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在你淫欲心来时..瞋恨心上来时...散乱心上来时...业障现前时...愚痴时...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60

在你淫欲心来时,作不净观。瞋恨心上来时,作慈悲观。散乱心上来时,数息观。业障现前时,念佛观。愚痴时,因缘观。

这是个竞争的时代,我们常常是恨不得获得一切。由于知见的问题、利益关系的问题,竞争时不择一切手段。在烦恼起现行时,要学会辞让。与生俱来带有懈怠放逸的习气,令我们不能成就世间的事业,更成就不了出世间了生脱死的道业。

像《论语》说的“学而时习之”一个人能够去觉悟自己的心性、明德,在紧要关头,用宽大对治褊狭,用温和对治愤怒,用恭敬对治傲慢,用良善对治狠厉,用辞让对治奋争,用勤敏对治懈怠,这样的话,《论语》里讲的“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善的东西都能获得,就能进步。

修行是能得到快乐的,如果得不到快乐是我们有问题。就是习,熏习出了问题。不是用戒定慧来熏习好的种子,而是用贪瞋痴熏习了不好的种子。于是不好的种子又熏习更不好的种子,形成恶性循环。

我们修行佛法要得到法喜,就要对治很多烦恼习气,法喜才能出得来。如果你不对治烦恼习气,出来的都是恶业的种子,天天烦烦恼恼,天天一头雾水,天天愁眉苦脸,我们就得不到快乐。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对所有众生的念头,悉知悉见
下一篇:戒定慧三无漏学
 净业若成 禅宗自得
 为什么会不讲道德?
 超越五浊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赅果海,果彻因源
 同体的悲心
 智慧光 欢喜光 清净光
 人为什么会瞋恨?
 什么叫助念?
 我们的善恶行为都是记录在案的
 念佛为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戒就是服药禁忌[栏目:慧光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8)[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恶趣的痛苦离我们并不遥远[栏目:达真堪布]
 感悟人生 前言[栏目:学诚法师]
 坛经讲座 定慧品第四[栏目:贾题韬居士]
 如何运用不同的方便去调伏不同的烦恼,善巧运用非常重要[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四章 金刚藏菩萨章[栏目:清净法师]
 劝勉[栏目:开仁法师]
 佛说阿弥陀经略解[栏目:圣一法师]
 性空世界[栏目:如本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