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12
 
{返回 佛学问题解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61
  问:如何实践六波罗蜜
   1.如何具足供养施波罗蜜相?
  一、若能不惜一切财物,常于他人作利益事,念于布施乐行布施,随有随施不问多少。
  二、当行施时,于身财物不生轻想。
  三、净施,不择持戒、毁戒;
  四、赞叹布施; 
  五、见行施者,欢喜、不妒;
  六、见有求者,心则悦乐,起迎礼拜,施床命坐;
  七、前人谘问、若不谘问,辄为赞叹布施之果;
  八、见恐怖者,能为救护;
  九、处饥馑世,乐施饮食;
  十、虽作是施,不为果报,不求恩报施,不诳众生;
  十一、能赞三宝所有功德;
  十二、不以斗称杂余异贱欺诳于人;
  十三、不乐酒、博,贪欲之心;常修惭羞、愧耻之德。
  十四、虽复巨富,心不放逸;
  十五、多行惠施,不生憍慢。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施波罗蜜。
  2.如何具足供养戒波罗蜜相?
  一、若有人能净身、口、意,常修软心,不作罪过。
  二、设误作者,常生愧悔。三、信是罪业,得恶果报。
  四、所修善事,心生欢喜。五、于小罪中生极重想。
  六、设其作已,恐怖忧悔。七、终不打骂、瞋恼众生。
  八、先意语言,言辄柔软。九、见众生已,生爱念心。
  十、知恩报恩,心不悭悋。
  十一、不诳众生,如法求财。
  十二、乐作福德,所作功德常以化人。
  十三、见穷苦者,身代受之。
  十四、常修慈心,怜愍一切。
  十五、见作恶者,能为遮护。
  十六、见作善者,赞德说果,复以身力往营佐之。
  十七、身不自由,令他自在。
  十八、常修远离瞋恚之心,或时暂起觉生愧悔。
  十九、实语、软语,远离两舌及无义语。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戒波罗蜜。
  3.如何具足供养忍波罗蜜相?
  一、若人能净身、口、意业,众生设以大恶事加,乃至不生一念瞋心,终不恶报。
  二、若来悔谢,实时受之。
  三、见众生时,心常欢喜;见作恶者,生怜愍心。
  四、赞叹忍果,呵责瞋恚;说瞋果报多有苦毒。
  五、修施、忍时,先及怨家。
  六、正观五阴众缘和合;若和合成,何故生瞋?深观瞋恚乃是未来无量恶道受苦因缘。若暂生瞋则生惭愧、恐怖、悔心。
  七、见他忍胜,不生妒嫉。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忍波罗蜜。
  4.如何具足供养进波罗蜜相?
  一、若有人能不作懈怠,不受不贪坐、卧等乐。
  二、如作大事功德力时,及营小事心亦如是。
  三、凡所作业要令毕竟,作时不观饥渴寒热,时与非时。
  四、不轻自身,大事未讫不生悔心,作既终讫,自庆能办。
  五、赞叹精进所得果报。
  六、如法得财,用皆以理。
  七、见邪进者,为说恶果。
  八、善教众生,令修精进。
  九、所作未竟,不中休息。
  十、修善法时,不随他语。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进波罗蜜。
  5.如何具足供养禅波罗蜜相?
  一、若有人能净身、口、意,乐处空闲,若窟、若山、树林、空舍,不乐愦闹,贪着卧具,不乐听说世间之事。
  二、不乐贪欲、瞋恚、愚痴; 三、先语软语;
  四、常乐出家,教化众生;
  五、所有烦恼轻微软薄,离恶觉观;
  六、见怨修慈,乐说定报;
  七、心若逸乱,生怖愧悔;
  八、见邪定者,为说罪过;
  九、善化众生,置正定中。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禅波罗蜜。
  6.如何具足供养般若波罗蜜相?
  一、若有人能净身、口、意,悉学一切世间之事。
  二、于贪、瞋、痴心不贪乐,不狂不乱。
  三、怜愍众生,善能供养父母、师长、和上、长老、耆旧有德。
  四、修不放逸,先语、软语,不诳众生。
  五、能分别说邪道、正道及善、恶报。
  六、常乐寂静,出家修道。
  七、能以世事用教众生。
  八、见学胜已,不生妒心。
  九、自胜他人,不生憍慢。
  十、受苦不忧,受乐不喜。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般若波罗蜜。

  问:心的导引
  (1.)「意」——或称为「心」,比较难以形容。它不像身或语那样容易辨认,不是某种容易指认的「东西」。
  (2.)没有任何科学家能够精确无疑地定义出虚空的本质和根本特性。然而,我们都知道我们有「心」,我们也都无法否认虚空的存在。
  (3.)无论我们如何深入研究存在的具体层面,都无法真正找到任何可以称为「心」的明确物体。
  (4.)心主要是认识及省思自身经验的能力,而不是某种特定物体。
  (5.)我们认同的自我——「我的心」、「我的身体」、「我自己」,其实只是相续不断的念头、情绪、感受和印象等所造成的一种错觉和幻相。
  (6.)心之所以被称为「真实本性」,是因为无人创造之。——月称菩萨《入中论》
  (7.)自然觉知的本性,在佛教名相中称为「明性」或「清明」,有时也称为「心的明光」。
  (8.)我们无法像利用体能训练来锻炼肌肉一样,去「锻炼出觉性」,觉性不是「被训练出来」的,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去认出它。
  (9.)佛陀教法的重点可浓缩为一:心是一切经验的源头,改变了心的方向,就可以改变所有经验的质量。
  (10.)当你转化自己的心之后,你所经验的一切也会跟着转化;有点像是一戴上黄色镜片的眼镜,你看到的一切也突然都变成了黄色,如果戴上绿色的镜片,那么你看到的一切也会变成绿色的。
  (11.)佛陀常常把本然心比喻为水,本质一直是清澈、干净的;污泥、沉积物和其它不净物,也许会暂时让水变得混浊或污染水质,但是我们可以将这些秽物过滤掉,让它恢复原来自然的清净。
  (12.)如果水的自然本质不是清澈的,那么,不管用再多的滤网,也不可能让水「变」清澈。
  (13.)只要一天没有认知自己的真实本性,我们就会一直受苦;认知自己的真实本性之后,我们就能够从痛苦中解脱。
  (14.)一切现象都出自于心,心是空性的。现象只存在心中,除此之外,并不真实存在。然而,现象并不是虚无的,这就是法益——空性——深奥之处。
  (15.)空性和觉性不可分的道理,就和湿润之于水或热度之于火焰的不可分是一样的。
  (16.)无论我们认清真实本性与否,真实本性的特质一直都是不变的,但是当我们开始认知自身具有的真实本性之后,我们就开始转变了,生命的质量也会跟着改变。就像一把火炬就能驱散千劫累积的黑暗一样。
  (17.)然而,在到达与空性融合的境界前,心必须坚强、稳定且澄明,这也是我们禅修的原因。此时,持续的精进用功非常重要,因为散乱心比幻想或强烈情绪更具渗透性,它犹如无关紧要的嗡嗡声,却能遮蔽我们自然澄明的心。
  (18.)从禅修的观点来看,懈怠是会控制心的特别方法,能让心整个退缩到自身之中。懈怠有种逐渐枯竭的特质,彷佛我们的生命力极为低落,它侵蚀我们最深的根柢,以人的舒适为第一优先的面貌呈现。
  (19.)而懈怠的根源就是执着——执着熟悉的妄念与散乱的念头所带来的舒适感,我们宁愿一味追求这份舒适感,而不愿确实地遵循禅修指导所获得的醒觉。这样的懈怠习性是禅修的障碍。
  (20.)为了平息我们不断造作的习性,诸佛教导我们依止一个所缘境。一旦习惯这个所缘境后,我们的专注力就会平稳。
  (21.)念头升起时,不要把它当做是禅修的缺失,但要认知它是空性的,任它如是呈现。
  (22.)所以,你必须一次又一次地放下念头,变化就在每次一个呼吸、一个念头中发生。每次心回到呼吸上,便更远离对散乱与恐惧的执着,更接近证悟之道,也是开始为自己长养慈悲心。

  问:云何为修行菩提者
  (1.)尔时世尊告婆罗门言:「当知:若人梦中见四种相者,皆是最上吉祥胜相。何等为四?一者白莲华,二者白伞盖,三者月轮,四者佛像。若见如是四种相者,当知必得最上大利。」
  (2.)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曰:梦中若见莲华相,及白伞盖皆吉祥,或见清净大月轮,梦者当获最上利;又复若见佛形像,是相最上中最胜;斯人一切所爱敬,当能成就诸功德。
  (3.)尔时婆罗门复白佛言:「世尊!何等名为最上大利?佛以何缘作如是说?」尔时世尊即以伽陀答婆罗门曰:我今为说彼大利,汝婆罗门当谛听:
  一、若人能发菩提心,成二足尊名大利,转轮圣王位尊胜,统四大洲而自在。
  二、若有众生乐成就,应当发起菩提心,帝释天主胜福报,三十三天中自在。
  三、若有众生乐成就,应当发起菩提心,欲色无色三界中,彼彼福报皆增胜。
  四、若有众生乐成就,应当发起菩提心,所有众生界无边,如其所应善化度。
  五、若有广为利乐者,应当发起菩提心,世间所有大医王,普能疗治一切病。
  六、若有众生乐成就,应当发起菩提心,作大光明现世间,一切暗冥皆照耀。
  七、若有众生乐成就,应当发起菩提心,虽复生于三界中,断除一切颠倒行。
  八、若有众生乐出离,应当发起菩提心,所有烦恼等诸障,及余一切不善法。
  九、若有众生乐除断,应当发起菩提心,所有三界诸结使,随所造作为魔摄。
  十、若有众生乐除断,应当发起菩提心,若能调伏于无明,一切爱网悉能断。
  十一、若有众生乐出离,应当发起菩提心,彼贪爱法若断除,一切垢染皆清净。
  十二、若有众生乐出离,应当发起菩提心,所生族氏及色力,愚人持彼生憍倨。
  十三、若有众生乐除断,应当发起菩提心,愚执我见寿者见,于自善利生憍倨。
  十四、若有众生乐除断,应当发起菩提心,于诸色法生憍倨,从染爱生过失大。
  十五、若有众生乐除断,应当发起菩提心,多闻持戒及修行,愚人恃以生憍倨。
  十六、若有众生乐除断,应当发起菩提心,住阿兰若行乞食,于如是事生憍倨。
  十七、若有众生乐除断,应当发起菩提心,应供自在具神通,恃己尊胜生憍倨。
  十八、若有众生乐除断,应当发起菩提心,愚痴执着我人相,恃彼我相生憍倨。
  十九、若有众生乐除断,应当发起菩提心,现在未来佛世尊,尊重恭敬而获福。
  二十、若有众生乐斯利,应当发起菩提心,诸佛出兴于世间,转大*轮普化度。
  二十一、若有众生乐听受,应当发起菩提心,一切恶法断所断,一切善法修所修。
  二十二、若有众生乐成就,应当发起菩提心,诸修道者修梵行,由是得证无漏道。
  二十三、若有众生乐成就,应当发起菩提心,我所宣说无常法,各各于身自观察。
  二十四、若有众生乐了知,应当发起菩提心,我说有漏行皆苦,智者见苦而生厌。
  二十五、若有众生乐出离,应当发起菩提心,我为有情广宣说,当知一切法无我。
  二十六、若有众生乐通达,应当发起菩提心,宣说涅槃寂灭法,证悟无上大菩提。
  二十七、若有众生乐成就,应当发起菩提心,我所称赞菩提心,汝婆罗门恭敬闻!如闻深信能发心,乃名修行菩提者。

