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戒律学 第七章 受戒贤的类别——在家戒 第二节 三归
 
{返回 佛教戒律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56

第二节  三  归

  三归(皈),即归依“三定”——佛、法、僧。严格说来,三归不算“戒”。但它是一切戒的根本,是信佛教的入门,也有戒之实质。受“三归”后,得称“优婆塞(夷)”,为“七众”之一,也就是佛教的正或信徒。
  按归依三宝之后,依所受的戒不同,可逐及升高,共有五等六类。
  1.释邪三归——最初进入佛门。
  2.五戒三归——三归之后加受“五戒”。
  3.八戒三归——六斋日受持“八关戒斋”。
  4.十戒三归——沙弥(尼)受“十戒”必摄受三归。
  5.具足戒三归——比丘(尼)受具足式,亦必摄受三归。
  此外,凡受大乘菩萨戒者,在忏悔与发愿前,也必先受三归,可称“菩萨戒三归”,是上列五等之外的另一类(2)。
  
  一、三归的意义
  “归依三宝”,就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是回转投靠的意思,即归向低依赖之意。《大方便佛报恩经》有云:
    “譬人获罪于正,投向异国以救护。异国王言:汝来无惧,但莫出我境,莫违我教,必相救护。众生亦尔,系属于魔,有生死罪。归向三宝以求救护。若诚心归依,更无异向,不违佛教,魔王邪恶亦无如之何。”
  惟所谓“三宝”,尚有复杂的说法。依道宣《四分律戒本疏》卷一上载,有四种“三宝”:一为理体三宝,二为化相三宝,三为住持三宝,四为一体三宝(3),这是从最深奥的佛法义理到最浅近的讲法。释弘一认为,不必讲行得如此深奥复杂。就从最浅近的“住持三宝”来说,三宝指的就是佛、法僧,是从一般人皆如或甚易知的去讲的。具体说来“佛”指的是佛的形象,如释迦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像等。“法”指的是收在“大藏经”中佛所说的经典(4)。“僧”指的是出家有威仪的比丘、比丘尼。
  归依后,具体表现,除了诚心信仰礼敬“三宝”之外,并应守三项消极性事项(5):
  1.既已归依佛,自今以后,决不再依天仙神鬼一切诸外道。
  2.既已归依法,自今以后,决不再依诸外道典籍。
  3.既已归依僧,自今以后,决不再依于不奉行佛法者。
  这三项也是“三誓”。于是三归也是实质的“戒”之作用,理由正在此。
  还应注意者,禅宗有“无相三归依戒”之说,其义理与传统佛教的“三归”有别,是一种顿教思想。其详见第十二章第一节。
  
  二、三归的方式
  三归的的仪式,有简有繁。相传佛陀在世时,第一位三归的第子为耶舍伽的父亲,他只须诚心地对佛说:“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唯愿世尊听为优婆塞。”如是便算受了三归,大乘佛法在中国发展,三归的仪式也趋复杂了。例如南京宝华山见月编《三归五戒正范》,就规定了有八个项目之多:
  1.敷座请师:由受戒人先准备好尊严的座位。典礼开始,恭请依止师升座。
  2.开导:由依止师解说三归依的义理。
  3.请圣:众起立恭请十方常住一切诸佛证明诚恳归依,护法龙天伽蓝圣众等一切善神护戒。
  4.忏悔:忏悔往昔业障。
  5.受归:三归三结,并发三誓。
  6.发愿:发菩提心,愿度一切众生。
  7.显益劝嘱:由师说明三归功德,并勉励依教率行。
  8.回向:将受三归功德,回向一切沉溺苦海众生。
  弘一认为(6),过去《三归正范》之类的三归仪式,文言深受戒者要明白“皈依三宝”是何意义。在授归的仪式上,受者不能坐太远,以致听不清师父说些什么。在全部程序中,最重要的是第5的“三结”,要真正出自诚心,这是正授节目。兹所谓“三结”,即是类似世俗的宣誓:
    “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尽形寿归依法。尽形寿归依僧”(说三遍)。
  之后,再说:“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说三遍),是为“三结”。
  释圣严认为,如果有环境与时间的限制,亦不妨将仪式简化,他且拟了一个简式(7)。
  
  三、三归的利益
  在经、律、认强,赞叹归依三宝功德之文甚多。诸如《灌顶经》载:“受三归者,有三十六善神,与其无量诸眷属,守护其人令其安乐。”《大集经》云:“妊娠女人,恐胎不安,先受三归已,儿无加害,乃至生已,身心具中,善神拥护。”凡此,都是有关著述常引证的(8)。
  惟三归亦有上、中、下、“三品”之别。品之高低自亦有福报的不同。三品是指:
  1.上品归依者:心冥一体,三宝诸戒,自然具足。
  2.中品归依者:持诵三宝名,或一佛名,久久不退,可成圣果。
  3.下品归依者:当食“五净肉”,不作屠、沽、魁脍、狱卒、妓女等恶业。邪恶之友莫往来。遇三斋月六斋日亦须禁止酒肉、五辛。如此行持,弥勒初会即得解脱(9)。
  
  四、三归的限制
  此言“限制”,指“主体的限制”、“依次的限制”与“行为的限制”三者。
  根据明代高僧智旭指出,不但任何人受三归,即其他的天道,阿修饿鬼道、畜生道,均可受三归。在六道中,只有他狱道“剧苦”故原则上不能秉受,但如一心归依,“离苦”后亦可。换言之,在归依的主体方面,可以说没有什么限制。
  在“依次的限制”方面,有两种情况:
  1.“三归”一体,不可以分割归依。
  所谓“佛、法、僧”是一体的,举一即三,言三即一,“归此一体,事理三宝,则能圆翻三惑,圆摄界内界上魔倒,而作佛事,不被侵凌也”。故若有人只愿归依其中的“一宝”或“二宝”,是不可以的。此与后述的“五戒”可以分开来接受,并不相同(相传佛初出道受须阇陀“二归”,因当时未有僧。参下间第二节一项)。
  2.“失归”而复归,并无限制。
  归依三宝后,如果复依邪魔外道,是为“失归”。嗣后又复归依三宝,一概许可。可谓来去绝对自由。
  至于“行为的限制”方面。三归虽如上言,有实质的“受戒”作用在,但到底不算正戒的受戒。既未受戒,自亦无破戒之罪可言。故若受三归之人犯了世俗法律或道法上的罪过,只有“世间性罪”之责任,仍无佛法中的“破戒”罪咎(10)。


{返回 佛教戒律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戒律学 第七章 受戒贤的类别——在家戒 第三节 五戒
下一篇:佛教戒律学 第七章 受戒贤的类别——在家戒 第一节 概说
 佛教戒律学 第六章 戒律的罪与罚 第一节 戒律的罪与罚之特色
 佛教戒律学 第四章 历代政府对佛教的规范 第三节 隋、唐、五代..
 佛教戒律学 主要参考书目
 佛教戒律学 第十一章 戒体论 第四节 其他戒体问题
 佛教戒律学 第七章 受戒贤的类别——在家戒 第二节 三归
 佛教戒律学 第十三章 戒行论 第一节 个人戒行问题
 佛教戒律学 第二章 佛教戒律在印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制戒的根由..
 佛教戒律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目的论
 佛教戒律学 第三章 佛教戒律传入中国与其发展 第三节 中国化的禅宗规范..
 佛教戒律学 第五章 佛教规范的法源 第五节 僧团内规——犍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