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明光心与佛性(一)
 
{返回 竹清嘉措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92
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开示
 
明光心与佛性 系列三之一
 
你的心本来就是证悟的,如云一般迷妄的外来垢染,在你心中以妄念的形式,遮蔽了你心的明光本质,但却没有使这个本质改变或沾染尘垢。
 
英译中/马尔巴佛法中心 施心慧
 
竹清仁波切开示,「如来藏」就是「明光」,
这个「明光」构成了心的本质最根本的基础。

竹清仁波切说,证得佛果时,行者就证得了可能达到的最极致的悲心,
这也称为「伟大的尊圣心」。
 
30年来,云游全球五大洲弘法的竹清仁波切,
公认是当代最伟大的空性大师之一。

-----------------
 
为了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的无量有情众生,我们要直接了悟心的根本本质,也就是明光,佛性(如来藏)。为了要得到这样的了悟,要尽己所能地去闻、思、修纯正的佛法,这是很重要的。抱持着这样的动机来闻、思、修佛法,就是去开展对成就正觉的极大决心,也就是菩提心,这也是我们在一开始就要养成的心念。
 
在无上的导师佛陀所教导的经典当中,有一部经典提到:
 
如来藏完全遍及一切众生,
这是所有众生心中佛的根基。
 
如果更仔细地去看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们或许会问:要怎么来理解「如来藏」(或「佛性」)这个名相呢?「如来藏」指的就是「明光」,这个「明光」构成了心的本质最根本的基础。这个心的自性明光的本质,是不被任何类型的瑕疵所垢染的。这个明光的自性本身,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字面上的意思是:已证得大乐者其心的本质。为了方便起见,把「如来藏」和它的一些同义词翻译成「佛性」)。
 
这里关于「如来藏」的说法,所论及的是「如来藏」和众生整体上的关系。问题是,「如来藏」涵盖众生的范围有多广呢?
 
「如来藏」是遍及一切众生的。要说明「遍及」这个词汇的意思,我们可以说:「如来藏」遍及于一切众生,就像奶油遍满在牛奶一样。或者,我们可以说:明光,也就是本初心,遍及于一切众生,就像芝麻油遍满在芝麻籽中一样。或者,就像黄金在金矿之中,银在银矿之中,清净的本质在众生的心中。这个「清净的本质」原本就是明光,而这也就是「佛性」。
 
关于「佛性」,我们可以区分出三个不同阶段:基、道、果。「基」的佛性,指的是明光,它自然地就呈现为所有众生心的根本本质。这个本初的状态是被遮蔽的,被覆盖的。在这种情况下,佛性建构了一个基础,以众生来说,遮障是可以从这个基础上去除的。这就是一般平凡众生的阶段。
 
所谓的「道」佛性,是在描述一种已经直接了悟本初心的状态,其结果就是粗的迷妄也被消除了。这个「道」,是行者在去除较难以察觉,或是较细微的迷惑的一个过程。这是在十地中的尊圣菩萨的阶段。
 
当行者去除了所有细微的迷妄,以及制造迷妄的习性,这就称为「果」佛性。迷惑的状态并不是心的本质的一部分。当迷惑的状态去除了之后,心的本质──明光就会直接展现。当明光直接展现时,就成就了「果如来藏」。行者便证得了诸佛的了悟。
 
当说到佛性被迷妄的外来垢染所遮障时,有人可能会想:「如果我自己心的根本本质,是被我自身的迷妄产生的暂时垢染所遮障,那我怎么会知道要如何去修正呢?」 重点是,这样的智慧是很容易得到的,因为在佛性之中,就包含了智慧(般若智)和悲心的种子。因为智慧的种子是本来就在的,闻、思、修佛法就能够催化这个智慧的生长和发展。这个智慧的成长就能够反过来导正迷妄的状态。
 
并且因为悲心的种子原本就已经在了,修持和悲心有关的教导,就能够让慈悲生长并开展。无论在行者的悲心中还欠缺些什么,都能够从现有的状态一路开展到佛果的状态。当已经证得佛果时,行者就证得了可能达到的最极致的悲心,这也称为「伟大的尊圣心」。
 