  ◎广修如是福,速证大菩提!
  (4.)尔时婆罗门闻佛宣说是伽陀已,即白佛言:「世尊!若有人发菩提心者,是人当得几数福蕴?」
  (5.)尔时世尊复以伽陀答婆罗门曰:正使一切众生类,普集此佛世界中,一一修持净戒行,悉能安住戒学地,而彼福蕴量无边,于诸福中为最上。
  一、若人能发菩提心,十六分中不及一,正使一切众生类,普集此佛世界中,一一发生净信心,悉能安住信行地,而彼福蕴量无边,于诸福中为最上。
  二、若人能发菩提心,十六分中不及一,正使一切众生类,普集此佛世界中,一一修习妙法门,悉能安住法行地,而彼福蕴量无边,于诸福中为最上。
  三、若人能发菩提心,十六分中不及一,正使一切众生类,普集此佛世界中,广修须陀洹行法,悉住须陀洹果位,而彼福蕴量无边,于诸福中为最上。
  四、若人能发菩提心,十六分中不及一,正使一切众生类,普集此佛世界中,广修斯陀含行法,悉住斯陀含果位,而彼福蕴量无边,于诸福中为最上。
  五、若人能发菩提心,十六分中不及一,正使一切众生类,普集此佛世界中,广修阿那含行法,悉住阿那含果位,而彼福蕴量无边,于诸福中为最上。
  六、若人能发菩提心,十六分中不及一,正使一切众生类,普集此佛世界中,广修阿罗汉行法,悉住阿罗汉果位,而彼福蕴量无边,于诸福中为最上。
  七、若人能发菩提心,十六分中不及一,若人于此佛世界,广集上妙旃檀香,造佛塔寺胜庄严,高广等彼须弥量,如是福蕴亦无边,于诸福中为最上。
  八、若人能发菩提心,十六分中不及一,又若造立诸佛塔,如是分量所应作,随所作已广庄严,是诸众生胜果报,而彼福利广无边,于诸福中为最上。
  九、若人能发菩提心,十六分中不及一,又若一切众生类,假使住寿满一劫,以诸乐具施众生,随众生意使圆满,如是福蕴量无边,于诸福中为最上。
  十、若人能发菩提心,十六分中不及一,我所宣说如是等,一一皆为最上法,若有众生忻乐者,当求菩提寂静果,住是果者得大利,无比无等最尊胜。
  ◎是故若人闻此法,应当尊重正慧行,广修如是福蕴者,速证无上大菩提!
  (6.)尔时婆罗门闻佛世尊如是称赞菩提心已,即白佛言:「世尊!我于菩提心中无少法可转?」
  (7.)佛告婆罗门言:「如是,如是,婆罗门!若人发菩提心者,实无法可转。何以故?婆罗门!当知菩提有其三种。何等为三?所谓声闻菩提、缘觉菩提、无上菩提。
  一、此中何名声闻菩提?婆罗门!谓若有人虽发菩提心,但乐自利不乐利他,于利他心不能发起,不能修持,不能趣入,不能安住,于此经法不乐听受,亦复不能为他宣说,于后生中而不受身,断去来想,亦不能得平等正智,于现生中乐求解脱。婆罗门!以是义故,名为声闻菩提。
  二、又复何名缘觉菩提?谓若有人虽发菩提心,于大乘法不乐修习而不记念,亦复自利,趣求果证,不乐利他,于利他心不能修持,不能趣入,不能安住,于此经 法不乐听受,亦不为他宣说教示,不能安住平等正智,但起心念观诸缘法,随所观察而得解脱。婆罗门!以是义故,名为缘觉菩提。
  三、又复何名无上菩提?谓若有人自能发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复劝他人发如是心,于此经法自所听受,修习记念,复为他人广说其义,于轮回身不生厌 倦,乐欲利乐一切众生,住平等智,自解脱已,欲令一切众生皆得解脱,自利利他,得安隐乐,以己善利普施一切天、人大众。婆罗门!以是义故,名为无上菩提。 修是行者,名为菩萨乘人。
  (8.)婆罗门!汝今当知:佛语谛诚,无有虚妄。如我所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最上义,若离此大菩提心,而发声闻、缘觉心者,不能利他,终不得至大涅槃 界。何以故?而彼声闻、缘觉自所利己,不复生起利他胜行。以是缘故,不能具足诸佛法分,虽发菩提心而自谓解脱,彼菩提心亦不能得利他果报。
  (9.)婆罗门!若人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自于、他皆悉平等,以自所利欢喜布施,即以此心普摄世间一切众生,乃为世间最上大利,亦名世间善调御 者,如是即能住平等智,最上最胜不可思议。婆罗门!此即名为大菩提心,汝当如是如实了知。」以上内容整理自《发菩提心破诸魔经》
  ◎附录:《广释菩提心论》摘录 莲华戒菩萨 造
  (10.)如《无尽意经》云:「此悲观行──世尊!──于《阿毘达磨经》最初演说,为欲救度一切有情故,起悲愿等力,趣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不为度众生,我即不发是菩提心!」
  (11.)如《十地经》云:「一切众生中,诸无救护者、无归趣者、无依止者、无知见者,菩萨见已即生悲念,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不为他开导教示,菩萨即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故当知:诸菩萨勇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谓即悲心坚固。」
  (12.)如《如来智印三摩地胜上经》云:「菩提心所行,能坏轮回苦!」
  (13.)如《无畏授问经》云:「发菩提心所生诸福如虚空界,广大胜上,无有穷尽。正使有人以殑伽沙数佛剎,满中珍宝供养世尊;若有人能合掌至诚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而此福德胜前福德不可较计。」
  (14.)又如《象头经》云:「诸菩萨所行真实故得菩提,非诸所行不真实故。」
  (15.)如《三摩地王经》云:「童子如我所行得真实故,而汝童子应如是学。何以故?童子!若所行真实,即不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上师相应法
  (1.)修行训练自心最重要的方法是在依止上师的基础上,在圣道三要中修心。此外,尽量藉由修持密乘、接受教法、本尊法的释论等,在心中造下善的习气。
  (2.)修行要成功,最重要的就是依止心和悲心,这是和谐的因。那是最好的修法。
  (3.)要成就道次第,以及真正开始禅修道次第之前,最重要的前行是要修上师相应法。因为没有修上师相应法,就没办法获得上师的加持;没有上师加持,就没有办法生起整个道次第的证悟。
  (4.)学习佛法的主要目的,是要在成佛之道上有成就,使我们解脱轮回苦海,也解脱他人出离轮回,并引导他们成就佛果。这一切都依于上师相应的基础之上而成办,这是获得上师加持之因。
  (5.)所以,要得到上师的加持,就是要修上师相应法,透过上师融入你的心,住在你心中,加持你的心,你才能生起道次第的证悟。我们想要任何的证悟,都必须以修上师相应法为基础,再加上修前加行,才能够有所成就。
  (6.)在各种各样的障碍之中,最主要的障碍是来自于我们心中的不正见。为何我们无法如理依止师长的证悟?因为我们心中这些不正见的障碍之故,不管上师本 身是不是佛,如果你有这些障碍,他真的是佛,你也没办法看他是佛。因为你的心被障碍,你的不净业阻塞了你,使你见不到诸佛。同理,你看不到你的上师是佛。
  (7.)我们的心经常处于迷惑、被障碍的状况中,因而没有业缘可以见到没有过失的身相。是因为自心不够清净的缘故。
  (8.)因为自心不够清净到可以见到比你目前所见到的更为清净的相。所以,佛必须化现为凡庸相,也就是有过失的相,因为再也没有其它方法能够直接引导你了。
  (9.)佛的圣意,也就是法身佛,是受无量悲心所包围的,他所缘念的就是要救度一切众生。所以很确定的,佛绝对会带领我们及一切有情成佛,。而他是怎么来教导我们、救度我们的呢?就是根据我们心的层次,他就示现什么样子的相来教导我们。
  (10.)只观上师的功德,不观上师的过失,才能让我们真正在心中生起如理依止师长的证悟,莲花生大士曾经说过,一切修行证悟的来源,来自于如理的依止上师,要将上师视为佛。
  (11.)你对上师有大依止心,就能在修行上有大证悟,你对上师有小依止心,在修行上就只有小证悟。
  (12.)我们要将上师视为佛,而只观上师的功德,不观上师的过失,能够这样如理行持,依止心非常稳固的时候,就能够得到上师的加持,果报是:整个菩提道次第,一直到成佛的整个证悟,都可以在你心中生起。
  (13.)如果你能够将结了法缘的上师视为佛,并生起很强烈的依止心,当你的心缘念在这样的状态的时候,去观修念死无常,很快就会有很强烈的觉受生起。
  (14.)当你对上师的依止心很强的时候,再去听闻佛法,不管讲什么法,你一听就很容易有觉受产生,跟你的心很容易相应。
  (15.)当你心中对上师依止心不强的时候去听开示,心中也不会有什么觉受,跟心就是完全不相应,不会有什么觉受。所以,一切修行成就证悟的来源,完全端赖于你的依止心有多强而生起的。
  (16.)如理依止师长的真正意思是说,我们好像完全对上师投降,完全受上师的调伏,完全遵照上师的教诫去做,这种依止非常稳固,你绝对不能让你的心跟着你的我爱执走,只能跟着上师的教诫去做。
  (17.)这样如理依止师长,你就能够得到圆满的成就、能够圆满的成办你的事业、能够成佛、成办这一世、未来世一切你需要成办的,也能够真正的利益你自己,以及利益一切众生的需求。
  (18.)宗喀巴大师说过:如果你将上师看成是凡夫,看成是具有苦、而且有过失的凡夫,光是对上师起这样的念头,就会造成你修行成就上的障碍。
  (19.)帕绷喀大师在《掌中解脱》中也讲到:如果我们对上师没有很坚定的依止心,对上师有瞋心、邪见生起的时候,道次第里面所讲的八种不如理依止师长的过患就会马上生起。
  (20.)对于跟你结过法缘的上师,如果你去毁谤他的话,果报等同毁谤十方诸佛。对已经结法缘的上师起瞋心的时候,看你对他起瞋心的时间有几秒钟,同等于秒数那么多劫之久的时间,你将堕在无间地狱当中受无间地狱的极苦。
  (21.)当你对上师起瞋心的时候,同等于起瞋心的秒数那么多劫的时间,你所累积的功德,都会被你对上师所起瞋心摧毁殆尽,你获得证悟的时间都要延后那么多劫。
  (22.)对上师如理的依止心,其实是对我们最重要、最不可思议的保护;对我们的心、对我们的修行,都是不可思议的保护。
  (23.)对于我们要结法缘的上师,应该要去观察他是否具有十种功德:调伏、寂静、近寂静、教富、达实性、德增上、善巧、悲悯、具精勤、远离厌患。
  (24.)在这末法时代,要观察上师的功德比较困难,但你要依止的师长,至少要有五个功德:
  一、是必须对大乘的教法有信心;二、是他有忍辱心;
  三、是他有慈悲心;四、是他没有贪瞋痴等等过患,
  五、是他的身口意非常具调伏。
  (25.)弟子方面也差不多有跟师长类似的条件,例如弟子应该很具信心,很在乎业果,很严谨的持戒,而且弟子非常直心。
  (26.)宗喀巴上师解释两种方法,说明如何运用你看到的上师之过失来培养依止心。一、是思惟你所看到的上师之过失,只是自己不清净心的见解;二、是思惟:这是为了利益你而故意示现出来的相,以引导你成就正觉。
  (27.)对于与我们结下法缘的上师,一定要有清净心,如理的依止。但并不是说,上师所讲的一切你都要照着去做。我们这种末法时代的凡夫,可以用戒律来判断。
  (28.)万一上师教你去做不如法的事时,用依止心,将上师的心视同法身佛,将自己看到上师的过失或不如法的地方,看成是自己的不清净心所投射的。
  (29.)以没有瞋心、骄慢心,很谦卑的态度跟上师解释,上师现在叫你做的事情,你没有能力把它转成佛法的修行,所以祈请上师的许可,让你可以不必去做。
  (30.)一个具德、我们能够依止的师长,必须要有很强的慈悲心,而且必须非常善巧地带领他的弟子。
  (31.)依止上师一开始要很小心、慢慢地去观察,确定对方有如法的功德,才跟对方结师徒的关系。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去依止错误的师长。
  (32.)另外一个要点是:你要依止的师长,他本身要跟他的上师有非常清净的三昧耶誓言。由于他跟自己的上师有清净的三昧耶誓言,他才真正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33.)菩提道次第的修持,应该奠基于上师相应的一项修持:转化自心为视上师与本尊乃一体而不可分的依止心和信心。这依止心应该是稳定的,而非只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就消逝了。
  (34.)要生起依止心并使之稳固,应每日修持上师相应法。正如充电一般,你必须每天做一些上师相应的禅修。如果你每天都做,就能维持依止心,使之越来越强烈。那么对你而言,视上师与佛为不可分的一体这种清净的依止心将越来越真实。
  (35.)当你想到上师时,从你这一方,你有「他是一切诸佛」之见解;当你想到佛陀,那也是一切上师。倘若这种体悟以及对这种体悟百分之百的信心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很稳固,那么你就拥有了依止上师的成就。

