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到底什么是幸福,我们怎样把握幸福?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111

  本报记者:我们以前做过一个关于“幸福感”调查,在北京工作的“白领”有一半以上的人,接近60%的人感到他们不幸福,想请您跟我们讲讲到底什么是幸福,我们怎样把握幸福?

  济群法师:多数人对幸福的理解确实存在问题,他们往往是从外在条件来考量,如家庭、地位、金钱等。事实上,幸福只是一种内在的、不稳定的感觉。当然,外在条件也是激发幸福感的助缘,但关键是在心灵而非物质。若一味外在条件,以为得到某些东西就能幸福,无疑是本末倒置。

  我们不仅要对幸福的内涵有正确认识,还应以正当手段追求幸福。很多人在追求幸福的同时,却在不断长养心灵的负面力量,以至把心都做坏了。须知,“心”才是幸福的根源所在。若是这一基础被破坏,即使拥有再多,也很难感到幸福了。


  本报记者:我常常有一种感觉,当我感到幸福时,心里往往患得患失,怕这种幸福的感觉会很快过去,那么我们其实不应该追求幸福的感觉是吗?

  济群法师:也不是说不追求幸福。刚才讲到,幸福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感觉,若是我们既在乎它,又觉得抓不住它,自然会患得患失。如果我们非常清楚幸福是什么,又有信心获得它,就不会感到害怕了。所以,我们要培养把握幸福的能力。


  本报记者:我觉得幸福的感觉和层次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喝到一泡茶也会感觉到幸福,但这种幸福比较短暂,也比较表层。再比如说今年春节我在一个寺庙里过春节,三十晚上跟大家一起包饺子,但是我们一同包饺子的人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第二天吃过饺子,大家又都走散了,这种幸福就不可能重现了,这些人不可能再一次在这里,再同样的包饺子了。所以我觉得这种幸福是不可重复的,很短暂,也很遗憾。

   济群法师:那你觉得这帮人不要散掉,天天都在那里一直包饺子,你会觉得幸福吗?

   本报记者(笑):也不幸福。

  济群法师:这就对了。所以说,幸福是由一定的心理期待为前提,当这种期待获得满足和平衡时,会产生一种幸福感。但幸福也要“中道”,就像吃饭,饿的时候,吃的恰到好处也会觉得幸福。但一过量,马上又会不舒服。朋友团聚也是一样,许久不见,在一起不亦乐乎。但三天一过,可能就厌倦了,甚至想躲开图个清静。

  任何感觉都是不稳定的,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心念无常”,所以我们不应执著,否则就会感到挫折。当然,幸福是缘起法,虽然无常,也有相对的稳定性。只要我们不断创造幸福的因缘,培养善的、和谐的心理力量,同时,消除障碍幸福的各种因素,便能保有相对稳定的幸福。


——摘自《一肩烟雨过江南》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怎么看待“茶禅一味”?
下一篇:了解佛菩萨的功德和修行有什么关系?
 “礼敬诸佛”,是否应当恒常尊敬一切众生,上至师长,下至蝼蚁?
 佛法在当代佛法在当代
 佛法在世间
 现在社会诱惑很大。您是如何面对外在诱惑的?出家人消极吗?
 因缘·因果·命运
 什么是参话头?
 关于杀生的问题
 如何用佛法指导我们不那么罪恶地经营企业?
 既然大乘法最究竟,佛陀为什么要说其他几乘?
 经济救助和心理呵护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去呵护人的心理健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关于证悟空性与大悲心[栏目:丹真绒布仁波切]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四三)[栏目:杂阿含经]
 正念动中禅简介[栏目:隆波通禅师]
 黄莲集 教理篇 十二 无我人众寿相[栏目:黄莲集·如觉法师]
 请问慧解脱阿罗汉为何?是属于上品中生的境界吗?寿命可计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安身、安心、安家、安业 安心-在于生活的少欲知足[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仪轨 讲记 下篇 不共同内前行 第五讲 上师瑜伽[栏目:龙钦前行]
 善言淑世[栏目: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因明进阶辩经教材之一[栏目:因明与辩经]
 六祖坛经 第二七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中广电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