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本性般若 常自观照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11
本性般若 常自观照
 
    “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确实如此,小根小智人一听闻,就害怕。
    所以说,“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六祖所接的真正的大上根人、上上根人一下子直契真如实性,而不需要中间的观照般若,也就是悟证同时,一闻即悟,悟了即了,了了即用,用了即舍,“不假文字”。
    “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原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这里讲到了科学问题。“譬如雨水”,雨水是不是天上下来的呢?“原是龙能兴致”,当然今天又可以用人工降雨。就尊重祖师和佛教来说、就当时的认识论,对于这个问题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这些科学问题,我们不用管,留给科学家去研究。但是下雨这件事确实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都能够“蒙润”,都能够得到利益。“百川众流,群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也是如此。
    相反“若开顿悟教”,听到大善知识一说,一下就明白了:哦,即心即佛,原来我的心就是佛。“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不从外在的形象、事理上去寻找,而是在“自心”上“常起正见”。
    一个人,也许在家,也许出家,也许看经,也许不看经,也许做一些我们认为是修行的事,也许根本不做任何在我们的眼目中是修行的事,只要他的内心“常起正见”,这就是真正的修行。
    “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禅宗有很多不拘小节、不拘小法的地方,强调的就是心行。但是我们要明白性相不二,理事如如。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最上乘
下一篇:执相而求 谬以千里
 惠能闻神秀偈
 非常非断
 六祖的身世
 般若品第二
 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传授衣钵
 心性本空 生含万法
 六祖坛经说什么 目录
 三轮体空
 若见本性 言下相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Practical Insight Meditation - Basic Exercise I[栏目:Mahas Sayadaw]
 往生极乐世界就能了脱生死无量寿吗?[栏目:理净法师·问答集锦]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A 713经(转趣经)[栏目:界定法师]
 第三章 修行与婚姻 第三节 家庭与社会[栏目:佛法与婚姻]
 中台世界 中级佛学 第十三课 普贤十大愿王(二)[栏目:基本佛学]
 此刻佛陀是否存在?Does the Buddha exist at this moment or n..[栏目:一问一智慧 Buddha-Dhamma for Students]
 禅宗哲学象征 第二章 公案颂古与不二法门[栏目:吴言生·禅学三书]
 佛说阿弥陀经图解 - 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栏目:佛说阿弥陀经图解]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