  问:《菩萨善戒经》法语辑要
  (1.)菩萨摩诃萨初发心时立大正愿,作如是言:「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当大利益一切众生,要当安置一切众生大涅槃中!复当教化一切众生,悉令具足般若大智!」是则名为自利、利他。
  (2.)菩萨为众生故至心听法,终不为己,为增众生所有善根,听受正法,不为利养。为众生故受菩萨戒,不为自利。
  (3.)菩萨摩诃萨所有自利悉为众生,是名他义。
  (4.)不解空义故,是人不能自利、利他。是故大乘经说:若不解空,甚于痴人。
  (5.)菩萨行施,破坏悭贪。庄严菩提道,摄取众生,为菩提道令行布施。欲施、施时、施已欢喜,是名自利;断除众生饥渴、苦恼、寒热、恐怖,是名利他。
  (6.)菩萨摩诃萨受持禁戒,除灭恶戒。庄严菩提道,摄取众生,为菩提道令持禁戒。离破戒怖,卧安、觉安,心无悔恨,欢喜悦乐,是名自利;于诸众生无有害心,施众生无畏,是名利他。
  (7.)菩萨摩诃萨勤修精进,破坏懈怠。庄严菩提道,摄取众生,为菩提道令修精进。卧安、觉安,离诸烦恼,增长善法,身受安乐,是名自利;菩萨精进不恼众生、打掷、呵骂,是名利他。
  (8.)菩萨修定,坏破乱心。庄严菩提道,摄取众生,为菩提道令修禅定。现世受乐,身心寂静,是名自利;以身心静故不恼众生,是名利他。
  (9.)菩萨摩诃萨成就智慧,破坏无明。庄严菩提道,以四摄法摄取众生。为菩提道修行智慧,以知法界故,身受安乐,是名自利;能教众生世间之事及出世事,是名利他。
  (10.)性利他者。若菩萨摩诃萨为教诫他,分别戒义,说如法住义,怜愍众生,修集悲心,至心教化、调伏众生。是名性利他。
  (11.)菩萨得是寿命长故,经无量世修集善法,为自利、利他。
  (12.)自利、利他者,菩萨摩诃萨常以十善教化众生。是名自利、利他。
  (13.)一切利他者,未熟众生令解脱故,得现世乐及他世乐;教出家者,是名他世乐;说法教令破欲界结,是名现在、他世乐。以破欲界诸烦恼故,身心寂静。身心寂静,故受安乐。是名一切利他。
  (14.)难利他者,有三种:
  一者、若有众生未种善根,未有善因,难教化者,是名难利他。
  二者、若有众生多饶财宝,势力自在,贪心悭吝,难可教化。何以故?放逸故。是名难利他。
  三者、若有外道、邪见,难可教化。何以故?痴狂故。能化如是等得利益故,是名难利他。
  (15.)一切自利、利他者,有四种:
  一者、未有信者,教令生信;二者、未有戒者,教令持戒;
  三者、悭贪之人,教令修施;四者、愚痴之人,教令得慧。
  (16.)善人利他者,菩萨摩诃萨教化众生,令知真实,知时,知义,知柔软语,教化修慈。是名善人利他。
  (17.)一切行利他者:
  一、菩萨摩诃萨见诸众生可赞叹者,则以美言赞叹;可呵责者,则以苦言呵责。
  二、若有众生于佛正法破信心者,则能调伏;
  三、未入佛法者,教令得入;
  四、已得入者,为说正法,令彼善根得增长故,调伏、安置于三乘中;
  五、根已熟者,为说解脱;
  六、乐声闻者,教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七、未有善庄严者,教令庄严;无定性者,教定性心。是名一切行利他。
  (18.)除利他者,若有众生无惭愧者,教令惭愧;麁犷之人,教令修心;为妒嫉者,除坏妒心;为悭贪者,除断悭心;为疑心者,除破疑网。是名除利他。
  (19.)寂静利他者,有十种善:内寂静有五种,外寂静亦有五种。
  A:内五种者:一者、净,二者、不转,三者、次第,四者、遍有,五者、随顺善法。
  一、净者,菩萨不以恶法、不净法、不善法用教众生。
  二、不转者,菩萨于解脱中不说非解脱,清净法中不说不净,不颠倒中不说颠倒,是名不转。于非解脱不说解脱,不净法中不说清净,颠倒法中不说非倒。
  三、次第者,菩萨见有痴者,说浅易义而调伏之;中根之人,为说中法;利根之人,为说上法。先说惠施,次说持戒,后说智慧。
  四、遍有者,菩萨说法之时不观众生种姓贫富,随力随智而为说法,令彼众生得安乐故。
  五、随顺善法者,观诸众生,应得下、中、上法随为说之。
  B:外寂静五事者:
  一者、菩萨摩诃萨修集无量慈心,为众生故;
  二者、受无量苦,为众生故;
  三者、得大喜,见诸众生得利益故;
  四者、得大自在,犹属众生,如僮仆故;
  五者、有菩萨具大威德,犹故谦卑,如栴陀罗子故。是名内外寂静利他。
  (20.)云何名菩萨摩诃萨同利?菩萨摩诃萨既自成就具足善法,复以此法转劝众生,是名菩萨同利。
  (21.)菩萨摩诃萨以六波罗蜜自庄严身,以四摄法庄严众生;菩萨摩诃萨以六波罗蜜自调其心,以四摄法调众生心。身、口、意净故,菩提数法净;自身净故,众生心净。成就善身、心故,名为无上、无胜、无共。以此无上、无胜、无共教化众生,是名同利。
  (22.)菩萨劝化无量众生同己利时,无有一人能说菩萨自不成就而劝于人,亦无有言:「汝自不善,云何劝他令行善法?」
  (23.)菩萨摩诃萨甘乐修集一切善行,心无悔退。以修集因缘故,能坏众生邪法、邪见,自所修学善根增长,至心观察善行功德,一切邪见不能沮坏,终不求于 转轮王身、释身、魔身及以梵身,不求恩报、利养、名誉、长寿、身乐。菩萨修集如是等法,则得具足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是名同利。
  (24.)菩萨摩诃萨修同利时,心不动坏,清净寂静,大明无翳。菩萨摩诃萨住净心地,具足成就无上善法、光明善法。光明善法者,菩萨摩诃萨所行善法,一切无有能呰毁者。
  (25.)菩萨摩诃萨为同行故,教化众生。众生受已,善法心坚,难可倾动。何以故?众生谛知:「菩萨成就是善法已,转以劝我,为欲令我得安乐故。若修善法得恶事者,菩萨摩诃萨终不自修,以劝于我!」
  (26.)复次菩萨有自成就,不能劝他;有自不成,而能劝他;有自成就,能劝于他;有自不成,亦不劝他。
  一、自成就不劝他者,同师、同学、同法、同德,不显己功。是名自成,不劝于他。
  二、自不成就而能劝他者,菩萨若见诸恶众生行于恶法,栴陀罗人乃至畜生,为调伏故,同彼受身,同于事业,破恶业故。是名自不成就,而能劝他。
  三、有自成就能劝他者,菩萨摩诃萨自成善法,亦劝他人令成善法,破于憍慢,轻心转心。是名自成,能劝于他。
  四、有自不成不劝他者,若菩萨自放逸故,不能教化、调伏众生。
  (27.)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于时、于物悉无分别:
  一、于众生中无分别者,菩萨为众生故,行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求诸善法;
  二、于时无分别者,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时为众生故,懃心精进,求于善法;
  三、于物无分别者,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故,受畜杂物,然于此物心无贪着。以是三无分别因缘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大智度论》法语辑要
  (1.)菩萨心自利、利他故,度一切众生故,知一切法实性故,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故,为一切贤圣之所称赞故,是名菩提萨埵。
  (2.)大人大心,能大布施,能自利己;小人小心,不能益他,亦不自厚。
  (3.)譬如勇士,见敌必期吞灭。智人慧心,深得悟理,悭贼虽强,亦能挫之,必令如意,遇良福田,值好时节(「时」,应施之时也。遇而不施,是名失时),觉事应心,能大布施。
  (4.)菩萨发大誓愿;从是大愿,得大福德果报;得大报故,能大饶益凡夫。
  (5.)声闻行是四无量,为自调自利故,亦但空念众生。诸菩萨行是慈心,欲令众生离苦得乐。从此慈心因缘,亦自作福德,亦教他作福德,受果报时或作转轮圣王多所饶益。
  (6.)譬如大牛,壮力能服重载。此诸阿罗汉亦如是:得无漏根、力、觉道,能担佛法大事担。以是故诸阿罗汉名能担。
  (7.)佛自利益亦利益他故,于众生中最第一!
  如一切照中,日为第一;一切人中,转轮圣王最第一;
  一切莲华中,青莲华为第一;一切木香中,牛头栴檀为第一;
  一切珠中,如意珠为第一;一切诸戒中,圣戒为第一;
  一切清净中,解脱为第一;一切诸观中,空观为第一;
  一切诸法中,涅槃为第一。
  佛亦如是:于一切众生中最为第一故,独得一切智。
  (8.)智慧是一切善法根本。若欲成就是智,先当摄心,然后可成。譬如狂醉之人,自利、他利、好丑之事都不觉知。散乱之心亦如是:世间好事尚不能善知,何况出世间法!愚痴人心一切成败事皆不能及,何况微妙深义!
  (9.)菩萨持戒虽能不堕恶道中,生人中贫穷,不能自利又不益人,以是故行布施。
  (10.)菩萨有净施,生大悲心,为众生故;不求自利,早得涅槃;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净施。以般若波罗蜜心故,能如是净施。以是故说欲行檀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
  (11.)菩萨但分别诸经,读诵、忆念、思惟、分别诸法以求佛道,以是智慧光明自利益,亦能利益众生。如人闇道中然灯,亦能自益亦能益人,终不离者。是因缘故,终不离智慧光明,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2.)菩萨住七地中,破诸烦恼,自利具足。住八地、九地,利益他人,所谓教化众生,净佛世界,自利、利他深大故,一切功德具足。如阿罗汉、辟支佛,自利虽重、利他轻故,不名具足。诸天及小菩萨虽能利益他,而自未除烦恼故亦不具足。
  (13.)菩萨爱敬佛道,知身、口无常故,不说无益之言;以善法增长故,瞋恚等烦恼不能覆心。行者作是念:
  一、结使虽起,智慧思惟,不令覆心。
  二、结使若起,今世不善、后世不善,妨于佛道。
  三、设使心起结使,不起口业;设口业起,不成身业;设身业起,不至大恶。
  (14.)是菩萨虽卑陋鄙贱,以行胜法故,得在胜人数中,是今世功德。
  (15.)是人深乐善法故,能于善法四种正行求;二乘人不能具足四行,以不深乐善法故。所谓自不杀生,慈悲一切;深自利故,亦教他;慈是一切贤圣法,故常赞叹;是菩萨常欲令人得乐故,见有不杀者,欢喜爱乐。
  (16.)菩萨一切功德,总摄入六波罗蜜中,所得果报与众生共之。
  (17.)是菩萨未入正位,诸烦恼未尽故,或时起悭等诸烦恼,尔时应作是思惟,谏喻其心:若不布施,我自失四事功德,所谓后身生贫穷。贫穷故自不能利益,何能利他!
  (18.)若不利他,则不能成就众生;若不能成就众生,亦不能净佛世界。何以故?以众生净故,世界清净。若不具足是等众事,云何当得一切种智?
  (19.)以要言之,无方便者虽行六波罗蜜,内不能离我心,外取诸法相,所谓我是施者,彼是受者,是布施物。是因缘故,不能到佛道!
  (20.)是人无般若波罗蜜无方便力,过去作功德无方便故,邪行不正。是人离般若波罗蜜故,深着善法。今从佛闻般若波罗蜜,深厌世间,慈悲心薄,故求自利,不受一切法,即得阿罗汉,于般若无咎。如人持器诣海,随器大小各自取足。
  (21.)菩萨常行应萨婆若心,则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不着一切法,常集一切助道法故。
  (22.)菩萨摩诃萨欲得一切功德,自利、利人,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23.)佛言:「诸善男子!汝等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易得耳!何以故?无有定法——众生所著处,但颠倒故众生着。是故汝当自离生死,亦当教他离生死。汝等当发心能自利益,亦当得利益他人!」
  (24.)菩萨应语众生:
  一、汝等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既自得度,复能度脱众生!
  二、「度脱众生」者,菩萨自乘大乘得度,以三乘随众生所应度而度之,既自利益,复利益他人。
  三、「利益他」者,既自作佛而以三乘度脱众生。若菩萨能如是行般若波罗蜜者,从初发心终不堕三恶道,常作转轮圣王者。
  (25.)菩萨多生欲界。何以故?
  一、以无色界中无形故,不可教化;
  二、色界中多味着禅定乐,无厌恶心故难化;
  三、亦不生欲天,所以者何?着妙五欲多故难化。
  四、在人中,世世以四事摄众生故,作转轮圣王。
  (26.)众生以不如意事故瞋:若以求物不如意故瞋,人不称意故瞋。菩萨住檀(波罗蜜)中,随其意而给足之。
  (27.)菩萨以如意珠施之,则使人皆称意;珠之威德故,人无瞋者。如行者入慈三昧故,人无瞋者。
  (28.)菩萨从初发意已来,檀波罗蜜是善法因缘,是中无分别是施者、是受者,性空故。用是檀波罗蜜能自利益,亦能利益众生,从生死拔出,令得涅槃。是诸善法,皆是菩萨摩诃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缘。
  (29.)若自无智慧,何能利人?以是故,先自得无所著,然后教人。
  ◎《十住毘婆沙论》
  (30.)世间有常言,家不生恶子;但能成己利,不能利于人。若生于善子,能利于人者;是则如满月,照明于其家。
  (31.)有诸福德人,以种种因缘;饶益如大海,又亦如大地。无求于世间,以慈愍故住;此人生为贵,寿命第一最。
  (32.)悲心于众生者,成就悲故名为悲者。何谓为悲?悼愍众生,救济苦难,信解诸上法者,于诸佛法信力通达。发愿我得自度已当度众生者,一切诸法愿为其本,离愿则不成,是故发愿。
  (33.)问曰:何故不言我当度众生,而言自得度已当度众生?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没淤泥,何能拯拔余人?又如为水所漂,不能济溺!是故说「我度已,当度彼」。
  (34.)如说:若人自度畏,能度归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归。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灭,安能令人寂。
  (35.)是故先自善寂而后化人,又如《法句偈》说:若能自安身,在于善处者;然后安余人,自同于所利。
  (36.)凡物皆先自利后能利人。何以故?如说:若自成己利,乃能利于彼;自舍欲利他,失利后忧悔。是故说自度已当度众生。

