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八)五种智慧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85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八)五种智慧

  【五种智慧:密意法界离诸戏论即法界性智】

  在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上师瑜伽的第一句皈依中说:“啊!本来自显之上师,远离破立作皈依。”本来自显之上师指的就是法界性智。远离破立指没有破除烦恼、也没有树立见解的过程,本来就是任运自成、平等的。这就是法界性智,当然也就是密相上师。在参加祖师法会修上师供期间,应根据个人的禅定见解修行。比如在顶礼、供奉、忏悔、随喜等七支供时,是站在意念造作的立场上树立七支供,还是在本体不动的前提下,妙力起现不同之相与本体无二中做七支供,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见解。修行上师瑜伽导修也同样的道理。

  【此智慧能通达清明而无分别之一切诸法,且成余者三智慧之现基,即大圆镜智】

  平常在不同教言中,会有不同的印证,如一身印证(法身)、二身印证(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三身印证(法报化三身)、四身印证(法身、报身、化身、自性身)、五身印证(五种智慧)和六身印证(六度波罗蜜)。这些都是从不共同的角度中印证见解,但无论哪种印证,只是从不同角度反体印证见解,实际上印证的就是一个见解,并不像某些人理解的,二身印证应该有两个见解,三身印证有三个见解等。就像从不同角度描述一个人,无论从前面、后面、侧面、个子、胖瘦等方面描述,都是在讲解这个人。所以无论前面讲解的四身,还是现在讲解的五种智慧,都是从不同角度中讲解心的本体,讲解本来的功德。

  【一切诸法犹如镜中影像,无有贤劣及取舍,证得轮涅一味之实相,即平等性智】

  真实见解中没有贤劣、取舍,一切皆为平等。这里讲解的见解和前面的没有丝毫之差别。但要记住,我们现前能否执受这样的禅定,要观待自己的见地。在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之前,依止殊胜方便不可缺少。

  【其无有混杂而遍知三时轮涅因果一切诸法之相,即妙观察智;无有勤作,无碍行持饶益众生即成所作智。如是一切身智双运之自性即是上师。】

  我们无论从四身还是五种智慧中印证,印证的见解就是上师。首先我们要知道平常讲解的“佛”是什么含义。佛乃获得断证一切功德之境界,而非常人理解的外在之相。所谓获得断证一切功德,已经含摄四身和五种智慧。“断”指断除俱生无明和遍计无明,“证”指证得本体清净和自性清净。当二种清净圆满时,两种无明自然消尽,因为真正的二清净之地,应该树立在完全断绝一切分别念及无明的基础上,也就是胜义上师。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七)不能以词句掩盖觅心法见解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九)何谓上师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七)如何观待修行中不同的外在显现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五)依教奉行就是护持戒律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九)善巧运用对于禅修非常重要
 圣者言教 第六课(六)将佛法用于生活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六)八无暇之外无暇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九)何谓上师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二十)回向的功德
 圣者言教 第一课(二)观修无常而精勤修法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禅定与菩提心
 圣者言教 第六课(四)调心令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善恶正反[栏目:拈花说禅]
 调伏人生二十难·第一难:贫穷布施[栏目:证严法师]
 居家学佛之道[栏目:陈兵教授]
 俱舍论颂[栏目:俱舍论释]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一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中秋月圆人团圆--迈向身、心、灵的真正团圆[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Food for the Heart[栏目:Ajahn Chah]
 涉及人物信息一览表[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在美国洛杉矶宝尔博物馆的演讲[栏目:永信法师]
 将佛法应用于事业[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