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披奉如来戒 住持法王城--乞请受戒的办法(性妙)
 
{返回 律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51

披奉如来戒 住持法王城--乞请受戒的办法

性妙

一、为什么要乞受三坛具戒?

“戒是无上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出家人不求人天福报,要追求的就是涅槃寂静的根本解脱和续佛慧命住持三宝。因此每个出家人乞受三坛戒法,是今生修行中的最重要的里程碑,也是趋向自在涅槃宝城的重要一步。受戒是为了更好的约束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品行道德,以达到防非止恶,见性成佛的目的。

二、怎样才能受戒?

受戒是非常严肃、非常认真的大事。在律藏中世尊有着郑重的、严格的谆谆教诫外,随着社会的变化,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的东西,也该适应现实生活的要求,所以现在求戒的沙弥(尼)还必须达到下面的要求才有资格向传戒寺院报名乞求受戒:(一)必须是信仰纯正的沙弥(尼),要爱国守法(没有任何法律纠纷)。(二)六根具足,身体健康(包括无生理缺陷)。(三)年龄须在20至59岁之间,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剃度后在寺院修学达一年以上(尼二年以上)。(四)必须持有有效身份证、度牒和当地佛教协会及所在寺院的证明信。(五)能够背诵《朝暮课诵》、《沙弥十戒》和《毗尼日用》。(六)跨省求戒,必须有常住寺院所在地省佛教协会、县市宗教部门及常住寺院开具的证明。(七)香港、澳门、台湾及境外求戒者,还须携带有效证件,以及所在地有关团体、寺院的介绍信,由传戒寺院经省佛教协会商得省级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同意,报中国佛教协会备案后,传戒寺院接受报名。

报名后,在登坛正式秉受戒法之前,除要师从十位引礼大德学习日常行止摄持威仪的规矩外,还要在阿闍黎前恳切至诚,按照戒律的要求进行遮难的问答,通过之后的沙弥(尼),方可最后登坛圆受具戒。这些都是祖制佛规,不可有丝毫偏废和半点的马虎,其具体的内容在此暂不赘述。

“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戒如海无涯,如宝求无厌”。受戒就要学戒、持戒,《十诵律》云:“佛制比丘,五夏以前,专精律部,若达持犯,办比丘事,然后乃可学经论”。受戒的目的重在持戒,持戒就是要消除生死旧业,长养法身慧命,“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持戒就是要加强对自己行为的自我约束力,应当是积极的,自我的行持,而不是去做别人的监护人或警察。别人的善行是我们的“老师和尊长”,别人的错误是提醒我们要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观回照,对他人善意的劝告就是依戒如法的羯磨,切不可因他人的过失而助长了自己的贡高心、骄慢心,更不能四处张扬幸灾乐祸。持戒就是要使自己轻安、僧团清净,持戒就是要令佛法久住饶益众生。


{返回 律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遮戒与性戒
下一篇:律宗祖庭——净业寺(杨作舟)
 律宗的基本经典与理论(蔡惠明)
 研律指南──印顺法师对《律藏》集成的探究(清德法师)
 明末闽南高僧樵云真常律师(林观潮)
 八敬法的历史渊源(觉灯法师)
 百丈清规的点滴认识
 略论丛林清规
 论重扬律学之时代意义(俞朝卿)
 律学大师鉴真和尚
 藏传佛教戒律及其对藏族文化的影响(德青)
 在家律学习心得(牛兆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枯叶[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人权与生权[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生活中的佛教 筹建“极乐世界苑”的设想[栏目:林克智居士]
 精神食粮[栏目:佛使比库]
 大手印无上心要[栏目:卡塔仁波切]
 78 头尾争大[栏目:佛经民间故事]
 做功德[栏目:张慈田文集]
 让自己时刻拥有一颗平实不乱的心[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心」与「物」──探索心物的本质[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