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情绪
 
{返回 狮吼音·开示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47

情绪

佛陀转了三次无边甚深*轮,其目的是要帮助我们如何调伏自心。而修行佛法即是修心。首先,我们要让“佛法”与“自心”结合,但要如何才能结合二者?那就必须经由“喜悦精进”、“敏捷聪慧”以及“对众生深刻之爱”才可达成,同时尚要加入来自上师的加持,而上述之一切亦可帮助我们累积功德。

佛法之一项特别利益即是能够为我们降伏自心因无明而生之不善念,当我们能一心专注修持,我们的心就能与“法”相结合,而力量便会注入己心,其利益是超乎想像的。这段日子以来,人们体验着许多强烈情绪,而它们通常都是十分艰困的,因此我(注:法王)想谈谈此主题,并告诉各位“佛法”能如何给予帮助,我想这对大家是有助益的。

生活在此世间,大家皆有情绪,而它皆是缘于外境而生,也因此,内心会有想法体验及情绪。一般而言,情绪分为三类:

1、快乐的
2、痛苦的
3、不乐亦不苦的(中性)。

所有的人类均有这些情绪。而同时经由论辩也能得知,其他有情众生亦同样拥有情绪感受。

我选择“情绪”为讲授之主题,乃是因为“它”已是趋向过度、极端了,快乐时,过度地狂喜且不知足;痛苦时,陷入无止境、深度的苦痛。当然,生活在世间是需要快乐,但应该是适当的,而这种所必需的平衡性也当是由自心营造出的,如果我们将情绪极度地放纵,许多错误与困难便会产生了。不知是真或否?我听说有人是因为极度的兴奋、狂喜而死亡,因为我个人未曾有此体验,但是,对于“苦”,我是有些了解。

心有痛苦是自然的,但若能保持一定的平衡,即可以调整它,倘使心中一直充满着悲伤及苦痛,这是错误的,因为如此一来,我们的心将会愈发窄小狭隘。有些人因为将苦过份激化而自杀,所以,我认为将感受、情绪极边过度,是个错误。希望有着强烈的情绪也是个错误。

既然娑婆轮回的本质是痛苦,那么我们为何要让此痛苦先行占领我们呢?不但不应该如此,反之,我们应当专注、开展如何去带来快乐。在目前的时代中,我们的决定选择往往是取决于情绪感觉,其实它是无常且易改变的,情绪感觉来自于心,它也是随时在改变的。例如:有某些人遇见了某位上师,此上师令他(她)非常感动,他(她)觉得对此上师有好印象,便决定依止此上师为师。反之,可能碰到某位上师,但却未能有什么感觉,他(她)可能会想:此位上师应该不是位好上师。这些决定断语评估都是来自于我们的各种情绪感觉。我们不做任何分析观察,只相信一己的直觉去判断,但是“感觉”却可在一瞬间改变。当我们的生命遇到不同的转折时,我们的体验往往不会是平稳、美好、轻松的。情绪感觉,如果过度重视它,我们将会面临痛苦,日子不好过,而最好的方法是寻求一条清净甚深且能利益我们的道路,步入其中。

不要执着快乐,不要陷于痛苦之中,而是应该寻找一条平稳不变的道路,如果我们一直在找“好感觉”让自心迷失在寻找“好感觉”中,那么,我们的生命将会是如何?它将会是个失去真实目的,走向伤害的生命。

深度不同的苦乐会带给心里各式不同的情绪感受,我们是无法完全地将之清除。唯当痛苦来临时,以耐心毅力面对,如此,我们便能在选择的道路中持续走下去。而当快乐来临时,若我们因此沉迷而执着,那么,它将会带领我们往何处去?这是值得我们好好思惟的。

在我们生命的旅程中,都会遇上许多不同的困境与艰难,但不论有多少苦,重要的是,回首想想曾经圆满完成的一切,并坚定地在选定的道路(法道)上走下去,这会帮助我们的心平稳下来,不管要持续多久,我们均应有耐性而忍辱地前进,直到我们抵达目的地及得获圆满成就为止,都不应当过于专注在痛苦或快乐上,否则,我们所祈求的目标是不会到来的。

以上是我的看法,我并非要每个人均如此遵守,个人的意愿与祈祷才是重点。倘若我们能够快乐轻妙地走在此道中,那么我们绝对是会比世界上所有富裕人士来得更好,但重要的还是取决于我们的意愿。不论如何,我们应该要仔细地审视观照:“…这些的结果会在未来之中带给我们什么?我将会何去何从?”我们也该检视一番目前的情形,自身周围的状况等等,并问一问自己:“我该如何善巧地面对?”而非是盲目冲动的,这些我们都该是在行于道上时,所要做的思惟。每一位个体都是重要的,每一个生命旅程均是独特的,无人能代替自己,不管来世存在与否,它都无法创作现在的一切,而我们所拥有的现在,它是十分宝贵的,我们应该好好聪明地善用它!


{返回 狮吼音·开示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给予传承各寺院僧众的开示
下一篇:修心七要 连载八
 2011春季课程第四天──当下就是快乐
 观音菩萨修持法门 连载二
 「菩提道灯论」开示日志 第一堂课
 如何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修持佛法
 去控制“业力”
 米觉多杰教言(第七天)
 心灵与精神的力量
 四共加行 连载四
 实修课程教授第3天I:佛陀成地道,见证你成为佛子!
 《大手印了义炬》第二堂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天地灵文楞严咒 The Shurangama Mantra--The Efficacious Lan..[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十六章 缘起性空[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自我成长 - 心定就做事不乱[栏目:方外看红尘]
 华严宗简论 第五章 华严宗的观法 第三节 清凉的华严心要观与三圣圆融观[栏目:真禅法师]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八划之四[栏目: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古农佛学答问卷五 (利他功德门)[栏目:范古农居士]
 佛教医学的根-识-尘整体结构[栏目:佛教与医学]
 佛法与人生[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