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往生有分 第二集 自是有家归便得
 
{返回 妙莲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60
往生有分第二集 妙莲老和尚
 
 
   自是有家归便得
  
  一、念佛生西说难易
  
  佛往生西方是易或是难呢?有些说是易,因为经中告诉我们:「十念就能往生。」又说:「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但从修行人用功的情形来看,在静中有十分功夫,到了动中就只有一分;动中有十分功夫,梦中只有一分;梦中能够有十分功夫,病中就只有一分;病中能有十分功夫,到了临命终时,那又只有病苦时的一分功夫而已。靠这一分功夫,能敌无始以来的罪业吗?这样说来,念佛往生西方,到底是易或难呢?
  
  其实,往生是不难也不易。说难说易是为对治不同根性的众生,如对懈怠懒惰的人就要说难一点,不说难他不精进;而对缺乏信心的人,说难他就退缩,因此就要说易,让他有信心。诸位不要在这上面听到易,你就大意起来,听到难你又害怕起来;自己要做得了主,不要心随着人家转。
  
  约根本的原理来说,我们求生西方实在不难,而是很容易的。要是讲难,那是因为我们众生的心,少发了往生之愿。经上说: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你什么时候发愿,就什么时候生;你不发愿不想往生,那就无可奈何了。
  
  我们平时也听说:「心即佛、佛即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佛与众生是一体而平等的。由这个道理来说,我们念阿弥陀佛,其实就是念自己的心。佛是众生心中的佛,是我们自己的佛,念我们自己的佛,还有不感应道交的吗?何况我们众生也是佛心中的众生,佛陀是大慈悲,那会不慈悲他心中的众生?道理就是这样;你明白了,就不会被差别心牵到歧途去了啊!
  
  我们现在之所以做凡夫,那是因为不守这个本性,妄动妄为,无始以来到现在还在做苦恼的众生,好可怜啊!本来是佛心中之众生,应该能享受在佛怀中的安乐自在;结果,乐没享受到,反而受诸苦恼!
  
  二、弥陀慈父待儿归
  
  经上说极乐世界离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土之远,其实并不远,还是在我们心中呢!所谓唯心净土,净土是心所变、是业感;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所庄严的,一切庄严都是从心而起。
  
  「唯心净土」,此「心」包太虚,含一切法,大家不要以为是心肝脾肺肾的那个「心」;那个心是没有用的,人一死,它就随着腐臭而烂掉。
  
  极乐净土和阿弥陀佛,都是在自己的心中,如此说来,极乐净土是自己的家,阿弥陀佛是自己的慈父;回自己的家,见自己的慈父,这有什么难呢?难就难在你不回去。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但「子若逃逝,虽忆何为?」子女不想回来,母亲再怎么的念他,他也不会回来的。假如这个孩子想回来,那就如经上说的:「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众生的心与佛不相违背,这样要回去就容易得很。
  
  我们本来是佛心中的众生,如同富贵人家的子女不安分,偷跑出去做太保太妹,做一些不三不四的事情,在外面受苦。做父母的当然是希望他能回去,但是他不回去也没办法;只要他想回去,不管在外面做了什么坏事,虽是太保太妹,为一切人所不耻,但在父母心中,仍然是个好宝贝,永远是个好孩子。他若回来了,父母就会赶快帮他整理头发、洗澡、换衣服、煮饭给他吃,回家就好。「乖儿啊!只要你回家来,妈妈就安心了!」
  
  做父母的就是这个样子,何况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大慈悲,我们想回去,佛陀那有不要的?但是我们不回去,那有什么办法呢?佛陀愍念我们,垂着手要接引我们回去,所以只要我们愿意回去,已发愿已生,今发愿今生,当来发愿,那就当来生。这是真语、实语、如语,没有虚诳的,我们要信,要发愿回去。若还贪恋不舍,这都是自己障碍自己,那夫复何言?
  
  三、至诚念佛带业生
  
  一个坏孩子不管他在外面犯了多大的罪,警察要抓他了,只要回家去,父母总是帮着掩护,事实就是如此。就像我们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可「带业往生」的,若我们念佛要达到清净才能往生,那到何时才真能清净呢?净土法门的殊胜就在能带业往生;只要你发愿生西,十念、一念都能够生;你不发愿生西,那百念、万念都生不了。听明白了吗?知道了吧!既知了,为自己安乐、为自家安乐、为天下人安乐而努力向上吧!
  
  念佛能清净、一心不乱,那当然是好,那是上根的人,下根的人念佛那有可能清净?所以不要担心没得到一心不能生西方,不是那样的。什么叫「一心」?至诚心就是一心。至诚心就是你真真实实的想回去,你有至诚就能回去;你虽想回去,但不是真心想,就是西方现在你面前,你还是回不去。所以只要有至诚心发愿往生,一定得见弥陀来接引。「心即佛,佛即心」嘛!其实众生心就是佛心,你一动念,佛就知道了。佛只怕你不回去,不是你不能去啊!
  
  想回去之心虽是至诚,临命终有一丝牵挂,父母儿女人情看不破、放不下,还是去不成。这个道理,就好象一条船要到彼岸,锚要先拿起来;锚不拿起来,怎么开也开不动。所以如果挂心这又挂心那,一挂心,把极乐世界忘了。好象诸位来山上念佛七天,是把家里的事放下才来的;你若没有放下,怎么会来呢?道理好浅显,大家都能够体会到的。
  
  ––摘自大光明杂志

{返回 妙莲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往生有分 第二集 在家修行的方法
下一篇:往生有分 第二集 朝山功德遍法界
 灵岩甘露第二集 肆、正见慧解
 往生有 分第一集 出家现僧相就是良福田
 往生有分 第二集 戒期开示节录(81、4、3–9)编辑组
 往生有分 第一集 妙莲老和尚过堂开示(一九八八年四月)
 往生有分 第一集 往生有分
 往生有分 第一集 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
 往生有分 第二集 主礼台南正觉寺佛三开示(80、12、26–28)编辑..
 往生有分 第二集 自是有家归便得
 灵岩甘露第二集 陆、居家学道
 灵岩甘灵第一集 肆、正见慧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人神相处之道 恒顺众生之心[栏目:达真堪布]
 科学、环保的敬香是佛弟子最虔诚的供养(行愿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前行讲记 第五十二讲 普贤上师言教-五自圆满后三-五他圆满[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附录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序[栏目:大日经·白话文]
 杂宝藏经白话 波罗柰国弟微谏兄遂彻承相劝王教化天下缘第十六[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三十四、蚂蚁窝与住房[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皈依问答(三十七):一个人如果真正皈依了法宝,在他身心相续上会有什么转变?[栏目:益西彭措·皈依问答录]
 老二哲学 要知道惭愧与苦恼[栏目:往事百语]
 第二册 生活勤奋人和~2[栏目:佛光菜根谭]
 寰中天子,塞外将军[栏目:圣严说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