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念」之义
选自(善导大师全集) 慧净法师 编述
{返回 慧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45

「念」之义
 

    「念」是心的作用,在佛典中有几种含义:

一、明记不忘之义─唯识学谓心的作用(心所),于曾见闻觉知的事象,明白记忆不忘(对所缘之事,明记不忘)。
《俱舍论》卷四(大二九.一九上)曰:「念谓对所缘之事,明记不忘。」
《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四上)曰:「于曾受境,恒明记故。」
《成唯识论》卷五(大三一.二八中)曰:「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二、想念之义─亦名忆念、心念。
《俱舍论》卷一(大二九.四上)曰:「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
《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一下)曰:「想谓于境取相为性。」

三、观念观想之义─佛体或理法等之观想,如《观经》第九观之观想佛身,名为观佛三昧。

四、称念之义─《观经》言:「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安乐集》引《惟无三昧经》言:「耳闻念佛之声」。
《易行品》曰:「念我称名」。
《般舟赞》曰:「念念称名常忏悔」、「一声称念罪皆除」。
《选择集》曰:「念即是称也,念称是一。」
《选择集》曰:「称名念佛,是彼佛本愿之行也,故修之者,乘彼佛愿,必得往生。」

五、指极短之时间─诸经论中,以一剎那、六十剎那、或九十剎那等,谓之一念。

     图(略)

第六意识:在西洋哲学中视之为「能把握客观对象之心机能」。
广义言之,即吾人所有诸种经验,从原始之感觉,至高度之思考均包括在内。凡能统摄多种经验内容之作用,皆称为意识。


{返回 慧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忆念」之义
下一篇:阿弥陀佛 名体一如
 弥陀救度
 《濒死体验》第一部分
 念佛人应有的平常心态
 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净土宗善导流宗风」略讲
 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第三讲 如法求财
 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第十八愿」略解
 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序
 月丽中天 影现万水
 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一心念佛──净嵩法师往生周年追思佛三谈话
 志工服务精神的内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寺 大殿 大师[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人死亡之后的生命怎么样[栏目:星云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4)[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具器弟子之法相 五 品格贤善和敬信上师[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千手千眼普门观声救苦(清宏)[栏目:观世音菩萨专题文集]
 智慧的能量 第一章 修道三要 六道轮回[栏目:智慧的能量]
 生命的定位与方案[栏目:仁焕法师]
 喜玛拉雅课程 开示日志(圆满日)莲师灌顶[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学会用心[栏目:如瑞法师]
 藏传净土法 第八十四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