当由心的迷妄状态所构成的谬误情况已经消除了,或者说,当了悟无我的智慧已臻究竟圆满,这就是佛果。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当充满慈爱的大悲心已经到达了究竟圆满,我们就会用「佛」这个名号,来形容已经成就这种大悲的人。
 
由此,透过悲心本俱的力量,行者就能够行利益众生的事业;透过究竟圆满的智慧本俱的力量,行者就能够完全领会,并在个别不同的情况下,以无限种类的方式来利益众生。要阐明「为了众生而成就佛果」的必要性其背后的原因,有许多种方式,这是其中的一种。
 
这是经典中关于这个主题的阐述。在论典(对经典的正统释论)中,也探讨了这个主题。例如,下面的偈言就是引述自《大乘无上续论》(即《宝性论》),这是依怙主弥勒菩萨所著作的五大论中的一部:
 
心的本质即是明光。
这就像完全不变的虚空;
来自错谬思维的贪欲等等,
是外来的垢染;并不会引生真正的烦恼。
 
如空清净心,澄明无易变,
谬作意所生,烦恼尘不染。
 
 
这首偈言描述了构成「心的自性」的明光,其本质当中所具有的无垢性和不变异性。
 
「虚空」是用来说明这两者的例子。虽然虚空经历了「被云遮蔽」和「不被云遮蔽」交替的这些暂时的情况,虚空的本质本身并没有改变。就像云不会影响虚空本身的根本本质,如云一般迷妄的外来垢染,在人们心中以妄念的形式遮蔽了人们心的明光本质,但却没有使这个本质改变或沾染尘垢。
 
还有另外一首偈言,描述了暂时遮障的状态,也描述了不真实存在的外来垢染遮蔽了如来藏,以及佛性中自然呈现的善妙功德:
 
本质的潜在力量是没有一切外来之物的,
这样的外来之物具有可分离的特性;
但并非没有无比的善妙功德,
这样的功德具有不可分离的特性。
 
佛身法尔净,烦恼故不染,
而不离功德,以其不异故。
 
关于这主题,这里做了进一步的描述:「本质的潜在力量是没有一切外来之物的,这样的垢染具有可分离的特性。」是指「本质的潜在力量」,也就是如来藏,是没有伴随着迷妄而来的垢染,这些垢染是外来的,也就是说,它们是可以与心的根本明光本质分离的。说这些垢染是可以分离的,意思是说它们并不是如来藏自身本质的一部分。这些垢染就像云一样是暂时的,虽然它们看起来似乎遮蔽了天空,但是它们并不真实存在于天空的真正本质之中。
 
虽然佛性没有暂时迷妄的可分离垢染,但它并非没有无比的善妙功德。这些功德的定义特性,就是:它们是无法从如来藏中分离出来的。这些善妙功德是任运而自然展现的。只要有「心」,就有「心」的根本明光佛性,在这个佛性当中,就有着完整而任运展现的善妙功德。
 
由于这些善妙功德是任运展现的,在去除了迷妄的外来垢染的那一剎那,明光佛性便会直接示现。如此,就是已经成就了佛果,而这些功德也就不证自明了。
 
这是因为,这些功德原本就已经存在于根基之中,然后在证得果位时展现出来;并不是因为,它们是在达到最后的成果的过程当中新产生出来的。
 
这是对《大乘无上续论》中两首重要的偈言的简要解释。想要仔细研读这本着作的人,这本书是有英文版的。以这个译本做为进一步研习这个主题的基础是很好的。
 
在这本着作中,对于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的三个原因有精要的说明;也对阐明佛性如何展现的十个要点做了明确的分析;还有九个例子来说明,即使外来垢染暂时遮障了佛性,佛性的本质是无垢的。如果对这些都很熟悉的话,那么整个主题就会变得非常清楚。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研习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探讨了两个主题:相对现象并不存在然而却显现的道理,这些现象就像梦中的显相一样;以及整个「转依」的主题。我们现在要来看一看弥勒菩萨的著作《辨法法性论》中的几首偈言。
 
第一首是这么说的:
 
