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四节 唯识与现起分位
 
{返回 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669

第四节 唯识与现起分位

已说六识心所相应,云何应知现起分位?颂曰:

论颂

依止根本识 五识随缘现

或俱或不俱 如涛波依水

意识常现起 除生无想天

及无心二定 睡眠与闷绝

注 释

已说六识心所相应:六识,六转识,亦即前六识,或六识心王。心所相应,即相应心所法。此句谓,已说明了与前六识相应的诸心所法。

云何应知现起分位:云何,如何。云何应知,即如何可知。现起分位,指六识现起的分位。分位,指现起的因缘、情况,例如所依、六识俱起与否、六识之有无等,皆是六识现起的分位Sub-divisions。

依止根本识:这是说明六转识的依止门、或共依门。六识的生起,都是依止根本识。根本识,即阿陀那识。成唯识论云:根本识者,阿陀那识,染净诸识生根本故。依止者,谓前六转识,以根本识为共亲依。根本识是指阿陀那识,因为它是染净诸识生起所依的根本,故称为根本识。所谓依止,是指前六识都是以根本识为共同依及亲依。

阿陀那识:为第八识之异名,梵语,义为执或执持,故又称为执持识,因为阿陀那识能执持善恶业,及有情的根身,令不坏散,故以其为第八阿赖耶识之别名。

五识随缘现:五识,指前五识,或称五转识。成唯识论云:五识者,谓前五转识,种类相似,故总言之。因为前五识俱依色根都依于色根、俱缘现境都是缘现前境界、俱有间断并非恒常,故它们彼此之间种类相似,因此把它们合起来总称为前五识。随缘现,表示前五识非是恒常,须依众缘具足,方得现起。成唯识论云:随缘现言,显非常起,缘谓作意、根、境等缘。谓五识身,内依本识,外随作意、五根境等,众缘和合,方得现前。五转识现起的缘,共有九种:作意、根、境、空空间、明光明、根本依第八识、染净依第七识、分别依第六识、因缘依种子。在这九种缘中,眼识全具眼识之生起,须具备这九缘,缺一不可。耳识须具八缘除明之外,鼻、舌、身三识须具七缘除了空与明之外。

或俱或不俱:俱,俱起,指前五识皆同时俱起。或不俱:或,有时;此言,然而五转识有时也不俱起。五转识俱起或不俱起,全看缘具足或不具足而定:如具足前面所说的九缘,则五转识可以一时俱起;若具足了八缘,独阙一个明缘,则除了眼识以外,耳、鼻、舌、身四识都可以俱起;若具足七缘,而阙少明、空二缘,则只有鼻、舌、身三识能俱起。所以五转识,或俱起、或不俱起,全要看缘具足或不具足而定。成唯识论云:由五转识行相粗动,所藉众缘时多不具,故起时少,不起时多。因为五转识的行相粗显、浮动,其所藉以现起的众缘,又常常不能具足,因此能全部一齐现起的机会较少,而不一齐现起的时候则较多。又云:又五识身不能思虑,唯外门转,起藉多缘,故断时多,现行时少。又前五识,因为没有寻伺的功能,所以不能思虑,只能缘外境,而不缘内种,且必须借着很多的缘才能生起,所以它们间断的时候多,起现行的时候少。

如涛波依水:水喻第八藏识;涛波喻前五识。此谓前五识随缘现的道理,就如同波涛现起的大小,是依于水势的大小而定,而水势涌起的大小,则又依于风缘的大小来决定:风大则水势、波涛皆大,风小则水、波俱小。在此,风则比喻众缘:缘多,则同时现起的转识越多。意识常现起:前面说,五转识现起的时候少,间断的时候多。相对于五转识,第六意识则常得现起。因为,如成唯识论云:第六意识虽亦粗动, 而所藉缘,无时不具。第六意识虽然也是粗显浮动的,但它所藉以生起之缘,却是常常具足的。又云:第六意识自能思虑,内外门转,不藉多缘;唯除五位,常能现起,故断时少,现起时多,由斯不说此随缘现。既然第六意识自己就能够思虑,又能内外并缘,而且不须要假藉根境等众多之缘具足才能现起,因此除了五种无心位外,其它时候第六识皆常能现行;所以它间断的时候少,现起的时候多。因此论颂中才不说第六识是随缘现。

