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去欲断爱,何能慈悲?
 
{返回 陈沛然博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48
去欲断爱,何能慈悲?
第258期明觉 文:陈沛然

  学佛要「去欲断爱」,「去欲」较易明白个中道理,然「断爱」则是何真义?素来佛菩萨皆慈悲,究竟「爱」跟「慈悲」有何分别?对众生无爱,又何能慈悲?生慈悲之心念时,又怎能不萌爱意?  
  
  「去欲断爱」之语意分析
  
  去欲断爱之「爱」是指贪恋,这个「爱」字与我们日常用语之语意不同。佛教所言之「爱」,是从梵语Tŗşņa翻译而来。佛教之言「我爱」,乃是表示对自我之贪恋执著,由此而使人自己捆绑自己,故此而有烦恼,不得解脱。
  
  日常用语之「爱」,则有著不同的语意,若言「自爱」,此乃表示人对自身之自重、肯定,是正面之价值,显示人需要珍惜自己,是生命境界升进之基础起点。
  
  在原始佛教之「十二因缘」中,因众生有「爱」而有「取」,故有「有」而有「生」、「老死」。这个「爱」便是指贪恋而迷执,从而要作出具备排斥性之选「取」行动。「爱」则「取」,不「爱」则不「取」,由是人自身迷恋於自己的执取中,进而造成「有」(业报),牵引自己的生命进入生老死病之轮回状态。
    
  「去欲断爱」断除贪恋与迷执
  
  去欲断爱就是要断除对爱欲之贪恋与迷执,免使主体性丧失,以防生命受爱欲之对象牵制而下堕。这是断爱之「爱」,此「爱」是我执之「我爱」(不同於日常所言之「自爱」)。但是,对众生慈悲,在其中当然含藏著无尽的爱。
  
  四宏誓愿中之「众生无边誓愿度」之慈悲精神,便是包含了对众生之肯定,确定众生平等上进之精神,便是包含了独立存在的价值,这是无条件之「无缘大悲」之慈爱。这「爱」具肯定积极的价值,而不是贪恋迷执之爱欲之「爱」。  
  
  断除爱欲之「爱」,不断除「慈悲」之慈爱
  
  故此,明白了「爱」之具备不同的语意之后,便不会把「慈悲」之慈爱看成是爱欲之「爱」。由是得知,佛家之实践,乃是断除爱欲之「爱」(贪恋迷执),而不断除「慈悲」之慈爱。
  
  所以,生慈悲之心念时,其实已蕴藏爱意,此「爱」是慈悲之「爱」,而非爱欲之「爱」。那么,慈爱之「爱」是否执著?是否不应有执?
  
  慈爱之「爱」乃是坚持理想之执,此乃择善固执之执,而不是爱欲之迷执。坚持理想、确定生命步往上进的道路,此虽然是执,虽然是肯定之坚持,然而却不会丧失自主性,生命不会迷惘浑噩。故此,这是执而无执,乃是无执之执。慈悲之爱执,其实是生命上进的必要条件。


{返回 陈沛然博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间道》――走上永恒痛苦之路
下一篇: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大只佬》 的因果
 《无间道》――走上永恒痛苦之路
 人为甚么要涅槃?
 人前人后
 为《大长今》揭开生死之谜
 佛陀:大雄宝殿中的大英雄
 佛教生命观:我走我前路――六趣众生
 佛教与民主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大只佬》 的因果
 禅学之方法论:当下指点
 佛教基本精神之十大原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法和生活[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十二章 中国佛教的真理观 第三节 三论师系与成论师系在二谛问题上的歧异[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累了怎么办?放下吧。[栏目:学诚法师·微教言]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J 第601经(萨罗经):本经叙述如果名色灭而无余,则永断生死而灭苦乐。[栏目:界定法师]
 一即六[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智慧的去生活 五、给老年人在生活中修持之建议[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林妹妹”之死,佛教“临终关怀”浮出水面[栏目:道坚法师]
 四十二章经 源流[栏目:佛遗教三经·白话文]
 南传法句经 第廿四:爱欲品[栏目:南传法句经[文言版]]
 十八、活佛用火媒子剃头[栏目:金山活佛神异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