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学基础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
 
{返回 佛学基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531

第三节 何谓法

所谓法者,梵语达磨,泽云法,轨持义。轨谓轨范,能生物解:持调任持,不会自相。合此任持良性轨范物解两义,即名为法。此法,概括宇宙一切事物。佛法之法,指佛所觉悟之真理,不舍悲愿,以世俗言说,显示自内证的如实义,宣示世间一切有情的善巧教法,这种教法可为众生轨则而成正觉,所以名为法。法者,道理义。于佛法中有四种:教、理、行、果。教法。指佛所说能破天明烦恼之名句文声以及形之所示的种种施设,亦即三藏十二部的数典。理法,一切教法所诠之义理,能阐述宇宙人生之真相。行法,依理法起戒定慧诸行。果法,修行满足所证之圣果。如来一代教法,不出此教理行果四法。因法显理,依理起行,由行克果,四法收之,无不尽者。所谓信解行证,即与此四法相对而言。信者,信顺佛之教法;解者,解悟其义理;行者,依教理起修行;证者,依修行证悟圣果。常略云解行相资,解者知解,行者修行,与世所谓学理与实践相近。然于佛典中诸多法门,若就对治而言,则有无量,就修持总纲说,只有成定慧三学。戒者戒律,防非止恶;定者禅定,静虑澄心;慧者智慧,研真断惑。依戒资定,依定发慧,依慧断除妄惑,显发真理。因位修学,不过此三。佛学简言即三学。佛学中的种种言论,无非说明知解与行持,此二者不可截然隔别,所谓知则行立,依解起行,行不盲目,有行又反验解。则是:“有数无现则罔,有观无教则始。”经云:“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又云:“从闻思修人三摩地”。


{返回 佛学基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学基础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四节 何谓僧
下一篇:佛学基础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二节 释迎牟尼佛
 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八节 密宗
 佛学基础 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二节 声闻行果
 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七节 律宗
 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四节 天会宗
 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绪论 第一节 三论宗
 佛学基础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二节 心法
 佛学基础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
 佛学基础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三节 心所法
 佛学基础 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四节 菩萨行果
 佛学基础 第七章 业感缘起 第一节 缘起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门开悟诗200首 第十七章 百丈怀海与野狐参禅[栏目:禅门开悟诗200首]
 平实、超拔、刚大、浑融——为印光大师示寂二十周年纪念专刊写[栏目: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
 无常是好消息[栏目: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生活的层次[栏目:佛网文摘]
 衮却格西示寂实录[栏目:衮却格西]
 包容,和谐,快乐--弥勒信仰与和谐社会浅述(潘建国)[栏目:佛教与经济]
 解脱道与菩萨道的关系(释大航)[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论唐代儒佛心性论互动(果平)[栏目:禅宗文集]
 宗镜录卷第三十五[栏目:永明延寿大师]
 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栏目:明日的佛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