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六八三卷)
诸位同学,请看「世界成就品」,牒问许说,世界海十问,第九句:
【转*轮智不可思议。】
要顺着前面的经文,具足来读是『诸佛世尊,转*轮清净智不可思议』,这个念法意思就很圆满了。「转*轮」前面曾经详细的讲过,佛法用*轮作为标志,这个用意很深,代表佛的教学,对九法界众生的教学。教学的内容,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得很详细很清楚,就是菩萨提出来这些问题。总共有三百多个问题,归纳起来不外乎三桩事情:一个就是器世间,一个是有情世间,一个是智正觉世间。器世间就是宇宙、星球,我们的生活环境。有情世间就是我们本人,是讲生命的起源,有情众生的演变。第三个智正觉世间就是诸佛菩萨、大圣大贤,他们是从哪里来的?这又是一回什么事情?
所以我常常在讲席里面跟大家说,佛教给我们什么?第一个就是教给我们知道人与人的关系,这就是有情世间。第二个知道我们自己与生活环境的关系,生活环境最贴近的是我们穿的内衣,最广大的是整个宇宙,这是我们生活环境,我们不能不知道。第三个让我们知道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天地鬼神就是经上讲的智正觉世间,这三种关系搞清楚了搞明白了,这叫大学问。《华严经》上诸佛菩萨问题再多,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三桩事情,所以佛的教学内容也是这三桩事情。佛教哪里有迷信?所以欧阳竟无先生讲,佛陀教育的学习是今世所必需。现代社会大众所必需的,应该讲它是共同科目,像在学校念书一样,它是共同科目,必修的科目,不能不学。
诸佛菩萨出现在这个世间,目的就是在教学,教学的宗旨、目标在哪里?教学的宗旨是令一切众生觉了宇宙人生真相。前面讲的三桩事情真正觉悟了,搞清楚搞明白了,目的在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个就是佛陀教育,真正能帮助人离苦得乐。人了解宇宙人生真相,自自然然就断恶修善;断恶修善不需要教,不需要劝,一丝毫勉强都用不着,自自然然的。断恶修善就决定不堕三途,最低的果报你能享人天福报。我们看看现代社会的众生,享福的人很少很少,有福的人,有;有地位的,有权势的,有财富的,有技术能力的,他一生当中有没有福?没福。为什么?操心的事情太多了,忧虑的事情太多了,这就没有福。真正有福报的人,心没有忧虑,身没有苦受,那才叫真正有福报。所以用佛教的标准来观察,我们这个世间人有福报的人太少太少了。
在从前,一般人讲出家人有福报。对,从前出家人是有福报,现在出家人没有福报了。以前出家人他身心放得下,确实享清福,每一天听经、研教、修行,确实是享清福。现在出家人跟世俗人距离是愈来愈近了,也每天忙着世俗的事情,经教远离了,修行有名无实,所以佛教衰微,出家人堕落了,这是我们非常痛心的事情。因此,佛在经教里头「转*轮」这个科目,讲得很多很多。不论是小乘经、大乘经,乃至于宗门、密教,转*轮就是教学,佛常讲!自己一生给我们做出榜样。
佛在世,大家都晓得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当中,三百多会,诸位想想,一年他要办多少次的教学的活动,那个「会」就是聚会,聚会就是教学活动,我们现在习惯称办学习班、讲习班。佛在世没有正规的学校,他办这个,我们现在用比较恰当的名词是研习班,研究学习,研究是解门,学习是行门,解行并重。这个班他办得很多,常常办,不断的办,有长期的,有短期的。我们看到有很短的经,几天当中讲完了,五天的班、七天的班、十天的班、半个月的班,短期的。长期的班三个月的、六个月的,甚至于这个班可以办两三年的也有。世尊常常开班,接引大众。