  问:《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净戒波罗蜜多品》节录
  复次,菩萨摩诃萨非唯护持十善净戒功德无尽,乃至受持微细禁戒,清净功德亦无有尽。何以故?凡夫众生受持禁戒,取 相果报一切有尽;外道诸仙所有禁戒,失通亦尽;人间十善,舍十善时戒亦随失;欲界诸天,寿尽戒失;色界诸天四静虑中,无色界天三摩钵底,舍生失定,戒亦随 尽;二乘无学入涅槃时,戒亦随尽。若菩萨摩诃萨所受禁戒六十五种,随一一戒究竟清净,功德无尽。
  云何名为六十五种?谓:
  (1)不害众生;
  (2)不行偷盗;
  (3)不侵他妻;
  (4)不诳惑他;
  (5)不两舌语;
  (6)忍麁恶言;
  (7)不作绮语;
  (8)不生贪嫉,见他安乐生欢喜心;
  (9)不起瞋恚,恶言骂辱悉能忍受;
  (10)不起邪见,尊重如来,不师外道。
  复次,
  (11)归信佛戒,心无疑浊故;
  (12)归信法戒,离欲真实故;
  (13)归信僧戒,和合最胜故;
  (14)尊重父戒,生我身故;
  (15)尊重母戒,养育我故;
  (16)尊重和尚戒,生我法身故;
  (17)尊重阿阇梨戒,教我轨则故;
  (18)尊重大弟子戒,成我法身故;
  (19)一心戒,轻重无差故;
  (20)无破戒,于重不犯故;
  (21)不缺戒,于轻不毁故;
  (22)不习三乘戒,不求声闻果故;
  (23)不习二乘戒,不求独觉果故;
  (24)离恶生处戒,不生邪见外道家故;
  (25)增长白法戒,以净戒力随愿生故;
  (26)富贵相戒,智者不嫌故;端严戒,其心不乱故;
  (27)无毁呰戒,于一切处不被讥诃故;
  (28)善护五根戒,勤不放逸故;
  (29)名称戒,善解诸法故;
  (30)少欲戒,无所希求故;
  (31)端直戒,众善随心故;
  (32)如说修行戒,不违教命故;
  (33)大慈戒,救度一切众生故;
  (34)大悲戒,拔一切众生苦故;
  (35)大喜戒,庆彼得乐故;
  (36)大舍戒,离憎爱故;
  (37)知己过戒,省察自心故;
  (38)不见他过戒,护彼意故;
  (39)布施戒,救贫乏故;
  (40)摄持戒,摄一切善法故;
  (41)忍辱戒,不害众生故;
  (42)精进戒,勇猛不退故;
  (43)禅定戒,定支增长故;
  (44)智慧戒,闻法无厌故;
  (45)多闻戒,求法无倦故;
  (46)近善知识戒,修集觉分故;
  (47)离恶知识戒,避险恶道故;
  (48)不惜身分戒,剎那无常故;
  (49)不惜寿命戒,如救头然故;
  (50)不追悔戒,性本清净故;
  (51)不虚假戒,无变动故;
  (52)无热恼戒,内外清凉故;
  (53)无人我戒,心谦下故;
  (54)不掉举戒,性安静故;
  (55)不谄曲戒,常质直故;
  (56)知众生心戒,善识物机故;
  (57)调伏心戒,不浊乱故;
  (58)寂静戒,离諠杂故;
  (59)右遶戒,顺理行故;
  (60)救拔众生戒,行四摄法故;
  (61)护正法戒,守护法财故;
  (62)圆满诸愿戒,弘誓清净故;
  (63)如来戒,随顺如相故;
  (64)佛三昧戒,圆满一切佛法故。
  慈氏!当知此即菩萨摩诃萨六十五种清净戒身。」
  佛告慈氏:「若诸菩萨持一一戒,能得如是无量功德,乃至舍所爱命,不得缺犯佛之禁戒。应持此戒如护眼睛,守慎此戒如护贤瓶,不以五欲利斧而斩坏故。护 微小戒,如五逆罪,轻重等护,心若金刚,不得起于贡高我慢。虽持此戒清净如是,比于无始所造恶业如大千界所有微尘,此持戒善比彼恶业,如一微尘。既知如 是,云何持戒而生我慢?
  复次,慈氏!菩萨见诸众生毁破禁戒,不生轻慢,而于自身更增持护,复作是念:『我昔誓愿:令诸众生坚住净戒。虽诸众生难可化度,我当勤加精进,以净戒船度破戒者,出生死海到涅槃岸!』
  复次,慈氏!若诸众生有此身者,须四种物。云何为四?一者、饮食;二者、衣服;三者、房舍;四者、医药。菩萨摩诃萨于此四事,如法营求,不以非法,不 自矜高多求无厌,应当少欲知足支身。譬如有人,身患疮苦,求善良医;以药涂附,用衣裹之;处深密室,卧软敷具,但为治疮非爱身故。菩萨如是,以八苦身,虽 求良药、涂以饮食、假以衣服、处于房舍,不乐此身、色、力、寿命,为修胜法安乐众生,除断生死烦恼痈疮。菩萨如是处大众中,常省己过,不毁他人,远离名 誉。若有赞叹之者,皆自思之:『如是名闻我皆无分,我今自测多诸愆犯,功德法中我无少分,众生妄见言我有之。』菩萨以大悲心而为依止,以净戒波罗蜜多而为 伴侣。

  问:《优婆塞戒经》辑要—(五)
  1.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为利他故先学外典,然后分别十二部经。
  2.众生若闻十二部经,乃于外典生于厌贱,复为众生说烦恼过、烦恼解脱;叹善友德,呵恶友过;赞施功德,毁悭过失;菩萨常寂,赞寂功德;常修法行,赞法行德。若能如是,是名兼利。
  3.在家菩萨先自调伏,若不调伏则不出家。在家菩萨能多度人,出家菩萨则不如是。何以故?若无在家,则无三乘出家之人。三乘出家修道、持戒、诵经、坐禅,皆由在家而为庄严。
  4.善男子!有道,有道庄严。道者,所谓法行。道庄严者,所谓在家。出家菩萨为在家者修行于道;在家之人为出家者而作法行。
  5.在家之人多修二法,一者受,二者施;出家之人亦修二法,一者诵,二者教。
  6.菩萨摩诃萨兼有四法,受、施、诵、教,如是名为自利、利他。
  7.菩萨若欲为众生说法界深义,先当为说世间之法,然后乃说甚深法界。何以故?为易化故,菩萨摩诃萨应护一切众生之心。若不护者,则不能调一切众生。菩萨亦应拥护自身,若不护身亦不能得调伏众生。
  8.菩萨不为贪身命财,护身命财皆为调伏诸众生故。菩萨摩诃萨先自除恶,后教人除。若不自除能教他除,无有是处。
  9.是故菩萨先应自施、持戒、知足、勤行精进,然后化人。菩萨若不自行法行,则不能得教化众生。
  10.善男子!众生诸根,凡有三种。菩萨诸根亦复三种,谓下、中、上。下根菩萨能化下根,不及中上;中根菩萨能化中、下,不及上根;上根菩萨能三种化。
  11.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自利、利他,是不为难;在家菩萨修是二利,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菩萨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问:《优婆塞戒经》辑要(四)
  1.善男子!能说法者复有二种:一者清净,二不清净。
  2.不清净者复有五事:一者为利故说,二者为报而说,三者为胜他说,四者为世报说,五者疑说。
  3.清净说者复有五事:一先施食然后为说,二为增长三宝故说,三断自他烦恼故说,四为分别邪正故说,五为听者得最胜故说。
  4.善男子!不净说者,名曰垢秽,名为卖法,亦名污辱,亦名错谬,亦名失意。清净说者,名曰净洁,亦名正说,亦名实语,亦名法聚。
  5.善男子!若具足知十二部经、声论、因论,知因知喻,知自他取,是名正说。
  6.听者有四:一者略闻多解,二者随分别解,三者随本意解,四者于一一字一一句解。
  7.如来说法正为三人,不为第四。何以故?以非器故。如是四人分为二种:一者熟,二者生。熟者现在调伏,生者未来调伏。
  8.善男子!譬如树林凡有四种:一者易伐难出,二者难伐易出,三者易伐易出,四者难伐难出。
  9.在家之人亦有四种:一者易调难出,二者难调易出,三者易调易出,四者难调难出。
  10.如是四人分为三种:一者呵责已调,二者濡语而调,三者呵责濡语,使得调伏。
  11.复有二种:一者自能调伏,不假他人;二者自若不能,请他令调。
  12.复有二种:一者施调,二者咒调,是调伏法。
  13.复有二时:一者喜时,二者苦时。
  14.为是四人说正法时有二方便:一者善知世事,二者为其给使。菩萨若知是二方便则能兼利。若不知者则不能得自利、他利。

  问:《优婆塞戒经》辑要(三)
  1.善男子!利益有二:一者现世,二者后世。菩萨若作现在利益,是不名实;若作后世则能兼利。
  2.乐有二种:一者世乐,二者出世乐。福德亦尔。菩萨若能自具如是二乐、二福化众生者,是则名为自利、利他。
  3.若沙门、婆罗门、长者、男女,或大众中有诸过失,菩萨见已先随其意,然后说法令得调伏,如其不能先随其意便为说法,是则名为下品菩萨。
  4.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乐近善友,二者不乐。乐近善友者能自、他利,不乐近者则不能得自、他兼利。
  5.乐近善友复有二种:一乐供养,二不乐供养。乐供养者能自、他利,不乐供养不能兼利。
  6.乐供养者复有二种:一能听法,二不能听。至心听者能自、他利,不至心听则无兼利。
  7.至心听法复有二种:一者能问,二不能问。能问义者能自、他利,不能问者则不能得自利、他利。
  8.能问义者复有二种:一至心持,二不能持。至心持者能自、他利,不至心者则不得名自利、他利。
  9.至心持者,复有二种:一者思惟,二不思惟。能思惟者能利自、他,不思惟者则不得名自利、他利。
  10.能思惟者复有二种:一者解义,二不解义。能解义者能自、他利,不解义者则不得名能自、他利。
  11.解义之人复有二种:一如法住,二不如法住。如法住者能自、他利,不如法住者则不得名自利、他利。
  12.如法住者复有二种:一者具足八智,二者不能具足。何等八智?一者法智,二者义智,三者时智,四者知足智,五者自他智,六者众智,七者根智,八上下智。是人具足如是八智。
  13.善男子!具八智者能说能听,如是之人能自、他利,不具足者则不得名自利、利他。

  问:《优婆塞戒经》辑要(二)
  1.佛言:善男子!有是惠施非波罗蜜,有波罗蜜不名为施,有亦惠施亦波罗蜜,有非惠施非波罗蜜。
  一、是施非波罗蜜者,声闻、缘觉、一切凡夫外道异见;
  二、菩萨初二阿僧祇劫所行施,是波罗蜜非惠施者,如尸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是;
  三、亦是惠施亦波罗蜜者,菩萨第三阿僧祇劫所行施是;
  四、非施非波罗蜜者,声闻、缘觉持戒、修定、忍、慈悲是。
  善男子!非施非波罗蜜,是名为学;亦施亦波罗蜜,是名学果。
  2.何谓菩萨自利、利他?
  一、菩萨信根既自利已,复利益他。自利益者不名为实,利益他者乃名自利。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为利他故,于身、命、财不生悭吝,是名自利;菩萨定知若用声闻、缘觉菩提教化众生,众生不受则以天、人世乐教之,是名利他。
  二、利益他者即是自利;菩萨不能自、他兼利,唯求自利,是名下品。何以故?如是菩萨于法财中生贪着心,是故不能自利益也。行者若令他受苦恼,自处安乐,如是菩萨不能利他。
  三、若自不修施、戒、多闻,虽复教他,是名利他,不能自利。若自具足信等五根,然后转教,是名菩萨自利、利他。
  3.菩萨自利、利他之法:
  一、菩萨摩诃萨具足一法则能兼利,谓不放逸。
  二、有二法能自、他利:一者多闻,二者思惟。
  三、有三法能自、他利:一者怜愍众生,二者勤行精进,三者具足念心。
  四、有四法能自、他利,谓四威仪。
  五、有五法能自、他利:一者信根二者持戒,三者多闻,四者布施,五者智慧。
  六、有六法能自、他利,所谓六念。复有七法能自、他利,谓坏七慢。

  问:《优婆塞戒经》辑要(一)
  海涛 辑
  《优婆塞戒经》辑要(一)
  1.若人于三宝所不生疑心,乐为供养。若少财时,先给贫穷,后施福田;先为贫苦,后为富者。乐赞人善,为开涅槃。所有伎艺,欲令人学。见学胜己,生欢喜心。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业所作诸善,终不自为,恒为他人。是名实义菩萨。
  2.一切众生,常求自利;菩萨所行,恒求利他。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3.善生言:「世尊!声闻、缘觉所得道果,即是菩提,即是菩提道。云何言胜?」佛言:「善男子!声闻、缘觉道不广大,非一切觉,是故菩提菩提之道得名为胜。犹如一切世间经书,十二部经为最第一。何以故?所说不谬无颠倒故。二乘之道比菩提道亦复如是。」
  4.释「学」与「学果」
  一、菩提者,即是尽智、无生智也。为此二智勤心修集三十七品,是名为学;得菩提已,是名学果。
  二、自调诸根次调众生,是名为学;自得解脱令众生得,是名学果。
  三、修集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是名为学;具足获得十八不共法,是名学果。
  四、为利自、他造作诸业,是名为学;能利他已,是名学果。
  五、习学世法,是名为学;学出世法,是名学果。
  六、为诸众生不惜身财,是名为学;为诸众生亦不吝惜身、财、寿命,是名学果。
  七、能化众生,作人、天业,是名为学;作无漏业,是名学果。
  八、能施众生一切财物,是名为学;能行法施,是名学果。
  九、能自破坏悭贪、嫉妒,是名为学;破他悭贪、嫉妒之心,是名学果。
  十、受持五根,修行忆念,是名为学;教他修集成就具足,是名学果。

