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贪心无成就
宣化上人开示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56

修道人,好像眼睛那样的清净,不能容纳一粒沙子。如果眼中有沙子,一定不舒服,总想法子把它拿掉。否则,身心不安宁。修道也是这样的情形。这粒沙子是什么?就是‘贪心’。有了贪心,事事起变化。本来是清净,有了贪心的念头,便起了化学作用,将清净的水变成秽水,不能利人,反而害己。

修道人,有一分诚心,便有一分成就和感应;若有十分诚心,便有十分成就和感应。有了成就,有了感应的时候,就不要执著,不需要放在心头上,应无所住,把它忘掉。我们修道的主要目的为了生脱死,不是为求感应而修道。切记!不可有所企图而修道,为求成就,为求感应,那是大错特错。这一点,大家要弄清楚。你专一其心来修道,功夫到了炉火纯青的时候,自然会有成就和感应。有企图的修行,永远得不到成就和感应现前,所谓‘有心是妄想,无心是感应。’感应是可望而不可求的。

修道人,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理,无论做甚么事情,尽力而为之,不管后果如何?反正光明磊落,出发点为公不为私,不存私心用事,成败不去计较,给公家做事,亦复如是。不要前怕狼,后怕虎,有事发生,谁也不敢担当一面,互相推卸实任,小事如此,大事可想而知。

不要有痴人妄想的念头,没有念书,即想得博士学位;没有种田,要收五谷;没有买马票,就想中头奖,那有这样的便宜事。在春天要播种、耕耘、灌溉、施肥,秋天才能有所收获。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自然的道理。

各位注意!不要有贪求之心,贪成就、贪感应,那是梦中之梦,渺茫之至!不要骗自己。如果认不清目标,舍本逐末,把大好时光空过,一无所得,悔之晚矣!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忍是无价宝
下一篇:无明是生死的根本
 见到境界不动心
 菩萨为什么作布施眼睛的功德
 有这口气在,就要弘扬佛法
 丑陋多疾有二十恶因
 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大悲神咒,妙用难思
 出家——最彻底的布施
 参禅能控制生死
 解释道字的构造
 修道不要争第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林风雨 22.修行──修不行[栏目:果煜法师]
 四无量心之4:喜赞天性化生美[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入菩萨行论》讲记(七)[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第五回 救孤蝉公主受伤 医创瘢国王悬赏[栏目:观世音菩萨传]
 请问收到大幻化网灌顶的加持品后,怎么吃?如果不吃,是否能够戴在身边或供在佛堂?[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入行论讲记》第九册 第九品 智慧 第一百六十三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二节 法相唯识的一分无性说[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神」的概念[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相信黑夜过后必将是黎明——致四川受灾同胞[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一个大疑团[栏目:刘先和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