佛开这些班有没有一个计划?给诸位说,没有。班是怎么开的?是应大众要求开的,而来访问佛陀的人,不是一个地区,来自四面八方,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说法说得好,说得有道理,都仰慕佛陀,欢喜亲近佛陀,总得在一年当中抽出一点时间,到释迦牟尼佛那边去参学。佛对于大众是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你肯来佛都欢迎。这个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释迦牟尼佛一生从事于这个工作,敬业的精神,永远为后世做榜样。他老人家勤苦教学,天天为大家上课,并没有收学费,也没有规定学生对他有任何的供养,没有;他的生活每天还是出去托钵,完全做给我们看。他劝导我们万缘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他自己真放下了,做出放下的样子来教导我们。可以说点点滴滴,没有一面没有顾及到,都为众生做示范,做好样子。这是我们做学生的人,尤其做出家学生不可以不知道、不可以不学习。学佛就是向释迦牟尼佛学习,这是我们的本师。
教学,众生根性不相同,嗜欲也不一样,所以一定要随顺众生,他想学什么,佛就教什么。他或者在生活里面遇到困难,或者是在工作里面遇到困难,或者是在应酬当中遇到困难,在修行里头遇到困难,他们把这些困难问题提出来,向释迦牟尼佛请教。释迦牟尼佛根据大家所提的问题来解答,来教导,这样就成为今天的经典。所以我们看到经典里面记载,记载佛在什么地方开什么会,《华严》,这是一连串的学习的研习会,七处九会不是在一个地方,九会在时间上讲就是九个阶段,这个教学的时间比较长了。我们从《阿含》里面看得出来,哪些时间比较短,像这些地方我们得多想想,细心去体会,向佛学习。
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行得通,现在还是能够行得通,现在的物质生活环境比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要好,便利很多。或是有那么一个道场,我们可以这样做法。假如这个道场师资很多,能够教学的老师多,我们同时可以开许多课程,就像现在的大学一样分班上课,每一个班看他自己学习的需要订他的进度。譬如这边有些同学想学《弥陀经》的,《弥陀经》不长,半个月可以完成,顶多一个月也能完成。要学一部《楞严经》,最快要三个月;如果讲得细一点,大概要六个月。每个班的课程就他需要,自己去订进度表,不必完全相同,完全看学习的人的需要。或者有特别的因缘,我们这些人现在遇到了某一种问题,把这个问题当作一个课程,行!经典里面这样情形很多很多,这个问题提出来,临时开一个研习中心,开一个研习班。我们在佛陀教学里面,深深体会这一点,通常在佛教里面称之为「法会」。
但是现在的法会跟释迦牟尼佛当年的法会不一样。现在的法会都变成超度,与活人脱了节,与死人挂钩,这是错误。释迦牟尼佛当年的法会完全是教学,是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像现在澳洲昆士兰大学,学校里提出来「促进和平,消灭冲突」问题研究中心,这就是一个法会。这个法会宗旨的目标在哪里?为促进和平,消除冲突的。有些人提出这个问题,佛要为大家讲解。有没有这个例子?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就是这一类的性质,开这个法会来讨论怎样消除冲突,怎样促进和平。《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你们想想对不对?护国!总是这个国家遭遇到灾难,天灾人祸,灾难有许许多多,提出来研究讨论,如何帮助这个国家,帮助这个地区,帮助这些苦难众生。所以诸位细细观察,佛留下来这么多的经典,每部经典就是一次法会,也就是一次研习会,大家在一起参学、学习,都能得真实的利益,得真实的受用。所以它是教学,一定要把它认识清楚。
清净智慧不可思议,佛何以有这么大的智慧?有这么大的能力?我们一定要懂得,清凉大师在前面给我们提示过,所知障破了,我执破了,自性般若智慧这才现前。我们今天不能解决问题,原因在哪里?二障没破,两种执着没有离开,我们的智慧不能现前。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情识用事,情识就是烦恼习气,所以我们这一生当中,烦恼习气当家作主,我们就苦了。佛菩萨烦恼习气断了,自性能做得了主,性德用事就没有过失,能为九界众生作导师。我们称佛为天人师,他有资格作天人师,为九法界众生解决疑难杂症。疑难杂症无量无边,佛解决的方法就是法门,法门就无量无边。法门跟众生烦恼头数一定是相等的,众生有多少烦恼,佛就有多少法门,就这么个道理。再看后面这一句:
