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迷惑(仁尚)
 
{返回 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09

迷惑

(仁尚)

小时候,我非常盼望长大,因为长大后,就可以自己做主,不必再受大人的管制了。

长大后,我又非常怀念小的时候,那时无忧无虑,不用为了生活而烦恼。

人,总是会由小长大,会变老,最终会死去,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死亡这个大前提下,似乎做什么都毫无意义。自古英雄今何在?南北山头做土泥。古来多少帝王将相,生时叱刹风云,到如今,对他们自己来讲,还不是一场空?

如今的人们,虽然明知谁也逃不过死,却仍然为生活而拼搏,追名逐利,你争我夺,尔虞我诈……虽然知道人生如梦,却依然努力做一场美梦;虽然知道人生如戏,却依然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人们为了生活而生活。

难道人来到这世间,就只为活着而活着吗?《楞严经》中,波斯匿王似乎有同样的疑问,他请问佛陀:“生灭身中有不灭耶?”佛为他指出生灭身中的不生灭性:三岁之时,见恒河水,而今62岁,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老少吗?人的色身虽然生灭变化,发白面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

生灭变化的东西,会流转生死。而不生不灭的见性,并不会随着我们流转。见性既不与身同变,怎么会同受生死呢?当知此身虽坏,真性常存!

佛陀如是说,令人精神为之一振!人活着,应该发掘我们生灭身中的不生灭性,与真性相,则不再流转生死,自利利他,才是活着的真正目的。


{返回 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汝欲居何方(胜译)
下一篇:再见香光尼(来谦)
 万佛忏与普贤十大愿王(法圆)
 红墙内外(文彬)
 如何看待佛法(修学)
 好友(心亮)
 亲近师父的感悟(智琳)
 常存知足心 福在感恩后
 口业如山 谨语慎言(胜译)
 我的出家因缘(本孝)
 2008级预科班毕业感言(昌慧)
 慈善——接济贫穷的桥梁(远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红尘中好修行(辜隐)[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新闻媒体对佛教的报导[栏目:明日的佛教]
 相应19经 无惭者之根经[栏目:相应部 14.界相应]
 养成礼拜的好习惯[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五 (6)[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四依止[栏目:慈庄法师]
 天天跟他学,你能不学坏吗[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华严宗简论 第二章 华严宗的传承 第四节 四祖清凉[栏目:真禅法师]
 空棺只鞋 祖师何在 Only One Shoe in an Empty Coffin: Where ..[栏目:达摩祖师西来意 The Intention of Coming from the West]
 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第二[栏目:许止净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