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偶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33

佛教偶感

太虚

  昆明曾经虚云、常惺、戒尘等禅教诸德之游化,佛教原有相当之开展,乃近年转益衰乱,过在净土争与新流行之西藏密宗互相歧视,两宗信徒时有向余申诉者。余告净宗徒曰:“佛法广大,净宗与密宗各适一类机宜,笃修净宗者,应以律仪范身,教理启心,勿执净宗为独胜而轻蔑排斥其余法门,亦勿因非独胜而移易其信愿,决志勤行,随喜一切世出世间之福智善根,以增长往生净土之资粮”。告藏密信徒曰:“西藏元、明间佛法衰乱,不亚此时汉地之禅、净,而得以复兴且保持隆盛迄今者,仗宗克巴之改建。西藏各宗之佛法皆以密宗为质,而宗克巴之特长,在依律仪分七众以区别密宗之混融,及依教理分三士以阶渐密宗之躐等,余派亦藉以观摩激励,并振坠绪,非是则西藏佛教早沦尼泊尔之末运,尚有今日之兴盛乎?晚唐以来,汉地佛法以禅、净为质,今末流之弊亦因混融、躐等而致。救而起之,补而充之,当师宗克巴之意而善举之,勿应囫囵移植,尤勿宜煽宗克巴所已革之弊”!

  中国佛教前途之隐忧,在僧众之较高者,中年以上或有道念操修,而无适应时代需要以发扬佛教之智能;中年以下,或有知识能力而连佛法根本信念亦以抛弃,更谈不上苦行操持;至泛泛者,唯藉经忏以混俗偷生;更下不足言矣!

  曾国藩谓凡事皆有其极困难时,能打得通便为好汉。佛门受戒、参禅,昔皆引处极困难中,俾自去打通。但此种学风,已为近来青年僧众所不曾经历,故忍辱耐烦,刻苦习劳,佛学院学生往往不如老禅和子。二八,八,在昆明。

(见海刊二十卷、十一期合刊)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世法与佛法
下一篇:僧众参加竞选的途径
 阅“相见别种辨”
 关于支那内学院文件之摘疑
 答金中和问(二则)
 佛教对于中国文化之影响
 妙法莲华经吴兴法华寺重刻序
 与康寄遥居士书(十九通)
 僧教育要建筑在僧律仪之上
 人与傍生之取舍
 什么是物
 为东亚佛教大会答记者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二篇 实修 2.3.1 此修法与四圣谛的关系[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12.随顺智[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安乐集》讲记 第六十五集(空缺)[栏目:安乐集讲记]
 西来讲佛学之意趣[栏目:太虚法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心为文字之性——永明延寿判教原则的语言哲学分析(吴忠伟)[栏目:永明延寿大师思想研究]
 止观禅修之经行[栏目:智中法师]
 相应33经 阿罗汉经[栏目:相应部 48.根相应]
 奖励孩子们是非常有必要的[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