【建立演说海不可思议。】
这一句里面含义很深,特别是用在我们这个世界。十方世界众生根性不相同,我们这个世界众生耳根最利,文殊菩萨在楞严会上拣选圆通,菩萨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说这一方众生的根性耳根最利,他很会听。看,有时候看不清楚;听,听清楚了。所以佛菩萨在这个世间示现教化众生,用什么作工具?用言语。在中国孔老夫子、孟夫子一生也是从事义务教学,都是用言语,讲经说法,用身教来辅助言教,是以言教为主,身教为辅助,这个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经文上『建立演说海』,演是表演,是身教,说是言教,合起来意教也在其中,这是经典里面我们常常看到的三轮教化。轮是代表圆满,帮助众生,教化众生。意是心意圆满,言语圆满,绝对没有保留,绝对没有吝法。身的表演圆满,都做到了,没有一样没有做到。只要你很留意的去观察、去听,你去学习,这个老师才是世出世间第一等好老师,做出了榜样来给我们看,佛法里面称为真善知识。我们也在经典里面赞叹佛恩德之大超过父母,你要从这些地方体会得,你才真正明了,佛的恩德没有人能够跟他相比。今天人习惯讲伟大,伟大到极处。
这一段总的起来讲,这十句讲了十桩事情,十桩事情都是普贤菩萨说的。这个也是教导我们,为别人讲学,解答问题,人家把问题提出来了,我们听到了,当我们在解答之前,我们把他的问题重复说一遍。为什么?让他听听有没有错误,他听了没有错误,这才正式给他解答。普贤菩萨在没有正式解答之前,把大家的问题重复说一遍,这段经文就是重复说一遍。
所以这十句里面,他们问佛的智慧,向佛请教什么是世界海?什么是众生业海?普贤菩萨在此地先把这个问题重复。第一句「知一切世界海成坏智」,佛的智慧圆满了。第二句「知一切众生业海智」,众生造业无穷无尽无数,佛都知道,佛没有不知道的!他怎么能知?这是佛的性德。众生何以不能知?众生没有见性,你的圆满智慧被你的烦恼习气障碍住了。佛教导我们修行没有别的,去烦恼习气而已矣!这个经里面所讲的妄想分别执着,我们总得要把这个东西断掉,要离开。我在讲席里头常常跟同学们说,孔老夫子教学,教人家考虑问题也不要想太多,「再,斯可矣。」一般讲三思而行,孔老夫子说太多了,再思就可以了。我们只考虑一桩事情,这个事情对众生有没有利益?这个利益再思,再思就是这个利益影响的面多大,影响的时间多长,值不值得我们去做?这问题就解决了。哪里要想来想去想那么多?那个多伤精神,多伤身体。所以只想两次,大家应当要学习。第一个考虑的问题,是不是对众生、对社会有利益,绝对不想自己,要给社会做榜样,要给社会做模范,这样才对。第二个考量的就是影响力的面跟时间的长,影响面愈大,影响的时间愈长,那这个事情一定要做。这些问题可以说都是我们一切众生普遍的大问题,我们哪个人不想知道,知道众生的业海,就知道自己的业海了。
第三句讲法界的安立。法界安立里面最主要就是讲秩序的建立,规矩的建立,这是安立。规矩秩序那个原则,中国人常讲一定要顺乎天理人情制定的规矩秩序,现在人讲的法令规章。法令规章一定要顺乎天理人情,你这个法令规章才能行得通,大家才能够遵守。如果这个法令规章的制定,只符合某些人的利益,不顺天理,不顺人情,这个法令规章是行不通的。为什么?这个法令规章颁布下去,没有人肯认真的去做,没有人去奉行。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想尽方法,所谓钻法律的漏洞,证明你这个法律不是大众甘心情愿来遵守的。我们有没有想到?大,是国家、国际间的秩序;小,是一个家庭、一个公司、一个商店。以小商店来说,一个老板还有几个员工,对外面这是顾客,你定的章程,你定的一些规矩,如果顺乎天理人情,你这个商店决定兴旺。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这是「法界安立」。
凡夫烦恼习气业障深重,不懂得天理,也不懂得人情,要靠什么人来帮助?要靠圣人。这个世间有大圣人,圣人就是通情达理的人,通达人情,通达天理,这个人我们称他为圣人。圣人用通俗的话来说是个明白人,我们凡夫是糊涂人,糊涂人要跟着明白人走,明白人指路带路,我们跟他走就有福了。明白人没有私心;如果有私心,跟他走的人到后来都被他利用了。如果这个私心的人还有一点良心,对跟他走的人多少还能够照顾一点;要是没有良心的话,这些众生要受罪,要受害,那个造作罪业,这个带头的人他的罪过重。所以这里头问题很复杂,决不是三言两语能讲得清楚。古圣先贤的典籍细读深思,你自然就明白了,你才能得真实的受用。