  问:佛为菩萨说三学修法
  1.师子吼菩萨言:「世尊!云何修戒?云何修定?云何修慧?」
  一、戒:佛言:「善男子!
  (一)若有人受持禁戒,但为自利,人天受乐,不为度脱一切众生,不为拥护无上正法,
  (二)但为利养畏三恶道,为命、色、力、安、无碍辩,畏惧王法、恶名秽称、为世事业,如是护戒则不得名修习戒也。
  (三)善男子!云何名为真修习戒?受持戒时,若为度脱一切众生为护正法,度未度故,解未解故,归未归故,未入涅槃令得入故,如是修时,不见戒,不见戒相,不见持者,不见果报,不观毁犯。若能如是,是则名为修习戒也。
  二、定:云何复名修习三昧?
  (一)修三昧时,为自度脱,为于利养,不为众生,不为护法,为见贪欲秽食等过,男女等根九孔不净,鬪讼打刺,互相杀害。若为此事修三昧者,是则不名修习三昧。
  (二)善男子!云何复名真修三昧?若为众生修习三昧,于众生中得平等心,为令众生得不退法,为令众生得圣心故,为令众生得大乘故,为欲护持无上法故,为令 众生不退菩提故,为令众生得首楞严三昧故,为令众生得金刚三昧故,为令众生得陀罗尼故,为令众生得四无碍故,为令众生见佛性故。作是行时,不见三昧,不见 三昧相,不见修者,不见果报。若能如是,是则名为修习三昧。
  三、慧:云何复名修于智慧?
  (一)若有修者作是思惟:『我若修习如是智慧,则得解脱,度三恶道。谁能利益一切众生?谁能度人于生死道?佛出世难如优昙钵花,我今能断诸烦恼结,必得解脱果,是故我当勤修智慧,速断烦恼,早得度脱!』如是修者,不得名为修习智慧。
  (二)云何名为真修习者?智者若观生、老、死苦,一切众生无明所覆,不知修习无上正道:愿我此身悉代众生受大苦恼!众生所有贫穷、下贱、破戒之心,贪、瞋、痴业,愿皆悉来集于我身!
  (三)愿诸众生不生贪取,不为名、色之所系缚!愿诸众生早度生死,令我一身处之不厌!愿令一切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四)如是修时,不见智慧,不见智慧相,不见修者,不见果报,是则名为修习智慧。
  ◎善男子!修习如是戒、定、智慧是名菩萨,不能如是修戒、定、慧是名声闻。」《大般涅槃经》
  2.迦叶菩萨赞佛偈:
  怜愍世间大医王,身及智慧俱寂静,无我法中有真我,是故敬礼无上尊!
  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
  初发已为人天师,胜出声闻及缘觉,如是发心过三界,是故得名最无上。
  世救要求然后得,如来无请而为师;佛随世间如犊子,是故得名大悲牛。
  如来功德满十方,凡下无智不能赞,我今赞叹慈悲心,为报身口二种业。
  世间常乐自利益,如来终不为是事,能断众生世果报,是故我礼自他利。
  世间逐亲作益厚,如来利益无怨亲,佛无是相如世人,是故其心等无二。
  世间说异作业异,如来如说业无差,凡所修行断诸行,是故得名为如来。
  先已了知烦恼过,示现处之为众生,久于世间得解脱,乐处生死慈悲故。
  虽现天身及人身,慈悲随逐如犊子,如来即是众生母,慈心即是小犊子。
  自受众苦念众生,悲念时心不悔没,怜愍心盛不觉苦,故我稽首拔苦者。
  如来虽作无量福,身口意业恒清净,常为众生不为己,是故我礼清净业。
  如来受苦不觉苦,见众受苦如己苦,虽为众生处地狱,不生苦想及悔心。
  一切众生受异苦,悉是如来一人苦,觉已其心转坚固,故能勤修无上道。
  佛具一味大慈心,悲念众生如子想,众生不知佛能救,故谤如来及法僧。
  世间虽具众烦恼,亦有无量诸过恶;如是众结及罪过,佛初发心已能坏。
  唯有诸佛能赞佛,除佛无能赞叹者,我今唯以一法赞,所谓慈心游世间。
  如来慈是大法聚,是慈亦能度众生,即是无上真解脱,解脱即是大涅槃。

  问:大乘八关斋戒仪轨
  海涛 辑
  (先右膝跪地双手合掌,祈求上师及诸佛菩萨,思惟此偈颂的内涵,边跟着法师念诵此偈颂)

一、受戒仪轨(念诵三遍)
  阿阇黎耶 愿垂忆念 如昔如来 破魔怨者 正遍觉知 犹如智马
  及大象王 所作已办 现作应作 弃舍重担 逮得己利 尽诸有结
  真实教令 心善解脱 慧善解脱 诸佛为利 诸有情故 令饶益故
  令解脱故 令无病故 无饥馑故 菩提分法 令圆满故 及于无上
  正等菩提 令证得故 正受长净 我名   亦从今时 乃至明旦
  日未出时 为欲利益 诸有情故 正等菩提 令证得故 正受长净
  (接下来,在内心发起决心要精勤修学大乘八关斋之学处,以如此之心态来念诵此偈颂)

二、精勤修学八戒誓言文(念诵三遍)
  从今不断命亦不取他财 不行淫欲法及不说妄语
  众过患所依酒亦应当断 不坐高广床及不非时食
  香鬘与严饰歌舞等悉断 如诸阿罗汉不作断命等我愿离杀等速得无上觉 解脱三有海诸苦恼世间

三、净戒陀罗尼(念诵三遍)
  唵 阿摩迦 悉那 参巴啰 参巴啰 波啰波啰 摩诃苏达 沙他贝玛 比不悉地 不伽 达那达那 三曼他  阿瓦罗伽地 吽沛娑婆诃

四、发愿文
  由戒律仪能清净 具备清净之戒律
  祈愿由于无慢戒 能得戒律波罗蜜
  长随诸佛修学正妙法 一切普贤善行究竟满
  戒律行善无垢妙清净 祈愿长久不灭能续流
  祈愿身获三法衣吉祥 祈愿语获三藏之吉祥
  祈愿心获三学之吉祥 祈愿怙获三宝之吉祥
  殊胜菩提心珍宝 未生起者令生起
  已生者之不退转 发愿辗转还复增

五、愿发菩提心文(念诵三遍)
  愿于我怨恨之仇敌 迫害之魔鬼中断解脱与遍智为主之
  一切等虚空如母一切 众生皆能具乐离苦 迅速获得无上圆满正觉菩提宝

六、回向文(念诵三遍)
  为此 直至未成佛前回向身语意善业
  未死之前回向身语意善业
  从此刻起至明日此时回向身语意善业

七、受皈依戒文(念诵三遍)
  等虚空之一切众生
  皈依佛两足尊 皈依法离欲尊 皈依僧众中尊

八、精勤修学菩萨学处誓言文(念诵三遍)
  直至胜菩提 皈命诸佛前 法及菩萨众 如是亦皈命
  如过去诸佛 已发菩提心 于菩萨学处 悉如次而住
  为利诸有情 发起菩提心 菩萨之学处 依次要修学

  问:十住毘婆沙论
  1.世间有四种人: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共利,四者不共利。 是中共利者,能行慈悲,饶益于他,名为上人。
  2.世间可愍伤,常背于自利;一心求富乐,堕于邪见网。
  3.常怀于死畏,流转六道中;大悲诸菩萨,能极为希有。
  4.众生死至时,无能救护者;没在深黑闇,烦恼网所缠。
  5.若有能发行,大悲之心者;荷负众生故,为之作重任。
  6.若人决定心,独受诸勤苦;所获安隐果,而与一切共。
  7.诸佛所称叹,第一最上人;亦是希有者,功德之大藏。

  问:妙法圣念处经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
  1.如世尊说,能出家者,获五种利益。云何为五?
  一者、出家功德是我自利,不共他有,是故智者应求出家。
  二者、自知我是卑下之人,被他驱使,既出家后受人供养, 礼拜称赞,是故智者应求出家。
  三者、从此命终,当生天上,离三恶道,是故智者应求出家。
  四者、由舍俗故,出离生死,当得安隐无上涅槃,是故智者应求出家。 五者、常为诸佛及声闻众、诸胜上人之所赞叹,是故智者应求出家。 汝今应可观斯利益,以殷重心舍诸俗网,求大功德。
  2.菩萨敬信贤良、情怀仁让、自利利人是其本行,常有悲愍, 普爱黎元(众生),舍去悭贪,修行惠施,所有财货无一悭心。
  3.菩萨自利、利他,常怀大悲,求妙法。
  4.菩萨常思修学自利利他、自利利他之法。若法不善、无利、无乐、 究竟不善,及于他四辈所得饮食、衣服、卧具、汤药自身不善之事, 不应作者莫作,但观自身及他有利益者,常须修学。
  5.菩萨见有自利,见有他利及二俱利,如是等法应常修学。

  问: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1.一切众生心常散乱,起于烦恼,造诸恶业,随业流转,堕恶趣中, 身心长夜受诸楚毒。菩萨见之,心生忧恼。
  2.譬如有人唯有一子,爱念情至,忽见被人割截肢体,其心痛切, 不能自安。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见诸众生集不善业,堕三恶趣, 受种种苦,心大忧恼,不能自安;若见众生起身、语、意三种善行, 生于善道,受身心乐,生大欢喜。
  3.何以故?菩萨不为利益自身求一切智,亦不为贪种种生死诸安乐故, 亦不为贪五欲乐故,亦复不为专求欲界眷属爱敬庄严乐故, 亦复不随想倒、心倒、见倒诸结随眠爱见力转, 于诸众生恩爱缚着心无贪恋,亦不味着诸禅定乐, 亦无种种障碍厌退,住于生死流转沈溺。
  4.菩萨但见一切众生,于有海中具受无边诸苦逼迫,起大悲心, 愿皆摄取,令其速出生死大海;以悲愿力勤行种种难行苦行, 普断一切众生烦恼,令其出离,永无退转。
  5.是故菩萨精勤求于如来一切智智,承事供养一切诸佛; 见诸杂染不净剎土,为其严净诸佛剎海;见诸众生种种名相皆无真实, 令其皆得清净法身;见诸众生身心杂染,令得清净庄严三业; 见诸众生心行不具,令其皆得清净具足。
  6.菩萨如是于诸众生大悲深厚,能行一切难行苦行,经无边劫, 心不疲厌,一切所行,皆得成就。犹如父母,亦如乳母,如地、如水、 如火、如风、如太虚空、如日、如月、亦如大海、如同生天, 能生种种圆满利益。
  7.菩萨自所证法,不一不二。由此力故,则能平等利益自、他,犹如大地,能生一切,而无彼此能所利心,然其法性,亦非有相,亦非无相,体如虚空,难知难解。
  8.佛子善观察,如来妙色身;智净无着,能成自他利。如来深智力;
  无尽妙辩才,开佛菩提门;所说皆无碍。牟尼遍照尊;
  导彼难思众,授胜菩提记;令登解脱门。广大福德聚;
  出兴于世间,开悟诸群生;令集菩提行。

◎《华手经》
  1.我愿常值佛,常愿得出家;常净修梵行,世世度众生。 常安住善法,常持佛法藏;以是所持法,大利益众生。 常发行精进,闻法即解义;常住于禅定,功德故高尊。
  2.佛言:一切世界有众生,为他求利、自利利人,是最为难。 且置为他求利,众生之中能自利者,是人尚难。 何以故?今凡夫人欲求自利而乃自伤。
  3.何以故?我不见人,若侵害他,自不衰恼。 是故当知:住自利因是则为难,又于是中自利、利他最为甚难。
  4.若人毁发大乘心者,当知是人不能自利亦不利他。斯则不名修行道者。
  5.是愚痴人行于邪道,为失自利,亦失他利。
  以此因缘故,是人当得八衰恼法。何谓为八?
  一、失所爱重;
  二、亲友家属;
  三、国界衰乱;
  四、财产日耗,
  五、灾火焚烧,
  六、县官所侵;
  七、诸根毁坏;
  八、死入地狱,狱卒考掠。是名为八。
  6.复次有八大不安法。何谓为八?
  一、谓生地狱、饿鬼、畜生是大不安;
  二、若得人身,常生边地,不识善恶,无佛、无法、无圣众处, 是大不安;
  三、设得人身生于中国,聋盲、瘖、癃残、百疾, 是亦名为大不安法;
  四、虽生中国,具足人身,常为衰弊,心怀谄曲,虚伪奸诡, 是亦名为大不安法;
  五、受外道教,好于邪论、邪见、恶行,亦成不净身、口、意业, 诸佛贤圣尚不能救,是亦名为大不安法;
  六、若生中国,具足人身,佛得道夜即便命终,不值佛法, 是亦名为大不安法。是为轻毁求佛道者八不安法。

  问:华手经
  1.我愿常值佛,常愿得出家;常净修梵行,世世度众生。 常安住善法,常持佛法藏;以是所持法,大利益众生。 常发行精进,闻法即解义;常住于禅定,功德故高尊。
  2.佛言:一切世界有众生,为他求利、自利利人,是最为难。 且置为他求利,众生之中能自利者,是人尚难。 何以故?今凡夫人欲求自利而乃自伤。
  3.何以故?我不见人,若侵害他,自不衰恼。 是故当知:住自利因是则为难,又于是中自利、利他最为甚难。
  4.若人毁发大乘心者,当知是人不能自利亦不利他。斯则不名修行道者。
  5.是愚痴人行于邪道,为失自利,亦失他利。
  以此因缘故,是人当得八衰恼法。何谓为八?
  一、失所爱重;
  二、亲友家属;
  三、国界衰乱;
  四、财产日耗,
  五、灾火焚烧,
  六、县官所侵;
  七、诸根毁坏;
  八、死入地狱,狱卒考掠。是名为八。
  6.复次有八大不安法。何谓为八?
  一、谓生地狱、饿鬼、畜生是大不安;
  二、若得人身,常生边地,不识善恶,无佛、无法、无圣众处, 是大不安;
  三、设得人身生于中国,聋盲、瘖、癃残、百疾, 是亦名为大不安法;
  四、虽生中国,具足人身,常为衰弊,心怀谄曲,虚伪奸诡, 是亦名为大不安法;
  五、受外道教,好于邪论、邪见、恶行,亦成不净身、口、意业, 诸佛贤圣尚不能救,是亦名为大不安法;
  六、若生中国,具足人身,佛得道夜即便命终,不值佛法, 是亦名为大不安法。是为轻毁求佛道者八不安法。

