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不要凭感觉为自己的修行打分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83

不要凭感觉为自己的修行打分

  有很多修行者喜欢仅仅凭借自己的感觉为自己的修行打分,认为自己通过一年的修行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感觉,因此自己的见解没有相应地增长。

  首先,请问一下,你现前的智慧已经达到什么层次了?我相信当我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谦虚地表示他现前还没有什么智慧。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智慧,又凭借什么标准来认定自己见解的程度呢?

  因为我们现前毕竟还是行道路上的凡夫,还不具备打分的资格。只有当自己的见解已经达到圆满,对于行道过程中的一切见解如观自己掌中纹路一般清晰的时候,才具有打分的资格。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还不具有给自己修行打分的资格。

  从另一个方面而言,判断见解是否增上,需要有某个标准作为参照,那么现前你认为自己见解没有增上的标准是什么呢?

  要记住,我们信仰佛教的目的就是成办解脱,因此想要观待自己功德与见解是否增上,就要反观自己在现实生活当中,性格是否有所改善,贪嗔痴烦恼是否有所减少,信心与慈悲心有没有增长,以此而作为见解是否增上的标准,才符合解脱之道。

  虽然这些道理我们已经讲解过很多遍,但是实际修学过程当中,我们可能还是会无意识地去执着一种感觉,并且以自己的感觉来作为见解是否增上的标准。

  例如我们同时面对一堵白色的墙壁,别人眼中的墙壁都是白色的,但是自己眼前的墙面突然由白色变成了黄色、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等诸多色彩的话,就会认为自己的见解要高人一等;或者别人只是看到白色的墙面,但是自己看见了墙面上突然呈现出文物百尊的形象,因此自己的见解要高于别人;甚至自己身上突然出现空或者明等不同感觉的时候,也觉得见解在增上。但是这些都只能称之为一种感觉,而不能称为见解增上。

  因为感觉并不代表功德。想要在修行当中寻求一种感觉,是非常容易的。例如当你在修行期间对某一件事特别执着,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有非常强烈的感觉。但这些感觉是功德增长的表现吗?当然不是,即便你的感觉有多丰富,实际当中与解脱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单纯从出世间角度而言,执着是漂泊轮回之根源,所以因执着而产生的感觉,当然不能立为功德,因为它和解脱没有关系。

  往昔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也曾经说过,由于每个人根机不同的缘故,即便两个人同时修同一种法,有一个人的感觉可能会多一些,而另一个人的感觉可能少一点,但是感觉少一点的人并不见得见解就不如感觉丰富的人,因为感觉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当然,如是传讲的目的并不是说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过患,但是有时候与由于习气烦恼沉重的缘故,我们的内心难免还是会产生类似这样的现象,喜欢凭借感觉来为自己的修行打分。但这也充分地说明了我们的虚荣心有多么强,尤其从修行的角度而言,恐怕还是没有真正理解到什么叫做修行。

  因此,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我们绝不要去寻求一种感觉,也不要凭借感觉来为自己的修行打分,只有如理如法地去精进踏实地修行,才是我们现前应该从事的行为。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调心与生活的关系
下一篇:调心就是要及时提起正念
 成办解脱之四精要
 轮回是苦之 一 三恶道之苦
 为何要观想无常
 什么样的条件方能修学顿超
 珍惜人身精进修法
 具器弟子之法相 四 誓言清净
 从自他二缘认识前行的重要性
 修学上师瑜伽提到要成办三种清净
 如何理解外内密三相圆满之身
 修行者应该时时观察己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的愿力是我的[栏目:这世界无处不美]
 论天台智顗判教的三条标准(沈海燕)[栏目:天台宗文集]
 CHAPTER 10 Right Action (Samma-kammanta)[栏目:The Buddha's Ancient Path]
 戒律如带持浮囊[栏目:印隆法师杂谈]
 功德无求[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5年]
 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慈法法师)[栏目:药师佛·讲记释义]
 什么是正宗分?[栏目:佛教基础知识问答]
 义马助妇[栏目:纪文达公笔记摘要·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
 第十三选 无常观[栏目:杂阿含经二十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