后面接着第四句讲「一切无边佛海智」,这是给我们介绍智正觉世间。第五句讲「一切欲解根海智」的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的欲望,一切众生的理解,一切众生的根性,你不懂得这些,你没有办法教化众化,你也没有办法帮助众生。第六是大圣人不思议的智慧,「一念普知三世」,说的是诸佛菩萨果地上的德能。它的含义很深,告诉我们一切众生跟诸佛如来没有差别,「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你从这一句话你就晓得,诸佛如来教化众生的用意何在?告诉众生,你跟诸佛没有两样,你本来具足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圆满的相好,跟诸佛如来平等平等。
诸佛如来住清净国土,一切众生哪有例外的!现在为什么搞成这个样子?现在是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着,把你的智慧、德能、相好失掉了。这个失掉是障碍住,你自性本具的本有的智慧德相不能现前。佛菩萨大慈大悲,应化到我们这个世间,他来干什么?他来就是帮助我们。他没有别的事,他什么事都没有,他就是帮助众生的,帮助众生觉悟,告诉众生你现在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这有原因,只要把这个错误的原因消除,你本有的智慧德能就渐渐恢复了。恢复是渐渐恢复,为什么?你的烦恼习气不是一下断掉的,慢慢断,断一分烦恼,生一分智慧。所以,六度、十度跟普贤十愿,那是帮助我们断烦恼习气,恢复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真实的纲领!果然明了通达,依教奉行,哪有不成就的道理!现在时间到了。
20
诸位同学,请看牒六根三业十问:
【清净佛身不可思议。】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虽然前面讲的是六根三业,「以总收别,但广身光」,所以在这九句里面都是说如来的身相,就具足六根三业,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三业是意业、身业、口业。说这些当中,真正的意思是要我们学佛。我们如何向佛学习,学得有模有样就不错了,就能够得受用。
第一句最重要的两个字『清净』。身清净,身怎么清净?当然是心清净;心要不清净,身是不可能清净的。那个心是意业,这里讲的是六根三业。人生在世,什么事情对自己来说是最重要的?跟诸位说,无过于清净心,这个最重要。你为什么心不清净?你有染着,就是说你有贪瞋痴慢,你有自私自利,自私自利、贪瞋痴慢不能放下。起心动念,第一个念头是什么?我的利益。你的妄想杂念太多太多了。前面我跟诸位说了,觉悟的人他考虑问题「再,斯可矣」。
境界现前,或者我们现在人讲机会现前,你做什么事情机会现前,第一个考量与众生与社会与正法有没有利益?有利益赶紧去做,还有什么考虑的!顶多再考量这个利益有多大的影响,对十方、对后世,其他不用再想了。你的心会清净,没有妄想,没有私心,没有欲望,你就能学到像佛身这么清净。身心清净,这个人不容易衰老,这个人永远保持相好光明。这种相好,这种清净身是摄受众生的工具。为什么要相好?为什么要清净身?摄受众生的。众生喜欢相好,喜欢清净身,就告诉他,像我这样修,像我这样学,你就得到了,这是佛的意思。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说得也很好,「应机之身,修短难测」,不可思议。佛菩萨应化在世间,这个身相住在这个世间时间长短不定,不可思议!真的,凡夫怎么想也想不通,无论他住的时间长短,他的功德都是圆满的。住的时间长,圆满。释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年,在中国应化的祖师大德们,有五、六十岁圆寂的,也有七、八十岁圆寂的;距离我们最近的虚云老和尚是示现一百二十岁圆寂的,印光大师八十岁圆寂的。你仔细去观察,细心去体会,这些大德们示现出家身,还有示现在家居士身的,菩萨示现,决定不是凡夫。