。六处放光明。七佛大榜样。听之没音声。视之无形状。时时谈妙法。法法悉皆忘。一句弥陀佛。作普度慈航。

金刚经略解题辞

佛言。一切诸佛及诸佛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须知诸佛。佛宝也。菩提。法宝也。同出此经。以见经中不二之理。不二。即僧宝也。一体三宝。显此经之理具也。华严经云。心造诸如来。及种种五阴。一切诸法中。无法而不造。如来。佛之通号也。五阴。法之总称也。佛法皆从心造。可见心量不二之理。不二。即和合僧也。三宝同一心造。显华严之事造也。应知华严之事造。造于此经之理具。此经之理具。具于华严之事造。繇理具。方有事造。繇事造。始见理具。圆觉经文殊师利言。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据此。方知理具者性德也。事造者。修德也。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故须于本起因地之中。悟得无明性空。深达实相。依实相理。起圆观修。照见五蕴皆空。彻显清净觉相。永断无明。至无可断。方成佛道矣。此经教人。不取心相。不取法相。并不取非法相。取心相。未离我执。取法相。未离法执。取非法相。犹未离乎空执也。故皆云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能不取心相者。证我空也。不取法相者。证法空也。不取非法相者。证空空也。观自在菩萨于因地时。修耳根圆照三昧。解六结。越三空。故得获二殊胜。发二妙用。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即依此三义而说也。初证我空。真谛显也。次证法空。俗谛显也。后证空空。第一义谛显也。真谛泯一切法。故云即非。俗谛立一切法。故云佛说。第一义谛统一切法。故云是名。佛说者。文字般若也。即非者。观照般若也。是名者。实相般若也。实相无相。亦无不相。故不坏假名。所以称为是名般若波罗密也。三谛一心。是天然之性德。举一即三。三原是一。非前后也。非并别也。本来之理。具诸法故。今于椒江宏扬忏法。获遘樗居士手着金刚经略解。以期永永寿世。谨述此以为读是解者劝。

题弘法刊辞

佛法不自说。宏扬在智人。如来广长舌。苦海布梁津。要知精研斯刊。先须定志凝神。把手牵君行不得。为人自肯乃方亲。

温州叶显参居士题辞

鲁经与竺典。谁不曰殊途同归。试问临行跨步。到末后牢关冥路。裹足资粮。毕竟孰优孰劣。琼院比茆堂。我乃云乐邦苦海。当思立命安身。须生前预办。珍池栖神莲萼原来白色白光。

溥常法师照题辞

其形如狮。其行可师。傍人浅识。唯我深知。性海绝纤。泯中泯边。一念寂照。万象森然。真见无见。随缘不变。南北两都。几乎踏。脚跟到处。因缘会集。宏法毗卢。请他主席。伟人光复。清主逊国。一举万程。远驰异域。滇南日本。南洋岛。两岸中流。无非妙道。十余年来。佐理报恩。提倡学院。光彩山门。主讲华严。提纲浅说。广远流通。后昆受益。噫。梅若不经彻骨寒。何得有此好消息。

单寄照题辞

受七尺身。离五尘欲。示僧伽形。披解脱服。发觉根苗。胤灵筋骨。闭目喃喃。跏趺兀兀。若谷神之安静。犹幻云之出没。虽未学老庞。推宝入渊。差不多好像一个周利盘特。

偶题词

圣经不厌百回读。细读心思理自明旨哉言乎。岂欺人哉。余生平自愧。百无一能。唯喜读诵。自披缁以后。所定课读之经有四。曰圆觉。曰金刚。曰普贤行愿品。曰观无量寿佛经。忽忽四十余年。限定每日一回。直是一万数千矣。惜未细读心思。虽

觉经义昭然。而妙观全荒。茫无心得。大似循行数墨。

上海佛教居士林题辞

常寂光土。原无依正之殊。实报庄严。遂有佛生之异。己清粗垢。下土非其所居。不破无明。上二如何得入。故设方便之化城也。由妄识之纷纭。飘流五浊。因贪瞋之业系。莫返一真。于是大哀旷济。提拔沈流。劳我释尊。示生堪忍。乃就同居而引归宝所也。


{返回 谛闲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诗偈
下一篇: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联语
 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大佛顶首楞严经五重玄义辑略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三编 始终心要解略钞
 普贤十大愿王别释
 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妙法莲华经五重玄义辑略
 谛闲大师遗集 第一编 大佛顶首楞严经序指味疏
 谛闲大师遗集 第四编 慈悲道场梁皇宝忏随闻录
 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诗偈
 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要述
 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序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二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修习圆满 戒定慧[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第四十九 墦斯摩拉品[栏目:譬喻经]
 生活禅浅悟(彭益胜)[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如何拓展心量[栏目:宽见法师]
 如何以三法印鉴别正统佛法日常生活[栏目:日常法师]
 初级佛学教本 第十三、十四、十五课 综合指要[栏目:初级佛学教本]
 那么平时不念佛、等到临终再念佛,可以吗?[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菩提路,谦容同行[栏目:禅林衲子心]
 赞叹与毁谤[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