除生无想天:承上文,谓意识于一切时中,常得生起,除了五种无心位。这五无心位即:无想天、二种无心定无想定、灭尽定、睡眠与闷绝。何谓无想天?成唯识论云:无想天者、谓修彼定,厌粗想力,生彼天中,违不恒行心及心所,想灭为首,名无想天。故六转识,于彼皆灭。所谓无想天,就是修无想定的外道,他们认为前六识的粗想是生死之因,而生厌离;以此厌离粗想的定力,死后生于第四禅的无想天中,即以定力违弃不恒行的前六识心王与心所因为第七、第八识是恒行不断的,故他们无法违弃,其所住定力为以灭想为主;因为灭了想心所,即有如无想,故此中天人称为无想天。所以在无想天中,前六识皆灭了。至于所谓六识皆灭,其实并非究竟灭了。成唯识论又说:然说彼无转识等者,依长时说,非谓全无;生时亦有转识,彼中有必起润生烦恼故。如余本有初,必有转识。然而为何又说彼无想天中没有六转识等等,这些话是依据在受生后及临终前之间,那一段长时间而说的,并非连受生及临命终前全都没有六转识。因为他最初来无想天受生时,他的中有身中阴身必定要起润生的烦恼,才能再受生;而且他也同其余的天趣天道众生一样,其本有一期生死的初位,必定要有转识,才能舍中有而受后有。成唯识论又云:瑜伽论说:若生于彼,唯入不起;其想若生,从彼没故。瑜伽师地论说:若生于彼无想天中,便只入于无想定,而终其一期之无想天报中,其六转识都不再现起;这是因为他的想心所若再现起时,便是他的无想天报将尽,即将于无想天死去,以此之故,他的想心才会再现起。因此可知,无想天中,在初受生时及临命终时,都是还有六转识的,除此以外,尽其无想天报的一期天寿之中,皆以其宿昔所修无想定之果报力,唯依报得之定力而入于无想之境,以其六转识暂不起现行,而名之为六识灭,因而称为无想报,而彼天称为无想天。

及无心二定:无心二定,指无想定及灭尽定。此二定因俱无六识,故名无心。成唯识论。关于此二无心定,兹解释如下:

1.无想定──无想定的行相如何?成唯识论云:无想定者,谓有异生伏徧净贪,未伏上染。由出离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心心所灭;想灭为首,立无想名;令身安和,故亦名定。何谓无想定?就是有一类凡夫异生,已伏三禅徧净天之贪爱,而仍未伏上界第四禅之染心烦恼,由将出离六识作为涅槃想这样的作意为先导,以其定力,令不恒行的六识心、心所皆灭去。由于这是以六识想灭灭六识想为其行之首要,故立无想之名;又以其能令身安住、和悦,故亦名之为定,称为无想定。成唯识论又云:此定唯属第四静虑;又唯是善,彼所引故。下、上地无,由前说故。……此由厌想,欣彼果入,故唯有漏,非圣所起。这无想定唯系属于第四禅天,也唯是善性没有恶性或无记性,因为它是由善定所引生的缘故。除了第四禅天外,上地无色界天及下地第三禅天以下都无此定,因为下地的初、二、三禅天想心粗动,故难除灭而达于无想;而上地的无色界又没有无想的异熟之处,故无想定唯在第四禅,如前说。……因为无想定是凡夫、外道之人,由于厌离想心,欣冀无想天报之果,而入于此定,所以唯属有漏︵是一种有漏定,不是三乘圣者所修、所入的无漏定。