我这一生遇到的,章嘉大师六十多岁往生的,他功德圆满。李炳南老居士在家菩萨,他给我们示现的九十七岁往生。细心去观察,我们就能够体会得到。一般讲,应身住世的长短,都在遇缘不同,众生有感,他就有应;这个感要是尽了,他就入灭了。感应像我们敲钟一样,我们钟一敲,钟就响了;不再敲了,你看看那声音逐渐逐渐小了,最后声音就灭了。如果有第二个接着敲,它声音继续不断,那就长了。于是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到、明白了,他到这个世间来是度众生的,他应该要度的这个缘已经尽了,已经没有了。
譬如他要来度一个人、来度两个人,这一两个人都得度了,他就走了。像早年达摩祖师到中国来,是来传法度生的。在当时没有人认识他,他在少林寺面壁九年,他得度的那个人出现了。也许有人要问,达摩祖师为什么不晚一点到中国来,晚九年来不是正好吗?一到中国就遇到慧可,慧可就得度不省事吗?为什么要在中国,在那个地方坐九年?佛菩萨的示现这里头都有深密的义趣,密意!没有九年坐在那个地方,慧可大师怎么会认识这个人是个真善知识?看到人家九年不下山,九年不出大门,别的不要说,就是这一点定功就叫有识之士生景仰之心。示现什么?万缘放下,清净佛身,就在那里坐着就是教化众生,没有说一句话,形相上教我们,教我们什么?你看看「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达摩是不是示现这个?
我们今天世间凡夫所犯的病,大病,就是竞争、斗争!人家不争,我们的贪求没有止尽,他无求。我们希求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达摩祖师在那里一坐,答案都在。怎样才能够真正落实安定和平?看达摩那个样子你还不觉悟吗?佛法的修学也都显示出来了,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就解决问题了。慧可大师的问题:修行多年心不安。心怎么不安?妄念多,伏不住。《金刚经》上须菩提尊者向释迦牟尼佛请教,「云何降伏其心」、「应云何住」。达摩祖师示现的相,示相答复了。佛在般若会上是用言语来答复,达摩祖师示的相就答复了。问题是什么?问题要会,要会看会听,善于体会,微密观察,这样的人得利益,一接触他就开悟就明白了。慧可在佛学上的造诣相当深,他没开悟,但是已经到瓶颈,就差一点点要突破了,很难得,他向达摩大师请教,清净身相!
每一尊佛每一尊菩萨示现在世间,无论示现的是什么身分,像本经五十三参里面所说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他们的清净佛身不可思议;示现的义趣,住世时间的长短,你仔细在里头观察,圆满功德。必定有他度脱的对象,他那个对象不出现,他不会走的;对象出现了,那个对象成就了,他就走了,他这个事情圆满了。慧可大彻大悟之后,达摩就走了。所以诸位仔细去观察,得度的弟子也是不可思议,得度弟子有出家弟子,有在家弟子,我们佛门讲「法子」。第二句:
【无边色相海普照明不可思议。】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现金银等,色类无边」。他这个提示,我们就明白了,像《普门品》里面讲的三十二相,第一句是讲清净身,讲清净身一定要知道清净心,那就是人家身心清净一尘不染,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丝毫贪着,统统放下了。还有一丝毫贪着,他是凡夫,他没有放下,他没有觉悟;觉悟之后全都放下了。
放下,诸位必须要记住,不是说身,你所有的这些物统统都不要了,都放下了,那是形式上的放下,心里没有放下,不管用!我们今天学佛就有许多同学产生误会,在中国大陆有同学写信给我,听说我常常讲放下,他放下了,工作也不要了,家也不要了,事业也不要了。放下没有几天,没有饭吃了,写信问我怎么办?我没有教你放下家庭,放下事业,我没有教你!如果说这样的放下,那释迦牟尼佛也不要讲经说法了。释迦牟尼佛是家放下了,他讲经说法没放下。何必天天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释迦牟尼佛没放下。