如果要去指出,现象是如何不存在但却有显现,
它们被比喻为梦,以及幻象等等。
 
本无所有而显现
譬之如幻如梦等
 
什么样的事物是相对的现象呢?可以说这些现象是真实存在的吗?由于人们体验到的现象是有事物显现、显露出来的,所以人们基于事物显现的这个事实,而认为事物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只有事物显现的事实,并不足以构成是事物真实存在的理由。不存在的事物是可以显现的,显现的事物可以是不真实存在的。我们可以指出,有什么事物是像这种情况的吗?梦中所经历到的事物,以及与幻象有关的显相,就正好是这种情况。它们并不是真的带着真实存在的真正本质而显现的。即使这些现象没有真实的存在,它们的无实质,并不会阻碍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样貌来显现,而它们显现的这个事实,也不会阻碍它们的无实质。它们的显现和它们的无实质是不可能彼此分离的。比起许多其他的例子,梦和幻象特别能够说明现象是如何既不存在却又有所显现。
 
以中观他空见的体系来说,证得「转依」极其重要,而且是要追寻的目标。这个主题在《辨法法性论》中也有讨论到,例如下列的偈言:
 
而完全转依的比喻,
就像虚空、黄金、水等等。
 
至于转依之譬喻
说如虚空金水等
 
 
竹清仁波切提醒,如来藏像光明的天空, 外来的垢染如云,
虽有暂时的遮蔽,但清净的本质只要恢复即可。
 
我们可以怎么样来谈所证得的「转依」呢?要把「转依」的意义彰显出来的话,我们可以说:「转依」就像天空中的云都净除了,就像水中的沉积物都沉淀了,就像去除金矿的杂质来提炼纯金一样。在这些例子中,当非本质的因素去除了之后,极其重要的本质就直接显现出来──我们就是这样来运用「转依」一词。
 
那么「转依」又是怎么运作的呢?以众生的例子来说,众生迷妄心的不真实状态,就像混杂在黄金中的杂质、水中的沉积物、天空中的云一样。就像这三个例子一样,透过精炼这些垢染的状态直到完全去芜存菁,心的明光本质就会直接示现。心明光本质的纯金、清澈的水、无云晴空就会实际展现。
 
在谈到让自己习惯于明光禅修中的本初心时,行者或许会问:「这包含了什么样的步骤?」这里有一个相关的禅修次第的例子,也就是四种加行的修持,这在《辨法法性论》中也概略地提到如下:
 
进入正加行也有四种状态:
 
有所缘的修持,
无所缘的修持,
无能缘的修持,
缘「无缘」的修持。
 
正加行悟入
当知由四种
谓有得加行
及无得加行
有得无得行
无得有得行
 
(仁波切笑)
 
第一种致力于修心的方式,叫做「有所缘的修持」,它的解释是这样的:所有一切显现为外在对境的,所有一切被体验为所感知对境的一切显相,由于储藏在众生的「一切种识」(阿赖耶识)的习性,这些现象以它们现在的方式显现出来。从无始以来的生生世世,事物便以二元的方式显现,好象能者和所者是两个完全分离的个体,人们也以为它们实际上就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与「事物以此二元的方式显现」,以及「认为它们就是如此」有关的所有习性,都如种子一般储藏在「一切种识」之中。当种子之中所蕴含的潜能成熟时,就会体验到外在所感知对境的显相,这和梦中的状态是完全一样的。但是,人们被自己认为这些事物真的存在于外在的习性所愚弄了。
 
「外在所感知的对境,仅只是由于与这样的迷妄有关的习性力量所产生的显相」,要去对这一点产生确信,此处称为「有所缘的修持」。这里的「缘」的意思,是指行者将注意力放在:将外在所感知的对境视为迷妄的显相,也就是说,行者带着「对境只是自心的投射」的认知来看待事物。而对境之所以只是迷妄的投射,就如同梦中的显相,是因为它们的显现,是缘于储藏在心识运作过程的最底层(一切种识)的习性模式的力量。行者要在自身的智慧中开展出这样的确信:形成这个加行的方式即是──在这个加行中有某个需要专注的所缘境。这是应采行的第一步骤。
 
第二种「加行」所涉及的,则是没有做为所专注对境的事物。要如何来了解它的意义呢?透过第一种加行,我们了解到显现为外在对境的,只不过是迷妄的投射罢了,我们有合理的根据来理解「这些对境并不真实」这一点。换句话说,当我们对「显现为外在对境的只是习性模式的展现,就像梦中显现的对境」这个事实产生确信,这会带来一种力量,使我们能够了悟到:根本没有任何事物存在于外在。领悟这一点,也就是这里所谓的「无所缘的修持」。
 