  问:正法念处经
  1.妄语不自利,亦不益他人。若自他不乐,云何妄语说?
  2.菩萨顺法,以自利益;乐从欲生,不可满足。是应舍乐,畏放逸过; 放逸过毒,是故舍离。
  3.持戒之人,自利利他。善心直行,第一善人。乃至小罪,常怀大惧。 4.以众宝珠施于父母,或以珠璎施如来像。
  是人命终,生三十三天摩尼藏地。生彼天已,受第一乐,五欲自娱。 是善业人威德光明,皆悉普照五百由旬。
  5.如是不放逸,则能自利益;放逸网自缚,勤修则解脱。 6.若有众生,唯念不善颠倒之法,一切所作,非自利益。 如是众生,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
  7.若有众生为爱所诳,不知归依佛、法、众僧,不持禁戒,不听佛法, 不住圣律,所应作法而不知作,而常闻不应作法,不入正法, 而心不畏未来世罪,不见后世死后之苦,失自利益,怨心所诳, 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
  8.唯有一法能报佛恩:若于佛法深心,得不坏信,是名报恩。 以此供养亦自利益。
  9.譬如有人漂溺海中,渴乏而死;有诸沙门,虽多读诵种种经典, 而不能止贪、恚、痴渴,在法水中烦恼渴死,堕诸恶道。
  譬如医王,多畜众药,自身有病而不能治; 多闻之人有烦恼病,亦复如是:虽有多闻,不止烦恼,何能自利? ||《宝云经》
  10.譬如有人服王贵药,不能将节为药所害,多闻之人有烦恼病, 亦复如是:得好法药,不能修行,自害慧命。如摩尼珠,堕不净中, 未即可用;多闻之人贪着利养,未能利益一切天、人。
  譬如死人,着金璎珞;多闻破戒,而被法服,受他供养,亦复如是。 ||《宝云经》
  11.生灭如是,有情须自利;调柔身口意,烦恼勿令生!

  问:何谓菩提心—(四)
  1.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安缮那药以涂其目,虽行人间,人所不见。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安缮那药,能以方便入魔境界, 一切众魔所不能见。
  2.譬如有人,依附于王,不畏余人。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依菩提心大势力王,不畏障、盖、恶道之难。
  3.譬如有人,住于水中,不畏火焚。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住菩提心善根水中,不畏二乘解脱智火。
  4.譬如有人,依倚猛将,即不怖畏一切怨敌。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依菩提心勇猛大将,不畏一切恶行怨敌。
  5.如释天王,执金刚杵,摧伏一切阿修罗众。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持菩提心金刚之杵,摧伏一切诸魔外道。
  6.譬如有人,服延龄药,长得充健,不老不瘦。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服菩提心延龄之药,于无数劫修菩萨行,心无疲厌亦无染着。
  7.譬如有人,调和药汁,必当先取好清净水。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欲修菩萨一切行愿,先当发起菩提之心。
  8.善男子!譬如日光,星宿光明不能映蔽。菩提心日亦复如是: 一切二乘无漏智光所不能蔽。
  9.如王子初生,即为大臣之所尊重,以种性自在故。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佛法中发菩提心,即为耆宿久修梵行声闻、 缘觉所共尊重,以大悲自在故。
  10.譬如王子,年虽幼稚,一切大臣皆悉敬礼。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虽初发心修菩萨行,二乘耆旧皆应敬礼。
  11.譬如王子,虽于一切臣佐之中未得自在,已具王相, 不与一切诸臣佐等,以生处尊胜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虽于一切业烦恼中未得自在,然已具足菩提之相, 不与一切二乘齐等,以种性第一故。

  问:何谓菩提心—(三)
  1.善男子!譬如幻师,将作幻事,先当起意,忆持幻法,然后所作, 悉得成就。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将起一切诸佛菩萨神通幻事, 先当起意,发菩提心,然后一切悉得成就。
  2.譬如幻术,无色现色。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相亦复如是: 虽无有色,不可见,然能普于十方法界示现种种功德庄严。
  3.譬如猫狸,纔见于鼠,鼠即入穴,不敢复出。 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亦复如是:暂以慧眼观诸惑业,皆即窜匿,不复出生。
  4.譬如射师有诸弟子,虽未惯习其师技艺,然其智慧、方便、善巧, 余一切人所不能及。菩萨摩诃萨初始发心亦复如是: 虽未惯习一切智行,然其所有愿、智、解、欲, 一切世间凡夫、二乘悉不能及。
  5.如人学射,先安其足,后习其法。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欲学如来一切智道,先当安住菩提之心,然后修行一切佛法。
  6.如好磁石,少分之力,即能吸坏诸铁钩锁。 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亦复如是:若起一念,悉能坏灭一切见欲无明钩锁。
  7.如有磁石,铁若见之,即皆散去,无留住者。 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亦复如是:诸业烦恼、二乘解脱, 若暂见之,即皆散灭,亦无住者。
  8.善男子!譬如有人,善入大海,一切水族无能为害; 假使入于摩竭鱼口,亦不为彼之所吞噬。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发菩提心入生死海,诸业烦恼不能为害; 假使入于声闻、缘觉实际法中,亦不为其之所留难。
  9.譬如有人饮甘露浆,一切诸物不能为害。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饮菩提心甘露法浆,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以具广大悲愿力故。
  10.善男子!譬如有人,着阎浮金庄严之具,映蔽一切,皆如聚墨。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着菩提心庄严之具, 映蔽一切凡夫二乘功德庄严,悉无光色。

  问:何谓菩提心—(二)
  1.善男子!譬如有人,以师子筋而为乐弦;其音既奏,余弦悉绝。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如来师子波罗蜜身菩提心筋为法乐弦;其音既奏,一切五欲及以二乘诸功德弦悉皆断灭。
  2.譬如有人,以牛、羊等种种诸乳,假使积集,盈于大海,以师子乳一滴投中,悉令变坏,直过无碍。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以如来师子菩提心乳,着无量劫业烦恼乳大海之中,悉令坏灭,直过无碍,终不住于二乘解脱。
  3.譬如迦陵频伽鸟,在中有大势力,一切诸鸟所不能及。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生死发菩提心,所有大悲功德势力, 声闻、缘觉无能及者。
  4.如金翅鸟王子初始生时,目则明利,飞则劲捷;一切诸鸟虽久成长, 无能及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发菩提心,为佛王子,智慧清净, 大悲勇猛;一切二乘虽百千劫久修道行所不能及。
  5.如有壮夫,手执利矛,刺坚密甲,直过无碍。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执菩提心,铦利快矛,刺诸邪见随眠密甲,悉能穿彻,无有障碍。
  6.譬如摩诃那伽大力勇士,若奋威怒,于其额上必生疮; 疮若未合,阎浮提中一切人民无能制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若起大悲,必定发于菩提之心; 心未舍来,一切世间魔及魔民不能为害。
  7.善男子!如人护身,先护命根。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护持佛法,亦当先护菩提之心。
  8.善男子!譬如有人,命根若断,不能利益父母、宗亲。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舍菩提心,不能利益一切众生, 不能成就诸佛功德。
  9.善男子!譬如大海,无能坏者。 菩提心海亦复如是:诸业烦恼、二乘之心所不能坏。

  问:何谓菩提心—(一)
  1.善男子!譬如天上黑栴檀香,若烧一铢,其香普熏小千世界;
  三千世界满中珍宝所有价直,皆不能及。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香亦复如是:
  一念功德普熏法界;声闻、缘觉一切功德,皆所不及。
  2.如白栴檀,若以涂身,悉能除灭一切热恼,令其身、心普得清凉。
  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香亦复如是:能除一切虚妄、分别、贪、恚、痴等诸惑热恼,令其具足智慧清凉。
  3.如海岛中生椰子树,根、茎、枝、叶及以华、果,一切众生取受用无时暂歇。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始从发起悲愿之心,乃至成佛,正法住世,常时利益一切世间,无有间歇。
  4.譬如小火,随所焚烧,其焰转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火亦复如是:随所攀缘,智焰增长。
  5.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其本一灯,无减无尽。
  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普然三世诸佛智灯,而其心灯无减无尽。
  6.譬如一灯,入于闇室,百千年闇悉能破尽。
  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入于众生心室之内,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业烦恼、种种闇障,悉能除尽。
  7.譬如灯炷,随其大小而发光明;若益膏油,明终不绝。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大愿为炷,光照法界;益大悲油,教化众生;庄严国土,施作佛事,无有休息。
  8.譬如他化自在天王冠阎浮檀真金天冠,欲界天子诸庄严具皆不能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冠菩提心大愿天冠,一切凡夫、二乘功德,皆不能及。
  9.如师子王哮吼之时,师子儿闻,皆增勇健;余兽闻之,即皆窜伏。
  佛师子王菩提心吼应知亦尔:诸菩萨闻增长功德,有所得者闻皆退散。

  问:避免不清净的布施
  1.《毘耶娑问经》记载佛为毘耶娑仙人说有三十三种不清净(染垢)布施, 佛弟子也应该了知、避免:
  一、 以歪曲的心理、颠倒的见解、无纯净发心施众生财物,这不是佛教的布施。例如有人虽做了好事,但挟带了功利性的不清净心理,不算真布施。
  二、 属于人情上的投桃报李,礼尚往来,不算布施。或者他以前曾帮助过我,现在他有困难,我要回报他,这也不是布施。
  三、 有人施舍财物,不是出于真正的慈悲、怜悯和同情心,这不算布施。
  四、 因为自己有所欲求,喜欢某人、某物,而多付出心力、钱财,这都不算布施。
  五、 把财物投进水里,不能算是布施。
  六、 把财物丢到火中,不能算是布施。因为水、火都是自然物,你把财物白白扔掉了,却不能使众生受益。
  七、 贿赂或送礼给他人,指望以后可以受到提拔、照顾,这都不是纯净的布施。
  八、 花钱消灾,或是打发人家了事,这不是布施。
  九、 送人家鸦片、海洛因、麻醉剂等毒品,这不是布施,因为你在伤害他人。
  十、 送人家武器,不是布施。
  十一、送肉与人,那是杀生而施舍给人家,这不算布施。
  十二、有人收养了孤儿,把他们养育成人,但是指望以后可以使唤他们,做为帮手,就不能说是纯净的布施。
  十三、为了出名、面子、身分地位而施舍,不是纯净的布施。
  十四、为了逃税而出钱捐款或成立基金会,也不是纯净布施。
  十五、有人破产了,把财物转到别人手里,不是布施。
  十六、把有问题的物资给人,不是布施。例如因为打官司,自己的屋子有麻烦,干脆送给社会慈善机构,这不算净布施。
  十七、自己没有钱,就拿人家的财物做人情,这也不算布施。
  十八、食物在家里、仓库、农田被鼠、鸟所食,因为并非存心送与牠们吃,不能说是布施。如果有意,则是布施。
  十九、付他人酬劳,不是布施,布施是没有条件的。
  二十、有求于人而给财物,不是布施。
  二十一、打了人家,伤害别人,自己觉得难为情,然后送东西给他谢罪,这个不算布施。
  二十二、有人在布施之前,期望人家以后会报答他,这不算布施。
  二十三、有人布施了之后,期望人家以后会报答他,这不算布施。
  二十四、有人施舍了之后心痛懊悔,甚至睡不着,这就不是清净布施。
  二十五、有人把布施当投资,以为将来得到好报,这不是如理如法的布施。
  二十六、有人自知将死,才把财产分给子女,这也不算布施。
  二十七、为了得到尊重或希望别人感激而施舍,这不是布施。
  二十八、出于嫉妒心而送财物的,不是布施。
  二十九、出于攀缘心而送财物的,不是布施。
  三十、出于欲望而送财物的,不是布施。
  三十一、以对方福德多寡来挑选布施对象,这样的布施不是佛教布施。
  三十二、布施首先要雪中送炭,周济穷苦者,若看上不看下,光做锦上添花的事,那也不算净布施。
  三十三、把即将过期、坏掉的蔬果、鲜花送人,这也不是布施。但是如果对方马上食用或使用,得到利益,即是净布施。

2.这些不净布施,不会得到真正佛道的果报,最多也仅是世间的利益而已。
  3.布施如同播种,挟带不纯动机的布施,就像把种子下到盐碱等等不良的土地里,绝不会有好的收成。