放下是什么?心里头一丝毫染着都没有了,身体在这个世间一切随缘。随缘里头修行,修什么?顺境决定没有一丝毫贪恋,逆境决定没有一丝毫瞋恚。这修什么?修清净。顺境有贪爱,逆境有瞋恚,你的心不清净,你的心被烦恼所染着了,你哪里来的相好?你要懂这个道理。我们的身体,确确实实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一个工具。身之所有,我所有的附属品,也是服务众生必需要的工具。这工具没有了,我拿什么给大家服务?要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这些身跟一切身外之物,决定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心就不清净了,你就不是修行。
在一切境缘当中,修什么?就是修的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就修这个。一切为众生,一切为社会,在佛法里面讲是法界,我们现在一般人讲社会,社会就是佛法讲的法界,一切为正法,正法久住。为正法久住,为续佛慧命,这里头最重要的是传法之人,这个法要代代相传,得法之人必须要印证。你看看《坛经》,玄策跟永嘉的那些谈话,你就明了了。真正学道的人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懂这个规矩,这个规矩永恒不变。
所以第二句里面讲的现身,现身是没有一定的,无量无边身。诸佛菩萨现身决定没有意思的,随众生心自自然然示现的,他才清净;如果有意思在里头就不清净了。意是染污,所以意叫染污意;染污要是没有了,洗刷干净了,就叫做清净心。所以他没有意思在里面,自自然然,像我们敲钟,你敲一下它自然会响;它决定不是说你敲我,我赶快响一下;你敲得很重,我响大一点;你敲得轻,我响得小一点。它没有意思!诸佛如来法性身应一切众生之感,就像钟鼓应声一样,完全是自然的,这叫不可思议。
『普照明』,这一句是讲现身的作用,「普照」是现身作用,「明」是众生得益,明是觉悟!这是密意,无一不是法尔如是。为什么有些众生得利益,有些众生不得利益?这就是经教里头常常讲的,缘熟、缘没有成熟。缘熟的得利益,根熟!根没有熟的种善根,现前不得利益。没有善根的人帮他种善根,有善根的人帮他增长,善根成熟的人帮他成就。但是这其中必有成就的,成就的人多少可不定,至少都会有一两个,有一个、有两个。六祖惠能大师会下成就的人有四十三个人,真的是空前绝后,能大师之前没有,能大师之后也没有。
这个成就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在佛法里面他是什么样地位?《华严经》圆教初住菩萨的地位,不能说不高,这一生当中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这样殊胜的成就。宗门如是,教下也不例外。所以佛法每一个宗派,一代一代都有传人。传人必须是开悟的,不开悟传个什么?禅宗里面「大彻大悟」要给他印证,教下里面「大开圆解」,我们净土宗里面得「一心不乱」、得「念佛三昧」,这才是传人。所以一个法师往往一生当中只得到一个,他的功德就圆满了。一个都没有,这样的祖师大德不是没有,有,一个传人也没有。
我曾经为这个事情请教过李老师,他为什么要来?李老师给我说了,「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个世间跟他还有缘分的人,但是这些有缘的人还没有成熟,有善根,他来干什么?帮助他们善根增长,慈悲!还有跟他有缘的人,虽跟他有缘还没有种善根,他到这个世间来帮他种善根。我们明白了,好象农夫,我们比喻种植果木,他到这个果园来,他来的目的在哪里?目的是采摘果子,果子熟了,他来摘。没熟的时候他也要来,他来干什么?他来照顾,看看它长得怎么样了,有没有病害虫,水分、肥料足不足,他来照顾,他也要来。那个没有根本,果木树没有的时候,他还是要来,来干什么?他来看看这些土壤能够种哪一些果木树,他来种树!我们这才了解。所以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的人数就很多了,从这个地方我们能体会到佛菩萨的无尽慈悲,他所示现的相,一定是清净不染,住在这个世间潜移默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力。
