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成大器,一定要谦虚勤奋
 
{返回 听李叔同讲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28

  第二章:圆满自我,丰满人生

  没有知识,就会看不清自己前进的道路;没有知识,就难以在人生的路上跨步向前。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就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在具备与之等同的能力之后,才能推开成功的大门。

  成大器,一定要谦虚勤奋

  伊庵权禅师用功甚锐。至晚,必流涕曰:今日又只恁么空过,未知来日工夫如何?师在众,不与人交一言。

  ——明·莲池大师

  “伊庵权禅师在佛学研究方面很是用功,每到晚上,还是会流泪自责,说自己又白白浪费了一天的时间,不知道明天还有没有什么收获?老禅师常常坐在众人之间,从来不与别人交谈。”

  我们可以看到,伊庵权禅师是一个多么谦虚的人,对待佛学是多么的用心,对自己要求是多么的严格。弘一法师非常欣赏伊庵权禅师这种刻苦勤奋、不自满、谦虚的学佛精神。弘一法师常常提及伊庵权禅师苦学的事,意在让人们领悟:成大器,一定要勤奋学习,要多读书。

  “人生有涯,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学问有多大,都要有一种谦虚勤奋的精神,都应当“活到老学到老”。宋代的朱熹就是这样一个谦虚勤奋、终生坚持学习的人。

  朱熹是一位对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最有影响的理学家。他从小聪明过人,刚刚学会说话,父亲朱松就指着天空告诉他说:“那是天。”可是,小朱熹并没有满足什么是天,还想知道天以外是什么。他接着问父亲:“天的上面是什么东西呢?”这一下子把他父亲问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8岁时,朱熹开始从师读书。他那聪明好学,勤思多问的态度表现得更加明显了。老师教他读《孝经》,他看完一遍后,在书上写道:“不这样做,就不能算作一个人!”

  14岁时,父亲病逝,从此家境变得艰难起来,朱熹不得不投靠到父亲的朋友刘子羽门下生活。后来,为了维持生计,他以教师为职业,但教师的收入极其微薄,家里仍然是一贫如洗。尽管常常揭不开锅,但他却以苦为乐。学生看到老师生活如此窘迫,就把煮熟的米饭,熬好的菜汤端给他吃。

  朱熹以教书为职业,但仍刻苦学习。他父亲的朋友们大多是有学问的人,家里藏书很多,朱熹由此得到了充分的读书机会,凡是书房里有的书,他见一卷读一卷。

  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朱熹考取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可他仍感到自己学问不足,决心拜一位最有学问的人为师。

  当时,福建延平有一位远近驰名的学者李侗,几年前,朱熹去同安县任主簿的途中,曾去拜见过他。李侗知识渊博,对学生要求也很严格,朱熹非常渴望得到这位老师的指导。于是,朱熹怀着对老师的崇敬心情,决心步行去见李侗。当时李侗在延平,朱熹在崇安,两地相隔几百里,山水阻隔,路途艰险,可是一心一意拜师求学的朱熹也顾不得这些了。他觉得这样做,正是表达自己的诚心诚意。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朱熹疲惫不堪地到了延平。

  当天夜里,朱熹来到了李侗的家。为了不打扰李先生,朱熹就在李侗家的大门外打起盹来。清晨,李侗出门散步,见在路边打盹的是曾来拜访过自己的朱熹。急忙问道:“朱进士,你从哪里来,怎么睡在这里?”朱熹听见李先生问他,急忙整理一下衣服,恭恭敬敬地给李侗行个礼,说:“先生早晨好,我从祟安来。”“你是进士了,为什么不坐轿乘驮?”李侗有些吃惊地问。朱熹诚恳地说:“我是特地来拜您为师的,怎能骑马坐轿呢?请收下我这愚鲁的学生吧!”朱熹的话语真情切,诚意感人。“先别说什么拜师,快到家里去。”李侗把朱熹引进家门,让他洗漱就餐。

  朱熹换了衣服,吃了饭,精神倍增,就滔滔不绝地同李先生谈论起禅学来。李侗见朱熹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就严厉地批评说:“你谈的都是些空话,现实问题却懂得很少,这样求学不行啊!”说罢连连摇头不语。

  朱熹一听这话,“扑通”一下,跪在李先生面前,说:“李老师,您说得对,从现在起,我就改掉夸夸其谈的毛病,请收下我吧!”李侗见朱熹说得很诚恳,又愿改掉缺点,就收下了他。

  从此,朱熹就在李侗门下潜心学习。李侗见朱熹勤奋好学,有时还有新见解,越来越喜欢,还特意给他起了个字,叫元晦,希望他成为一个外表不露,道德内涵的人。

  朱熹如此谦虚、勤奋、好学,终使他成为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谦受益,满招损。”一个谦虚的人,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才会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让自己的才能越来越高,越来越强。朱熹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巨大的成就?就是如此。所以,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抱有一颗谦虚的心,终生坚持学习,这样才会成大器,取得大成就。


{返回 听李叔同讲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读书不行,死读书更不行
下一篇:心中空明,人自明
 用心体会,人生总有真滋味
 成大器,一定要谦虚勤奋
 愤怒是制造恶果的罪魁祸首
 心中空明,人自明
 学习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时刻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心
 认真去做,才有收益
 有超然的态度,才会有全新的人生
 不读书不行,死读书更不行
 学无止境,终身学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57 不要有势利眼,要学会喝茶去[栏目:本性法师]
 慧灯之光七 对初学者的教诲[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七 十、十门问答结唯识义成[栏目:韩镜清教授]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第一讲[栏目: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讲记]
 噶当教言讲记[栏目:达真堪布]
 相应35经 无明为缘经[栏目:相应部 12.因缘相应]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五九卷[栏目:净界法师]
 心身病及生理性疾病的佛法心理治疗[栏目:佛教心理学·陈兵教授]
 从藏传佛教到认知科学的崭新链接——朱清时院士向刘正成先生畅谈藏传佛教[栏目:佛教与科学]
 平等不二[栏目: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