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胜鬘经 3 三愿章
 
{返回 胜鬘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01

3 三愿章

译文

这时,胜鬘夫人又在佛的面前发出三种大誓愿,她这样说道:「我要以这诚实的誓愿,安定慰藉那无量无边的众生。凭借这样的善心,我能在生生世世中,断离惑见烦恼,能领悟契合真理的智慧,这称为第一大愿。我断离惑见烦恼,领悟契合真理的智慧后,一定抱着努力不懈永不满足的心念,为众生讲演如何断离惑见烦恼、领悟契合真理的智慧,这称为第二大愿。我接受佛讲授的真正佛法后,还要舍弃自己的身体、生命和财产,来护持所获得的真正的佛法,这称为第三大愿。」

这时,世尊立即对胜鬘夫人发出的三大誓愿作了授记。就像一切有形物质遍入无尽的虚空,如此,菩萨所有像恒河沙数多的誓愿,也都纳入到胜鬘夫人所发的三大誓愿之中。这三大誓愿,是真实不虚广大无量的。

原典

三愿①章第三尔时,胜鬘复于佛前发三大愿,而作是言:「以此实愿,安慰无量无边众生。以此善根,于一切生得正法智②,是名第一大愿。我得正法智已,以无厌心为众生说,是名第二大愿,我于摄受正法,舍身、命、财护持正法,是名第三大愿。」

尔时,世尊即记胜鬘三大誓愿。如一切色悉入空界③,如是菩萨恒沙④诸愿,皆悉入此三大愿中。此三愿者,真实广大。

注释

①愿:同誓。誓与愿还可连用为誓愿。细分誓与愿,义略有不同,誓偏重于自我约制,愿偏重于志求满足。

②正法智:一般情况下与正智、无漏智同义,都意指断绝惑见、契合真如。但正法智的外延要比无漏智、正智窄,多意指对现世法法智又称为现智。(现世现实现象)的观省了知,所以法智又称为现智。

③空界:佛家认为一切有形物质是容纳在无边虚空之中的,所以有的佛派还拟立空界色的概念,说门窗、口、鼻内外窍隙就是可见的空界色。空界不同于佛家哲学抽象的空或空性、空相,但佛家有时把空比喻为空界、虚空,以谕示空的涵纳无边,这是为了让理解力差的人能体会空的抽象意义,不是说空等于空界。

④恒沙:恒河沙,佛家常常用来比喻数量极多,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恒河中的沙粒比其它河中的沙粒细,所以恒河中的沙粒数之多给古印度人的印象很深。


{返回 胜鬘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胜鬘经 4 摄受正法章
下一篇:胜鬘经 2 十受章
 中部107经 会计师目犍连经
 佛为定量――《释量论·成量品》简说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一二九○)
 杂阿含经卷第四(九九)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五九二)
 中部80经 伟柯那色经
 杂阿含经选集 四十六、解脱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四二)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五九六)
 贤愚经白话 阿难总持缘品第四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了凡四训新解序[栏目:一诚法师]
 仁者乐“山” 你的身心就像一部普门品[栏目:禅林衲子心]
 针对网络信众学佛的几句良言[栏目:传喜法师]
 中部17经 林丛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八七)[栏目:杂阿含经]
 法界观门与四法界说的形成(傅新毅)[栏目:华严文集]
 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第十章 轮回说与心灵学[栏目:陈兵教授]
 因果报应(陀乐寺 阿旺嘉措金刚上师)[栏目:其它善知识]
 人才与奴才[栏目:仁焕法师]
 请问华严念佛如何下手?[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