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以敞开的心胸圆满福慧资粮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69

以敞开的心胸圆满福慧资粮

    现在很多人一听说供曼茶罗好,能积累福报,积累资粮,能发财,就开始学修。一周、一个月、一年过去了,没有任何变化和收获,就开始怀疑了。一说金刚萨垛除障法好,能遣除各种障碍,尤其是能遣除病障,贪心就生起来了。念完了十万遍百字明,又念了四十万遍金刚萨垛心咒,但业障没消,病也没好,又开始怀疑了。
   
    若是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的摄持,无论是净除罪障、积累资粮,还是做其他任何善事,都是世间法,只能得到世间的一些福报,暂时的一些利益,都不能成为解脱成佛之因。要成为解脱之因,就要有出离心的基础;要成为成佛之因,就要有菩提心的摄持。没有这两个基础,即使通过各种方法、渠道非常努力、精进地积累资粮,也无法让资粮达到圆满。如果心里还有希求世间福报的欲望,还有私心,心不清净,以这样的心态修法,就得不到加持和成就。所以,打下坚实的基础非常重要。
   
    出离心是目光不短浅,要放长远。不考虑一生一世的事,而考虑生生世世的事;不求一生一世的快乐,而求永生永世的快乐。目光短浅的人不是真正的学佛人。发菩提心是没有自私自利,放开心量。不求自己的利益,而求众生的利益;不做利益自己的事,而要承办利益众生的事。因果是不虚的,你不利益自己,而去利益众生的时候,众生一定会利益你;你不为自己,只为众生的时候,众生就会为你。火点上了,灰自然就有。目光放远,就是出离心;心量放开,心胸打开,就是菩提心。
   
    无论做任何功德或善根,目光都不能短浅,心胸都不能狭窄。若是能做到这些,才是如理如法。一定要仔细地观察、思维:自己是以什么心态修除障法,净除罪障的?是以什么心态供曼茶罗,积累资粮的?是以什么心态修上师瑜伽,祈求上师加持的?这是最根本的。
   
    说修行要如理如法,主要强调的是心态。若是心地不清净,发心不正确,你为了积累资粮而供曼茶罗也是不如法的,因为你的发心和动机错了。发心动机有问题,这是根本上的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观察自己,在相续中是否有出离心、菩提心?是不是真心希求解脱?是不是真心想利益众生、救度众生?若是真心求解脱,对世间法没有丝毫的贪恋;若是真心想利益众生、度化众生,没有丝毫的自私自利心,在这个基础上学修,非常容易获得成就。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本尊要有空性智慧的基础
下一篇:在无常到来之前掌握命运
 生于自心的福德
 天降日的开示
 对善法的执着 能成为解脱的因缘吗
 福德具足方见佛
 六道轮回无有安乐
 任何修法都不离上师相应法
 修大圆满就是修自心的净土
 应该远离恶友吗
 什么样的人可以享用信财
 为什么金刚萨埵能帮众生消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你说咱们学佛人走了佛道,还有必要在家供仙位吗?[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相应89-98经 如来等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无我(anattā)[栏目: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The Path to Arahantship]
 没有对立的世界[栏目:雪漠]
 《碧岩录》十五则讲记 第六 第二则 赵州至道无难之下[栏目:冯学成居士]
 解读《楞伽经》第十三讲[栏目:佛光法师]
 和幸福在一起[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有句话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到底又是什么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五[栏目:学诚法师]
 他们说南赡部洲众生的共同业缘,都欠了一笔债,有的庙叫拿元宝,有的叫拿钱来还这笔债?[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