第三种是「无能缘的修持」。我们要用什么可能的方式来了解这样的说法呢?这里的「能缘」一词,指的是内在感知的心。这里说它是专注的主体,因为是内在感知的心在进行「专注于对境」的行为,心去感知这些相对于自身而言是「外在」的对境。去谈论没有「能缘」的内心加行的意义是什么呢?可以这么说:如果外在所感知的对境是存在的,那么去感知这些对境的内在能感知者也会是存在的。但是,既然实际上并没有外在的对境,那么内在的能者也就不真实存在。就像在梦中一样,所感知到的所者并没有实际的存在,就可以做为了解「能者也是不真实的」的依据。如果所感知的对境不存在,那能者怎么可能存在?当行者的智慧对这一点产生确信时,就达到了专注于无能缘的加行。行者已经步入这第三个阶段。
 
第四个是「缘无缘的修持」(仁波切笑)。这里说「无缘」是所缘境的意思是什么?这个意思是说,既没有所者,也没有能者,是行者可以专注其上的。「无缘」是指能者和所者二元性空。如果有人问:「现在被理解为『能所不存在』的空性,是什么样的一种所缘境呢?」这个空性,是远离任何概念造作的明光。这是此处行者所要专注的。
 
为了要进行所提到的最后这一种禅修法,行者必须安住于明光当中。在《知识宝藏》中,蒋贡康楚罗卓泰耶在「体性乘」的章节随附的禅修次第中教导:
 
「他空」之道是无概念明光之广境。
而在远离造作这一点上,所有宗派都会认同。
 
关于第一句偈言,根据「他空」的方式来禅修,和在刚才解释过的第四种加行的状态中禅修,这两种方式都是在教导我们,要将心安住在其本然之境中,安住在无有能所二元的明光广境中。让心不造作地安住在其自身之中。这就是「他空」的方法。
 
那么第二句偈言呢?有许多不同的禅修方法。有一种是将心安住在「人无我」。「唯识」的方法,是将心平稳地安住于被理解为远离能所二元的空性之中。「中观自续派」的方法,是将心平稳地住在全然的空性中,就像空无一物的虚空一般。「中观应成派」的方法,是将心安住在远离一切概念造作的空性之中。而「他空」的方法,则是将心平稳地安住于明光极清明的广境之中。因此,有很多种专注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在远离概念造作这一点上是一致的。要在这每一种禅修法中平稳安住的方法,就是要确实地平息散乱的思维。
 
现在我们就依照「他空」的步骤来做短座禅修。
 
进入正加行也有四种状态:
 
有所缘的修持,
无所缘的修持,
无能缘的修持,
缘「无缘」的修持。
 
(大家禅修)
 
「他空」之道是无概念明光之广境。
而在远离造作这一点上,所有宗派都会认同。
 
(大家禅修)
 
(竹清仁波切开示于美国洛矶山香巴拉中心,1991年夏。系列三之一)
 

{返回 竹清嘉措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明光心与佛性(二)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空·大自在的微笑·咸成怙主观世音——本书的重要性
 空·大自在的微笑·五次第提要 了悟的阶梯
 空·大自在的微笑·如何使用《空性禅修次第》——给读者的建议
 空·大自在的微笑·第二次第 唯识禅修
 修持「佛子行三十七颂」的开示
 幸运的意义:铺满珍贵宝石的善道
 空·大自在的微笑·发菩提心 证悟的心态
 空·大自在的微笑·仁波切自序
 空·大自在的微笑·郑振煌 序
 空·大自在的微笑·深入生命实相 《空性禅修次第》导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九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第三 愚人品[栏目:增支部二集]
 禅门骊珠集 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永明延寿[栏目:禅门骊珠集]
 慧灯之光七《证成现象即佛论》释义(十)[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九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八集]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五、佛法与国法[栏目:慈航法师]
 《中观庄严论》评介(罗劲松)[栏目:中观宗文集]
 浅谈五戒与人生(正群)[栏目:持戒]
 第卅五回 (2)真心[栏目:自然的代价]
 广度一切,犹如桥梁——我心中的弘一法师(何丙仲)[栏目: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