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二○ 芦饮本生谭
 
{返回 第一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23

二○  芦饮本生谭
p.170.
                                                                (菩萨═猿)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于拘萨罗国游行中到达芦饮村,在近于芦饮莲池之启达迦
    园,对芦茎所作之谈话。尔时比丘等于芦饮莲池中沐浴,为造父针筒 1使沙弥等折
    取芦茎,见芦茎中为空洞,往佛前问曰:「世尊!予等欲造针筒,折取芦茎,但芦茎
    由根至茎端全部空洞,此何故耶?」佛言:「汝等比丘!此我往昔之命令。」于是为说
    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此丛林为一森林。彼莲池水中有罗剎居住,凡入水者悉为所食。
    尔时菩萨为一如赤鹿之子大小之猿王,彼由八万之猿围绕,率群猿住森林中。彼向
    群猿训诫曰:「此林中有毒树及非人(鬼)领有之莲池。汝等如欲食尚未曾食之果实
    及欲饮未曾饮之水时,可先问予。」彼等承知:「谨遵王命!」某日,彼等行至未曾行
    之场所,于彼处经数日之巡回觅水,见一莲池。彼等暂不饮水,静待菩萨猿王前来
    而坐。菩萨来云:「汝等何不饮水?」彼等答云:「予等仰望大王前来!」菩萨:「此为
    殊胜!」于是彼往来于莲池之畔,察看足痕,只有入水之痕,不见出来之迹。彼知此
    非人饮之场所,告众猿曰:「幸而汝等未饮,此池为非人之所有。」水中罗剎知彼等
171 不入,化为青腹白颜赤手足可怖之形相,分水为二而出。问曰:「汝等何故坐而不入,
    请入而饮水!」菩萨问曰:「汝为住此水中之罗剎耶?」罗剎:「唯然!」菩萨:「汝欲
    捕进入莲池者耶?」罗剎:「正是!予欲捕之。凡入此处者,纵令飞鸟,亦将捕捉不
    放。即如君等,亦将食之!」菩萨:「予等之身不为汝所食!」罗剎:「然则汝须饮水。」
    菩萨:「饮水汝亦不能如愿!」罗剎:「然则汝等如何饮水?」菩萨:「汝思入池饮
    水,但予等不入,八万猿众各取芦茎,恰如以青莲华之茎饮水之状,将饮汝莲池之
    水!因此,汝不能食杀我等!」佛知此意义,于成等正觉后,唱次偈之前二句:
                  不见足痕之上行          唯见足痕之下行
                  我等用芦管饮水          汝寻无〔踪迹〕杀我
        菩萨为如是说,取一芦茎念波罗蜜,而作誓言,以口吹之。于是芦之内部不余
172 任何结节,完全成空。菩萨以同样方法授与他之诸猿,一一取来吹之──如是此事
    尚未终结。──菩萨环绕莲池教令曰:「凡环绕莲池所生之芦,皆空洞无节。」菩萨
    之教令奏功,利行广大,尔后环绕莲池所生之芦,皆成空洞。──此劫之间,续有
    四种神变。四者为何?(一)月中现出兔相,完全存于此劫之间。(二)在鹑本生谭(三五)
    谓火之灭处,此劫之间,火完全不燃。(三)陶器师之住处,此劫之间,雨不下降。(四)
    围绕莲池所生之芦,此劫之间全成空洞。此为此劫之间续有四种之神变。
        菩萨如是祝祷,取一根芦草而坐,八万猿众皆各取一根围绕莲池而坐。菩萨用
    芦管吸饮池水时,彼等亦皆坐于岸边饮水。彼等如是饮水,水中罗剎一无所获,心
    怀不平,归己住家。菩萨亦与从者一同进入森林。
        结分  佛言:「此等芦之空洞,乃由我昔日之教令而来。」佛为此法话后,连结
    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水中之罗剎是提婆达多,八万之猿是佛之弟子,思出妙案
    善巧方便之猿王即是我。」

    注 1  比丘八物之一。


{返回 第一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三章 羚羊品 二一 羚羊本生谭
下一篇:一九 祈愿供养本生谭
 三六 鸟本生谭
 一○五 弱树本生谭
 第七章 妇女品 六一 嫌恶圣典本生谭
 一三二 五师本生谭
 一○四 知友比丘本生谭
 七三 真实语本生谭
 第十章 涂毒品 九一 涂毒本生谭
 一一五 警告者本生谭
 一○七 投掷术本生谭
 一一七 鹧鸪本生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贪心无成就[栏目:宣化上人]
 生活在结缘的世界里(素全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问59:尊者,您认为有多少人在您的指导下证果?[栏目:马哈希尊者访谈 An Interview with Mahasi Sayadaw]
 论六根门头的修行——略论《阿含经》中的修根法(释成峰)[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2级学员文集]
 后悔是福(达亮)[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84.二十亿耳的精进[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菩萨之施与不施[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二十一课 佛教与公益事业[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八册]
 披奉如来戒 住持法王城--乞请受戒的办法(性妙)[栏目:律宗文集]
 金刚萨垛除障法与曼茶罗两个法,是先观修金刚萨垛一段时间以后再修曼茶罗,还是两者可以同时修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