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五)前行乃一切修法之前导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52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五)前行乃一切修法之前导

  【丙二、共同前行

  共同前行乃为一切道四灌顶之前导。】

  若没有共同前行即四厌离法作为基础,无论接下去修学的是什么法门,恐怕都难以成就。

  可能你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往昔惠能大师也没有修过共同前行,为什么他在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就开悟了呢?”要记住,这样的教授是针对上等之利根者而立。我们说过,上等根机还要分为上等之上等根机、上等之中等根机和上等之下等根机。从另一个角度即分为上等之次第根机和上等之利根者。惠能大师属于上等之利根者,因此不需要为他讲解五道十地之过程,也不需要先修共同外前行,再进入不共同内前行进行次第修行。由于宿世已经具备一切条件,他在开悟的一瞬间,共同外前行乃至究竟见解,一切都已圆融其中。我们现前还不具备这个福报,因此现在不得不依靠方便教授,按照次第道而成办解脱。

  这里所谓“共同前行乃为一切道四灌顶之前导”,是指共同法为所有修法之前导,因此共同前行非常重要。现在每天早上阿松活佛都会讲解前行,下午我这边也在讲解,就是因为前行太重要了。若能把前行完全纳入心相续之中,相信你的烦恼会迅速消尽,智慧也会逐渐增长。平常无法消尽烦恼,就是因为虽然已经从文字上对前行有所了解,但还没有投入到实修当中,因此法即为法,你还是你。现前我们必须在这两者之间架起桥梁,要把自己变成法。

  今天是百日修行的第一天,无论我们每天讲解多少法,回去以后都要把它运用到当天的观察修之中。可能有些人又有疑问:“自己以前所做的观察修该怎么办呢?”要记住,观察修之上,没有哪个观察修好,哪个观察修不好的说法,一切都是为了对治自己的烦恼。

  【其分二:心入于法;法入于道】

  我相信每个人都对“心入于法”与“法入于道”这两句话有很深刻的体会。就是由于不能将心融入法的原因,所以无法进入到道之中,也就无法证悟心的本性,而想要迅速成办心的本性,这两者是不可缺少的。

  虽然有些人会认为自己的心已经开始趋入于法,但尚未完全入于法。因为心若能完全入于法,见解就非常高了。因此要记住,由于末法时代众生烦恼沉重的缘故,“心入于法”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还需要依靠众多善巧方便。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四)闻思应纳入实修之中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六)所学教法应纳入自己的实修之中
 圣者言教 第九课(六)修行不能走极端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八)不要用空性的语言遮盖自己的见解
 圣者言教 第二课(二)对治分别心方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四)为什么佛教为最究竟的善法
 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三)善巧运用殊胜方便才有可能即生成就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十八)修行者如何观待流言是非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十一)临终无畏就是最大的神通神变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五)初步修法时,为什么不能直接安住于妄念的明分之上..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赤裸见解前要知道如何修法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十六)精进修法才能成办解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听经闻法的目的与实效[栏目:净界法师]
 谈怎样功夫才得力[栏目:净空法师]
 恤贫济残[栏目:慈悲]
 《入菩萨行》讲解 第六品 安忍(续二)[栏目:久美多杰堪布]
 第一章 第二节 九乘之顶的大圆满法历史传承A[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请教师父,吃斋的人可以喝奶吗?[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第十一章 律宗佛教[栏目:中国佛教传统宗系提要]
 前行讲记 第六十一讲 普贤上师言教-三十四种暇满总结[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79.木平善道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佛画东渐[栏目:佛教与绘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