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彻悟人生 第十三个故事
 
{返回 觉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93

(第十三个故事)

  佛陀在世时,座下有位眼睛失明了的比丘。因为眼睛瞎了,他只能摸索着缝补衣服,一不小心,针又从线上失落了。于是,他说,谁能修福积功德,帮助我穿针引线呢?这时候,刚巧佛陀走进来,告诉失明的比丘说:“我要修福积功德,我来给你穿针引线吧!”那位比丘听出是佛的声音,立刻起立披上袈裟,向佛顶礼,禀告说:“佛的功德已经圆满,为什么还要说修福积功德呢?”佛陀回答说:“虽然我的功德已经圆满,无如,我却深知功德的恩、功德的果报和功德的力量,我才能够在一切众生中最为殊胜,这也是由于这种功德。因此,我很重视功德啊!”

  待佛陀给这位比丘赞叹功德以后,接着,又顺应他的心愿说法。这位瞎眼的比丘听法后获得了法眼净,内眼也更加地明亮了。

                                    ——《大智度论》


  关怀众生就是功德,慈悲就是功德。佛已觉行圆满,尚且不忘慈悲,不忘修福,广积功德,真是我们的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楷模啊!

  有人说品德和智慧有如鸟之双翼,缺一不能飞。智慧好比人的眼睛,品德好比人的腿和脚。有了腿才能站立,有了脚才能行走,有了眼睛才能看清方向。品德如同车轮,可以运载人走向解脱之门,而智慧才是钥匙,有了它,才能打开这一大门。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建立在佛教“一切众生平等”的这一最胜义谛的理念之上的。佛教说的“平等”,是了义、究竟义、最完全最彻底的,不是方便义,不是权巧善用。能够“平等”到“一切众生”,彻底包容到不具任何排他性,反而包容“异端、异己”的存在。除了佛教,这在历史上任何一种学说,任何一种宗教传统恐怕都是难以做到的。


 


{返回 觉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彻悟人生 第十四个故事
下一篇:彻悟人生 第十二个故事
 彻悟人生 第二个故事
 彻悟人生 第三十一个故事
 浅谈信仰
 彻悟人生 第十六个故事
 佛教之道 正信之道
 人生往来两条船
 试释“如意”
 怎样面对压力?
 佛舍利的流传
 佛教不能忽视僧伽的律仪教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栏目:杂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病痛很多,请问师父如何改变现况?[栏目:放生健康·净空法师问答]
 《解深密经》纲要[栏目:唐仲容居士]
 四十八愿 第七讲:什么是真实行的念佛[栏目:纯祥法师]
 冰心一片在玉壶——记妙湛老和尚二三事(释界象)[栏目:妙湛老和尚纪念文集]
 吾心忠告 3-3 佛法简介 密咒金刚乘[栏目:敦珠法王]
 让烦恼打开天窗[栏目:杨云唐居士]
 愿力可以超越业力[栏目:瓜熟蒂落·达真堪布]
 真诚圆融化违缘[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净土宗第十祖截流大师[栏目:净土宗祖师及高僧的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