2.灭尽定──又称灭受想定、或想受灭定、或第九次第定。

上面的无想定是灭想,这灭尽定则是受、想二蕴皆灭,故称为灭受想定。这是三乘圣人所修的无漏定。灭尽定的行相如何?成唯识论说:灭尽定者,谓有无学,或有学圣,已伏或离无所有贪,上贪不定,由止息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恒行染污心、心所灭,立灭尽名;令身安故,故亦名定;由偏厌受想,亦名灭彼定。所谓灭尽定,是声闻乘的四果人无学人,或三果之有学圣人初果及二果圣人不包括在内,他们已能暂伏或永离无色界第三天无所有处天之贪爱,但对于上地无色界第四天,即非想非非想处天之贪爱尚不一定能伏断,此时已入于非想非非想处定,由于止息想心的作意为先导先起止息想心之作意,然后以定力,令不恒行的前六识,以及恒行的第七识染污末那识之心、心所法皆息灭;以其七转识皆息灭,而立灭尽之名。又以其能令行者之五蕴身安住故,故亦称此为定三摩地。又由于偏于厌离受想二蕴,故亦称之为灭受想定。

成唯识论又说:此定初修,必依有顶,游观无漏为加行入。次第定中,最居后故。虽属有顶,而无漏摄。初修灭尽定时,必须依于无色界的最高天,有顶天,亦即非想非非想处天,以游观正思惟无漏境界以为加行,而入于此定。为何此定须依于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定呢?因为这灭尽定在九次第定中,系居于最后的第九次第定,也是厌患三界的厌离心最微细的定,三界九地中,除非想非非想地外的其余八地,心皆较粗,不堪作此微细心行的定之所依,是故,必须依无色界之有顶天,乃得起灭尽定。又灭尽定虽属有顶天所起,但以其定体不与烦恼相应,故是属于出世的无漏所摄因此灭尽定是无漏定。

成唯识论又云:若修此定已得自在,余地心后亦得现前。虽属道谛,而是非学、非无学摄,似涅槃故。此定初起,唯在人中,佛及弟子说力起故;人中慧解极猛利故。后上二界亦得现前;邬陀夷经是此诚证;无色亦名意成天故。于藏识教未信受者,若生无色,不起此定,恐无色心成断灭故。已信生彼,亦得现前,知有藏识,不断灭故。但是若久修此定,已能于此定得自在之后,即使从九地中、有顶天以外的其余七地之任何一地心中,亦能直接现前超入灭尽定,亦即不必再依非想非非想地心才能入。灭尽定虽然是属于道谛,但却不是有学或无学所摄,这是因为灭尽定与涅槃相似,虽然并非真入涅槃。灭尽定最初的修证之因,唯在人道中,这是由于佛及佛之弟子在人中说教之力所发起的,以人道中的慧解极为猛利,故易发起此定之修因。既发起后,以后若生于上二界色、无色界,此定亦得于彼界中现前;邬陀夷经上便有最好的证明:因邬陀夷经上说:超越段食,随受一处意成天身意生身,便能出入此定。因为无色界也是超越段食的意成天,所以无色界天人也能入灭尽定。然而并非所有无色界天人都能发起灭尽定:如果对于第八藏识之教理不能信受的有情,他们若生于无色界,便无法发起此定,因为他们的心中,恐怕一入此定,则本来已不依于色法的无色之心,会变成断灭。是故已信受第八藏识之理、而生于无色界的有情,其灭尽定便可现前证入,因为他们知道有藏识存在,入灭尽定后,虽然没有色身,且七转识也不再现行,但也不会因此而有落入断灭之虞。成唯识论又说:要断三界见所断惑,方起此定;异生不能伏断有顶心心所故。此定微妙,要证二空,随应后得所引发故。要先将三界的声闻见道位所修断的烦恼见所断惑,都断了之后,才能发起灭尽定。因为未断见惑见所断惑的凡夫异生,没有能力伏断无色界的有顶天非想非非想天之心、心所法──必须要伏断、超越了无色界最高天的心、心所法,才有可能发起、证入灭尽定──这是因为这灭尽定的体性十分微细殊妙,所以二乘及菩萨,都须证到人、法二空智人空智与法空智,然后各随其后得智,才能引发灭尽定。