  问:经典法语一百句
  1.学佛的第一个观念,就是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就会永远污染你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
  2.你每天若只是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3.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4.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6.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是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7.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8.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代,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9.修行是点滴的工夫,只想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0.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1.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也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2.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3.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4.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16.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7.放下不是放弃,而是真正看透、看破。
  18.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19.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20.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1.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还在烦恼什么?
  22.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23.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学学怎样包容他才对。
  24.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25.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26.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痴。
  27.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28.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29.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我们学佛人说话要多留些口德。
  30.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是没有用的。
  31.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32.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牠一口吗?
  33.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34.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35.功德来自修行,而非供奉死者。佛陀并不称颂死亡,他赞扬人身难得,趁还活着的时候修行很重要。
  36.许多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才惊觉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可惜已经没有时间了,徒增无奈与凄凉!
  37.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地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38.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却发现有些人连脚都没有。
  39.多一分心力去慈悲别人、关爱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40.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什么都要占为己有,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41.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42.我们不需要担心行善是白费工夫,即使死后,我们所创造的功德仍会留在世上。
  43.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来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44.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45.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46.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47.觉察错误,立刻改正;发现善事,立即去做。
  48.错误最多的人,就是犯了错却不承认错误的人。
  49.放弃恶行后,心就能静下来,并入定;心入定后,就能生出智慧。
  50.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真理。
  51.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52.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53.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54.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55.了解心的平静是什么,才是正确的修行之道。
  56.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不要只是抱怨。
  57.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58.忠告很少受人欢迎;最需要忠告的人,最不喜欢听忠告。
  59.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无论乐与苦或爱与恨,都是你重要的老师,它们是解脱的根源。
  60.如果有贪爱或憎恶,意味着有因存在,有因就会有果。如果有生,就会有灭,这就是自然。
  61.当贪爱与执着存在时,就会有憎恶与反感。如果有天堂可达,未来就有地狱可入,反之亦然。
  62.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发愿容易,行愿难。
  63.菩提心可以保护我们免于轮回的恶报。
  64.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65.佛陀时代的觉者和我们并没有两样,都是从平凡与迷惘开始。
  66.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然而重点是——你真的做到了尽自己本分过每一天吗?
  67.如果能将心看好,则看管身与口的行为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它们都受到心的驱策与监督。
  68.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69.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70.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就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71.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72.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73.默默地关怀与祝福别人,也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74.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75.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76.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所谓好的修行人,不是指心中没有愤怒、痛苦的人,而是懂得如何在愤怒、痛苦生起时,立刻照顾它们的人。
  77.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78.大多数的人都不是坏的,只是习气难改;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
  79.觉知自己的习气,念念分明地看清它,并成功地转化它。
  80.无论习气、烦恼何时生起,我们要做的只是去认知它。
  81.要真正了解与转化愤怒,我们必须学习慈悲地倾听与爱语。我们要多向身边懂得快乐与爱的朋友学习。
  82.原谅别人是美德,原谅自己是损德。
  83.佛法可以消除愤怒的心火、痛苦的热度,可以在当下带给我们快乐与宁静的智慧。
  84.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地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85.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86.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87.不要急着训练别人,应该先管好自己;不要急着想解决别人的问题,先审视自己的问题。
  88.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地茁壮。
  89.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因为他们都是我们修行的逆增上缘。
  90.远离没有意义的活动,积极行善。
  91.尚未生起的善法,要努力令它生起;已生起的恶法,即使只有一点点,也要努力断除。
  92.觉知自己的习气,念念分明地拥抱它,并成功地转化它。无论习气何时生起,我们要做的只是去认知它。
  93.以善法为基础的人生,将会发生出灿烂与尊贵的光芒。
  94.只有不美的东西,才需要掩饰与装扮,人们总是试图把不美与不净的东西,装扮成好看一点。我们总是被世间所依赖的装饰与美化所欺骗。
  95.如果我们如实觉知乐与苦,我们就知道法。如果生活缺少法,我们就和动物没有两样。
  96.欢喜心是良药,不生气就是消业障。
  97.人生多一份感恩,就多一份美化。
  98.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99.欣赏别人,就是庄严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100.打开心灵那扇窗,你将会发现:原来快乐与幸福是一种感恩、祥和与宁静的心灵状态。

  问:空性与菩提
  1.修菩提心是证得空性的快捷方式。如果你想现观、了悟中观的思想,证悟《心经》的旨趣(整个佛法的心要),最好的方法就是修习菩提心。
  2.每天都做一些空性的禅修,即使只有几分钟,或几秒钟,可以修《心经》,或其它任何与空性相关的教授、偈颂或禅修,这样在这一生当中,你迟早会了悟空性。
  3.如果没有了悟空性,你会尽可能地在心相续中,遗留下在下一世当中了悟空性的种子。
  4.伟大的行者密勒日巴,常将右手放在耳上,持倾听状的手印,这意味着,一切存在的事物,对他而言都是一种告诫、一种教示。不但不相为敌,反而是触目所及皆为友。
  5.谨记困难的有利面,一切事相都是喜悦的,一切事相都是自性空的。
  6.空性的体验是开悟的精髓,也是利益一切众生的发心——菩提心的根本。
  7.依空性而产生慈悲乃为最殊胜的悲心。为了实证慈悲心,从而能够实证菩提心,你需要实证出离心的前行。
  8.出离心是欲解脱自己远离自身轮回的决心,你必须实证轮回的体性根本就是苦。
  9.当自心菩提心一旦生起,无论你修持那一个法门,都能带领你成就圆满佛果。而若是失却菩提心的话,修持任何法门也不能带你达致圆满佛果。
  10.菩提心是佛陀所说八万四千法门的心要、精华。在所有的修法中,菩提心最珍贵;在所有的快乐中,拥有菩提心的喜悦最大。
  11.为了服务众生,一个人应该下定决心获得证悟,这种决心即所谓的菩提心。具有一颗纯洁、开放的心,并且真诚地为获得菩提心而努力的人才能得到菩提心。

  问:禅修世界—(四)
  1.禅修正行即是不散乱,无论心感知了什么念头,念头也只是念头罢了。
  2.藉由让自己与念头之间保持距离,心将变得更加柔软,对于人生方向也会更加明确。
  3.我们运用禅修技巧,调伏自己的心安住于呼吸,稳定下来应付内心种种紊乱的念头。学习认清妄想,让自己不受它缠缚,这便是我们增强禅修力量的方式。
  4.为了理解实相的真理,我们必须拥有不受预设的思惟模式完全控制的心,且须具备因渴求而生起真正慈悲的发心。
  5.真正的智慧、了知,就是亲证的体验。这样的了知无须透过「自我」这层滤网,亲证的体验即智能本身——不生、不灭,也非静止或流动。
  6.智慧带领我们超越概念性的心,来发掘人性基本的良善;也给予我们机会,瞥见宇宙之心的圆满完整,那是与我们的心相同的本质。
  7.生起菩提心,是让我们将执着转化为布施的一个方式,它驱动我们开始去付出,而非只是接受。
  8.物质上的付出,是激发布施心最简单的方式。施舍衣物、礼物、金钱、时间或食物,都能帮助我们去除执着,并创造一条通往爱与慈悲的管道,在付出的那一刻,其实是相当无私的。
  9.从佛教徒的观点来看,「慈心」即是祈愿一切有情众生——包含我们不喜欢的众生在内——都能体验到我们自己所渴望的喜乐和自由。
  10.一个已唤醒纯正悲心之力的人就会善于以身语意三门致力于他人的福祉。
  11.当我们达到胜义菩提心的境界时,就不会对有情众生有所区别,每一个众生都被视为佛性的圆满示现。而胜义菩提心的生起则必须依赖世俗菩提心的培养。 (以上内容节录自《心的导引》)

  问:禅修世界—(三)
  1.内心开始接受无聊是宁静安住的一部分,这就是进步。
  2.我们感到自己心量的宽广和延展,这是宁静安住的成果。
  3.佛陀教导世人,若是想要从迷惑与痛苦的梦境中醒转,首先必须静坐着并深呼吸。宁静安住就是那个深呼吸,那是除去令人迷惑的混乱,并找到某些基本清醒的方式。
  4.藉由运用比禅定更进一步的「观」(viplashyana),来仔细地反思自己的经验和存在的本质,为心指引新的方向——远离幻相而接近实相。
  5.藉由思惟人生的实相,以及心中潜藏的觉醒力量,来粉碎自己的幻相。
  6.佛陀教导我们,从禅修中所获得的安稳与宁静,正如同任何古老的欲望一样,都是诱人的陷阱。
  7.当我们修止时,必须向内收摄来聚合心的能量,透过辨识与放下念头及情绪来克服迷惑。起初,念头的生起是个问题,因为它们常令人分心;当念头交织成强烈情绪时,更形成一个问题,因为它们干扰了心的稳定。
  8.如实看住念头,便能截断散乱之流。
  9.觉悟的心能看清事物的本然面目,觉悟者所见的是一种单纯的真理,它是万物的本质——空的、喜悦的,且充满光明的。
  10.觉悟的心所具备的特质,犹如埋藏于冰封地表下的春天的球茎,等到时机与条件都成熟后,便会自然成长。
  11.佛陀认为人道是适合修行之地,因为唯有在人道之中,我们才能听闻与修习心灵的教法。
  12.虽然保持耐心或多或少是出于自利的考虑,不过,凡是出于美德的行为,终究能带领心走向觉悟之路。
  13.透过实践这些美德,我们终能发掘内在的无我、空性与光明的本质。从美德而来的行为带来美德,最后也会导向快乐。

  问:禅修世界—(二)
  1.快乐不是我们的归宿,痛苦不是我们的归宿,内心的平静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如实了解事物的真相,并放下对一切外缘的执着,以一颗不执着的心作为你的依归。
  2.你必须看见在快乐中的不圆满之天性。
  3.「无常」这真理是世界上最单纯的事,却也是最深远的。
  4.你必须把持住心,反复地观这个苦和不愉快,只是一个不稳定的东西;终究它是无常、苦、无我的。
  5.欲望一直存在着,这只是心的一种状态。有智慧的人也有欲望,但却没有执着。
  6.没有人能教你这个真理,只有当「心」亲自了解时,它才能灭绝和舍弃执着。
  7.别执着良善,别执着邪恶;这些都是世间的性质。我们修行以超越世间,从而将这些事情带往终点。
  8.如果我们做事只是为了求得回报,它将只会引起痛苦。修行不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为了放下!
  9.即使连定的境界(平静)都不该去执着。
  10.坐禅不是要「得」到任何东西,而是要「除」去所有一切。
  (以上内容节录自《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11.禅修的目的,是为在心觉悟的那一面得以呈现时,让我们能看穿虚假的「我」的概念。我们必须使那份虚矫消失,生命才能继续向前开展,因为它使我们感到不安。
  12.藉由专注呼吸,放松身心,而获得另一种力量,这样能培养心本具的宁静。不断地将心专注于呼吸上,便能灭少思绪的活动,让心更为平静。
  13.了解宁静安住的经验,其实只是念头逐渐减少的过程,在这光圈(止)的核心,我们会体验到自己的心安住于人性的基本良善之中。

  问:禅修世界—(一)
  1.走在佛法的路上,你不能以「身」去完成,你必须以「心」去走修行这条路。
  2.锁在牢狱里的只是这个身体,不要让心灵也被锁住了。
  3.我们仅只是这具身体的访客,就好比我们所居住的房子一样,它并不真的永远属于我们,我们只不过是暂时的房客,一旦大限来时,房子也和我们的身体一样,都带不走的。
  4.没有任何人能替你做,光听别人说也无法断除你的疑惑。唯一能断除疑惑之道,就是你亲自做一次地完全放下。
  5.佛法是在修行中生起的。教导只是指出领悟的方法,若要领悟佛法,必须将那教导带进我们的内心。
  6.任何尝试着去强迫自己平静下来,都只是执着和欲望的表现,反而会阻碍你的注意力安定下来。
  7.当你做每一件事情时,你必须心里很明白,很清楚。当你看清楚时,就不需要去忍或勉强你自己了。你感到受障碍与有负担,是因为你不了解这点!
  8.禅修的目的不仅是经常平静自己,让自己脱离忧恼而已,而是要洞见和绝灭使我们一开始就无法平静的原因。
  9.修行只是关于心和心的感觉而已,而不是一样我们必须去追逐或奋力争取的东西。你所要做的,只是试着保持觉醒。
  10.这些感觉生起的地方,就是我们能够开悟,智慧能够生起的地方。
  11.学习去辨认「欲望」和「需要」的不同。
  12.混乱升起的地方,就是宁静可以升起的地方;那里有混乱,我们透过智慧,那里就有宁静。
  13.我们必须如实地看事物:感觉只是感觉,念头也只是念头。这就是结束所有我们问题的方法。
  14.平静是引发智慧的基础,而智慧则是平静的成果。
  15.觉知者如实地彻见,而不因变迁的现象而快乐、悲伤。

  问:认识无常—(二)
  1.「快乐」是人生的目的,虽然对于未来,我们无法获得保证,因为世事无常,但我们要活在希望中、活在乐观中,因为我们还能够修行,能转苦为乐,这就是人生的希望。
  2.切记!有生必有死,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要超越生与死,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不生;要不生,也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贪、瞋、痴永断,一切烦恼永尽的涅槃。
  3.学佛之人如果没有刻骨铭心的无常痛切感,是很难时时保有出离心,更遑论对佛法的安忍坚定了!
  4.如果您发现,无常,是这个世间所展现的面貌,那么缘起法(因缘)就是从这样的现象中,所能归纳出来的共同理则了。
  5.无常观与因缘观,落实到自己的身心,就是无我。
  6.观察到无常,可以破除永恒、主宰的主张(无我)。体认到世上没有办法能让你永远地拥有什么(无我所),贪爱、欲望也就不会再那么有意思了。
  7.欲爱,还是执着的一环。解决之道,仍然是在观察周遭,尤其是观察自己的身心「悉皆无常」,体会没有什么可以拥有的,才能保持不执着。
  8.人要常常保持乐观,便可以百病不侵,连绝症都会绝迹而去。
  9.避免忧虑症的方法是:你要喜爱自己、喜爱你的性格、喜爱你所做的事。在生活中,你要多多欢笑。那么,消极的阴影,便不会再对自己有影响。
  10.如果我们能够时刻都想到众生,不知不觉就把自己给忘了,哪有时间烦恼或忧虑?这也是大乘佛法,教我们破我执,最好、最快速的方法;也是培养慈悲心的有效方法。
  11.慈悲用现在的话语来说就是爱心,但凡夫的爱有感情、有执着在里面,不是真爱,它是会变的。慈悲则是永远不变的,这是慈悲与爱的不同处。