像祖师大德,近代的印光大师、虚云老和尚都给修行人做好榜样,我们向他学习就会有成就;烦恼习气深重学不来,那就不能成就,算种个善根而已。希望来生来世,或者多生多劫之后,烦恼习气消了,善根现前了,你就能成就。所以他来是有目的的,对众生是有利益的,根熟的众生利益在现前,根没有熟的众生利益在来世,有缘而没有善根的人利益可能在后世,甚至于多生多劫之后,这个佛法金刚种子永远不坏,「普照明不可思议」。第三句:
【相及随好皆清净不可思议。】
一般经典里面常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世间人所讲的相好,相好是福,我们常讲福相、贵相。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智慧福德圆满,他的相貌自然端庄,自然能令众生生欢喜心。他的相好,他的言行,他的风度,没有一桩不是教化众生,这些都是从性德里头自然的流露,决不是装扮做作。装,装不像,那个假装的,装的时间也不会长,一定被人拆穿,拆穿是一文不值,而且还造作罪业。为什么?那个目的是欺骗众生。凡是欺骗众生,没有不堕落的。欺骗众生,眼前得一点小利,这个利益跟诸位说很小很小,你也享受不到几年,时间很短,将来受苦受难那个时劫之长不可思议,非常可怕。几个人知道?几个人能够体会得到?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十莲华藏剎尘数相,好过于此」,这个说法不可思议,我们在一般大乘经上没有听说过。有说诸佛如来的报身,「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清凉在此地给我们具体说出来了,这真的是无量。莲华藏,这是大世界,这不是娑婆世界,华藏世界!到底一下品,要给我们详细介绍,华藏世界二十重,像二十层大楼一样,娑婆世界、极乐世界都在第十三层,你就想这个世界多大?无量无边。这么大的世界磨成微尘,微尘那个数量有多少,佛的色相相好就有多少,真的是无量无边,「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我们没有办法思议,不可思议。
『相及随好皆清净不可思议』,相好摄受众生,这个要重视。我常常给我们同学说,特别是学讲经说法的同学们,相好是什么?是我们的招牌,是我们的包装。相好从哪里来的?相好从修得来的。你要不真修,你的相怎么变?不肯真修,要想相貌变好一点,只有一个方法,上美容院。美容院里面给你美容,后遗症也不可思议,那是大错特错。我们每个人,一切众生都有好美的心,这个心不能算坏。好美,真正要改造你的容貌,改造你的体质,应该从什么地方做起?从心地做起,你心地要清净、要善良,「相随心转」,佛讲了很多。「境随心转」,境是境界,「一切法从心想生」,你要懂得佛这些话,你就知道心好相就好,行好你身体就好。所以我们要想相貌好,身体好,你要修清净心,你要修清净行,我们常常讲的纯净纯善,你自然就好了。
我做一桩好事,最后怎么样?被别人骗了。我要问,你的好事有没有做圆满?如果你是真诚心做好事,你的功德圆满。欺骗你的那个人,他造罪业与你的功德不相干。楞严会上佛说「发意圆成,圆满功德」,你在乎这些干什么?你在乎这些,把这些放在心上,你的心不清净。佛法确实是非常的精微细致,粗心大意不能入佛门,自私自利的念头没有放下,永远在佛门之外。你怎么能入佛菩萨的境界?所以行善积德,大乘法里常讲「论心不论事」,完全看你的存心你的用心,这个话是真实的。
事有了障碍,我们晓得众生的福德因缘没有成熟。众生有福,就不会有人破坏;凡是有人能把这个事情破坏,众生福德因缘没有成熟。但是我们做的这个心是圆满的,这个功德是圆满的,这个道理不能不懂。世间人不晓得这个道理,许许多多积功累德的机会到面前,结果他考虑太多,当面错过。所以做好事要有智慧,积功累德;没有智慧的人做不到,没有智慧的人,只能修一点小小的有漏福报,真实功德他不懂,他不会,劝他也不会接受。
真实功德,唯一的目的是帮助众生觉悟。佛示现的这个「无边色相」,这个「相及随好」,示现的相好光明是帮助他接引众生,帮助他感化众生,是接引感化的一个工具。哪一样不是为众生想?绝对没有一个念头为自己利益着想,这就是佛法,这叫清净心,这叫做纯净纯善。希望我们要读这个经文细心体会这个义趣,我们应当怎样努力来修学。现在时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