成唯识论又云:若诸菩萨,先二乘位已得灭定,后回心者,一切位中能起此定。若不尔者,或有乃至七地满心,方能永伏一切烦恼;虽未永断欲界修惑,而如已断,能起此定。论说已入远地菩萨,方能现起灭尽定故。有从初地即能永伏一切烦恼,如阿罗汉,彼十地中皆起此定。经说菩萨前六地中,亦能现起灭尽定故。如果有些菩萨,他们是先前在二乘位的时候,已经证得了灭尽定,然后才回心向大乘的,这一类菩萨在修证菩萨道的过程中,不论处于菩萨的任何一个阶位,也都仍能发起灭尽定。倘若不是从二乘回心向大的渐根菩萨,而是从初发心就直入大乘的顿悟菩萨,其情形便不一定:他们之中,有的甚至要到了七地满心时,才能永伏三界一切烦恼;虽然他们见惑已断,但欲界的修惑还未永断,然而却能犹如已经断尽一切烦恼一般,而能发起灭尽定。所以显扬论说:已入了第七远行地的菩萨,才能现起灭尽定。然而,有些菩萨则是从初地起,就能永伏一切烦恼,故也便能如阿罗汉一般,于彼菩萨十地、一一地中,皆能发起灭尽定。因此经上亦说:菩萨于前六地中,也能现起灭尽定,而不限于一定要到第七地以上。

故知菩萨不可思议,菩萨功德不可思议:菩萨虽未断尽修惑烦恼,且不拘其所证之地位,亦能发起灭尽定。以上为解释二无心定:无想定与灭尽定。

睡眠与闷绝:这是指极重睡眠与极重闷绝。闷绝,指昏死过去、不省人事。谓在极重的睡眠与昏厥中,前六识亦不现行。成唯识论云:无心睡眠与闷绝者,谓有极重睡眠闷绝,令前六识皆不现行,疲极等缘所引身位,违前六识,故名极重睡眠。此睡眠时虽无彼体,而由彼似彼,故假说彼名。风热等缘所引身位,亦违六识,故名极重闷绝。或此俱是触处少分。所谓无心位的睡眠与闷绝,是说有极沉重的睡眠与闷绝位,都能令前六识皆不起现行。何谓极重的睡眠位?就是由极度疲倦,或咒术、药物等缘,所引起的极沉重的无心之身位,而违阻了前六识的生起,令不得现行,故称这种状态为极重之睡眠位。此睡眠心所生起时,虽然无彼睡眠之体可得,然而由彼沉重睡眠所引起的无心之相,却与彼沉睡相似,一般地沉重,因此才假说此身之分位为无心之睡眠位。至于何谓极重的闷绝昏厥位呢?就是由于风寒、酷热、咒术、或药物等为缘,所引起的身之分位,也能违阻六识之现行,故称为极重之闷绝位。或亦可说,极重的沉睡与昏厥二者,也都是触处的少分。以上为说明:第六意识于一切时,常得现起,除了五个无心位:无想天、无想定、灭尽定、极重睡眠与极重闷绝。

义 贯

以上已说明了与前六识心所相应的诸心所法,云何应知如何可知六识现起时的种种分位因缘、状况等?原颂文曰:

由于依止根本识阿陀那识,前五识常随缘而现起众缘若具足即现;此前五识现起时,或五识一时俱起、或不俱起,视缘之多寡而定若九缘具足,即五识俱起,若少于九缘,则不得俱起。

这正如浪涛波澜之大小是依于水受风之大小而定一样。至于第六意识则与前五识不同,它并不受根境等缘所限,而于一切时中常得现起,除了五种无心位外,此五无心位为:生于无想天,及无心位的二种定:无想定与灭尽定,以及极深沉的睡眠与极重之闷绝,除了在这五无心位之外,第六意识皆常得现起。以上为释诸识现起之分位。


{返回 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五节 唯识与能所
下一篇: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三节 第三能变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第二篇 悟后依体起修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一章 释论题、论主、译主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自序
 禅之甘露 第十章 习禅五阶(下)
 禅之甘露 第八章 不净观之三—白骨观
 菩提根本、福德
 天台小止观讲解
 禅之甘露 第九章 习禅五阶(上)
 地藏法门系列 二、地藏本尊十观法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五章 唯识修行五位 第三节 通达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道次第》中的菩提心[栏目:济群法师]
 朝鲜佛教史[栏目:佛教历史]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中[栏目:经文]
 惟贤长老的世纪人生随想 僧品高韬垂范千秋[栏目:金易明教授]
 狙公失猴[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菩萨宝鬘论》讲记(十)[栏目:菩萨宝鬘论讲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栏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代文]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九十三[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