  问:认识无常—(一)
  1.佛教的「无常观」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如实观想自己可能在下一秒就会死,如此心就不会起执着,就能放下一切名利,当下就能自在。
  2.一个人只要心中能自在,则一切就可以自在。
  3.凡夫执着最重的是身体,只有不执着身相时,身外之物才容易舍掉。
  4.拔除贪欲,便可以征服所有的苦恼,生命才有真正的快乐。
  5.真正的快乐不在于欲乐,我们要更进一步地追求法乐、法喜。
  6.人在无欲、法喜中获得快乐,才能安住身心。
  7.无常不外就是生、老、病、死,得、失,爱、恨,悲、喜,开始和结束两者间交递互换的现象。
  8.我们的身体在无常和因缘的法则下,一切的疾病、败坏和死亡都是自然而正常的。我们无须为此而不安或是生起恐惧、害怕。
  9.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透过缘起和无常的法则,来观察一切事物的话,那么,一个年轻人,其实是一个正在步步接近年老的人;一个初生婴儿,其实是迈向死亡的开始。
  10.快乐和痛苦,都是一种感受和念头的生灭现象,是由于因缘和合而产生的。
  11.「无常」是一种「转变」,但不是一种「宿命」。所以无常是自然的、正常的现象,不是无可奈何的。
  12.认识无常,那是为了更了解生命的真相;而洞悉生命的实相,则是为了使自己活得更好!
  13.认识了无常,就知道痛苦终于会成为过去,因此就能对痛苦的现实多了一分安慰与宽心。
  14.无常,所以一切变得可能。这个「可能」,也就意味着创造和希望。

  问:菩萨的忧虑
  菩萨虽然了知空性,还是有应该忧虑的事情:
  1.紧那罗王白言:「世尊!若其菩萨有忧悒者,是则不名为菩萨也。 何以故?世尊!能忍忧悒是名菩萨。世尊!云何菩萨有于忧悒?」
  2.佛告紧那罗王:「菩萨成就四法则有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
  一、闻有无量无边众生,心生惊畏;
  二、闻受无量无边生死,心生惊畏;
  三、闻佛.如来无量智慧,心生惊畏;
  四、闻集无量福德庄严、满足相好,心生惊畏。
  3.紧那罗王!菩萨成就四法心无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
  一、闻有无量无边众生,我当安置于涅槃道,而无忧悒;
  二、闻无量生死而不惊畏,修诸善根,心无忧悒;
  三、闻佛.如来无量智已,我当成满如是大智,而无忧悒;
  四、闻集无量福德庄严成满相好而无忧悒。是为四。
  4.紧那罗王!菩萨复成就四法有于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
  一、时时欲证于声闻乘;
  二、时时欲证于缘觉乘;
  三、法欲灭时舍不护持;
  四、不劝他人令住菩提。是为四。
  5.紧那罗王!菩萨复成四法无有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
  一、有逼切苦,不舍菩提心;
  二、不生声闻、缘觉(之)心;
  三、宁舍身命,不舍正法;
  四、乃至百由旬外劝人令发菩提之心。是为四。
  6.紧那罗王!菩萨复成就四法则有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
  一、见来乞者,生瞋呵叱;
  二、自乐安卧;
  三、不修多闻;
  四、若已闻法,不为众说。是为四。
  7.紧那罗王!菩萨复成四法无有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
  一、见乞者已,生善知识想,无侵害心;
  二、不乐自乐,常欲乐人;
  三、修集多闻,无有厌足;
  四、所闻持法于大众中广为人说,不期利养。是为四。
  8.紧那罗王!菩萨复成四法则有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
  一、不集波罗蜜道;
  二、不修摄法;
  三、不勤精进教化众生,
  四、于少功德自生知足,不修菩萨无量功德。是为四。
  9.紧那罗王!菩萨复成四法则无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
  一、常勤精进修诸波罗蜜,如救头然;
  二、常勤精进集四摄法;
  三、常勤精进教化众生;
  四、精进勤修满诸功德,修集菩萨无量功德。是为四。
  ◎若护持菩萨,就是护持一切众生
  1.如来.世尊乃能善护念诸菩萨摩诃萨,以神通力而护持之。
  2.如来护念诸菩萨,即是护念一切众生。
  3.若佛.如来护诸菩萨,即便为护一切众生。
  4.何以故?是菩萨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发)大庄严已,令无量众生离生死饿,拔出安置,令住正道。
  5.是故汝等诸正士!我涅槃后,应当守护于诸菩萨。
  6.若护菩萨,当知则护诸众生已。
  7.若菩萨施衣服、饮食、卧具、病药,即是施与一切众生。若以乐具施与菩萨,便为己施诸众生已。
  8.何以故?是诸菩萨出息、入息,常为一切诸众生故。——内容整理自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

  问:菩萨必须修学的八十个德目-三解脱门、无常无我、中道实相
  72.观空、无相、无愿解脱门宝心,入甘露门故;
  73.观一切法无生宝心,得无生法忍故;
  74.见一切法如幻、如梦、如焰、如影、如响、如水月宝心,不住诸见故;
  75.顺因缘法宝心,离断常见故;
  76.离诸边见垢秽宝心,离于二故;
  77.入无二法门宝心,觉一道故;
  78.离一切行宝心,至正位故;
  79.正观法位宝心,一切法平等故;
  80.集助一切菩提法宝心,觉了一切诸佛法故。《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

  问:菩萨必须修学的八十个德目-三法印
  69.观一切行无常宝心,不住一切三界中故;
  70.观一切法无我宝心,我及众生俱无我故;
  71.观于涅槃寂静宝心,究竟寂静故;

  问:菩萨必须修学的八十个德目-法四依
  65.依义宝心,知文字实性故;
  66.依智宝心,知识如幻故;
  67.依了义经宝心,于了义中无违诤故;
  68.依法宝心,觉了人实性故;

  问:菩萨必须修学的八十个德目-闻法入心
  64.得陀罗尼宝心,随所闻法不忘失故;

  问:菩萨必须修学的八十个德目-四无碍辩
  60.义辩宝心,觉一切义故;
  61.法辩宝心,不坏法界故;
  62.辞辩宝心,觉了一切诸音声故;
  63.乐说辩宝心,悦可一切诸众生故;

  问:菩萨必须修学的八十个德目-六念法
  54.念佛宝心,不离见佛故;
  55.念法宝心,不离闻法故;
  56.念僧宝心,不退菩萨僧故;
  57.念戒宝心,不舍菩提心故;
  58.念舍宝心,舍结使故;
  59.念天宝心,系在一生补处菩萨地故;

  问:菩萨必须修学的八十个德目-少欲知足
  48.圣种少欲知足宝心,集持戒故;
  49.庄严一切头陀功德宝心,于诸众生无有过故;
  50.少欲知足宝心,慧无足故;
  51.独处宝心,身、意寂静故;
  52.求法无厌宝心,满相好故;
  53.庄严集智无厌宝心,断诸一切众生疑故;

  问:菩萨必须修学的八十个德目-知恩报恩
  41.无幻伪宝心,无谄诳故;
  42.和敬宝心,令法久住故;
  43.护法宝心,报去来现在诸佛恩故;
  44.知恩报恩宝心,亲友究竟故;
  45.不望报宝心,无所亲故;
  46.常出家宝心,不忘所作故;
  47.爱乐宝心,护白净故;

  问:菩萨必须修学的八十个德目-为众生修诸
  30.不厌生死宝心,集诸善根故;
  31.化众生宝心,不住自乐故;
  32.四摄宝心,为摄法故;
  33.起神通宝心,一切神通现变化故;
  34.善知识宝心,为闻法故;
  35.离恶知识宝心,集善根故;
  36.为一切众生正修宝心,如涅槃故;
  37.离诸一切结病宝心,入一切众生所志欲故;
  38.于一切法生药想宝心,寂诸病故;
  39.善修学习无慢宝心,知大人法故;
  40.灭憍慢宝心,于诸众生谦卑下故;

  问:菩萨必须修学的八十个德目-如法修行
  17.坚固念、慧进入宝心,能善修集助菩提法故;
  18.起禅解脱三昧宝心,得心自在故;
  19.集法宝心,集自财故;
  20.闻正法已能持宝心,得无畏故;
  21.不悋法宝心,心无悋故;
  22.不期利养说法宝心,舍离恶欲不望报故;
  23.修正念宝心,正流趣故;
  24.如所闻法成满宝心,如闻行故;
  25.智观宝心,降伏智故;

  问:菩萨必须修学的八十个德目-清净三业
  7.庄严身宝心,满三善故;
  8.庄严口宝心,离四过故;
  9.庄严意宝心,舍离无明爱恚见故;
  10.持戒不毁、不穿、不坏、不缺宝心,不穿、不坏、不缺、不污戒庄严故;
  11.无恼害宝心,于诸众生意平等故;
  12.柔忍宝心,能忍难事故;
  13.不忧身、命清净宝心,净菩提故;
  14.无爱、恚宝心,无高下故;
  15.坚固牢强庄严宝心,无忧虑故;
  16.一切所作成就宝心,无慢缓故;

  问:菩萨必须修学的八十个德目-勤修一切法
  1.不忘一切智宝之心;
  2.不舍离于志意宝心;
  3.不舍修诸善根宝心;
  4.不舍坚人寂定宝心;
  5.生起一切布施宝心;
  6.不悕望报清净宝心,回向菩提故;

  问:结交三种友伴,会让你不受魔障的侵扰。有三点必须注意:
  一、生起对和睦、真实上师的虔诚心,一直观想他在你的顶上以便祈请和献供。
  二、结交和睦的法友,他们和你有着相同的三昧耶而修法;不汲汲营营于此生的目的或物质所得,而坚决地为了来生而追求善行。
  三、遵守和睦的、不颠倒口诀,并配合成就上师的实际运用,透过生、圆次第的甚深法教将之付诸实修。
  ◎若你不离这三者,就不会被魔障所害。一般而言,若你以自心为证,努力修行,必不会被三宝所轻忽,最后的结果必定是优越的。请牢记于心!

  问:修行导向大乘之法
  一、修持菩提心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成佛,是为了成就利他。因此,只为了他人的福祉而努力是必要的。
  二、当为了他人而修行,你就能免于自私自利,且自己的利益会自动地达成。若你不能抱持无缘大悲来修持的话,你所从事的一切善根都将白费。
  三、有所念的善根不能倍增,所以会穷尽。若是蕴含了离念回向的善行,其善根是无尽的,且是无上正觉的主因。
  四、离念意指没有对「我」的感知,没有对「他人」的感知,亦无对善根的感知。将你的概念全盘地消融于空性之中。

  问:密咒乘的果乘为何?可否在修道上躐等?
  依人们的智慧与禅定能力之故而成道有别。
  1.密咒乘的果乘就是让你在此生免除轮回的病症,并证得超越转生的三摩地果位,能任运地成就三身。
  2.为了要证得法身,聪慧之人被教导要修习法身之道,熟习之,并以如是为道。
  3.为了要臻至无上智慧之地与证得大乐身,贪爱之人被教导要修习大乐之道,熟习之,并以大乐为道。
  4.为了要臻至大圆胜会之地与证得色身,瞋心之人被教导要修习解脱道,熟习之。具相之人被教导要以本尊为道。

  问:修行如何自律,以便让法入心?
  修行之始,应自律己身,若懒散、怠惰与自命不凡,将无法成功。所以:
  1.基于最深切的理由,你应保持七支座的禅坐姿势。
  2.不要在白天睡觉,会招致许多过患,无论如何不要这么做。
  3.不要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吐痰,因为那会妨碍咒语的力量。
  4.在所有分心之中,最严重的是无用的闲聊。必然地,无关的空谈是禅修的致命伤。
  5.能够禁语是最佳的闭关;禁语能让你不被干扰,即便身处在市集中。如不能长时间禁语,至少应在禅修时间结束前,都能保持禁语以自律其心。
  6.若你至心将自己托付给三宝,并在这一生修行以成佛,你是绝无可能会被三宝所欺骗的。
  7.不管你追求什么,要努力免除死时的遗恨!自己多保重,并且要精进地发愿能利益他人!

  问:当修持佛法时,如何才能有良好的基础?
  需牢记以下几点:
  1.若你缺乏福德资粮,就无法得遇具有口诀的上师;
  2.若你缺乏宿业修学的业缘,就无法了解法教;
  3.若你缺乏不共的信心与虔诚心,就会无法见到上师的善德;
  4.若你缺乏誓言、戒律与三昧耶,就会违越佛法修行的根本;
  5.若你没有口诀的指引,就会不知如何禅修;
  6.若你缺乏精进和毅力,就不能进入修持之门,且你的善德会歧入怠惰;
  7.若你的心不真诚地远离轮回的追求,将无法在佛法修行上臻至完满。
  8.若这些因缘俱足的话,在修行上就会成功。无上正觉的证悟端赖诸多因缘的和合,所以要精进!
  9.总之,为了舍弃应舍者,且成就应成就者,不要让你的身、语、意处在凡俗中,而应努力不懈,成果必定是优越的。  


{返回 佛学问题解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11
下一篇: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13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06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25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07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17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13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03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08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02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24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18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云增·耶喜绛称大师)[栏目:菩提道次第·参考资料]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二十二卷)[栏目:净空法师]
 49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解(清.王锡管)[栏目:04 经注]
 6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妙境)[栏目:04 经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